Python学习(六) —— 函数

时间:2023-03-08 17:26:02

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为什么要用函数:例如,计算一个数据的长度,可以用一段代码实现,每次需要计算数据的长度都可以用这段代码,如果是一段代码,可读性差,重复代码多;

          但是如果把这段代码封装成一个函数,用的时候直接调用,一是简洁明了,二是节省代码量

  定义函数:def 函数名():函数体  调用函数:函数名()

  写函数的时候,要尽量以功能为导向,结果最好不要直接在函数打印

def func(para):
count = 0
for i in para:
count += 1
return count
a = func('1232ffsdfsdfwe') #调用函数
print(a) #

二、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的返回值用return

  1.没有返回值:不写return == return None,默认返回None

           只写一个return == return None

             return的作用:1.返回一个值  2.终止一个函数的继续

  2.返回一个值:可以返回任意的数据类型,返回什么,就接收什么

  3.返回多个值:用一个变量接收返回值,接收到的是一个元组

           返回值用多个变量接收,那么返回值的个数应该和接收变量的个数完全一致

三、函数的参数

  传递参数:简称传参,是在调用函数时输入的参数传递到函数中(可以传递多个参数)(对于一个参数只能赋值一次)

  实际参数:简称实参,调用函数时输入的函数称为实参;

  形式参数:简称形参,定义函数的时候输入的参数称为形参

def func(para):  #p形参:ara
count = 0
for i in para:
count += 1
return count
a = func('asd') #实参:asd
print(a)

  位置参数:1.按照位置传参

       2.按照关键字传参

       3.按照位置、关键字混合着传参,混合传参必须把位置参数写在前面,否则会报错

def f2(arg1,arg2):   #站在接受、形参的角度上:位置参数
print(arg1,arg2)
f2(123,'abc') #123 abc (按位置传参)
f2(arg2=123,arg1='abc') #abc 123 (按关键字传参)
f2(123,arg2='abc') #123 abc(混合传参)

  默认参数:将变化比较小的值变成默认参数

  特点:可以不传的参数;在不传参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默认的值;如果传了,就会使用传的值

     默认参数尽量避免使用可变数据类型

def func(name,sex='man'):  #man是默认参数
print(name,sex)
func('abc')
li = []
def func(para):
li.append(para)
print(li)
func('abc') #['abc']
func('abc') #['abc', 'abc']

  动态函数:顺序:位置参数,*args,默认参数,**kwargs

       *args:可以接收多个按位置传参,以元组的方式接收

       **kwargs:可以接收多个关键字传参,以字典的方式接收

def func1(*args):
print(args)
func1(1,2,3,4) #(1,2,3,4) def func2(**kwargs):
print(kwargs)
func2(a=1,b=2) #{'a':1,'b':2}

  动态参数的魔性用法:在调用函数的时候,对于实参:*的作用是将一个实参中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一个参数传到形参数

                         :**的作用是将实参中的字典变成a = b的形式传到形参

def func1(*args):
print(args)
a = ''
b = [1,2,3,4,5]
func1(*a) #('1','2','3','4','5')
func1(*b) #(1,2,3,4,5) def func2(**kwargs):
print(kwargs)
a = {'a':1,'b':2}
func2(**a) #{'a':1,'b':2}

四、函数的命名空间

  全局命名空间:写在函数外面的变量名

  局部命名空间:写在函数内部的变量名

  内置命名空间:python解释器启动之后就能使用的名字

  加载顺序:先加载所有内置命名空间中的名字,然后按顺序加载全局命名空间中的名字

  局部命名空间的名字:在调用函数的时后产生,并且随着调用的结束而消失

  内置命名空间(程序运行前加载)->全局命名空间(程序运行中:从上到下加载)->局部命名空间(程序运行中:调用时才加载)

五、函数的作用域

  作用域:一个名字可以使用的区域

  全局作用域:内置命名空间和全局命名空间的名字都属于全局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局部命名空间中的名字属于局部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可以使用全局作用域的变量,而全局作用域不能使用局部作用域的变量

  局部作用域还可以嵌套更小的局部作用域

  作用域链:小范围作用域可以使用大范围的作用域,但作用域链是单向的,不能反向应用

  globals和locals的用法:

    小范围可以使用大范围的,但不能修改

    如果想要修改全局的,使用global关键字  —— 尽量避免

    如果想要最近拥有该变量的外层函数,使用nonlocal  —— 不影响全局

六、函数的名字

  第一类对象:函数名可以赋值

          可以作为一个数据结构的元素

        可以作为一个函数的参数

        可以作为一个函数的返回值

七、闭包

  内部函数引用了外部函数的变量

  闭包函数:内部函数对外部作用域而非全局作用域的名字的引用。  #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称为内部函数

def func():
def inner():
print(123)
return inner f = func() #f = inner
f() #==>innner()

  判断闭包函数的方法:__closure__,输出的__closure__有cell元素是闭包函数,输出的__closure__为None,不是闭包函数

def func():
a = 1
def inner():
print(a)
print(inner.__closure__)
return inner func() #(<cell at 0x00000177528655E8: int object at 0x00000000574760E0>,) a =1
def func2():
def inner():
print(a)
print(inner.__closure__)
return inner func2() #None

  闭包函数获取网路应用

from urllib.request import urlopen  #导入模块

def get_url():
def inner(url):
return urlopen(url).read() #返回网站内容
return inner g = get_url()
ret = g('http://www.baidu.com')
print(ret)
# 因为如果用 urllib.request.urlopen 方式打开一个URL,服务器端只会收到一个单纯的对于该页面访问的请求,但是服务器并不知道发送这个请求使用的浏览器,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等信息,而缺失这些信息的请求往往都是非正常的访问,例如爬虫.
# 有些网站为了防止这种非正常的访问,会验证请求信息中的UserAgent(它的信息包括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用户个人偏好),如果UserAgent存在异常或者是不存在,那么这次请求将会被拒绝(如上错误信息所示)
# 所以可以尝试在请求中加入UserAgent的信息
# 解决方法:在请求中添加UserAgent的信息,代码如下
#如果不加上下面的这行出现会出现urllib2.HTTPError: HTTP Error 403: Forbidden错误
#主要是由于该网站禁止爬虫导致的,可以在请求加上头信息,伪装成浏览器访问User-Agent,具体的信息可以通过火狐的FireBug插件查询
from urllib import request
def get_url(chaper_url):
headers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rv:23.0) Gecko/20100101 Firefox/23.0'}
req = request.Request(url=chaper_url, headers=headers)
return request.urlopen(req).read()

Python 3.x 中"HTTP Error 403: Forbidden"问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