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冲动:世界那么大

时间:2021-07-30 20:21:51

有一种冲动:世界那么大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类似这样的冲动,谁没有过呢?

1

在我职业生涯中的前三次离职,不能说都是这样的冲动引发的,但肯定其中有它的因素。前三次离职,都不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诱惑,而是裸辞,每次裸辞中间都产生了一次职业生涯的短暂停顿。

在这样的停顿间隙中,虽然没能环游世界,但也确实换了不少地方到处看看,但最后的结果却发现,这并没有解决引发这种冲动的焦虑。到处看完了,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之后,又找了一份工作,连续干了快八年了,八年中难免也会产生类似的冲动,但却再没付诸过行动。我开始知道,“到处看看” 依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这里面真正的问题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辞职,想要到处去看看的冲动?其实是因为这份工作与相对应的职业生涯,并不能很好满足真正的自我。

2

我怀疑这种行动的吸引力根源在于,它代表了一种逃避。

如果明天你辞职了,立刻你就可以摆脱一部分让你不满意的现实,比如:老板的斥责,工作的责任等等。你可以立刻走出这个局限的工作现实世界,逃离当前的生活,甚至去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地方,重新开始。

是的,上面描述的这些冲动,我都曾已付诸过行动,但最终我发现逃跑其实是个谎言。 辞掉一份工作相当容易,成功率百分百,然而追随所谓的激情或内心则要虚无缥缈的多。你可以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但慢慢又会发现现实开始让人不那么满意了,又会有新的冲动产生。

改变了工作与生活的背景,但真正的你并没有任何变化。你以为改变了生活的背景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但实际上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困难得多。我承认,环境的变化有时是有用的,它就像一种催化剂,能加速你自己的改变。

把期望寄托于外部背景的变化,而非自身,并不能触发你想要的变化,即使有催化剂的存在。

3

裸辞三次,再换了一次城市之后,我才慢慢明了,无论我在哪里工作,生活在哪里,我还是我,有着同样的好恶,最终这些所有关于自我的特征,都将在新的环境下重新织就新的现实之茧,再次将我困于其中。

然后给我们一个错觉般的谬误:以为破茧而出的方法便是辞职,再次换一个环境。

而这里真正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发现真正的自我,客观而又仔细的观察自己,到底真正的自我与当前的这份工作是否匹配?否则我干嘛会有一种离职的冲动,又要去外部世界里到处寻找(看看)什么呢?

走上程序员道路的我,曾经多次询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如今,我得到的答案是,程序员的职业生涯是匹配真正的我的,但匹配的并不是程序工作本身,比如:编程,写代码,解决技术难题。真正吸引和匹配的地方在于其中的创造性,它是在用技术去创造一些东西,顺便解决了一些问题,也创造了价值,编程仅是它的手段而已。

而我们知道,一份工作中有它和你真正的自我匹配的核心部分,也有很多不匹配甚至让你讨厌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对同样一份工作,你会同时存在喜欢和厌恶的情绪所在。

4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的冲动过后,若要真得选择行动,希望你是在发现和认清真正的自我之后。

以前听朋友讲过一个他的同学,曾在腾讯工作的程序员。有一天,他终于选择了辞职,走上了喜欢的跳舞这行,这感觉就不是一种冲动的离开并去寻找什么,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转身。一种在发现和认清真正的自我与当前职业路径不匹配后的转身,这在很多人看来会是一种冲动,但实际是一种理性。

任何选择的背后,都付出过代价,也许是经济的,也许是情感的。

...

过去冲动地做出过很多选择,而未来希望能做出更多关于真正的 “我” 的选择。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
有一种冲动:世界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