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学堂2019NOIP提高储备营DAY3

时间:2024-11-17 08:36:07

今天是钟神讲课,讲台上照旧摆满了冰红茶

目录时间到:

$1.  动态规划

$2.  数位dp

$3.  树形dp

$4.  区间dp

$5.  状压dp

$6.  其它dp

$1.  动态规划:

  ·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简单讲一下dp

    1)对于斐波那契数列,有f0=0,f1=1,f2=1……fn=fn-1+fn-2

    2)在上面的式子中,我们称f0=0为边界条件。推广到动态规划中,我们称不受其它元素的影响的元素为边界条件

    3)在上面的式子中,我们称fn=fn-1+fn-2为转移方程

    4)在上面的式子中,我们称f1,f2,f3,……,fn为状态

    5)说句题外话,斐波那契数列有一个通项公式:

    清北学堂2019NOIP提高储备营DAY3by 百度百科

  ·动态规划的写法

    1)顺着推

    2)倒着推

    3)记忆化搜索

  ·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分别用三个写法写一下代码:

    1)顺着推:这是最简单的算法,将转移方程写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一种用别人来更新自己的方法(好自私啊

      接下来是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n;
int main()
{
scanf("%d",&n);
f[]=;
f[]=;//对边界条件的判断
for(int i=;i<=n;++i)//从没有值的第二项开始计算
{
f[i]=f[i-]+f[i-];//这就是转移方程
}
printf("%d",f[n]);
return ;
}

    2)倒着推:这种方法主要是用自己来更新别人的思想(比较大公无私

      看一下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n;
int main()
{
scanf("%d",&n);
f[]=;
f[]=;
for(int i=;i<=n;++i)//这个方法要从1开始循环,因为第一个值可以影响到其他的值
{
f[i+]+=f[i];//当前值可以影响下一个值
f[i+]+=f[i];//当前值也可以影响下两个值
}
printf("%d",f[n]);
return ;
}

    3)在将记忆化搜索之前,我们先将搜索的代码分析一下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n; int dfs(int n)
{
if(n==) return ;
if(n==) return ;//相当于对边界条件的判断
return dfs(n-)+dfs(n-);//前两个数的和
} int main()
{
scanf("%d",&n);
printf("%d",dfs(n));
return ;
}

      这样一来,代码的复杂度将是O(f(n))的,也就是一个指数级的复杂度,那么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复杂度呢,通过手推可以发现,这个算法对每一个数都不只算了一次,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优化。即保存一个判断当前数是否算过的数组,每次算过就标为已算,如果查到的数以前算过,就直接返回这个值,这样就完成了记忆化搜索。值得注意的是,优化之后的算法多开了一个数组,所以所开的空间会相应变大,但是时间复杂度和1)2)没什么区别。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n;
bool suan_le_mei[];//第i项斐波那契数列有没有被算,由于多开了一个算了没数组,代码所开的空间相应会变大 int dfs(int n)
{
if(n==) return ;
if(n==) return ;
if(suan_le_mei[n]) return f[n];
suan_le_mei[n]=true;
f[n]=dfs(n-)+dfs(n-);
return f[n];
} int main()
{
scanf("%d",&n);
printf("%d",dfs(n));
return ;
}

  ·动态规划的种类:

    1)数位dp

    2)树形dp

    3)状压dp

    4)其他dp(可能性最大的,因为没有套路

    5)区间dp

    6)插头dp,博弈论dp(NIOP极有可能不考

$2.  数位dp

  ·首先还是又一个问题引入:读入两个正整数l,r,问从l到r有多少个整数:

    a)很显然,这个问题可以用r-l+1这个公式来解决

    b)但是为了自找苦吃,神犇zhx要通过数位dp来解决

    c)这种做法的核心是算出来0~r中的所有数和0~l-1中的所有数然后用前者减去后者

    d)我们可以先求0到x这个区间中有多少个数,写出x的十进制表示:xn,xn-1……x0(x0表示各位),然后一位一位的dp

    e)找到有多少个v满足0<=v<=x,v最多有n位(n为x的位数)。这样,问题就转化成了对于vn,vn-1……v0中每一个位置填一个数,求所有满足v<x的方案数

    f)填数的方法为从左往右填数,以前三位为例:

当xnxn-1xn-2>vnvn-1vn-2时,vn-3可以随便填(0~9中的数)

当xnxn-1xn-2=vnvn-1vn-2时,vn-3能够填的数只有0~xn-3中的数

    g)一般来说,数位dp的状态一般有两个维度f[ i ] [ j ]表示已经填好了前i位,j一般有两个数0,1,分别表示e)中的两种状态,j=0时大于,j=1时等于,f[ i ] [ j ]表示这种情况下方案数是多少

    h)方法:枚举i-1位填什么 ,转移到f[ i-1 ][ j ];边界条件:第n+1位的值一定都是0,即f[n+1][1]=1(这两个数都填0)

    写一下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z[],l,r; int solve(int x)
{
int n=;
while(x)
{
z[n]=x%;
x/=;
n++;
}//存一下x的十进制表示
n--;
memset(f,,sizeof(f));//要做两个动态规划
f[n+][]=;
for(int i=n;i>=;i--)
for(int j=;j<=;++j)
{
if(j==)// xnxn-1xn-2>vnvn-1vn-2时,剩下的从0~9之间随便填
{
for(int k=;k<=;++k)
f[i][]+=f[i+][j];
}
else// xnxn-1xn-2=vnvn-1vn-2时,分两种情况讨论
{
for(int k=;k<=z[i];++k)//只能到当前的xj
{
if(k==z[i]) f[i][]+=f[i+][j];//如果选了xj,代表当前是相等的情况,转移到f[i][1]
else f[i][]+=f[i+][j];//如果没选,代表当前是小于的,转移到f[i][0]的情况
}
}
}
return f[][]+f[][];
} int main()
{
cin>>l>>r;
cout<<solve(r)-solve(l-)<<endl;
return ;
}

  ·有了这一套代码,其他的数位dp也很好求:

    再举一个例子:求在[ L , R ]中数的数位之和,直接上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z[],l,r;
int g[][];//表示数位之和 int solve(int x)
{
int n=;
while(x)
{
z[n]=x%;
x/=;
n++;
}//存一下x的十进制表示
n--;
memset(f,,sizeof(f));//要做两个动态规划
memset(g,,sizeof(g));
f[n+][]=;
g[n+][]=;
for(int i=n;i>=;i--)
for(int j=;j<=;++j)
{
if(j==)
{
for(int k=;k<=;++k)
{
f[i][]+=f[i+][j];
g[i][]+=g[i+][j]+f[i+][j]*k;
}
}
else
{
for(int k=;k<=z[i];++k)
{
if(k==z[i])
{
f[i][]+=f[i+][j];
g[i][]+=g[i+][j]+f[i+][j]*k;
}
else
{
f[i][]+=f[i+][j];
g[i][]+=g[i+][j]+f[i+][j]*k;
}
}
}
}
return g[][]+g[][];
} int main()
{
cin>>l>>r;
cout<<solve(r)-solve(l-)<<endl;
return ;
}

$3.  树形dp

  ·还是一个例子:

 a)给一棵n个点的树,问这棵树有多少个点

    b)解释一下:数位dp的苦没吃够,zhx神仙又要在这种读入n输出n的题上找点儿

    c)树形dp: 

      1.众所周知,以根节点为根的子树就是整棵树

2.那么,我们规定f[i]表示以i为根节点的子树的节点个数

3.现在,我们要从f[i]求到f[1]

4.但是,只有叶节点的子树大小可知,且都是1

5.所以得出转移方程:f[p]=f[p1]+f[p2]+……+f[pn]+1

    d)由于蒟蒻hqk还没有能力写代码,只有伪代码供大家食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 void dfs(int p)
{
for(x is p'son)//这句话是钟神写的,意思是枚举p的所有儿子
{
dfs(x);
f[p]+=f[x];//转移方程
}
f[p]++;
} int main()
{
read_tree();
dfs();
printf("%d",f[]);
return ;
}

  ·再来一个例题:

    题目:给定一个树,求这棵树的直径是啥

    首先解释一下:直径在树中表示是两个点的最长距离,翻译一下,就是找从某个点向上走的最长路径和次长路径;

    那么怎么求呢?

        可以用f[i][0]表示i向下最长路,f[i][1]表示次长路

这样,转移方程就有了:f[p][0]=max{f[p1][0],f[p2][0],……,f[pn][0]}+1;//求最大值的方程

f[p][1]=max{f[p1][0],……,f[pn][0]}+1//将找到的最大值去掉

    这样,这道题的思路就有了,但是蒟蒻hqk连伪代码都不会写,那我们就直接进行下一个----

$4.  区间dp

  ·又是一个例子:

   合并石子:有n堆石子n1,n2,n3……nn,允许合并相邻的石子。合并石子的代价是两堆石子数量的总和。现在将这n堆石头合并为1堆石头,要求代价最小

       题目分析:首先f[l][r]表示将第l堆石子到第r堆石子合并为一堆石子的最小代价,

       边界条件:l=r时,即f[i][i]=0;

       转移方程:最后一次合并一定是将某两堆石子合并为一堆石子,这两堆石头对应了一个分界线,左边和右边分别合并后没有合并的一块,所以就可以写出转移方程:f[l][r]=min{f[l][p]+f[p+1][r]+sum[l][r]};

  ·这道题的代码:(钟神写的)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z[];
int f[][];
int main()
{
cin>>n;
for(int i=;i<=n;++i)
cin>>z[i];
memset(f,0x3f,sizeof(f))
for(int i=;i<=n;++i)
{
f[i][i]=;
}
for(int len=;len<=n;++len)
for(int l=,r=len;r<=n;++l,++r)
for(int p=;p<r;++r)//O(n^3)的复杂度
f[l][r]=min(f[l][r],f[l][r]+f[p+][r]+sum[l][r]);
cout<<f[][n]<<endl;
}

  ·区间dp一般思路:枚举一个断点,对断点进行操作

$5.  状压dp

  ·状压dp是今天讲的最难的一类dp,但是开了窍就好了

  ·是不是还有一个例题?    是!

    给你n个点(以坐标的形式),一个人在一号点,那么这个人在第一个点出发,在保证每一个点都能走一次,使得走过的路径的长度最短

    这道题叫做TSP问题(旅行商问题),这个问题的复杂度最低也是O(n^2)的;

    题目分析:从一号点出发,一个点没有必要走两次(每个点只需去一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我们要知道已经走了哪些点,还没有走哪些点,也就是说,要将没有走过的点一一列举;

    核心算法:状压—状态压缩,状态压缩的核心就是构造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n为点的个数,二进制位上的1表示这个元素在这个集合中0表示这个元素不在这个集合中;例:011001=25表示{1,4,5}这个集合

    实现:用f[s][i]来存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s表示已经走过的点所构成的集合,i表示当前停留在的点。初始化(边界条件)f[1][1]=0;

    转移:如果j∉s,f[s∪{j}][j]=f[s][j]+dis(i,j)

    这样一来,状压dp就完成了(但是代码实现呢?)

    别急,这就来:

 #include<cstdio>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int n,x[maxn],y[maxn];
double f[<<maxn][maxn];//1<<maxn相当于2的maxn次方 double dis(int i,int j)
{
return sqrt((x[i]-x[j])*(x[i]-x[j])+(y[i]-y[j])*(y[i]-y[j]));
} int main()
{
cin>>n;
for(int i=;i<n;++i)//二进制的最低位对应的是第0位,而不是第一位
{
cin>>x[i]>>y[i];
}
for(int i=;i<=(<<n);++i)
for(int j=;j<n;++j)
f[i][j]=1e+;
f[][]=;
for(int s=;s<(<<n);++s)//O(n^2•2^n),能接受的数据范围是在20以内
//n<=12时,直接暴搜
//n<=100,O(n^3)
//n<=1000,O(n^2)
//n<=10^5,数据结构
//n<=10^6,线性做法
//再多一些就只能考虑O(1)的算法
for(int i=;i<n;++i)
{
if(((s>>i)&==))//取出了s的第i位,这句话是用来判断i是否在集合s中
for(int j=;j<n;++j)
if(((s<<j)&)==)//j不在这个集合中
f[s|(<<j)][j]=min(f[s|(<<j)][j],dis(i,j));
}
double ans=1e+;
for(int i=;i<n;++i)
ans=min(ans,f[(<<n)-][i]);
cout<<ans<<endl;
return ;
}

$6.  其它dp

  这里就只讲一下思路,代码就不写了

  ·例(1)

    还是数字三角形,但是这个题要求对一个数取模,输出取模后最大的解

这样,我们就无法用1994年IOI的那道题的思路了

那么我们再开一个维度

定义f[i][j][k]代表走到第i行第j列,数据%m为k的情况能否找到

转移方程为;

if(f[i-1][j-1][(k-a[i][j])%m]||f[i-1][j][(k-a[i][j])%m]) f[i][j][k]=true

边界条件为:

f[1][1][a[1][1]%m]==true

  ·例(2)

     还是最长上升子序列,但是这个题的数据范围扩大到了10^5

假设v是a[1]~a[n]的最大值,把这个值存到一个线段树中,所有小于a[i]的值都被放在了a[i]左边,只用到了线段树的单点更改和区间求最值的操作,所以复杂度是O(NlogN)的

  ·背包问题

好啦,第三天的整理就到这里了(昨天的整理沉了,因为我没有保存好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