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被2006闪了一下腰

时间:2022-06-01 16:38:16
  这一年,距离中国网络安全开山已有十多年的光景。这一年,看似波澜不惊,除去厂商的起承转合、产品的发布更新、算不上标志性的若干安全事件外,很难有一些被人记住的片断。然而,历史总是喜欢在不经意间埋下伏笔。当2006年成为历史的那一刹那,中国网络安全界的未来就似乎已注定,带着有点宿命的无奈。  2006年,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加大了发展力度,整个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因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信息安全转折之年。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6年,尽管计算机病毒发作和黑客活动日益频繁,并存在垃圾邮件迅猛增加的情况,但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的总销售额仍高达53。6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20.2%。  IDC预测,2007年全球安全市场的总额将从2002年的639亿美元增长为1188亿美元;亚太区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37亿美元增长为2007年的83.4亿美元。而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则从2亿美元增长为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远远超过整个亚太市场22.9%的年均增长率。  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段跨越式的增长成就了如今耳熟能详的名字:天融信、启明星辰、绿盟、安氏、瑞星、江民……无疑,这些安全品牌在某个领域内都是成功的,他们的崛起让我们相信中国网络安全业界的春天指日可待。在经历了50%、80%甚至100%的成长后,资本终于露出了他们的青面獠牙和嗜血本性――希望赚到更多的钱。我们的安全厂商却并未感觉到如此的“血腥”,而是沉浸于对未来的憧憬中,仍在释放着面目全非前的最后一点“疯狂”。我们很难责怪我们的厂商,当繁华初显,危机便总是遁形于深处。这一刻,距离2006年大约还有36个月。  几乎在同一刻,我们的安全厂商都开始谋划新的产品线。一来,自己擅长的产品线很难再保持高速的增长;二来,精明的厂商们需要分担单条产品线可能带来的风险;再者,谁能看着别人碗里的肥肉而无动于衷呢?  于是,一场全力全面的竞争在所难免。这个过程,终于让我们的安全厂商变得“面目可憎”,再加上“资本力量”在后面助力,这场战斗就显得更为血腥。事情的结局可以预料:有的厂商变得更强,有的厂商则仅能苟且。但,没有赢家。  我们的厂商总是对自己的控制力有着惊人的自信,或者他们不得不如此。不知这些安全厂商在以全面化自身产品线为手段来全面覆盖安全市场时,是否感到隐隐的危机:即将到来的高维护成本和资源配比失衡,加之资本力量的焦躁,我们的安全厂商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一刻,距离2006年大约还有18个月。  主流安全子领域增长放缓,而随着一批新兴概念UTM、主机安全、信息审计的突起,我们的安全厂商又一次迫不及待加入纷争。但是这一次,大家显然聪明了许多,并没有人全力投入。同样,结局可以想象:一面是对新兴市场规模的质疑不绝于耳,一面则是主流厂商伺机而动,没有人愿意做吃螃蟹的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在尴尬和两难中显得有些步履蹒跚。资本彰显力量是不需要理由的,摆在我们厂商面前的只能是:对明年更高增长的期待,还有财务报表中分明有些刺眼的高昂成本。这一刻,距离2006年大约还有6到12个月。  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整合来得悄然而有力:从2005年末到2006年,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都遭遇了人员变故―有情愿的,有不情愿的;有人变成了对手,有人另辟蹊径―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市场、渠道、技术、*关系资源的切换和重新分配。我们很难估计,在这样一个以“人治”为核心的市场中,如此大规模的变故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我们甚至很难避免它的发生―在资本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2006年,平凡而深刻,注定要成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转折年。也许我们很难断言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明天会是华灯初上还是举步维艰。我们仅知道,几年后的事情,已经注定在逝去的2006年中。  大幕徐徐拉开,好戏正在上演。

本文出自 “赵��”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