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设计模式 ——13.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标签: 设计模式初涉
描述性文字
本节讲解的是7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的最后一种:代理模式,看名字以为
很高端难用,其实不然,简单点说就是:引用代理对象对象的方式来访问目标对象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下代理模式:小猪的老爸是卖鞋的
以前:以前拿货都要自己叫个小货车,然后去广州,接着采购,接着又把车开回来。
现在:现在有代理商这种东西,老爸只需要把采购的型号告知代理商,然后由他来
完成采购,最后电话给我把电话去提货就好,方便太多。
这里的代理商就是代理对象,代替我爸(真实对象)去拿货(间接访问操作)
我们用代码实现下这个最简单的栗子~
最简单的代码示例
创建抽象对象接口,即真实对象让代理对象帮忙做的事
接着创建真实对象,实现抽象对象接口:
再接着创建代理对象,创建引用真实对象实例并访问其方法,
然后还加了一个电话通知顾客的附加操作。
最后客户端调用
输出结果
好的,这个就是代理模式的最简单栗子,从代码可以看出,
代理模式的套路就是:
**先把需要代理的操作抽取成一个代理操作接口,然后真实类和代理
类都去实现这个接口,代理类中创建真实类实例,并在代理操作方法
中进行调用,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附加操作。**
概念相关
定义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三个角色
- Subject:抽象对象,声明真实角色与代理角色的公共接口。
- RealSubject:真实对象,代理角色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最终引用对象。
-
Proxy:代理对象,包含对真实对象的引用从而操作真实对象,
相当于对真实对象进行封装。
UML类图
使用场景
-
远程代理:为一个对象在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可以隐藏
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把占资源和操作移到更好的硬件上。 - 虚拟代理:用消耗资源较小的对象替代多的对象。
- 保护代理:控制目标对象访问,给不同用户提供不同访问权限
- 智能引用代理:访问对象时附加额外操作
优缺点
优点:
- 协调调用者与被调用者,有助于系统解耦。
- 客户端可以针对抽象主题角色进行编程,增加和更换代理类无须修改源代码
缺点:
- 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有些类型的代理模式可能会
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例如保护代理。 - 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而且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例如远程代理。
本节代码
https://github.com/coder-pig/DesignPatternsExample/tree/master/12.Proxy%20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