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最好是从字节码指令的层次进行分析,我们以如下代码段进行举例:
public int test() {
int i=0;
try {
i = 1;
return i;
} finally {
i = 2;
return i;
}
}
利用javap工具可获得如下字节码指令:
若将finally块中的return语句去掉,即代码如下:
public int test() {
int i=0;
try {
i = 1;
return i;
} finally {
i = 2;
//return i;
}
}
则对应的字节码指令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finally块中不包含return语句,则在进入finally块之前,会将try块中要return的值存储到局部变量表中的另外一个Slot中
4:iload_1 //将局部变量表中的i的值(此时为1)送入操作数栈中
5:istore_3 //将操作数栈中的i值(此时为1)送入局部变量表中的Slot3位置,进行保护
6:iconst_2
7:istore_1 //6,7两步相当于执行finally块中的 i = 2, 此时局部变量表中i的值变为2
8:iload_3 //将slot3中存储的值(此时仍为1)重新送回操作数栈中,以便return
9: ireturn //将操作数栈栈顶的元素返回,即返回的是1
由于有上面第5步和第8步的存在,对try块中要返回的值进行了保护,因此在finally块中改变i的值,并不会影响最终的返回值
注意:上面所说的只是针对i是基本类型变量而言,若i为引用类型,则在finally块中改变i的内部状态,则返回值依然会发生变化。
如果finally块中包含return语句,则不会对try块中要返回的值进行保护,而是直接跳到finally语句中执行,并最后在finally语句中返回,因此返回值是在finally块中改变之后的值
4: goto 8 //不进行保护,而是直接跳到finally块中
……
8:iconst_2
9:istore_1 //8,9两步相当于执行finally块中的 i = 2, 此时局部变量表中i的值变为2
10:iload_1 //将局部变量表中i的值(此时为2)放入操作数栈中
11:ireturn //将操作数栈中栈顶的值(此时为2)进行返回
总结:对于finally块中没有return语句的情况,方法在返回之前会先将返回值保存在局部变量表中的某个slot中,然后执行finally块中的语句,之后再将保存在局部变量表中某个slot中的数据放入操作数栈的栈顶并进行返回,因此对于基本数据类型而言,若在finally块中改变其值,并不会影响最后return的值。
而对于finally块中包含了return语句的情况,则在try块中的return执行之前,会先goto到finally块中,而在goto之前并不会对try块中要返回的值进行保护,而是直接去执行finally块中的语句,并最终执行finally块中的return语句,而忽略try块中的return语句,因此最终返回的值是在finally块中改变之后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