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复习-二叉树基本操作
引言
近日受人所托,搞了点二叉树的程序,顺便回顾了下二叉树的一些基本知识,特此总结。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可能包括:
创建,遍历,转化,复制,删除等。
遍历:前中后三种顺序的遍历,已经是各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的最基础内容,在此不重复。
创建:大多数据结构教程当中的二叉树创建程序,都是采用的递归方式,递归方式创建的二叉树与遍历的过程相似,所创建的二叉树,也是采用左右子节点方式,后续进行遍历操作十分方便。
转化:直觉上,最简单的二叉树存储方式其实是如下图的数组:
*此图出自某高校数据结构ppt,但实在难以查证是哪个学校,无法直接感谢,请谅解。
首先,提供个满二叉树大小的数组,然后其中数值按完全二叉树存储。
显然,此种顺序存储方法:第i号(这里编号指对应的完全二叉树的位序)结点的左右孩子一定保存在第2i及2i+1号单元中。
故此,为兼顾存储的直观与遍历等操作的方便,从顺序数组向左右子节点存储方式的转化也就十分重要。
1-转化方法
分为几个步骤:
(1)准备原始数组
(2)分析数组中的有效值,对应二叉树节点非空;
(3)创建二叉树节点;
(4)计算除最后一层子节点外,构造节点间父子关系时的循环次数;
(5)构造二叉树节点间的父子关系;
(6)确实二叉树根节点;
主要代码:
(1)准备原始数组
//原始数组 int intBiTreeInit[ARR_COUNT]; //初始化原始数组至无效值 for(int i=0;i<=ARR_COUNT-1;i++) intBiTreeInit[i]=NVALUE; //本if条件确保ARR_COUNT是否是的乘方-1 if(0==(ARR_COUNT & (ARR_COUNT+1))) { for(int i=0;i<=ARR_COUNT-1;i++) intBiTreeInit[i]=2*(i+1); } else return RET_ERR; //使最后两数为无效值 intBiTreeInit[ARR_COUNT-1]=NVALUE; intBiTreeInit[ARR_COUNT-2]=NVALUE;
(2)分析数组中的有效值
//开始获得数组中有效值位置 int intRel=0; int intArr=0; for(intArr=0;intArr<=intCount-1;intArr++) { if(elemArr[intArr]!=elemNValue) { intRel++; vecIntEffPos.push_back(intArr); } }
(3)创建二叉树节点
//数组中有效值对应创建节点 //同时初始化父子节点为NULL for(intArr=0;intArr<=intRel-1;intArr++) { pBiTreeTemp=(PBiTreeNode)malloc(sizeof(BiTreeNode));; if(NULL==pBiTreeTemp) //判断是否有足够的内存空间 { cout<<"Memory alloc failure"<<endl; return RET_ERR; } //将有效值赋予节点 pBiTreeTemp->BiTreeData=elemArr[vecIntEffPos[intArr]]; //初始化左右子节点为null,便于后续的遍历 pBiTreeTemp->leftChild=NULL; pBiTreeTemp->rightChild=NULL; //先存节点值 vecPBiTree.push_back(pBiTreeTemp); }
(4)计算除最后一层子节点外,构造节点间父子关系时的循环次数
//生成父子关系时最后一层不必遍历,故理论循环上限可优化
int intSubLast=0; intSubLast=intCount-(intCount+1)/2;
(5)构造二叉树节点间的父子关系
for(intArr=0;intArr<=intSubLast-1;intArr++) { //左右节点若存储有效值则同时创建父子关系 if(elemArr[intArr*2+1]!=elemNValue) vecPBiTree[intArr]->leftChild=vecPBiTree[intArr*2+1]; if(elemArr[intArr*2+2]!=elemNValue) vecPBiTree[intArr]->rightChild=vecPBiTree[intArr*2+2]; }
(6)确实二叉树根节点
pBiTree=vecPBiTree[0];
转化为左右子节点方式存储后,则各种遍历操作按大多数教程的常规方式处理即可,如前序遍历函数:
int BiTreePreTrace(PBiTreeNode &pBiTree) { //条件为非空树 if(pBiTree) { cout<<"Node value="<<(pBiTree->BiTreeData)<<endl; BiTreePreTrace(pBiTree->leftChild); //遍历左子树 BiTreePreTrace(pBiTree->rightChild); //遍历右子树 } return RET_OK; }
完整程序,请见附件文件。
http://files.cnblogs.com/vbspine/cnsDSExec.rar
*上述程序在Windows7x64,VS2008环境编译运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