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名规范
1、 项目名全部小写
2、 包名统一使用小写,点分隔符之间有且仅有一个自然语义的英语单词,包名统一使用单数形式。如果类名有复数含义,类名可以使用复数形式。
实际应用中:
各层命名规约:
A) Service / DAO 层方法命名规约
1 ) 获取单个对象的方法用 get 做前缀。
2 ) 获取多个对象的方法用 list 做前缀。
3 ) 获取统计值的方法用 count 做前缀。
4 ) 插入的方法用 save( 推荐 ) 或 insert 做前缀。
5 ) 删除的方法用 remove( 推荐 ) 或 delete 做前缀。
6 ) 修改的方法用 update 做前缀。
B) 领域模型命名规约
1 ) 数据对象: xxxDO , xxx 即为数据表名。
2 ) 数据传输对象: xxxDTO , xxx 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3 ) 展示对象: xxxVO , xxx 一般为网页名称。
4 ) POJO 是 DO / DTO / BO / VO 的统称,禁止命名成 xxxPOJO 。
3、 类名首字母大写,如果类名由多个单词组成,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必须遵从驼峰形式。
如:public class MyFirstClass{}
抽象类命名使用 Abstract 或 Base 开头 ; 异常类命名使用 Exception 结尾 ; 测试类命名以它要测试的类的名称开始,以 Test 结尾。
对于 Service 和 DAO 类,基于 SOA 的理念,暴露出来的服务一定是接口,内部的实现类用 Impl 的后缀与接口区别。
推荐实体类没有后缀名。
POJO 类中布尔类型的变量,都不要加 is ,否则部分框架解析会引起序列化错误。
4、 变量名、方法名首字母小写,如果名称由多个单词组成,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要大写。
如:int index=0;
public void toString(){}
5、常量命名全部大写,单词间用下划线隔开,力求语义表达完整清楚,不要嫌名字长。 例如:MAX_NAME_LENGTH
6、所有命名规则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名称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符号组成
2)、不能以数字开头
3)、名称不能使用JAVA中的关键字。
4)、坚决不允许出现中文及拼音命名。
7、源文件名:源文件名必须和类名相同。当保存文件的时候,你应该使用类名作为文件名保存(切记Java是大小写敏感的),文件名的后缀为.java。
(如果文件名和类名不相同则会导致编译错误)。
主方法入口:所有的Java 程序由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方法开始执行。
二、注释规范
Java除了可以采用我们常见的注释方式(//、/* */)之外,Java语言规范还定义了一种特殊的注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Javadoc注释,以/**开头,而以*/结束, Javadoc 注释可以被自动转为在线文档,省去了单独编写程序文档的麻烦。 推荐使用。
Javadoc注释主要涉及范围:类、属性、方法:
1、 类注释
在每个类前面必须加上类注释,注释模板如下:
/**
* Copyright (C), 2006-2010, ChengDu Lovo info. Co., Ltd.
* FileName: Test.java
* 类的详细说明
*
* @author 类创建者姓名
* @Date 创建日期
* @version 1.00
*/
2、 属性注释
在每个属性前面必须加上属性注释,注释模板如下:
/** 提示信息 */
private String strMsg = null;
3、 方法注释
在每个方法前面必须加上方法注释,注释模板如下:
/**
* 类方法的详细使用说明
*
* @param 参数1 参数1的使用说明
* @return 返回结果的说明
* @throws 异常类型.错误代码 注明从此类方法中抛出异常的说明
*/
4、 构造方法注释
在每个构造方法前面必须加上注释,注释模板如下:
/**
* 构造方法的详细使用说明
*
* @param 参数1 参数1的使用说明
* @throws 异常类型.错误代码 注明从此类方法中抛出异常的说明
*/
5、 方法内部注释
在方法内部使用单行或者多行注释,该注释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如://背景颜色
Color bgColor = Color.RED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该类的整体性描述。
*
* @author 作者
* @version 1.0, 05/22/07
* @since 1.0
*/
public class ChannelBinding {
/**
* 对该变量的备注信息
*/
private InetAddress initiator;
/**
* 对该变量的备注信息
*/
private InetAddress acceptor;
/**
* 对该变量的备注信息
*/
private byte[] appData; /**
* 对该类的构造函数的备注信息。
*
* @param initAddr 对参数的备注。
* @param acceptAddr对参数的备注。
* @param appData对参数的备注。
*/
public ChannelBinding(InetAddress initAddr, InetAddress acceptAddr,
byte[] appData) {
initiator = initAddr;
acceptor = acceptAddr;
if (appData != null) {
this.appData = new byte[appData.length];
java.lang.System.arraycopy(appData, 0, this.appData, 0,
appData.length);
}
} /**
* 对该类的具体一函数的备注信息
*
* @param obj 参数的备注信息
* @return 返回值的备注信息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 (obj instanceof ChannelBinding))
return false;
ChannelBinding cb = (ChannelBinding) obj;
return Arrays.equals(appData, cb.appData);
}
}
摘抄至:https://www.cnblogs.com/FocusIN/p/5811189.html
https://www.cnblogs.com/zshibo/p/8007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