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客户端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到了Eclipse RCP的若干技术,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尽管自己在日常开发中也使用了SWT中的若干技术,在运用了Theme之后看起来也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比起RCP就相当于闭门造车了,例如下面两幅图片,就是SWT技术和RCP技术开发出的不同界面,后者看起来是不是很炫呢,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使用户的体验更rich了,呵呵。
SWT界面:
Eclipse RCP界面:
好了,既然Eclipse RCP开发出的界面如此漂亮,那我们就可以借助Eclipse RCP平台中各类UI组件来改善应用程序上的UI缺陷,通过RCP平台上的各类丰富的GUI视图,来打造赏心悦目的应用程序。但是在RCP开发的过程中,UI视图之间是相互依赖的,需要进行交互,目前国内教程对这一步骤往往语焉不详,下文就以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Eclipse RCP View视图之间的交互机制,并总结了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大家绕了弯路,呵呵。
(一)下载最新的Eclipse RCP开发环境
开发RCP的首要前提是下载RCP开发环境,从http://www.eclipse.org/上可以下载,下载之后是个zip格式文件,解压到任何目录下都可以直接运行,前提是装好jdk。在Eclipse的官方网站上,针对不同的开发环境,已经为我们打好了不同的package,只要下载专门用来开发RCP的package即可。当然如果你已经安装了Eclipse普通开发环境,想增加RCP相关的开发功能,需要通过Eclipse的update功能来添加就可以了,不过后者采用在线安装的方式,容易引起packge插件下载不全,导致开发时出现莫明其妙的错误,因此推荐第一种方案。
(二)新建并运行Eclipse RCP项目
Eclipse安装并启动完毕之后,我们可以以插件的形式新增一个RCP模块,在该模块的基础上再添加不同的视图,这样就为下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Eclipse的Package Explorer中单击右键,选择菜单第一项“new”,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other”,在对话框中如下图选择:
在弹出对话框的“project name”栏中填入自己的项目名称,例如“hellorcp“,其余选项保持默认状态,点击下一步,在Plugin content对话框中“Rich Client Application”中,选择"YES",如下图所示:
选择YES表示除了新建一个插件之外,还愿意将其转换成一个RCP应用,以便以后脱离Eclipse开发环境而独立部署,而插件是不能独立运行的,必须依附Eclipse而运行。
点击下一步,选择一个模版,如下图所示:
点击Finish,在出现的最后对话框中选择“static content”,点击完成,这样就完成了向导方式下的Eclipse RCP项目hellorcp的创建,下面是该RCP项目在package explorer中的视图:
至此,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hellorcp的项目,在右边的editor窗口中,自动出现了hellorcp的启动视图,点击"Testing"中的“launch”链接,可以启动该rcp项目:
大功告成,我们得到了一个可以运行的Eclipse RCP项目,Eclipse RCP的项目创建过程是不是非常简单呢?现在的界面就像一个白板,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在上面丰富我们的视图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创建不同的视图,并添加代码让它们动起来,在做这些之前,介绍一下Eclipse RCP上面的一些概念:
(三)Eclipse RCP 术语介绍:
- Application
Application的作用就是应用程序或产品(product)的入口,它和Java系统中,类定义的main()方法作用一样. 当Runtime启动的时候,应用程序开始运行,应用程序退出的时候,Eclipse关闭。
在我们的hellorcp中的src文件夹中,Eclipse为我们自动生成了Application类,如下面的代码片段:1public Object start(I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2Display display = PlatformUI.createDisplay();
3try {
4int returnCode = PlatformUI.createAndRunWorkbench(display, new 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
5if (returnCode == PlatformUI.RETURN_RESTART) {
6return IApplication.EXIT_RESTART;
7}
8return IApplication.EXIT_OK;
9} finally {
10display.dispose();
11}
12}
在start方法中,首先创建了Display对象,然后使用平台的UI线程PlatformUI启动了程序运行,而启动过程是通过传递display对象以及新建的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对象来进行的,下面就介绍一下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对象 - 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
在应用程序中,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 WorkbenchWindowAdvisor ,它的作用是也是告诉窗口如何渲染.在 Window advisors根据窗口的生命周期定义了多个切入点函数,如preWindowOpen()窗口打开前 ,postWindowCreate()创建窗口结后等,可以在不同的方法创建窗口的内容,了解窗口的生命周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你规划后,在何时才能创建相应的对象,有效的避免窗口中的组件还没有被创建,就已经在使用了.1public class 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 extends WorkbenchAdvisor {
2
3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PERSPECTIVE_ID = "hellorcp.perspective";
4
5public WorkbenchWindowAdvisor createWorkbenchWindowAdvisor(IWorkbenchWindowConfigurer configurer) {
6return new ApplicationWorkbenchWindowAdvisor(configurer);
7}
8
9public void initialize(IWorkbenchConfigurer configurer) {
10super.initialize(configurer);
11configurer.setSaveAndRestore(true);
12}
13
14public String getInitialWindowPerspectiveId() {
15return PERSPECTIVE_ID;
16}
17}
在ApplicationWorkbenchAdvisor中,向导为我们创建了ApplicationWorkbenchWindowAdvisor对象,别的什么也没做。Eclipse遵从经典的MVC模式来设计,其中Advisor类就相当于Model,相当于视图的内容提供者,这样就把view和model解耦了。像它的名字一样, WorkbenchAdvisor 告诉工作台怎样显示,显示什么等信息。在RCP应用程序中,很多地方用这种模板模式来构建UI组件。WorkbenchAdvisor做了两件事:
初始化默认视图和创建Application的window advisor - ApplicationWorkbenchWindowAdvisor
在应用程序中,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 WorkbenchWindowAdvisor ,它的作用是也是告诉窗口如何渲染.在 Window advisors根据窗口的生命周期定义了多个切入点函数,如preWindowOpen()窗口打开前 ,postWindowCreate()创建窗口后等,可以在不同的方法创建窗口的内容,了解窗口的生命周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让你规划后,在何时才能创建相应的对象,有效的避免窗口中的组件还没有被创建,就已经在使用了1public ApplicationWorkbenchWindowAdvisor(IWorkbenchWindowConfigurer configurer) {
2super(configurer);
3}
4
5public ActionBarAdvisor createActionBarAdvisor(IActionBarConfigurer configurer) {
6return new ApplicationActionBarAdvisor(configurer);
7}
8
9public void preWindowOpen() {
10IWorkbenchWindowConfigurer configurer = getWindowConfigurer();
11configurer.setInitialSize(new Point(700, 550));
12configurer.setShowCoolBar(false);
13configurer.setShowStatusLine(false);
14configurer.setTitle("RCP Product");
15}
-
ApplicationActionBarAdvisor
ActionBarAdvisors 创建了窗口需要的actions(动作),所谓动作指的就是菜单项和工具栏项。在Eclipse的开发模式中,将用户点击后系统所作的动作都可以定义为Action,这也实现了MVC的设计模式。如果不这样做,而是在UI的控件上直接添加Action Listener的话,界面代码和动作代码就会混杂在一起,以后维护起来就比较麻烦。因此如果要新增任何的用户交互动作,都需要在该类中的MakeActions方法中实例化。1protected void makeActions(IWorkbenchWindow window) {
2introAction = ActionFactory.INTRO.create(window);
3register(introAction);
4}
-
Perspective
顾名思义,Perspective主要定义了RCP窗口的布局,透视图类必须实现IPerspectiveFactory 接口,并在createInitial Layout(IPageLayout)方法添加实际的布局代码。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使用默认布局。在后期创建视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用到这个类。
- 以下是Eclipse RCP创建时上述几个对象的时序图:
(四)创建视图
如上所示,我们已经了解了Eclipse RCP上的一些概念,每个类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了美妙的窗口和布局,这就是Eclipse的魅力,在下面我们就着手创建视图,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上面介绍的概念都要用到。
视图(View 和ViewPart)
视图,视图是为了方便用户编辑提供一些辅助功能或编辑一些属性。比如最常见的Outline视图往往用来提供当前编辑的文档的结构,而在Eclipse开发环境菜单项"window"中,选择"show view"项,还可以看到更多的视图。如果用户使用Eclipse的PDE来开发Java程序,往往一个java文件打开,都伴随着不同视图的出现,从而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不同的观察代码及其运行方式的窗口。
下面我们就使用向导创建第一个视图:navigationView视图。
点击hellorcp项目中的plugin.xml文件,在editor中打开整个hellorcp项目的视图。这里要补充一下,plugin.xml是整个Eclipse RCP项目的配置文件,主要描述了插件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插件内部扩展的模块等等项目元数据信息。Eclipse提供了plugin.xml的可视化编辑方式,减轻了直接编辑xml的复杂度。
一般来说,创建视图可以通过使用Eclipse的Extension机制来完成,通过继承Eclipse的Views组件,可以创建一个简单的视图。
点击“finish”,就可以在extensions视图里看到新增的org.eclipse.ui.views扩展点,右键单击该扩展点,选择新建view,如下图:
在视图右边的新建view对话框中,填入view的名称:navigationView,如下图所示:
目前我们已经在plugin.xml中定义了navigationview扩展点,现在为该navigationview添加实现类,在上图的class*文本上点击"ctl+enter",可以打开新建navigationview class的界面:
点击保存,我们现在就得到了一个navigation view,而eclipse自动在plugin.xml文件中自动添加了有关配置片段:
2
3
4
5
6
7
8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得到了一个视图类,现在我们就可以回到eclipse开发环境中,点击package explorer中的NavigationViewPart文件,
注意NavigationViewPart类中的createPartControl方法,视图中的表格、按钮之类的控件部分代码都是在该方法中创建的,现在我们在该方法中创建一个List,用来浏览我们提供的对象信息。注意Eclipse RCP是建立在jface基础上的,后者在swt的基础上对一些常用控件,例如表格、列表,树等做了封装,采用Viewer来提供视图,content provider和input model来提供模型,label provider来提供标签。因此要想创建列表并显示列表内容,必须同时创建上述几个对象,同时,为了填充数据模型,我们同时也创建了示例性质的Person对象以及相关辅助代码。如果在正式的环境中,这些model可以从数据库获得,在这里我们仅做示范性使用。以下依次是创建代码:
(1)模型:Person.class 和PersonModel.class
Person.class
PersonModel.class
(2)LabelProvider
(3)content provider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以下navigation view部分的代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listViewer.setInput(new PersonModel());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5)最后,我们将创建的navigationview添加到perspective透视图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至此,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可以浏览人员信息的navigation view,运行一下我们创建的视图,可以得到如下效果,注意运行前需要将eclipse文件夹中以runtime...开头的文件夹删除,这是eclipse上次运行时创建的临时文件,如果不删除,就看不到修改之后的效果:
OK,现在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视图,我们还需要创建另外一个details视图,用来显示人员的若干详细信息,按照上述创建视图的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创建该视图,以下就不赘述了,只贴出创建detail view视图的代码和perspective透视图部分的代码:
(一)Detail view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二)添加过detailview视图的perspective透视类: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下是我们完成的视图,检视一下,第一个RCP程序从自己手中诞生了,是不是有种成功的喜悦呢?
使用Eclipse RCP创建视图并实现视图间消息传递(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