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常见内存泄漏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Handler 引起的内存泄漏。
在Android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Handler来控制主线程UI程序的界面变化,使用非常简单方便,但是稍不注意,很容易引发内存泄漏。
我们知道,Handler、Message、MessageQueue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Handler通过发送消息Message与主线程进行交互,如果Handler发送的消息Message尚未被处理,该Message及发送它的Handler对象将被MessageQueue一直持有,这样就可能会导致Handler无法被回收。
请看下面的代码:
SecondActivity代码中有一个延迟1秒执行的消息Message,当界面从SecondActivity跳转到ThirdActivity时,SecondActivity自动进入后台,此时如果系统资源紧张(或者打开设置里面的“不保留活动”选项),SecondActivity将会被finish。但问题来了,由于SecondActivity的Handler对象mHandler为非静态匿名内部类对象,它会自动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的引用,从而导致SecondActivity无法被回收,造成内存泄漏。
解决办法:将Handler声明为静态内部类,就不会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的引用,其生命周期就和外部类无关,如果Handler里面需要context的话,可以通过弱引用方式引用外部类。参考代码如下:
通过上面的方法,创建一个静态Handler内部类,其持有的对象context使用弱引用,可以避免SecondActivity内存泄漏,但是Looper线程的消息队列中可能还有待处理的消息,所以在Activity的onDestroy方法中,还要记住移除消息队列中待处理的消息。参考代码如下:
二、单例模式引起的内存泄漏
由于单例的生命周期是和app的生命周期一致的,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内存泄漏。如下代码:
这是一个单例模式的标准写法,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构建该单例的一个实例时需要传入一个Context,此时传入的Context就非常关键,如果此时传入的是Activity,由于Context会被创建的实例一直持有,当Activity进入后台或者开启设置里面的不保留活动时,Activity会被销毁,但是单例持有它的Context引用,Activity又没法销毁,导致了内存泄漏。
如果此时传入的Context是ApplicationContext,由于ApplicationContext的生命周期是和app一致的,不会导致内存泄漏。但是我们不能指望使用这个单例的用户始终传入期望的Context,因此需要对这个单例设计进行调整,可以在构造函数中对mContext赋值改为this.mContext = con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当然,也可以直接不让用户传入context。
参考解决办法:
1、一般在我们开发的应用中,都会实现Application,在里面做一些全局性的事情。可以在该实现里面对外提供一个单例,通过此实例来获取ApplicationContext。代码如下:
2、重构Singleton,把构建单例时的context去掉,避免外面使用的人传入错误参数,代码如下:
三、非静态内部类创建静态实例引起的内存泄漏
请看下面的代码:
上述代码中,SecondActivity2包含一个内部类InnerClass,并且在onCreate代码中创建了InnerClass的静态实例mInner,该实例和app的生命周期是一致的。在某些场景,如Activity需要频繁切换,需要不断加载大量图片的场合,是会出现上述代码的,每次Activity启动之后都会使用该单例,避免重复一些有压力的操作。但是这样会引起内存泄漏,因为非静态的内部类InnerClass会自动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2的引用,创建的静态实例mInner就会一直持有SecondActivity2的引用,导致SecondActivity2需要销毁的时候没法正常销毁。
怎么知道静态实例mInner持有SecondActivity2的引用呢?debug程序之后你会清晰的发现静态实例mInner确实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2的引用,见下图:
上述代码的正确做法是把内部类InnerClass修改为静态的就可以避免内存泄漏了,因为静态内部类InnerClass不在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2的引用了。见下图:
当然,也可以把InnerClass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内,写成单例模式,完成同样的功能,同时也可以避免内存泄漏。
四、非静态匿名内部类引起的内存泄漏
在android开发中,相信大家都会不知不觉地用到大量匿名内部类,如接受广播、点击事件、Handler消息处理等等。但是要注意,如果匿名内部类被异步线程使用,可能会引起内存泄漏。请看如下代码:
上述代码中,mRunnable 是非静态匿名内部类,会自动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3的引用,但是mRunnable被异步线程Thread使用,这样就会导致SecondActivity3在销毁的时候没法正常销毁,从而引起内存泄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mRunnable设置为静态的,这样就不会自动持有外部类SecondActivity3的引用,也就不会引起内存泄漏了。
五、注册/反注册未成对使用引起的内存泄漏
在andorid开发中,我们经常会在Activity的onCreate中注册广播接受器、EventBus等,如果忘记成对的使用反注册,可能会引起内存泄漏。开发过程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相关,在onCreate或onResume中注册,要记得相应的在onDestroy或onPause中反注册。
六、资源对象没有关闭引起的内存泄漏
在android中,资源性对象比如Cursor、File、Bitmap、视频等,系统都用了一些缓冲技术,在使用这些资源的时候,如果我们确保自己不再使用这些资源了,要及时关闭,否则可能引起内存泄漏。因为有些操作不仅仅只是涉及到Dalvik虚拟机,还涉及到底层C/C++等的内存管理,不能完全寄希望虚拟机帮我们完成内存管理。
在这些资源不使用的时候,记得调用相应的类似close()、destroy()、recycler()、release()等函数,这些函数往往会通过jni调用底层C/C++的相应函数,完成相关的内存释放。
七、集合对象没有及时清理引起的内存泄漏
我们通常会把一些对象装入到集合中,当不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清理集合,让相关对象不再被引用。如果集合是static、不断的往里面添加东西、又忘记去清理,肯定会引起内存泄漏。
使用 LeakCanary 检测 Android 的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防不胜防,通过LeakCanary工具,我们能在开发测试阶段发现绝大多数的内存泄漏。这个工具是开源的,使用也非常方便,而且能够相对准确定位出是哪里出现内存泄漏。
下面以AndroidStudio为例介绍LeakCanary的使用:
1、在build.gradle中配置leakcanary的引用
compile 'com.squareup.leakcanary:leakcanary-android:1.4-beta2'
2、使用RefWatcher监测本该被回收的对象。
LeakCanary.install() 会返回一个预定义的 RefWatcher,同时也会启用一个 ActivityRefWatcher,用于自动监控调用 Activity.onDestroy() 之后泄露的 activity。
在自己的Application中添加如下代码:
只需要上述两个步骤之后,LeakCanary就会自动监测内存泄漏,如果有内存泄漏在手机上面会提示,通知栏也会有通知,点击进去之后可以看到具体内存泄露的地方。debug的话,在控制台也会有相关的log输出。
总结:
1、Handler持有的引用最好使用弱引用,在Activity被释放的时候要记得清空Message,取消Handler对象的Runnable;
2、非静态内部类、非静态匿名内部类会自动持有外部类的引用,为避免内存泄露,可以考虑把内部类声明为静态的;
3、对于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对象,要避免直接引用Activity的context,可以考虑使用ApplicationContext;
4、广播接收器、EventBus等的使用过程中,注册/反注册应该成对使用;
5、不再使用的资源对象Cursor、File、Bitmap等要记住正确关闭;
6、集合里面的东西、有加入就应该对应有相应的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