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人得学习

时间:2021-12-23 13:03:52

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学习?

 

所以下面我才谈今天我重点想谈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碎片化、终身化、跨界化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学习?

 

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人格——
 

 视频:这一代人的学习[罗辑思维]No.205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格。

 

这牵扯到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知识是啥?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

 

那为什么过去我们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呢?没办法,人类在那个时代是印刷文化时代,想保存和传递知识,书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学习工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到人格这个学习对象。就像现在网上,你会发现音频节目比读他写出来的书,就是多了一些人格特质,视频节目就又多了一些人格特质,如果能够亲身接触,那自然就更好。

 

就像我自己,我总有一些我佩服的读书人,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问他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荐?关于这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拼命问这些人。为啥?

 

因为这样学习的效率更高。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已经被他们像买菜一样买回来洗干净切好,已经搭配和融合好,跟他们学,当然更省时间。

 

所以,我们这代人学习首要的条件,就是尽可能和牛人在一起,尤其是在平时的社会协作当中,一定要营造这种学习环境。

 

我经常跟一些人讲,如果你在的那个公司或者是单位是一个下降趋势的产业,千万不能待。为什么?

 

不是说发不出工资,而是那些牛人纷纷跑掉了,你身边留下的人往往是没什么本事的人。你挣的工资虽然没有动,但是你的学习环境被剥夺了,这个损失会更大。就算留下来还有一些牛人,他面对一个下降产业,他想的那些辙往往也是一些歪招,你就是学到了,到其他地方也没法用。只有在上升产业里面,那些牛人想的都是正向的建设性的方法,对你的学习效率当然也就更高。

 

所以,不是说学校没有用,我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去上学,虽然它看起来是一个上一个时代的知识解决方案,但在这个时代学校有另外一种用处。

 

大家知道我去读中欧创业营,这刚消停了一年,让我们的合伙人脱不花去读了,然后今年我又去读湖畔大学。因为不只是让老师教给你知识,而是你和更多的牛人在一起,所以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短训班,如果你有时间,有闲钱,我建议你要去学,为什么?

 

和牛人在一起,这是最好的减轻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方案。

 

——概念——

 视频:这一代人的学习[罗辑思维]No.205

 

第二个关键词我称之为概念,就是通过不断地搜集新概念来高效地学习。

 

在这方面我和李笑来老师有高度的共识。以前的节目也讲过,他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妈就告诉他,每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教科书发下来,自己先预习,主要就是掌握那些关键概念,然后到了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就轻松的一塌糊涂。

 

比如说高中《物理》第一册,说白了不就是那些概念——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什么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什么是做功?什么是动能?就这些东西,然后纲举目张,任何知识的碎片随便抓进来都能够安放到概念上,为什么有这个原理?

 

因为我们人类是一个超级模式化的动物,世界本身非常复杂,它怎么能变成知识呢?就是沉淀为一个一个的概念。

 

物理学家李淼就跟我讲过,有一个国外的物理学大神,就跟他感慨,说你别看我这一辈子好像功成名就,其实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发明一个像“熵”那样的概念,我一生只要再发明这么一个概念,我就算功德圆满,可见概念有多么的重要。为啥?

 

因为知识太多了,你拿进来你往哪放呢?如果摊成一地,那都是脏东西。我以前讲过,什么叫脏啊?它不是说这个东西天然就脏,是放错位置才脏,米饭它搁在饭盒里,那是干净的,搁在衣服上,它就是脏。

 

那怎么样让知识显得不脏?就是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作为基础框架,所以在了解一门新学科的时候,先去了解概念就变得特别重要。

 

比如说我自己,2015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概念,就是郑也夫老师提出来的“互驯”,就是互相驯化。

 

过去我们总觉得人跟小麦之间就是单向的驯化关系,但你反过来一看,小麦不是通过自己的性状改变让人类臣服于它,老老实实的给它当奴隶吗?实际上小麦是全球最成功的植物物种部队,这就叫“互驯”。

 

拿到这个概念之后,我刚开始也是模模糊糊,越理解越透彻,运用到生活的各个场景里,你发现它太有解释力了。

 

比如说我经常跟我们公司的同事就讲,所谓的职场发展就是要“互驯”,说白了就是跟你的协作者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心眼儿应该是把它的能力净化掉。假设我有一个助理,他特别能干,我什么订票啊,乱七八糟的杂事我全部都能交给他。渐渐地,我这种处理杂事的能力就被他净化掉了,我们是在“互驯”,所以不要看他是我的助理,实际上他也可以驯化我,一直到我离不开他。

 

我们以前经常说一个概念叫“竞合”,但这个概念就属于不透彻的概念,又竞争又合作,你让我咋理解?但是如果切换成“互驯”的概念,你会发现它的解释力就强大的多。

 

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

 

——缝合——

 视频:这一代人的学习[罗辑思维]No.205

 

第三个关键词,我称之为叫缝合,拿针缝一针把它合起来。

 

很多人都在感慨,说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样从我脑子里飘过,读完之后,书一合上,啥也没记住,咋办?

 

你缺的就是这两个字——缝合。

 

还是回到我刚才讲的,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内而外长大。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那不是你的,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那怎么缝合?

 

很简单,表达一次。

 

比如说我,我现在学知识,然后做节目表达出来,然后它就是我的。那你可能会说我没有做脱口秀的能力,没关系,表达分很多种层次,比如说写一个读书笔记,它就是表达。

 

你说那太累,没关系,读书笔记可能就是一句,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习惯。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收藏,但这个收藏没有用,过了几天,你全忘了,你连收藏过它你都忘了。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就写一句话。看完之后说,这个知识我觉得哪儿很有趣,这就叫缝合,这就叫读书笔记,这就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长在一起了。这个知识即使将来你全部忘了,没关系,你知道哪儿有,将来可以去查。

 

所以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啊?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这就是我讲的“缝合”这一针,那是你自己的东西。

 

现在资讯和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查,但是知道什么东西在哪,这才是你自己的知识。

 

——碎片——

 视频:这一代人的学习[罗辑思维]No.205

 

那第四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碎片。

 

这个争议就比较大,很多人都反对,说学习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的学,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

 

说这种话的人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压根儿就不学习,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真实场景和体验;还有一种人就是知识特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比如说一个老教授,他开了一个学期的课,当然希望这个班的学生每堂课都点名报到,他写了一本书,当然希望读者从第一个字背到最后一个字,老夫这一身的本事才能完整地传授给你。

 

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

 

前面我们讲,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剧烈的碎片化,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于打游戏才对吗?

 

所以,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我们必须这样做。

 

站在真实的学习场景和站在学习者这一头来看,碎片化学习没有那么糟糕了,我给大家一些理由。

 

首先,知识的产生它就是碎片化掉的,那一些再聪明的大脑他一时一刻也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可能当论文就发表出来了,这就是知识真实的产生场景。它什么时候变成体系化?被验证之后过了很久,有人用一个理论体系把它总结出来,这已经是陈旧的知识。我们是终身学习者,任何新出来的假说即使没有被验证,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好?它就是碎片化掉的。

 

再者说,其实整个中国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识。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体系化的知识。你看《论语》,就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间一些碎片化的对答。如果说碎片化学习不对,像是《论语》和整个中国的文化你都不该学,那全都碎片化的,有这个道理吗?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就是如果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碎片化是一个最终的结果。比如说你去读一本书,学一个学期的课,最终留下来的是啥?那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吗?几个动人的场景,几个金句,几个精辟的结论,读完一本书能够留下这些东西已经是上上大吉了,你没有白读啊,上课也是一样。

 

上个世纪,营销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消费者他并不需要一台钻孔机,他只是需要墙上有几个孔。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

 

美国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一生的知识积累的来源就是这样的,我在查找一方面资料的同时,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资料,这就是我的学习。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

 

再举一个例子,和菜头在一篇文章当中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人有一天突然愿心大发,说我要学习计算机编程,原来一点基础也没有。这当然很好了,于是买来大量的书,什么从入门到精通,学了个遍。学完之后就困惑了,我怎么还是编不出一个程序呢?对呀,你是一个成年人,你怎么能用青少年学习的那种方式呢?那是专门为了应对考试的。

 

那一个成年人应该怎么学习?

 

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立定一个目标,比如说编一个微博程序,就动手干了。那肯定干不下去,再去查书,书上查不到就去问人,这儿学个方法,那儿得一窍门,一点一点地往前拱。要是还拱不下去怎么办?干脆到网上下载一些成熟的模块,说白了就是抄,往自己的体系上去拼,然后一点一点去调试,最后的结果不见得能用,但是你毕竟学会了编程,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


——目标——

 视频:这一代人的学习[罗辑思维]No.205

 

第五点就更重要了,这一点弄通了,前面四点你才能融会贯通,这一点我称之为叫目标。

 

我活了四十多年,我现在观察人间就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

 

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

 

我四十岁开始创业,其实就为完成一件事,把我的思维方式从第一种,就是立场、感受和意见切换到第二种,就是目标、方法和行动。为什么?

 

这也跟学习有关。因为立场、意见和感受,我可以装一脑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价值观在我脑子里它是打架的,我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觉得那个对。就像我最近在录制《奇葩说》节目,我发现场上的观众随着辩论赛的展开,双方的拉锯是非常剧烈的,他们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对。为什么?

 

因为世界是剧烈分层的,任何一个选择都有无穷的层次。随着场上辩论者不断地挖掘层次,观众的意见就跟着两头跑。意见是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东西,知识在脑子里是散黄的,在那儿晃来晃去。可是一旦切换到第二种人生,只有目标、方法和行动的时候,一切就被整合起来了,这就是我要创业的根本原因。

 

那为什么《罗辑思维》这四年的节目,上一期节目也算是倒数第二期节目,我说的是王阳明,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王阳明提出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说想到就要做到,那个理解层次太低了,而是按照行动的方式去思考。

 

我愿意重复那期节目里的一段话,就是想法这东西在你脑子里,很多相反的东西都能并存。比如说,应不应该对母亲好?当然应该。应不应该对老婆好?当然应该。

 

这就是两个意见,那这两个意见到什么时候才能变成行动呢?就是面对选择的时候。

 

中国人最典型的那个场景: ?当你妈和你老婆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在那个具体的选择场景没有出现之前,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行动是逼着让自己的想法、意见和知识最终变成你自己的唯一方法。

 

同样是在「得到」App里的《槽边往事》专栏里,在和菜头的那一篇文章中,和菜头说了这么一段话:

 

      不计任何成败利钝进行研究,那是学者的事情,而我们都不是学者,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

 

      作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们洞悉事物的全貌才动手,也不可能等我们找寻到最优方案才执行。

 

      我们就像是在一个漆黑沙滩上埋伏的士兵,偶尔有个照明弹划过,照亮海滩一角就要立即射击。手里有枪用枪,有弹弓用弹弓,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撒沙子。

 

立定目标,然后随时抠动扳机,这就是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

 

总结一下刚才我讲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知识焦虑,没有办法,知识总量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沉重,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怎么办?

 

原来传统的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完全适用,所以我提出五个关键词。

 

第一,跟着人学,而不是跟着书本学,先降低我们的知识负担,它帮助我们筛选和归纳;

 

第二,概念,通过掌握一个一个的新概念,搭建起我们的知识框架,再进来新的信息,我们知道把它放在哪儿;

 

第三,缝合,信息走来过去,我们不见得都记得住,只有我们通过表达一次,无论是像我这样转述,还是写一则极其简短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树当中把它缝合进来,即使这些信息将来我们忘光了,我们也知道到哪里去找它;

 

第四,碎片,这是我们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时代几乎唯一的法门。

 

当然最重要的是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不断往前拱,我们才能把知识落实为我们行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