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分区,目录树,文件系统的关系(转)

时间:2024-07-23 21:32:50

  研究了很久,自始至终不能够从三者的区别和联系中找到一个大脑与这些概念之间合适的相处方式。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不到位,在工作之中会走很多弯路和犯很多错误。今天花一天的时间,终于对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特此记录并分享之,供大家探讨交流。

(一)磁盘分区

  首先要明白的是磁盘为什么要分区。

  一是从数据安全方面考虑,二是从系统访问磁盘的性能考虑。一个磁盘的某个分区损坏,不在该分区的数据将不会受到影响,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保护不同业务的数据。过大的磁盘分区在系统进行读写的时候,会降低系统的读写性能,分区能够加速对某个分区数据的访问速度。就如同我们在C盘搜索文件的时候,会遍寻真个磁盘分区,但是当这个分区过大的时候,这个搜索时间会持续很久。

  所以,一般来说。当服务器的配置中有未分区的磁盘设备时,安装磁盘之后,首先进行的是磁盘分区。

  分区之后,也就是把整个磁盘分成了几份独立的磁盘。在这几个磁盘分区上的数据都是独立的。因此,能够在不同分区上创建不同的文件系统,而不会影响到别的分区的文件。

(二)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就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程序,偏底层。那么作为计算机上最重要的资源,数据和文件,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呢?

  这就需要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组织和管理数据和文件的操作系统。

  文件系统不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因为没有哪一种文件系统专属哪一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针对的对象只是文件,而不是计算机。

  文件系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因为没有哪一种操作系统不需要文件的,需要文件就需要文件系统来进行操作。

  基于对文件的不同组织和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文件系统可以选用。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产环境当中,有基本的文件系统,有日志型型的文件系统,数据库型的文件系统,网络文件系统,和分布式的文件系统等。

  这些文件系统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数据或者文件的特定问题,比如文件访问的位置,文件的属性,读写的快慢,文件的数量巨大和分散等,都需要文件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

  Linux系统能够支持很多种类型的文件系统,在实际 生产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文件系统,对存在于磁盘上的文件访问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文件系统是组织文件或者数据的一种方式。

(三)目录树

  不同于win系统的是,Linux系统通过目录树,这种文件结构来进行文件的操作。目录树最关键的是根目录,访问某个目录下的文件时,也是从根目录开始起步的。因此,若能够通过目录树访问文件,则根目录必须有个着脚的地。

  设想这样一种场景:目录树是存在于内存的文件结构,通过目录树来访问某个磁盘该怎么办?那就需要把磁盘挂载到根目录或者根目录某个目录下。这样就可以通过目录进入到磁盘挂载的那个目录下,访问目录下的文件,就是访问这块磁盘数据。

  所以,在系统启动后,根目录是必须挂载的,也就是必须有一块磁盘能够存放根目录。这个过程通常是自动挂载的。

(四)磁盘分区,文件系统,目录树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候应该了解三者的关系了。

  假如我有一个磁盘分区,磁盘上面有数据,那么我怎么让Linux系统访问这些数据呢?

  答案当然是,在这块磁盘分区上创建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假如创建了FAT格式的文件系统,这个时候磁盘分区是有文件系统的,磁盘分区能够被win系统支持并读取里面的数据,但是不能够被Linux读取。

  假如,我这块磁盘分区有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那么Linux该如何读取它呢?

  答案是挂载。挂载的意思就是把磁盘挂载到某个目录下。以便Linux系统能够进入磁盘分区。

  如果这个时候,磁盘没有文件系统,或者有Linux不支持的文件系统,那么Linux也无法读取磁盘数据。

  总结一下就是:

  我要读取某块磁盘分区的数据,首先得将其格式化我系统能够支持的文件系统,这样的话它上面的数据我就能够识别了;然后我得把它挂到我的系统上,这样我就能进入了;那么我怎么进入呢?就是通过挂载点——磁盘分区挂载的那个目录,进入那个目录,也就进入了那个磁盘分区了,也能够通过文件系统识别和管理数据了。

  —————————————————————————————————PL的分割线———————————————————————————————————————

如此简单的概念和关系,我尽然很久很久没有搞懂。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1,为什么要分区

2,为什么要格式化

3,为什么要挂载

三步解决所有问题,当然一个mount命令及其选项告知你每秒的这一切

mount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文件系统类型的选项 挂载设备

http://www.cnblogs.com/liwanliangblog/p/515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