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机制作为一种编程机制,在许多语言中都提供了支持。JAVA语言也不例外,java中的事件机制的参与者有3种角色:
1.event object
2.event source
3.event listener
这三个角色的含义字面上很好解,它们就定义了事件机制的一个基本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编程设计机制,许多开源框架的设计中都使用了事件机制。SpringFramework也不例外,下面着重阐述个人对spring中的事件机制的一些理解。其中一个主要的使用场景是用在IOC的容器的启动过程,当所有的bean都已经处理完成之后,spring ioc容器会有一个发布事件的动作,代码详见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类的finishRefresh()方法:
protected void finishRefresh() {
// Initialize lifecycle processor for this context.
initLifecycleProcessor(); // Propagate refresh to lifecycle processor first.
getLifecycleProcessor().onRefresh(); // Publish the final event.
publishEvent(new ContextRefreshedEvent(this)); // Participate in LiveBeansView MBean, if active.
LiveBeansView.registerApplicationContext(this);
}
这样,当ioc容器加载处理完相应的bean之后,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其实这也就是spring ioc容器给提供的一个扩展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扩展机制,首先需要认识几个相关的接口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Even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Listener
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我们的bean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这个接口需要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event.ContextRefreshedEvent类做为泛型参数,这样当发布事件时,spring的ioc容器就会以容器的实例对象作为事件源类,并从中找到事件的监听者,此时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实例中的onApplicationEvent(E event)方法就会被调用,我们的逻辑代码就会写在此处。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但这也带来一个思考,有人可能会想,这样的代码我们也可以通过实现spring的InitializingBean接口来实现啊,也会被spring容器去自动调用,但是大家应该想到,如果我们现在想做的事,是必须要等到所有的bean都被处理完成之后再进行,此时InitializingBean接口的实现就不合适了,所以需要深刻理解事件机制的应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