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目标

时间:2021-02-27 11:19:17

圣经说:你定意要做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

  有一位瘦子和一位大胖子在一段废弃的铁轨上比赛走枕木,看谁能走得更远。

  瘦子心想:我的耐力比胖子好得多,这场比赛我一定会赢。开始也确实如此,瘦子走得很快,渐渐将胖子拉下了一大截。但走着走着,瘦子渐渐走不动了,眼睁睁地看着胖子稳健地向前,逐渐从后面追了上来,并超过了他,瘦子想继续加力,但终因精疲力竭而跌倒了。

  最后,在极大好奇心的驱使下,瘦子想知道其中的秘诀。胖子说:你走枕木时只看着自己的脚,所以走不多远就跌倒了。而我太胖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己的脚,只能选择铁轨上稍远处的一个目标,朝着目标走。当接近目标时,我又会选择另一个目标,然后就走向新目标。

  随后胖子颇有点哲学意味地指出:如果你向下看自己的脚,你所能见到的只是铁锈和发出异味的植物而已;而当你看到铁轨上某一段距离的目标时,你就能在心中看到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人生也是这样,你有目的或目标吗?你一定要有个目标,就像你无法从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返回一样,没有目的地,你就永远无法到达。

许多年前,有一条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这些鲸鱼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弗里德里克?布朗?哈里斯这样说:这些小鱼把海上巨人引向了死亡。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惨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安东尼?罗宾指出,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些鲸鱼。他们有巨大的力量与潜能,但他们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本应做什么。说得明白一点,要发挥潜能,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有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目标能助你集中精力。另外,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在实现目标时,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一个和尚没有钱为寺庙铸一尊佛像,因为佛像造价甚高,于是他利用朋友送给他的水泥来塑佛像。做好了之后,由于佛像太大,没有办法从大门搬进去,于是他雇了一辆吊车从屋顶上吊下去。吊车将佛像吊离地面约一米高时,不慎佛像掉下去摔坏了。和尚很伤心,但是由于天色已晚,便进屋休息了。

  那一晚,突然下起雨来,雨水渗进佛像破裂的缝里,使得裂缝更加大了。

  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和尚起来做早课,无意中瞥见佛像裂缝里像有闪闪发亮的光。他跑进屋里,拿了根棍子撬开水泥,结果现出了亮闪闪的一尊金佛像!据说那是现今世上发现的最大的金块。

  同样,你的内心也有座金色的你,等着你去发掘,但你必须相信它是真实的。而如何使金色的自我呈现出来呢?看看周围成就卓越的人,拿他们做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及成功之道。

  有个雕刻家正用刻刀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一名男孩子好奇地在一旁观看。不一会儿,雕像逐渐成形,现出了一个美丽女人的模样。小男孩十分惊讶不解地问雕刻家道:你怎么知道她在里面?

每个人内心都有那么一尊金色的塑像等待被发掘。不要害怕做人不可能实现的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干任何事情,信心第一,策略第二,技巧第三。先决定干不干,再决定怎么干。先有方向,再谈方法。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的天之骄子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995年,即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一批1970年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另一些人不清楚或不是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龟兔赛跑的经典故事,又有了几个新的版本,这里只说第二版。说兔子自从第一次比赛,因为自满和偷懒而输掉了之后,一方面很没有面子,另一方面,也关起门来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并且给自己约法三章:第一,决不服输;第二,决不自满;第三,决不偷懒,全力以赴。一个月之后,兔子又找到了乌龟,要求再比赛一场,乌龟勉强同意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在老虎、猴子、大象等动物的监督公证之下,比赛开始了。发令枪响过之后,兔子一溜烟地飞奔而去,而且,一路之上,兔子不断地自我激励:我是最棒的!我加油!我一定能成为第一!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乌龟这一次又获得了第一名,兔子又输掉了!

 

  为什么?

 

  答案是:兔子跑错了方向。

 

  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方向或者跑错方向的人大有人在。很多人都坚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汗水=成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笨鸟先飞等等成功的格言,殊不知,这些必定成功道理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正确的方向。

 

  也就是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确定方向比出力流汗重要。

 

也可以说,方向错误,你越努力,你离成功越远,离失败越近。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房子,他干活儿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了。

 

  你就是那个木匠!

 

  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心全力。终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房子里。

 

  如果可以重来……但你无法回头。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你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次远征米兰,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说的不是假话,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也证明了山田本一的正确。

 

  这个心理实验是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确实,要达到目标,就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向前迈进。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感觉将推动他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在生活中,之所以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乃至倦怠而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在一个有很好太阳的天气里,渔夫甲正在整理渔船准备出海打鱼。这时,他看到渔夫乙正躺在不远处的沙滩上惬意地晒着太阳。渔夫甲对渔夫乙说:天气这么好,你还不赶紧出海打鱼!明天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天气了!渔夫乙答:天气这么好,我得抓紧时间享受这美好的阳光,明天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阳光了!

 

  在培训中,我经常把这篇故事讲给大家听。我问他们:要是你,你想怎么做?

 

  有的说:我要做那个在好天气里出海的渔夫甲。能让我晒到太阳的好天气很多,但能让我打到鱼的天气却不多。太阳可以不晒,鱼可是一定要打的。不然哪来的饭吃!

 

  也有人回答:做晒太阳的渔夫吧。渔夫打鱼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在这样好的天气里安心地晒晒太阳吗!天无绝人之路,什么时候不能打到鱼呢!这么好的太阳可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的!

 

  还有人的说:要是我,就先听听天气预报,如果明天还有这么好的太阳,我就先出海打鱼。第二天就可以心满意足的晒太阳了。明天如果没有太阳,我今天就不出海了。

 

  第一个人的回答也许是为当下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做了一个写照,他们不是聚财奴,也不是工作狂,他们只是普通人,也向往阳光下的惬意,只是,有那么多事在催促着他们,所以他们脚步匆匆,不能在阳光下停步——只是迫不得已!阳光也会在他们的天空普照,只是永远都在明天——他们舍不得享受今天的阳光。但世事无常,在某一天,生命的弦说不定会嘎然而止,手里攥着一生的积蓄,会因无人提取而永远沉入黑暗。

 

  我欣赏第二个人的回答。我想,一个能够安心享受今天的阳光的人,也一定能够在明天安心地出海打鱼。因为,他们活得简单,每一天都在享受,既享受工作的快乐,也享受休闲的欢愉。有阳光时尽情享受过,才不会在阴霾来临时为自己没有享受昨天的阳光而后悔。这种人安于现状,不奢求,但是很会享受;对未来持一种乐观态度,但并不迷信未来。他们是一群现实主义者,也是享乐主义者,但是并不堕落。他们回复到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最简单状态,像一群水里的鱼,既会在有生理需求的时候出去寻食,也会在碰到一棵舞姿优雅的水草时在它面前尽情嬉戏。

 

  对于第三个人,我只想告诉他:没有谁能为你生命的天空作天气预报,你能抓住的,只有今天。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

 

记得德国戏剧家席勒曾说过: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过,而过去永远静立。这句话把极易失去的特征刻画得多么形象而深刻啊!一个人如果把沉湎于过去,对过去的光辉业绩津津乐道,或者对过去的不幸耿耿于怀,那今就会在他的夸耀或叹息声中箭一般飞逝。还有的人梦想过幸福的生活,可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却在一门旁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或者等明天再说,殊不知,当他翘首未来,哀叹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过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紧紧抓住易失的今天,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才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经理人的惟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