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相关更多技术,可参考《我就死磕安卓了,怎么了?》,接下来谈一谈我们来学习一下MVP的基本认识。
大家对MVC的架构模式再熟悉不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MVP架构模式。
MVC和MVP之间的对比
什么是MVP(Model View Presenter)模式?
- 1、为了使得视图接口可以与模型和控制器进行交互,控制器执行一些初始化事件
- 2、用户通过视图(用户接口)执行一些操作
- 3、控制器处理用户行为(可以用观察着模式实现)并通知模型进行更新
- 4、模型引发一些事件,以便将改变发告知视图
- 5、视图处理模型变更的事件,然后显示新的模型数据
- 6、用户接口等待用户的进一步操作
MVP的优势
- 1、模型与视图完全分离,我们可以修改视图而不影响模型
- 2、可以更高效地使用模型,因为所以的交互都发生在一个地方——Presenter内部
- 3、我们可以将一个Presener用于多个视图,而不需要改变Presenter的逻辑。这个特性非常的有用,因为视图的变化总是比模型的变化频繁。
- 4、如果我们把逻辑放在Presenter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脱离用户接口来测试这些逻辑(单元测试)
MVP的问题
由于对视图的渲染放在了Presenter中,所以视图和Persenter的交互会过于频繁。
还有一点你需要明白,如果Presenter过多地渲染了视图,往往会使得它与特定的视图的 联系过于紧密。一旦视图需要变更,那么 Presenter也需要变更了。比如说,原本用来呈现Html的Presenter现在也需要用于呈现Pdf了,那么视图很有可能也需要变更。
一个简单的登陆实例
效果图:
目录结构
mpv目录结结构
服务器对岸用例测试LoginService
P层
v层
M层
看起来要复杂的比较多。代码量也相对比较大。但是如果用到大项目中我们就能显示出优势了。接下来进行mvp的封装。
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mvp会带来极大的方面:在MVP中,由于业务逻辑都在Presenter里,我们完全可以写一个PresenterTest的实现类继承Presenter的接口,现在只要在Activity里把Presenter的创建换成PresenterTest,就能进行单元测试了,测试完再换回来即可。万一发现还得进行测试,那就再换成PresenterTest吧。
总结
M、V、P三层各有什么特点。
Model层:
这一层主要就是负责向数据源(一般为服务器/数据库,下同)发起获取数据请求,并且把获取的数据或者错误信息回调给持有的Presenter。除了发起请求功能外,一般我们还需要一个取消请求的方法。
所以Model层主要的功能是:
- 向数据源发起请求;
- 取消该请求;
- 通知Presenter处理结果。
Presenter层:
这层主要负责通知Model层向服务器发起请求并接收Model层回调的数据或者错误信息,并且这一层还要负责把数据或者错误信息处理后回调到View层,由View层负责显示。
一般在网络请求中的错误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设备的网络状态错误,无法发送请求;另外一种是服务器拒绝了这次请求。所以Presenter的主要功能是:
- 通知Model层向服务器发起请求;
- 接收Model层返回的数据(服务器可能返回数据或者拒绝服务信息);
- 接收Model层返回的网络错误信息;
- 通知Model层取消这次请求;
- 通知View接收处理后的数据。
View层:
在MVP模式中,View层是一个接口。它的首要任务是把Presenter处理后的数据传到具体的原生控件中显示,并且控制是否显示加载进度条。
所以View层的主要功能是:
- 显示/隐藏进度条。
- 接收Presenter处理后的正确数据。
- 接收Presenter返回的网络错误信息。
- 接收Presenter返回的服务器拒绝服务信息。
MVP模式的核心思想
MVP把Activity中的UI逻辑抽象成View接口,把业务逻辑抽象成Presenter接口,Model类还是原来的Model。
在MVP模式中Activity的功能就是响应生命周期和显示界面,具体其他的工作都丢到了Presenter层中进行完成,Presenter其实是Model层和View层的桥梁。
项目地址:
服务端测试项目地址:
参考链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08/13/7427585_305589280.shtml
****遗留问题****:
- 如果代码量比较多,是否考虑mvp怎么复用的,如果复用是否会增加耦合度?
总结:过多的追求模式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MVC应用有时候也有太多的宽泛。
mvp参考
MVP+Dagger2+Retrofit2.0+Rxjava看这一个例子就够了
如果您觉得很有帮助,欢迎随时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