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身内存和手机存储卡的区别?

时间:2021-06-20 00:50:21

术语名词: 手机自身内存 和 手机存储卡

手机RAM、ROM和储存卡的那些事

首先说明一下手机RAM、ROM和存储卡的关系。手机的RAM和ROM都属于半导体存储器。手机的RAM即我们常说的内存,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即随机存储器,在工作状态时可以随机读写数据,断电以后会丢失数据。手机的ROM和传统的ROM(Read Only Memory)又有些不一样,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用于系统,另外一部分是用作用户存储数据。而存储卡则很好理解了,常用的有tf卡,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RAM

RAM即内存,主流的手机有512M、768M、1G、2G等容量,所以一些用户所说的“16G内存”当然不是指RAM了。RAM的容量又分标称容量、实际容量和可用容量三种,标称容量即我们看手机参数的容量,即1G、2G这些。实际容量会比标称容量少一些,这其除了一些小量的损耗(算法、颗粒的不同)之外,部分手机还会被GPU占用一部分RAM,所以一些2G的手机看到的实际容量会是1.7G~1.8G。而可用容量又会比实际容量再少一些,是由于系统占用以及后台程序的占用的原因,一般2G的手机刚开机的时候可用RAM会有1.3G左右,而1G的手机可用有400M左右。

如何节省RAM?

节省RAM主要是控制后台程序的数量,这里介绍的主要是适用于Android手机的方法,iOS和WP系统的机子不存在这种问题。当然对于Android中的高达2G容量的手机,也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控制后台程序的数量除了要手动“关进程”之外,还要防止一些程序自动在后台开启,这就要用到一些第三方软件控制开机自启动项,通常这类型软件都需要获取root权限。

ROM

ROM即我们俗话说的储存空间,常见的容量有4G、8G、16G、32G、64G等。ROM也会涉及到一个容量的问题,也分为标称容量、实际容量和可用容量三种。标称容量即上面提到的几种容量。ROM的实际容量会比标称容量小很多,这是因为ROM被分为了三个部分,一部分用于系统,即我们平时“刷机”刷进去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用于系统软件的安装,例如部分手机会分出2G用于安装软件,而剩下的则是用户可支配的部分,作为“内部存储卡”。内部存储卡的功能和我们插入的tf卡作用是一样的,可以随意地拷贝我们想要的内容。当然,内部存储卡的功能也不完全和tf卡一样,因为部分软件的数据包正常情况下是只能放到内部存储卡的,而tf卡不能作为数据包存放的位置,所以这里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用户插入大容量存储卡以后装软件依然提示空间不足。

 

闪存卡储存卡和内存卡的区别,以及ROM与RAM的区别分别是什么?

一般所谓的“闪存”是Flash Memory是一种非易失型存储器,也就是说是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存储内容。本质上讲是一种ROM(ROM的概念下面说)
那么一般所谓计算机内存,就是RAM,就是随机访问存储器,即randomaccess memory。就是可以随机访问,给定一个地址就能够直接访问该地址单元的内容,与之相对的有顺序存储器如磁带,和直接存储器,如硬盘(主要说的是机械硬盘,其访问存储单元的时候需要盘片旋转和磁头移动,也就不是“随机访问”的)。计算机内存是易失型存储器,也就是掉电之后内容会被清空,现代计算机内存主要是DRAM,也就是动态(Dynamic)随机访问存储器,需要定时刷新,即每过若干毫秒需要重新“固定”一次数据,否则就会丢失,但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功耗小的特点(相比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在手机上,有时候把机身内置的闪存也叫做内存,但其和计算机内存(RAM)是两个概念,不宜混淆。
下面说ROM,也就是Read OnlyMemory,即只读存储器。它在正常工作期间是只读的,不可写入,同时掉电之后也可以保存内容。但是ROM并不都是“只读”的,现在有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有的是只能写一次也就是P(Programmable)ROM,还有可擦除ROM,叫做E(erasable)PROM,需要用紫外线擦除,以及电擦除的E(Electrolic)EPROM,还有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都是课编程ROM。也就是说,虽然是Read only,但是rom也是可以写东西的。
同样,闪存(FlashMemory)也是rom的一种,只是我们把它用作存储介质使用。
正是因为ROM的只读性质以及掉电不会消失的性质,所以常常被用作存储那些不需要经常改变的程序,如系统“固件”,这也就是手机固件常常被叫做ROM的原因。

TF卡 SD卡 CF卡等手机内存卡的区别是什么?哪个更好?

 

现在主要的存储卡类型很多,主要有小型闪存卡(CF卡—compactflash),智慧卡(SM卡—smart media)和记忆棒(MS卡—Memory Stick),xD图像卡、以及多媒体卡(MMC卡—MultiMediaCard)和安全数字卡(SD卡—SecureDigital)等。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

1.CF卡

CF卡是最早推出的存储卡,也是大家都比较青睐的存储卡。CF卡得以普及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物美价廉。比起其他数码存储卡,CF卡单位容量的存储成本差不多是最低的,速度也比较快,而且大容量的CF卡比较容易买到。

我们可以接触的到CF卡分为CF Type I/CFType II两种类型。由于CF存储卡的插槽可以向下兼容,因此TypeII插槽既可以使CF TypeII卡 又可以使用CF Type I卡;而Type I插槽则只能使用CF Type I卡,而不能使用CF Type II卡,朋友们在选购和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2.SD卡

SD卡体积小巧,广泛应用在数码相机上,是由日本的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存储卡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密功能,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SD卡在外形上同MultiMediaCard卡保持一致,并且兼容MMC卡接口规范。不过注意的是,在某些产品例如手机上,SD卡和MMS卡是不能兼容的。SD 卡在售价方面要高于同容量的MultiMediaCard卡。

3.MS卡

在5年前,索尼公司生产了它自己的闪存记忆卡,就是记忆棒—MemoryStick。其应用于索尼公司出的数码产品,掌上电脑、MP3、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等数码设备。由MemoryStick所衍生出来的MemoryStick PRO和MemoryStick DUO也是索尼记忆棒向高容量和小体积发展的产物。

4.SM卡

SM卡最早是由东芝公司推出的,它仅仅是将存储芯片封装起来,自身不包含控制电路,所有的读写操作安全依赖于使用它的设备。尽管由于结构简单可以做得很薄,在便携性方面优于CF卡,但兼容性差是其致命之伤,一张SM卡一旦在MP3播放器上使用过,数码相机就可能不能再读写。其市场表现已呈龙钟之态,不会再有更多新的设备支持它。

5.MMC卡

MMC卡是由Sandisk和西门子于1997年联手推出的,它普及还沾了点SD卡的光。后来推出的SD卡标准中保留了设备对MMC卡的兼容,就是说虽然使用MMC卡的设备无法使用SD卡,而使用SD卡的设备却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MMC卡,在某些时候使得MMC顺利成为SD卡的代替品。MMC卡的大小和SD基本一样,比SD卡要薄一点,不过在读取速度上还是SD强。因此价格也是MMC比较便宜。

 

不同品牌手机生产商在手机生产的工艺不同,硬件设施也大不同,如手机存储卡的插槽尺寸规格不同.而存储卡厂家也因此生产出不同尺寸规格的手机存储卡,来配合不同尺寸的存储卡插槽的手机的使用.并给这些存储卡命名(如TF卡,MMC卡)来区分这些尺寸不同的存储卡而已.

总的说这些卡就是尺寸规格不一样而已,所以有那么多命名(工艺上也稍有点区别).

 

TF卡(全名trans flash,也叫做micro SD卡,可插SD卡转换器变成SD卡使用,摩托罗拉手机比较常用这种存储卡)

 

miniSD卡(也可以插SD转换器后当SD卡使用)

 

SD卡(全名为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也用于数码相机/手机等数码产品)

 

RS-MMC卡(也叫mobile mmc卡,可插MMC卡转接器当MMC卡使用,NOKIA手机用的多)

 

MMC卡(全名MultiMedia Card,也用于数码相机/手机等数码产品

 

手机内存跟电脑内存的区别 

 

内存的作用是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数据。电脑内存是因为硬盘的读取速度太慢,所以是起转接的作用。如果内存太小的话,电脑会比较卡顿,运行的程序越多越明显。手机内存包括「ROM+RAM+内存卡」三部分,只有RAM才相当于电脑的内存,而手机刷机实际就是刷ROM。

 

手机内存跟电脑内存

  通常厂商把手机内存与存储卡混淆,其标称的「内存」则往往是错指SD卡或者其他的外设存储空间,作用和电脑的硬盘一样。

  实质上手机内存包括「ROM+RAM+内存卡」三部分,只有运存RAM才相当于电脑的内存,而ROM+内存卡(通常是电擦除可写只读存储器EEPROM)相当于电脑的硬盘。

ROM不够,可以通过SD扩展卡(内存卡)是增加手机存储空间,相当于电脑增加外部硬盘。而手机不能像电脑那样通过添加内存条来扩展内存(RAM)容量。

手机内存是使用与U盘性质一样的介质,是永久存储数据,即使关机也保存着;而电脑的内存是用来存放系统当前运行的程序的,属于易失性的存储器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是临时存储数据,关机即被清除,电脑永久存储数据是硬盘。

  手机存储=机身内存(ROM+RAM)+内存卡
  而厂商之所以把外部存储空间当成为内存,是按照「手机内存储空间」来定义,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混淆的概念。比如说手机4G内存就有至少三种说法:4G外部存储空间、4G的RAM、4G的ROM+RAM等。
  手机ROM是操作系统和软件安装的地方,ROM太小就不能安装很多软件;RAM是程序运行时的内存,如果RAM太小就不能同时运行很多程序,或者有些程序直接跑不起来;而外部存储空间就是你放图片视频音乐的地方,也是你手机连电脑后能看到的那个U盘,这个地方太小就放不了很多东西。

 

手机存储包括两部分部分:手机内部自带的存储「机身内存」和外部存储「内存卡」,而机身内存包括ROM和RAM,只有RAM才是真正的内存;手机操作系统则是以固件的形式存在ROM中,手机刷机实际就是刷ROM,好比重装系统。如常见的安卓手机配置「机身内存容量为1GBROM+256MB RAM,配备了MicroSD(TF)卡,最大扩展容量为32GB」。
  在PPC手机的中,操作系统也固化在ROM里面,而RAM被划分Storage和Program两部分,Storage就是用来存放安装软件,Program是用来加载操作系统和运行的软件。

  运行内存与物理内存

 

智能手机的内存分运行内存RAM(系统内存)和物理内存ROM(非运行内存)两钟。
  ①手机的运行内存相当于电脑的内存,即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越大,手机能运行多个程序且流畅。当RAM不足的时候就会提示「Out of memory」错误。
  ②手机的非运行内存,相当于电脑硬盘的系统分区,即ROM(Read-OnlyMemory);ROM越大,就像硬盘越大,能存放更多的数据。
  以前ROM一旦出厂后上面存储的数据就无法改写或删除,同时数据不会因断电而丢失。后来,一种新型的EEPROM(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内存)代替了原来的ROM。再后来,FlashMemory(闪存)代替了EEPROM,闪存可以很容易的改写。现在我们说智能手机中的ROM一般指的是Flash Memory(NOR型)。
  在Android手机中,一部分ROM被安装了操作系统(固件包),也有可能预装了很多程序,就像Windows的系统盘,这部分被保护起来,对于普通用户ROM是只读的,只有获得操作系统的最高权限(Root)才能向里面写入数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刷ROM包。另外一部分ROM空间分配给用户用来存储数据,这部分区域仍旧称为「只读」,但已经完全脱离了「Read-Only Memory」,被称作「手机内部存储」或「机身内存」,与外部存储「内存卡」相对。

 

平时在安装程序的时候,会被提示是装在手机存储和存储卡里。尽量要把大文件放到内存卡里,因为手机储存要预留一些空间做缓存,太满了会影响手机系统的运行,就像电脑系统C盘。

 

  运行内存(系统内存)

  手机经常会提示内存不足,其实是系统内存不足。

  手机的运行内存(简称运存)就是指它自身的内存,不包括存储卡的容量,手机运存决定手机的速度和处理强度。

  手机系统内存一般使用进程管理之类的软件来查看。

  刚开机的时候的手机系统内存是最大的,开机后来电管家、防火墙、自动锁键盘等软件就自动运行并且常驻内存。

  尽量不要装其它字体文件,字体文件开机也会加载到内存中,而且字体容量比较大,会占用很多内存。

  进入航空模式(飞行模式或者离线模式),这样就关闭了通讯相关的线程,以获得更大的系统内存。这也只是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使用,比如需要玩一个系统内存要求非常高的游戏。

 

  还有一个猫腻

  通常衡量手机内存空间的单位是MB,即Mbyte。但现在有的手机厂商开始用Mbit介绍自己的产品。因为8Bit=1Byte,所以8Mbit=1Mbyte。如果一款内存只有50MB的产品,换用Mbit做单位,那么就可以写成是400M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