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微支付”处理公司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在如今
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微支付能否卷土重来?
微支付”(Micro Transaction)来了,那些人气颇旺却还没怎么赚到钱的新型网站们,那些曾经风光但眼下面临广告锐减局面的传统媒体们,都在为此兴奋不已。
“微支付”是指在
互联网上销售廉价商品或服务。它的特点在于交易额度小,让你不假思索随手花出,同时自身的交易量大,颇有薄利多销的意味。不久前,Facebook站内支付系统正式亮相——你可以通过微支付系统在Facebook网站内兑换“信用币”,并用它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等级”或购买虚拟礼物。这一类似腾讯Q币的业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助于这家快速成长的社交网站实现盈利,同时减少对广告的依赖。
另一类同样希望摆脱广告锐减窘境的传统媒体也对微支付寄予厚望。今年5月,新闻集团宣布计划于今年秋季推出针对《华尔街日报》网站个别文章和高级订阅内容的微支付服务。尽管收费的金额尚未确定,但全年订阅不会超过100美元。这一变革被同行《金融时报》称作“新闻业竞相寻找更好在线商业模式的里程碑之举”。
此前,《时代》杂志前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撰文指出,“我们需要某种像数字硬币或快易通(E-ZPass)数字钱包那样的东西”,通过建立“一种界面极为简单的‘一键式’支付系统,让读者产生购买报纸的冲动”。
当然,对于微支付的前景也不乏一些质疑者:早已习惯享用免费大餐的网民们可能并不愿意付出哪怕微不足道的花销;目前互联网上新闻早已泛滥,会有多少新闻让你心甘情愿掏钱一读?况且,又有谁会愿意繁琐地注册多家网站并为它们一一付费?
其实,微支付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上世纪90年代,FirstVirtual、CyberCash和DigiCash等公司都曾尝试过为互联网小额大批量交易提供便利,但均以失败告终;本世纪初,BitPass和Peppercoin再次进行了尝试,也始终未见其发展壮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情况正在目前的环境下有所改变,至少,微支付重新为互联网打开一扇机会大门,而用户也正在不断发现虚拟世界在娱乐休闲与社交互动等方面提供的真正价值。
可以说,这一次微支付有备而来。因为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开始习惯付费下载或购买虚拟服务。虽然他们可能很少会为咨询类、新闻类产品掏钱,但他们却从不吝于为
网络游戏以及其他网络休闲娱乐服务埋单。例如,Facebook上的宠物社区推销单价1美元数字饰品的生意广受粉丝追捧;
苹果已在iTunes上售出逾60亿首单价为1美元的歌曲;Skype依靠廉价的网络电话业务,去年有5.5亿美元入账;腾讯推出的各种QQ虚拟增值服务2008年创收7.19亿美元;在备受用户欢迎的网游服务上,这样的“微支付”成功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不久前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也表达了对微支付前景的乐观看法,他们在发布的一份虚拟世界战略服务研究报告中预测:在2009-2015年期间,全球社交虚拟世界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虚拟世界的总收入中约有86%的份额来自于微交易。其中,微交易的收入规模将从2008年的刚过10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73亿美元。
事实上,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本身是否吸引消费者,才是微支付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你也许不会对几美分一条的明星花边新闻感兴趣,但如果同样的价格,却换作《经济危机下,巴菲特独家专版传授投资秘籍》的新闻呢?你还会紧捂住自己的口袋不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