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我的blog,欢迎STAR。
在上篇里,我们已经分析了在 main.js 可以通过el
属性设置挂载点,又可以通过手动设置 vm.$mount()
。在这篇,我们深入底层,了解原理。
老规矩,我们先分享一篇文章 Vue.js 源码学习笔记。
这篇文章里反复提到了compile
, 额….(什么鬼?手动摊手。)
查 Vue,官网文档, 原来Vue
模板编译成render
函数的过程叫做 compile
。
现在入正题:
在 _init, 文件里,有一条重要的线索:
在 _init
的最后,会运行 initRender
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如果el
属性存在,既是运行vm.$mount(vm.$options.el)
,挂载一个未挂载的实例。如果不存在,既是已经通过vm.$mount()
手动地挂载一个未挂载的实例。
接下来,我们找到 vm.$mount() 方法,
源码上分析:
// 如果options.render 存在,直接运行mount方法
// 如果不存在时
if (!options.render) {
let template = options.template
// 如果template模板存在,获取template参数作为模板
if (template) {
if (typeof template === 'string') {
if (template.charAt(0) === '#') {
template = idToTemplate(template)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emplate) {
warn(
`Template element not found or is empty: ${options.template}`,
this
)
}
}
} else if (template.nodeType) {
template = template.innerHTML
} else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invalid template option:' + template, this)
}
return this
}
} else if (el) {
// 如果template不存在,且el存在
// 则获取template的outHTML作为模板
template = getOuterHTML(el)
}
// 如果template模板存在,则调用compileToFunctions, 转化为render
if (template) {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mark('compile')
}
const { render, staticRenderFns } =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 {
shouldDecodeNewlines,
delimiters: options.delimiters
}, this)
options.render = render
options.staticRenderFns = staticRenderFns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mark('compile end')
measure(`${this._name} compile`, 'compile', 'compile end')
}
}
}
return mount.call(this, el, hydrating)
从这段源码里,我们也能够很直观的得到以前的一个结论,Vue 2.0中的模板有三种引用写法:el, template, render
。其中的优先级是 render > template > el
。
当完成 compileToFunctions()
将模板转化为 render
以后,会开始 mount 方法。
在mount
方法里,
vm._watcher =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updateComponent = () => {
vm._update(vm._render(), hydrating)
}
转了一圈,其实又回到了从render
函数,返回 vnode
的部分,这里我们在第三篇已经详解,不再重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