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Dtool简体中文教程 v1.01 – 3
RRDtool简体中文教程_5:如何获取RRD文件的信息
获取 RRD 文件的信息
**********************************************************************************************************************
注 :该教程参考了如下内容 :
A)官方文档 :http://oss.oetiker.ch/rrdtool/doc/index.en.html
B)abel 兄的大作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552224&highlight=rrdtool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552220&highlight=rrdtool
作者 :ailms <ailms{@}263{dot}net>
版本 :v1
最后修改 :2006/11/17 17:35
**********************************************************************************************************************
一)前言
可能你已经颇不亟待的想知道如何往 RRD 文件插入数据、如何绘图了吧?hoho,先别急,在你做这些事情之前,最好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
A)如果给你一个 RRD 文件,你能知道它的第一次/最后一次 update 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吗?
B)如果你很久之前建立了一个 RRD 文件,现在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对该 RRD 文件进行一些修改。不过遗憾的是,
你已经不记得得当初设置的具体选项和参数了, 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两个问题就对应今天要讲的两个操作 :first/last 、info。
first 就是用于查看该 RRD 文件中某个 RRA 的第一个数据是在什么时候插入的(或者说第一次更新);
last 就是查看该 RRD 文件的最近一次更新;
info就是查看 rrd 文件的结构信息。
下面就以实际例子来看一下该怎么用这三个命令 :
二)如何查询一个 RRD 文件的结构信息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info eth0.rrd (由于输出信息较多,截取了一部分)
filename = "eth0.rrd"
rrd_version = "0003"
step = 300 # RRDtool 希望每5分钟收到一个数据
last_update = 1163862985 # 这是最近一次更新的 timestamp 。可以用 date 转换为具体的时间
ds[eth0_in].type = "COUNTER" # 有一个名为 eth0_in 的 DS,DST是 COUNTER
ds[eth0_in].minimal_heartbeat = 600 # hearbeat 时间是600 秒
ds[eth0_in].min = 0.0000000000e+00 # eth0_in 的最小值是 0 (bytes)
ds[eth0_in].max = 1.2500000000e+07 # eth0_in 的最大值是1250000000 (bytes)
ds[eth0_in].last_ds = "UNKN"
ds[eth0_in].value = 0.0000000000e+00
ds[eth0_in].unknown_sec = 85
ds[eth0_out].type = "COUNTER"
ds[eth0_out].minimal_heartbeat = 600
ds[eth0_out].min = 0.0000000000e+00
ds[eth0_out].max = 1.2500000000e+07
ds[eth0_out].last_ds = "UNKN"
ds[eth0_out].value = 0.0000000000e+00
ds[eth0_out].unknown_sec = 85
rra[0].cf = "AVERAGE" # 第一个 RRA 的编号是0,不是1。
rra[0].rows = 600 # 共保存 600 个记录
rra[0].pdp_per_row = 1 # 每个 CDP 由一个 PDP 统计得出
rra[0].xff = 5.0000000000e-01 # 只要当前interval 的 PDP 为 unknown ,则该CDP 的值也是unknown
rra[0].cdp_prep[0].value = NaN
rra[0].cdp_prep[0].unknown_datapoints = 0
rra[0].cdp_prep[1].value = NaN
rra[0].cdp_prep[1].unknown_datapoints = 0
rra[1].cf = "AVERAGE" # 第二个 RRA 的编号是 1。同样也是 AVERAGE 型。
rra[1].rows = 600 # 也是保存 600 个记录
rra[1].pdp_per_row = 4 # 每个 CDP 由4个 PDP 的求平均值得出
rra[1].xff = 5.0000000000e-01 # 每个 CDP 最多允许2个 PDP 为 unknown ,超过则该 CDP 为unknown
rra[1].cdp_prep[0].value = NaN
rra[1].cdp_prep[0].unknown_datapoints = 3
rra[1].cdp_prep[1].value =
rra[1].cdp_prep[1].unknown_datapoints = 3
[root@dns1 bob]#
由于信息太长,这里截取了后面2个 RRA 的信息。
三)第一次更新/最近一次更新
如果想知道最近一次更新发生在什么时候,除了可以用上面的 info 操作,还可以用 last 操作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last eth0.rrd
1163862985
[root@dns1 bob]#
如果转换成具体的时间就是 :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last eth0.rrd |xargs -i date -d'
六 11月 1823:16:25 CST 2006
[root@dns1 bob]#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first eth0.rrd
1163683200
[root@dns1 bob]#
如果换成具体的时间就是 :
CODE:
[root@dns1 bob]# [root@dns1 bob]# rrdtool first eth0.rrd|xargs -i date -d '
四 11月 1621:20:00 CST 2006
[root@dns1 bob]#
这三个命令的语法都非常简单,但并不可以因此小看它们的功能,尤其是 info 操作。日后如果需要对 RRD 文件进行调整,是经常需要用到的。
更新 RRD 文件
**********************************************************************************************************************
注 :该教程参考了如下内容 :
A)官方文档 :http://oss.oetiker.ch/rrdtool/doc/index.en.html
B)abel 兄的大作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552224&highlight=rrdtool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552220&highlight=rrdtool
作者 :ailms <ailms{@}263{dot}net>
版本 :v1
最后修改 :2006/11/17 17:35
**********************************************************************************************************************
一)前言
写了N多东东,总算到了update 部分了。这里有必要比较一下 RRDtool 和MRTG 在 update 方面的差别。
A)MRTG 可以通过 SNMP 协议直接访问 SNMP 对象,你只需要在 cfg 文件中的 Target 指定 OID ,MRTG就可以自动替你取回数据。
例如Target[as1_eth0]:2:n7css@172.17.64.11:::::1 ,表示使用 SNMP v1 协议访问 172.17.64.11 主机上 index 为 2 的那个接口,
默认是取 ifInOctets 和ifOutOctets 这两个对象的值。RRDtool 则没有这个功能,只能你自己写脚本取数据。
B)MRTG 只支持 COUNTER 和 GAUGE 类型的 Target ;RRDtool则还可以使用 DERIVE、ABSOLUTE、COMPUTE
C)由于上面的原因,MRTG 无法识别小数,负数。例如你给MRTG 一个 -1 的值,它会解释为 1 ;这点可以通过 LOG 看出来。
小数也不行。例如 .72 (bc 的输出)会被识别为 72 ,而不是 0.72。
D)MRTG 每次 update 每次运行只更新一次,或者说只插入一行记录。但 RRDtool 可以在一个 updat操作中插入多个记录。
E)MRTG 一次要求2个值,RRDtool 则没有该方面的限制。
F)最大的一个区别是, MRTG 在收到一个值后会自动得出timestamp ,并记录在 log 的第一个字段;而RRDtool 是需要你给出一个 timestamp ,
表示该数据是什么时间采集的。
二)update 操作的语法格式
CODE:
rrdtool {update | updatev} filename
[--template|-t ds-name[:ds-name]...]
N|timestamp:value[:value...]
at-timestamp@value[:value...]
[timestamp:value[:value...] ...]
N 表示 now 的意思,会被RRDtool 替换为当前的 timestamp ,也就是date +%s 的结果。Timestamp 部分比较灵活,可以是数字形式,也可以是
AT-风格的时间(参考 at 命令的 manual),有点类似于自然语言的风格。
三)手工方式 update 数据库
我们先学习一下如何手工 update 数据库。Update 命令分成两部分 :
A)时间戳 (timestamp):表示该数据是在那个时间点采集的。Timestamp 的格式可以非常灵活 :
数字形式 :例如1164419418 ,表示 “六 11月 25 09:50:18 CST
快捷方式 :N 。字母N 表示当前时间(Now)。如果是通过 crontab 的方式来运行 update 操作,这是最实用的方式。
AT-风格 :所谓的 AT 风格的时间,可以参考 at 命令的 manual。例如now、yesterday、now-1hour、now+5min 都是 AT风格的时间。
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 AT风格的时间,则时间和第一个value之间使用 @ 分隔,而不是“:”
B)数值部分 :一个 RRD 文件可以有多个 DS ,所以一次 update 可以给出多个 value 。多个 value 之间用 “:” 分隔。不过是不是所有的 DS 都必须
给出值呢?不一定。有时候你只想给出一部分 DS 的值,甚至有时候某些类型的 DS 是不允许赋值的,例如 COMPUTE 型的 DS 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四)实际操作
实例一 :一个错误的例子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 eth0.rrd 1163862980:1:2
ERROR: illegal attempt to update using time 0 when last update time is1163862985 (minimum one second step)
[root@dns1 bob]#
咦?为什么出错了呢?是语法错误吗?不是的,RRDtool 提示最近一次更新是在1163862985 这个时候。也就是说,update 给出的时间戳必须大于该值。
不能等于或者小于该时刻。因为数据一旦插入到 RRA 中,就不允许再次修改。所以 update 会检查给出的时间戳是否大于最后一次更新的时间戳,如果不是
则报错,不予执行。那如何才能知道最近一次更新的时间戳呢?还记得前一篇“如何获取RRD文件的信息”中介绍的last 和 info 命令吗?对了!就是它们。
执行一下看看是什么结果 ?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last eth0.rrd
1163862985
[root@dns1 bob]#
last 操作显示的时间戳和上面的报错信息给出的值一样。这个时间是
CODE:
[root@dns1 bob]# date -d '1970-01-01 1163862985 sec utc'
六 11月 1823:16:25 CST 2006
[root@dns1 bob]#
总之如果要 update 数据库,则 update 操作给出的时间戳必须晚于最后一次 update 的时间。
实例二 :还是一个错误的例子
我们挑 23:16的下一个5分钟23:20作为时间戳吧。
CODE:
[root@dns1 bob]# date -d '2006-11-18 23:20' +%s
1163863200
[root@dns1 bob]#
所以 update 命令为 :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 eth0.rrd 1163863200:1
ERROR: expected 2 data source readings (got 1) from 1163863200:1:...
[root@dns1 bob]#
还是不行?!!
仔细看错误信息,原来是我们给少了一个值。还记得 info 命令吗?这会儿它派上用场了。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info eth0.rrd
filename = "eth0.rrd"
…..(省略)
last_update = 1163862985
ds[eth0_in].type = "COUNTER"
ds[eth0_out].type = "COUNTER"
原来是2个 DS ,怪不得 RRDtool 会报错了
实例三 :这次应该成功了吧?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 eth0.rrd 1163863200:1:2
[root@dns1 bob]#
这会倒是没有错误信息,那究竟数据是否别插入到 RRA 中了呢?
对于该问题,有两个方法,一个是通过 fetch 操作,从RRA 中提取数据;但这个我们下一篇再讲。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 updatev 操作来代替 update 。updatev 的 v 表示verbose 的意思,现在就来看 updatev 的作用 :
实例四 :updatev 的好处
我们执行多个 update 操作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last eth0.rrd
1163864400
[root@dns1 bob]#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 eth0.rrd 1163864700:3000:4000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v eth0.rrd 1163865000:3300:4600
return_value = 0
[1163865000]RRA[AVERAGE][1]DS[eth0_in] = 1.0000000000e+00
[1163865000]RRA[AVERAGE][1]DS[eth0_out] = 2.0000000000e+00
可以看到 return value 是 0,这个 return value 你可以理解为 shell 编程中的 exit status 。updatev用 0 表示成功,-1 表示失败。
不过我们插入的值明明是 3300 和 4600 ,为什么出来的结果是 1和2 呢?
这是因为 eth0_in 和 eth0_out 都是 COUNTER 型的 DS,所以RRDtool 在收到 3300 和 4600 后,会作一个运算,就是
(3300-3000)/ step (300)= 1,(4600-4000)/step(300)=2 ,这就是 1和 2 这两个值的来源了。还记得前面提到的 PDP 吗?
这两个值 (1 和2)就是 PDP 了,而不是 3300 和4600 。这点要搞清楚。
实例五 :另外一个 updatev 的例子
CODE:
[root@dns1 bob]#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v eth0.rrd 1163865300:3300:4600
return_value = 0
[1163865300]RRA[AVERAGE][1]DS[eth0_in] = 0.0000000000e+00
[1163865300]RRA[AVERAGE][1]DS[eth0_out] = 0.0000000000e+00
[root@dns1 bob]#
在1163865300 这个时刻我们给出的值和上次一样,所以 eth0_in 和 eth0_out 的 PDP 都为 0
搞清楚了 PDP 的概念,现在我们来看什么是 CDP ,以及 CDP 是如何计算的
实例六 :通过 updatev 掌握 CF 的概念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updatev eth0.rrd1163865600:4000:5000
return_value = 0
[1163865600]RRA[AVERAGE][1]DS[eth0_in] = 2.3333333333e+00
[1163865600]RRA[AVERAGE][1]DS[eth0_out] = 1.3333333333e+00
[1163865600]RRA[AVERAGE][4]DS[eth0_in] = 1.6666666667e+00
[1163865600]RRA[AVERAGE][4]DS[eth0_out] = 1.6666666667e+00
[1163865600]RRA[AVERAGE][24]DS[eth0_in] = NaN
[1163865600]RRA[AVERAGE][24]DS[eth0_out] = NaN
[root@dns1 bob]#
这次的输出和上次又不一样了。这次 update 操作影响到几个 RRA ,看到 [] 中的 1,4,24 了吗?它们就是代表不同的RRA 中每个 CDP 所包含的 PDP 数量。
1 就是 1个 CDP 包含1 个 PDP,4 就是 一个 CDP 包含4个 PDP(20分钟)、24 就是 一个 CDP 包含24个 PDP(2小时)。
不过为什么没有 288 呢?eth0.rrd 的第4个 RRA 不是规定每288个 PDP 合并为一个 CDP 吗?
因为这个时候还轮不到它出场。1163865600 / 7200 = 161648 , 也就是说刚好1163865600 是在 7200 的某个周期上(161648)。
但1163865600 / 86400 ≈ 13470.66 ,说明1163865600 还不到 86400 的周期。
必须等到13471* 86400=1163894400 才会出现 [288] 的 CDP,那这个时间戳代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看下面的 date 命令就知道了 :
CODE:
[root@dns1 bob]# date -d '1970-01-01 1163894400 sec utc'
日 11月 1908:00:00 CST 2006
[root@dns1 bob]#
[root@dns1 root]# date -d '1970-01-01 1163865600 sec utc'
日 11月 19 00:00:00 CST 2006
[root@dns1 root]#
这样不就是刚好相差1天的时间了吗?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不是00:00 而是 08:00呢?
还记得create 操作的语法吗?其中有一个 –-start 参数吗?不记得了?没关系,那就得用 first 操作来重新找出来,
CODE:
[root@dns1 bob]# rrdtool first eth0.rrd --rraindex 3
1100822400
[root@dns1 bob]#
[root@dns1 bob]# date -d '1970-01-01 1100822400 sec utc'
五 11月 1908:00:00 CST 2004
[root@dns1 bob]#
看到了吗?是 2004 年的
只保存730个记录。每个记录时间上相差1天。也就是第一个记录是 2004/11/19 8:00 ,第二个记录是 2004/11/20 8:00 ,
第三个记录代表 2004/11/21 8:00 ,依次类推。所以离1163865600 最近的下一个记录是发生在 2006/11/19 8:00 。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RRDtool 中的一天并不一定是从0:00 开始的,但可以保证的就是两个记录之间肯定相差86400秒(1天)。
四)自动更新数据库
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手工 update 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如果是自动更新数据库,时间戳方面就交给 RRDtool 去处理吧,我们不用操心了。
前面我们已经写好了一个脚本,现在就用它来更新
CODE:
[root@dns1 bob]# cat get_eth0_traffic.sh
#!/bin/bash
# 首先取得 eth0 接口的ifIndex
index=$(snmpwalk -IR localhost RFC1213-MIB::ifDescr |grep eth0|cut -d '=' -f1|cut -d '.' -f 2)
# 再通过 snmp 协议取得 ififInOctets 和 ifOutOctets 的值
# 由于在 /etc/snmp.conf 中配置了defVersion 和 defCommunity ,所以snmpget 命令不用指定这两个参数
eth0_in=$(snmpget -IR -Os localhost ifInOctets.${index}|cut -d ':' -f 2|tr -d'[:blank:]')
eth0_out=$(snmpget -IR -Os localhost ifOutOctets.${index}|cut -d ':' -f 2 |tr-d '[:blank:]')
echo ${eth0_in}
echo ${eth0_out}
# 需要我要用这些数据来更新 eth0.rrd ,注意update 时的 timestamp 我们用的是 N
/usr/local/rrdtool-
[root@dns1 bob]#
五)接下来是什么呢?
有了数据,下面该学什么了呢?是绘图吗?
不是!^_^!! (估计有人快疯了吧)
在绘图之前,你有没有想过 RRDtool 在绘图时如何取数据的呢?
例如我想画2小时内的数据,那么我们有4个 RRA ,其 resolution 分别是 300,1200,7200,86400
(还记得什么是 resolution 吗?就是每个 RRA 中两个 CDP 相隔的时间)。是从第一个 RRA 取出 7200/300=24 个记录,
还是从第二个 RRA 取出 7200/1200=6 个记录呢?或者是从第三个 RRA 中取出1个记录就可以呢?
这些问题我们就留待下一篇再学习吧。这里给大家留几个问题 :
QUOTE:
A ) 如果 eth0.rrd 在5分钟内收到不止1个更新,结果会怎样?提示:用 updatev 就可以看出来了B) 如果过了 eth0.rrd 在5分钟内没有收到脚本返回的值,是否立即就用 UNKNOWN 作为 PDP 的值?
C) 参考上面的例子,搞清楚 heartbeat 的含义
D) 在搞清楚 heartbeat 后,再想一下heartbeat 和 step 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