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算法流程
一般的,一颗决策树包含一个根结点、若干内部结点和若干叶结点;叶节点对应于决策结果,其他每个结点则对应于一个属性测试结果;每个结点包含的样本集合根据属性测试的结果被划分到子结点中;根结点包含样本全集。从根结点到每个叶子结点的路径对应了一个判定测试序列。决策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颗泛化能力强,即处理未见示例能力强的决策树,其基本流程遵循简单且直观的“分而支之”策略:
在决策树算法中,有3种情况会导致递归返回:
- 当前节点包含的样本属于同一类,无需划分
- 当前节点属性集为空,或是所有样本在所有属性上取值相同,无法划分
- 当前节点包含的样本集合为空,不能划分
2. 划分选择
information gain 信息增益 $a_{\star} = \arg\max\limits_{a\in{A}} Gain(D, a)$
information entropy信息熵是度量样本集合纯度最常用的指标。假定当前样本集合$D$中第$k$类样本所占比例为$p_k(k=1,2,...,K)$,则$D$的information entropy是
$Ent(D) = \textbf{-} \sum_{k=1}^{K}p_klog_2^{p_k}$
$Ent(D)$的取值范围为[0, 1]之间,$Ent(D)$的值越小,则$D$的纯度越高。
那么对于$D$的各个结点$D_v$,我们可以算出$D_v$的information entropy,再考虑到不同的分支结点所包含的样本数不均匀,给分支赋予权重$\frac{\lvert{D_v}\rvert}{\lvert{D}\rvert}$,这样得到information gain:
$Gain(D,a_{\star}) = Ent(D) - \sum_{v=1}^{V} \frac{\lvert{D_v}\rvert}{\lvert{D}\rvert}Ent(D_v)$
一般来说 infoermation gain 越大,意味着使用属性$a$ 来进行划分所得“纯度提升”越大。这种分裂方式对于可取值数目较多的属性有所偏好。
gain ratio 增益比 $a_{\star} = \arg\max\limits_{a\in{A}} Gain\_ratio(D, a)$
$Gain\_ratio(D, a) = \frac{ Gain(D, a)}{IV(a)}$
$IV(a) = \textbf{-} \sum_{v=1}^{V} \frac{\lvert{D_v}\rvert}{\lvert{D}\rvert}log_2{\frac{\lvert{D_v}\rvert}{\lvert{D}\rvert}}$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使用gain ratio时:先从候选划分属性中找到信息增益高于平均水平的属性,再从中选择增益比最高的。这种分裂方式对可取值数目较少的属性有所偏好.
CART Gini index基尼指数 $a_{\star} = \arg\min\limits_{a\in{A}} Gini\_index\_ratio(D, a)$
$Gini(D) = \sum_{k=1}^{\lvert{y}\rvert} \sum_{k^{,}\neq{k}}p_kp_{k^{,}} = 1-\sum_{k=1}^{K}p_k^2$
$Gini\_index(D,a) = \sum_{v=1}^{V} \frac{\lvert{D_v}\rvert}{D}Gini(D_v)$
CART与传统DT相比,分裂中只有两个结点。
3. 剪枝处理
剪枝(pruning)是决策树学习算法对付“过拟合”的主要手段。在决策树学习中,为了尽可能正确分类训练样本,结点划分过程不断重复,有时会造成决策树分支过多,这就可能因训练样本学习得“太好”了,以至于把训练样本集自身的一些特点当成所有数据都具有的一般性质而导致过拟合。因此可以主动去掉一些分支来降低过拟合的风险。
决策树剪枝的基本策略有“预剪枝”(prepruning)和“后剪枝”(post-pruning)。预剪枝是指在决策树生成过程中,对每个结点在划分前先进行估计,若当前结点的划分不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的提升,则停止划分并将当前结点标记为叶结点;后剪枝则是先从训练集生成一颗完整的决策树,然后自底向上地对非叶结点进行考察,若将该结点对应的子数替换成叶结点能带来决策树泛化性能提升,则将该子树替换为叶结点。
3. Decision Tree的更多相关文章
-
Spark MLlib - Decision Tree源码分析
http://spark.apache.org/docs/latest/mllib-decision-tree.html 以决策树作为开始,因为简单,而且也比较容易用到,当前的boosting或ran ...
-
决策树Decision Tree 及实现
Decision Tree 及实现 标签: 决策树熵信息增益分类有监督 2014-03-17 12:12 15010人阅读 评论(41) 收藏 举报 分类: Data Mining(25) Pyt ...
-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学习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即梯度提升树,简称GBDT,也叫GBRT(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也称为Multiple ...
-
使用Decision Tree对MNIST数据集进行实验
使用的Decision Tree中,对MNIST中的灰度值进行了0/1处理,方便来进行分类和计算熵. 使用较少的测试数据测试了在对灰度值进行多分类的情况下,分类结果的正确率如何.实验结果如下. #Te ...
-
Sklearn库例子1:Sklearn库中AdaBoost和Decision Tree运行结果的比较
DisCrete Versus Real AdaBoost 关于Discrete 和Real AdaBoost 可以参考博客:http://www.cnblogs.com/jcchen1987/p/4 ...
-
用于分类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ID3 C4.5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ID3.C4.5和基于 Gini 的 CART 可用于分类,CART还可用于回归).决策树在分类过程中,表示的是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划分, ...
-
OpenCV码源笔记——Decision Tree决策树
来自OpenCV2.3.1 sample/c/mushroom.cpp 1.首先读入agaricus-lepiota.data的训练样本. 样本中第一项是e或p代表有毒或无毒的标志位:其他是特征,可以 ...
-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协同过滤算法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参考:http://blog.csdn.net/dark_scope/article/details/24863289 理 ...
-
Gradient Boost Decision Tree(&;Treelink)
http://www.cnblogs.com/joneswood/archive/2012/03/04/2379615.html 1. 什么是Treelink Treelink是阿里集团内部 ...
-
(转)Decision Tree
Decision Tree:Analysis 大家有没有玩过猜猜看(Twenty Questions)的游戏?我在心里想一件物体,你可以用一些问题来确定我心里想的这个物体:如是不是植物?是否会飞?能游 ...
随机推荐
-
压测2.0:云压测 + APM = 端到端压测解决方案
从压力测试说起 压力测试是确立系统稳定性的一种测试方法,通常在系统正常运作范围之外进行,以考察其功能极限和隐患.与功能测试不同,压测是以软件响应速度为测试目标的,尤其是针对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并发用户的访 ...
-
如何用 Parse 和 Swift 搭建一个像 Instagram 那样的应用?(3)
[编者按]本篇文章作者是 Reinder de Vries,既是一名企业家,也是优秀的程序员,发表多篇应用程序的博客.本篇文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基于 Parse 特点,打造一款类似 Instagr ...
-
verilog逻辑复制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linjie-swust/archive/2012/03/27/FPGA_verilog.html 在FPGA设计中经常使用到逻辑复制,逻辑复制 ...
-
UC/OS操作系统 (转)
1.和其他一些著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不同,uC/OS-II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启动过程比较简单,不像有些操作系统那样,需要把内核编译成一个映像文件写入ROM中,上电复位后,再从ROM中把文件加载到RAM中去 ...
-
iOS_SN_push/pop转场动画封装和一般动画封装
封装类中的方法: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mport <UIKit/UIKit.h> @interface AnimationE ...
-
SPOJ - BITDIFF: Bit Difference [神妙の预处理]
tags:[数学][预处理]题解:我们用一种巧妙的预处理姿势:记录下每一个数位上分别出现了多少个1.如果第i个数位上出现了cnt[i]个1,那么,在这个数位上产生的"差异值"为:2 ...
-
Ani动态光标格式解析
数据结构: Ani文件中的数据是按区段存放的,区段数据结构如下: 标识符(4字节ASCII),数据长度(一个DWORD),数据 按照此规则来看Ani文件,文件起始12字节可以理解为标准文件头,除数据长 ...
-
DC综合简单总结(1)
DC综合简单总结(1) *****************set_dont_touch和set_dont_touch_network**************** ? 在综合的过程中,为了不让D ...
-
【原】通过BeanNameAutoProxyCreator改变臃肿代码
前言: 最近接手了一个项目,大概过了下需求,然后打开项目准备开搞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项目是提供rest服务的一个web项目,其中很多旧系统由于还没改成微服务,所以只能通过HttpClient发起调 ...
-
win10与centos7的双系统U盘安装(一:制作u盘启动盘)
博主近来在学习linux系统,当然学习第一步自然是安装系统了,博主选择的是centos7,博主自己的电脑是联想的,系统是win10专业版,在历经数次失败后,博主成功使用u盘安装了win10和ce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