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aWAN 1.1 网络协议规范
LoRaWAN 1.1 版本封稿很久了也没有完整啃过一遍,最近边啃边翻译,趁着这个机会把它码下来。
如果觉得哪里有问题,欢迎留言斧正。翻译不易,转载请申明出处和链接。
2 LoRaWAN 选项介绍
LoRaTM是由Semtech 公司面向长距离、低功耗、低速率的应用而开发的无线调制技术。在本文档中,基于Class A 基础的更多功能的设备被称作"更高类别的设备"。
2.1 LoRaWAN 类别(Classes)
LoRa网络包含基础的LoRaWAN(称之为Class A)和可选功能(Class B,Class C ...):
图1:LoRaWAN 类别
- 双向传输终端设备(Class A): Class A 的终端设备允许双向传输,每个终端设备在上行之后都会紧跟两个短暂的下行接收窗口。终端设备基于自身通信需求来安排传输间隙,在随机时间基础上具有较小的变化(类ALOHA 协议)。这种Class A 的操作为应用提供了最小功耗的终端设备系统,只是要求终端设备完成上行传输后紧跟着来自于服务器的下行线路的传输。在任何时候服务器的下行传输都需要等待下一次的上行传输。
- 指定时间接收时隙的双向传输终端设备(Class B): Class B 的终端设备允许更多的接收时隙。除了Class A 的随机接收窗口,Class B 设备还在指定的时间开启额外的窗口。终端设备为了在指定的时间开启接收窗口,终端设备需要从网关接收时间同步的信标。
- 具有最大的接收间隙的双向传输终端设备(Class C): Class C 的终端设备基本一直开启着接收窗口,只在发送时关闭。相比起Class A 和Class B,Class C 的终端设备更加耗电,但从服务器下发给终端的时延也是最短的。
Class A - 支持所有终端设备
所有的LoRaWAN终端设备都必须实现Class A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