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时间:2022-12-23 21:32:56

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Windows应用程序,操作系统,计算机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关于API

向下的箭头③表示应用程序可以通知操作系统执行某个具体的动作,如操作系统能够控制声卡发出声音,但它并不知道应该何时发出何种声音,需要应用程序告诉操作系统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个关系好比有个机器人能够完成行走的功能,但是,如果人们不告诉它往哪个方向上走,机器人是不会主动行走的。这里的机器人就是操作系统,人们就是应用程序。 那么,应用程序是如何通知操作系统执行某个功能的呢?有过编程经验的读者都应该知道,在应用程序中要完成某个功能,都是以函数调用的形式实现的,同样,应用程序也是以函数调用的方式来通知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功能的。操作系统所能够完成的每一个特殊功能通常都有一个函数与其对应,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把它所能够完成的功能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应用程序对这些函数的调用就叫做系统调用,这些函数的集合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编程的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Windows API。如CreateWindow就是一个API函数,应用程序中调用这个函数,操作系统就会按照该函数提供的参数信息产生一个相应的窗口。 API。如CreateWindow就是一个API函数,应用程序中调用这个函数,操作系统就会按照该函数提供的参数信息产生一个相应的窗口。 
向上的箭头④表示操作系统能够将输入设备的变化上传给应用程序。如用户在某个程序活动时按了一下键盘,操作系统马上能够感知到这一事件,并且能够知道用户按下的是哪一个键,操作系统并不决定对这一事件如何作出反应,而是将这一事件转交给应用程序,由应用程序决定如何对这一事件作出反应。好比有个蚊子叮了我们一口,我们的神经末梢(相当于操作系统)马上感知到这一事件,并传递给了我们的大脑(相当于应用程序),我们的大脑最终决定如何对这一事件作出反应,如将蚊子赶走,或是将蚊子拍死。对事件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消息响应。 

操作系统是怎样将感知到的事件传递给应用程序的呢?这是通过消息机制(Message)来实现的。操作系统将每个事件都包装成一个称为消息的结构体MSG来传递给应用程序,参看MSDN。
MSG结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tagMSG {       
    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DWORD  time;
    POINT  pt;
} MSG; 

句柄(HANDLE),资源的标识。
操作系统要管理和操作这些资源,都是通过句柄来找到对应的资源。按资源的类型,又可将句柄细分成图标句柄(HICON),光标句柄(HCURSOR),窗口句柄(HWND),应用程序实例句柄(HINSTANCE)等等各种类型的句柄。操作系统给每一个窗口指定的一个唯一的标识号即窗口句柄。 

从变量的类型区分变量的用途

int x,y;
x=30;
y=30;
//x和y既可以用来表示坐标点,也可以用来表示宽度和高度,还可以用来表示身高和体重。


typedef int WIDTH
typedef int HEIGHT
WIDTH x;
HEIGHT y;
//好处:我们从变量的类型上就可以知道x和y是用来表示宽度和高度。

Windows程序的入口函数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 handle to current 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 handle to previous 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 command line
  int nCmdShow              // show state
);
窗口的创建 

创建一个完整的窗口需要经过下面四个操作步骤:
设计一个窗口类;
注册窗口类;
创建窗口;
显示及更新窗口。

设计窗口类

typedef struct _WNDCLASS { 
   UINT     style; 
   WNDPROC lpfnWndProc; 
   int     cbClsExtra; 
   int     cbWndExtra; 
   HANDLE hInstance; 
   HICON   hIcon; 
   HCURSOR hCursor; 
   HBRUSH   hbrBackground; 
   LPCTSTR lpszMenuName; 
   LPCTSTR lpszClassName;  
} WNDCLASS; 



窗口类的类型
在我们的程序中经常要用到一类变量,这个变量里的每一位(bit)都对应某一种特性。当该变量的某位为1时,表示有该位对应的那种特性,当该位为0时,即没有该位所对应的特性。当变量中的某几位同时为1时,就表示同时具有几种特性的组合。一个变量中的哪一位代表哪种意义,不容易记忆,所以我们经常根据特征的英文拼写的大写去定义一些宏,该宏所对应的数值中仅有与该特征相对应的那一位(bit)为1,其余的bit都为0。我们使用goto definition就能发现CS_VREDRAW=0x0001,CS_HREDRAW=0x0002,CS_DBLCLKS =0x0008,CS_NOCLOSE=0x0200。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只有一位为1,其余位都为0。如果我们希望某一变量的数值既有CS_VREDRAW特性,又有CS_HREDRAW特性,我们只需使用二进制OR(|)操作符将他们进行或运算相组合,如style=CS_VREDRAW | CS_HREDRAW | CS_NOCLOSE。如果我们希望在某一变量原有的几个特征上去掉其中一个特征,用取反(~)之后再进行与(&)运算,就能够实现,如在刚才的style的基础上去掉CS_NOCLOSE特征,可以用style & ~CS_NOCLOSE实现。 
窗口过程函数
第二个成员变量lpfnWndProc指定了这一类型窗口的过程函数,也称回调函数。回调函数的原理是这样的,当应用程序收到给某一窗口的消息时(还记得前面讲过的消息通常与窗口相关的吗?),就应该调用某一函数来处理这条消息。这一调用过程不用应用程序自己来实施,而由操作系统来完成,但是,回调函数本身的代码必须由应用程序自己完成。对于一条消息,操作系统到底调用应用程序中的哪个函数(回调函数)来处理呢?操作系统调用的就是接受消息的窗口所属的类型中的lpfnWndProc成员指定的函数。每一种不同类型的窗口都有自己专用的回调函数,该函数就是通过lpfnWndProc成员指定的。 
举例:汽车厂家生产汽车好比应用程序创建窗口,用户使用汽车好比操作系统管理窗口,某种汽车在销售前就指定好了修理站(类似回调函数),当用户的汽车出现故障后(类似窗口收到消息),汽车用户(类似操作系统)自己直接找到修理站去修理,不用厂家(类似应用程序)亲自将车送到修理站去修理,但修理站还得由厂家事先建造好。 

实例: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stdio.h>


LRESULT CALLBACK WinSunProc(
  HWND hwnd,      // handle to window
  UINT uMsg,      // message identifier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 handle to current 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 handle to previous 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 command line
  int nCmdShow              // show state
)
{
WNDCLASS wndcls;
wndcls.cbClsExtra=0;
wndcls.cbWndExtra=0;
wndcls.hbrBackground=(HBRUSH)GetStockObject(WHITE_BRUSH);
wndcls.hCursor=LoadCursor(NULL,IDC_ARROW);
wndcls.hIcon=LoadIcon(NULL,IDI_APPLICATION);
wndcls.hInstance=hInstance;
wndcls.lpfnWndProc=WinSunProc;
wndcls.lpszClassName="hubu";
wndcls.lpszMenuName=NULL;
wndcls.style=CS_HREDRAW | CS_VREDRAW;
RegisterClass(&wndcls);


HWND hwnd;
hwnd=CreateWindow("hubu","湖北大学",WS_OVERLAPPEDWINDOW,
0,0,600,400,NULL,NULL,hInstance,NULL);


ShowWindow(hwnd,SW_SHOWNORMAL);
UpdateWindow(hwnd);


MSG msg;
while(GetMessage(&msg,NULL,0,0))
{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
return 0;
}


LRESULT CALLBACK WinSunProc(
  HWND hwnd,      // handle to window
  UINT uMsg,      // message identifier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
{
switch(uMsg)
{
case WM_CHAR:
char szChar[20];
sprintf(szChar,"char is %d",wParam);
MessageBox(hwnd,szChar,"hubu",0);
break;
case WM_LBUTTONDOWN:
MessageBox(hwnd,"mouse clicked","hubu",0);
HDC hdc;
hdc=GetDC(hwnd);
TextOut(hdc,0,50,"湖北大学计算机研究所",strlen("湖北大学计算机研究所"));
ReleaseDC(hwnd,hdc);
break;
case WM_PAINT:
HDC hDC;
PAINTSTRUCT ps;
hDC=BeginPaint(hwnd,&ps);
TextOut(hDC,0,0,"湖北大学",strlen("湖北大学"));
EndPaint(hwnd,&ps);
break;
case WM_CLOSE:
if(IDYES==MessageBox(hwnd,"是否真的结束?","hubu",MB_YESNO))
{
DestroyWindow(hwnd);
}
break;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0);
break;
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uMsg,wParam,lParam);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原理


                                                 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