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系统常用实验方法和主要测量指标

时间:2022-07-19 20:40:33

说明

本文介绍评测一个推荐系统常用的实验方法和主要测量指标. 在<<推荐系统 技术,评估及高效算法>>第八章有介绍.

评测推荐效果的实验方法

离线实验

往往是从日志系统中取得用户的行为数据,然后将数据集分成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比如80%的训练数据和20%的测试数据(还可以交叉验证),然后在训练数据集上训练用户的兴趣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 优点:只需要一个数据集即可,不需要实际的推荐系统(实际的也不可能直接拿来测试),离线计算,不需要人为干预,能方便快捷的测试大量不同的算法。缺点是无法获得很多实际推荐系统的指标,比如点击率,比如转化率

用户调查

离线实验往往测的最多的就是准确率,但是准确率不等于满意度,所以在算法上线之前,需要用户调查一下,测试一下用户满意度。

AB测试

通过一定的规则把用户随机分成几组,并对不同组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推荐算法,这样的话能够比较公平的获得不同算法在实际在线时的一些性能指标。但是缺点是周期比较长,需要长期的实验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推荐系统的主要测量指标

用户满意度

这是最最关键的指标,推荐系统推荐物品干嘛,就是希望推荐出来的物品能让用户满意。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用户问卷调查,二是在线评测满意度,比如豆瓣的推荐物品旁边都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按钮,亚马逊这种可以计算推荐的物品有没有被用户购买等等,一般用点击率,用户停留时间,转化率等指标来度量。

预测准确度

如果是类似电影评分机制,则一般计算均方根误差(误差平方和取均值)和平均绝对误差(误差绝对值和取平均)。如果是topN推荐的话,则主要计算召回率和准确率。准确率就是指我推荐的n个物品中有多少个是对的,其所占的比重。 召回率则是指正确结果中有多少比率的物品出现在了推荐结果中。两者的不同就是前者已推荐结果个数当除数,后者已正确结果个数当除数。

覆盖率

就是指推荐出来的结果能不能很好的覆盖所有的商品,是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有被推荐的机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所有被推荐的商品占物品总数的比重,当然这个比较粗糙,更精确一点的可以信息熵和基尼系数来度量。

多样性

推荐结果中要体现多样性,比如我看电影,我既喜欢看格斗类的电影,同时又喜欢爱装文艺,那么给我的推荐列表中就应该这两个类型的电影都有,而且得根据我爱好比例来推荐,比如我平时80%是看格斗类的,20%是看文艺类的,那么推荐结果中最好也是这个比例。可以根据物品间的相似度来计算,一个推荐列表中如果所有物品间的相似度都比较高,那么往往说明都是同一类物品,缺乏多样性。

新颖性

不能说系统推荐的物品其实我都知道,那这样推荐系统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般都希望推荐一些用户不知道的商品或者没看过没买过的商品。方法一是取出已经看到过买过的商品,但这还不够,一般会计算推荐商品的平均流行度,因为通常越不热门的物品越会让用户觉得新颖。比如我爱周星驰,那么推荐《临岐》就很有新颖性,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周星驰出演的

惊喜度

这个和新颖度还是有区别的,惊喜度是讲我直觉想不出来为什么会给我推荐这物品,比如电影,但是我看了之后觉得很符合我的胃口,这就是惊喜度。像上面一个例子,只要我知道是周星驰演的,那可能就没什么惊喜度,因为我知道是因为演员才给我推荐的这部电影。 注:新颖性和惊喜度暂时没有什么可以度量的标准

信任度

如果用户信任推荐系统,那么往往会增加与推荐系统的互动,从而获得更好的个性化推荐。增加信任的方法往往是提供推荐解释,即为什么推荐这个商品,做到有理有据。也可以通过类似facebook间的好友关系来增加信任度,一般相比于陌生人的推荐,总会选择好友给的推荐。

实时性

新闻等一些物品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一般得在具有有效性的时候进行推荐,必须考虑推荐系统处理物品冷启动的能力。

健壮性

要能防止被攻击,例如有些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注册很多假的帐号,给与自己的商品高分这样类似的情况,要能防止。

商业目标

一般推荐系统都是为了更好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