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在执行一些 IO 密集型任务的时候,程序常常会因为等待 IO 而阻塞。比如在网络爬虫中,如果我们使用 requests 库来进行请求的话,如果网站响应速度过慢,程序一直在等待网站响应,最后导致其爬取效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本文就来探讨一下 Python 中异步协程来加速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于 IO 密集型任务非常有效。如将其应用到网络爬虫中,爬取效率甚至可以成百倍地提升。
注:本文协程使用 async/await 来实现,需要 Python 3.5 及以上版本。
2. 基本了解
在了解异步协程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些基础概念,如阻塞和非阻塞、同步和异步、多进程和协程。
2.1 阻塞
阻塞状态指程序未得到所需计算资源时被挂起的状态。程序在等待某个操作完成期间,自身无法继续干别的事情,则称该程序在该操作上是阻塞的。
常见的阻塞形式有:网络 I/O 阻塞、磁盘 I/O 阻塞、用户输入阻塞等。阻塞是无处不在的,包括 CPU 切换上下文时,所有的进程都无法真正干事情,它们也会被阻塞。如果是多核 CPU 则正在执行上下文切换操作的核不可被利用。
2.2 非阻塞
程序在等待某操作过程中,自身不被阻塞,可以继续运行干别的事情,则称该程序在该操作上是非阻塞的。
非阻塞并不是在任何程序级别、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存在的。
仅当程序封装的级别可以囊括独立的子程序单元时,它才可能存在非阻塞状态。
非阻塞的存在是因为阻塞存在,正因为某个操作阻塞导致的耗时与效率低下,我们才要把它变成非阻塞的。
2.3 同步
不同程序单元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在执行过程中需靠某种通信方式以协调一致,称这些程序单元是同步执行的。
例如购物系统中更新商品库存,需要用“行锁”作为通信信号,让不同的更新请求强制排队顺序执行,那更新库存的操作是同步的。
简言之,同步意味着有序。
2.4 异步
为完成某个任务,不同程序单元之间过程中无需通信协调,也能完成任务的方式,不相关的程序单元之间可以是异步的。
例如,爬虫下载网页。调度程序调用下载程序后,即可调度其他任务,而无需与该下载任务保持通信以协调行为。不同网页的下载、保存等操作都是无关的,也无需相互通知协调。这些异步操作的完成时刻并不确定。
简言之,异步意味着无序。
2.5 多进程
多进程就是利用 CPU 的多核优势,在同一时间并行地执行多个任务,可以大大提高执行效率。
2.6 协程
协程,英文叫做 Coroutine,又称微线程,纤程,协程是一种用户态的轻量级线程。
协程拥有自己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协程调度切换时,将寄存器上下文和栈保存到其他地方,在切回来的时候,恢复先前保存的寄存器上下文和栈。因此协程能保留上一次调用时的状态,即所有局部状态的一个特定组合,每次过程重入时,就相当于进入上一次调用的状态。
协程本质上是个单进程,协程相对于多进程来说,无需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无需原子操作锁定及同步的开销,编程模型也非常简单。
我们可以使用协程来实现异步操作,比如在网络爬虫场景下,我们发出一个请求之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响应,但其实在这个等待过程中,程序可以干许多其他的事情,等到响应得到之后才切换回来继续处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 CPU 和其他资源,这就是异步协程的优势。
3. 异步协程用法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协程的实现,从 Python 3.4 开始,Python 中加入了协程的概念,但这个版本的协程还是以生成器对象为基础的,在 Python 3.5 则增加了 async/await,使得协程的实现更加方便。
Python 中使用协程最常用的库莫过于 asyncio,所以本文会以 asyncio 为基础来介绍协程的使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面几个概念:
event_loop:事件循环,相当于一个无限循环,我们可以把一些函数注册到这个事件循环上,当满足条件发生的时候,就会调用对应的处理方法。
coroutine:中文翻译叫协程,在 Python 中常指代为协程对象类型,我们可以将协程对象注册到时间循环中,它会被事件循环调用。我们可以使用 async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在调用时不会立即被执行,而是返回一个协程对象。
task:任务,它是对协程对象的进一步封装,包含了任务的各个状态。
future:代表将来执行或没有执行的任务的结果,实际上和 task 没有本质区别。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 async/await 关键字,它是从 Python 3.5 才出现的,专门用于定义协程。其中,async 定义一个协程,await 用来挂起阻塞方法的执行。
3.1 定义协程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个协程,体验一下它和普通进程在实现上的不同之处,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execute(x):
print ( 'Number:' , x)
coroutine = execute( 1 )
print ( 'Coroutine:' , coroutine)
print ( 'After calling execute' )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coroutine)
print ( 'After calling loop' )
|
运行结果:
1
2
3
4
|
Coroutine: <coroutine object execute at 0x1034cf830 >
After calling execute
Number: 1
After calling loop
|
首先我们引入了 asyncio 这个包,这样我们才可以使用 async 和 await,然后我们使用 async 定义了一个 execute() 方法,方法接收一个数字参数,方法执行之后会打印这个数字。
随后我们直接调用了这个方法,然而这个方法并没有执行,而是返回了一个 coroutine 协程对象。随后我们使用 get_event_loop() 方法创建了一个事件循环 loop,并调用了 loop 对象的 run_until_complete() 方法将协程注册到事件循环 loop 中,然后启动。最后我们才看到了 execute() 方法打印了输出结果。
可见,async 定义的方法就会变成一个无法直接执行的 coroutine 对象,必须将其注册到事件循环中才可以执行。
上文我们还提到了 task,它是对 coroutine 对象的进一步封装,它里面相比 coroutine 对象多了运行状态,比如 running、finished 等,我们可以用这些状态来获取协程对象的执行情况。
在上面的例子中,当我们将 coroutine 对象传递给 run_until_complete() 方法的时候,实际上它进行了一个操作就是将 coroutine 封装成了 task 对象,我们也可以显式地进行声明,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execute(x):
print ( 'Number:' , x)
return x
coroutine = execute( 1 )
print ( 'Coroutine:' , coroutine)
print ( 'After calling execute' )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task = loop.create_task(coroutine)
print ( 'Task:' , task)
loop.run_until_complete(task)
print ( 'Task:' , task)
print ( 'After calling loop' )
|
运行结果:
1
2
3
4
5
6
|
Coroutine: <coroutine object execute at 0x10e0f7830 >
After calling execute
Task: <Task pending coro = <execute() running at demo.py: 4 >>
Number: 1
Task: <Task finished coro = <execute() done, defined at demo.py: 4 > result = 1 >
After calling loop
|
这里我们定义了 loop 对象之后,接着调用了它的 create_task() 方法将 coroutine 对象转化为了 task 对象,随后我们打印输出一下,发现它是 pending 状态。接着我们将 task 对象添加到事件循环中得到执行,随后我们再打印输出一下 task 对象,发现它的状态就变成了 finished,同时还可以看到其 result 变成了 1,也就是我们定义的 execute() 方法的返回结果。
另外定义 task 对象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直接通过 asyncio 的 ensure_future() 方法,返回结果也是 task 对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借助于 loop 来定义,即使我们还没有声明 loop 也可以提前定义好 task 对象,写法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execute(x):
print ( 'Number:' , x)
return x
coroutine = execute( 1 )
print ( 'Coroutine:' , coroutine)
print ( 'After calling execute' )
task = asyncio.ensure_future(coroutine)
print ( 'Task:' , task)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task)
print ( 'Task:' , task)
print ( 'After calling loop' )
|
运行结果:
1
2
3
4
5
6
|
Coroutine: <coroutine object execute at 0x10aa33830 >
After calling execute
Task: <Task pending coro = <execute() running at demo.py: 4 >>
Number: 1
Task: <Task finished coro = <execute() done, defined at demo.py: 4 > result = 1 >
After calling loop
|
发现其效果都是一样的。
3.2 绑定回调
另外我们也可以为某个 task 绑定一个回调方法,来看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import asyncio
import requests
async def request():
status = requests.get(url)
return status
def callback(task):
print ( 'Status:' , task.result())
coroutine = request()
task = asyncio.ensure_future(coroutine)
task.add_done_callback(callback)
print ( 'Task:' , task)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task)
print ( 'Task:' , task)
|
在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 request() 方法,请求了百度,返回状态码,但是这个方法里面我们没有任何 print() 语句。随后我们定义了一个 callback() 方法,这个方法接收一个参数,是 task 对象,然后调用 print() 方法打印了 task 对象的结果。这样我们就定义好了一个 coroutine 对象和一个回调方法,我们现在希望的效果是,当 coroutine 对象执行完毕之后,就去执行声明的 callback() 方法。
那么它们二者怎样关联起来呢?很简单,只需要调用 add_done_callback() 方法即可,我们将 callback() 方法传递给了封装好的 task 对象,这样当 task 执行完毕之后就可以调用 callback() 方法了,同时 task 对象还会作为参数传递给 callback() 方法,调用 task 对象的 result() 方法就可以获取返回结果了。
运行结果:
1
2
3
|
Task: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cb = [callback() at demo.py: 11 ]>
Status: <Response [ 200 ]>
Task: <Task finished coro = <request() done, defined at demo.py: 5 > result = <Response [ 200 ]>>
|
实际上不用回调方法,直接在 task 运行完毕之后也可以直接调用 result() 方法获取结果,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import asyncio
import requests
async def request():
status = requests.get(url)
return status
coroutine = request()
task = asyncio.ensure_future(coroutine)
print ( 'Task:' , task)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task)
print ( 'Task:' , task)
print ( 'Task Result:' , task.result())
|
运行结果是一样的:
1
2
3
|
Task: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4 >>
Task: <Task finished coro = <request() done, defined at demo.py: 4 > result = <Response [ 200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
3.3 多任务协程
上面的例子我们只执行了一次请求,如果我们想执行多次请求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定义一个 task 列表,然后使用 asyncio 的 wait() 方法即可执行,看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import asyncio
import requests
async def request():
status = requests.get(url)
return status
tasks = [asyncio.ensure_future(request()) for _ in range ( 5 )]
print ( 'Tasks:' , tasks)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asyncio.wait(tasks))
for task in tasks:
print ( 'Task Result:' , task.result())
|
这里我们使用一个 for 循环创建了五个 task,组成了一个列表,然后把这个列表首先传递给了 asyncio 的 wait() 方法,然后再将其注册到时间循环中,就可以发起五个任务了。最后我们再将任务的运行结果输出出来,运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
Tasks: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Task pending coro = <request() running at demo.py: 5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Task Result: <Response [ 200 ]>
|
可以看到五个任务被顺次执行了,并得到了运行结果。
3.4 协程实现
前面说了这么一通,又是 async,又是 coroutine,又是 task,又是 callback,但似乎并没有看出协程的优势啊?反而写法上更加奇怪和麻烦了,别急,上面的案例只是为后面的使用作铺垫,接下来我们正式来看下协程在解决 IO 密集型任务上有怎样的优势吧!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用一个网络请求作为示例,这就是一个耗时等待的操作,因为我们请求网页之后需要等待页面响应并返回结果。耗时等待的操作一般都是 IO 操作,比如文件读取、网络请求等等。协程对于处理这种操作是有很大优势的,当遇到需要等待的情况的时候,程序可以暂时挂起,转而去执行其他的操作,从而避免一直等待一个程序而耗费过多的时间,充分利用资源。
为了表现出协程的优势,我们需要先创建一个合适的实验环境,最好的方法就是模拟一个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可以获取返回结果的网页,上面的代码中使用了百度,但百度的响应太快了,而且响应速度也会受本机网速影响,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在本地模拟一个慢速服务器,这里我们选用 Flask。
如果没有安装 Flask 的话可以执行如下命令安装:
1
|
pip3 install flask
|
然后编写服务器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import time
app = Flask(__name__)
@app .route( '/' )
def index():
time.sleep( 3 )
return 'Hello!'
if __name__ = = '__main__' :
app.run(threaded = True )
|
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 Flask 服务,主入口是 index() 方法,方法里面先调用了 sleep() 方法休眠 3 秒,然后接着再返回结果,也就是说,每次请求这个接口至少要耗时 3 秒,这样我们就模拟了一个慢速的服务接口。
注意这里服务启动的时候,run() 方法加了一个参数 threaded,这表明 Flask 启动了多线程模式,不然默认是只有一个线程的。如果不开启多线程模式,同一时刻遇到多个请求的时候,只能顺次处理,这样即使我们使用协程异步请求了这个服务,也只能一个一个排队等待,瓶颈就会出现在服务端。所以,多线程模式是有必要打开的。
启动之后,Flask 应该默认会在 127.0.0.1:5000 上运行,运行之后控制台输出结果如下:
1
|
* Running on http: / / 127.0 . 0.1 : 5000 / (Press CTRL + C to quit)
|
接下来我们再重新使用上面的方法请求一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import asyncio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async def request():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ponse.text)
tasks = [asyncio.ensure_future(request()) for _ in range ( 5 )]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asyncio.wait(tasks))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在这里我们还是创建了五个 task,然后将 task 列表传给 wait() 方法并注册到时间循环中执行。
运行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Cost time: 15.049368143081665
|
可以发现和正常的请求并没有什么两样,依然还是顺次执行的,耗时 15 秒,平均一个请求耗时 3 秒,说好的异步处理呢?
其实,要实现异步处理,我们得先要有挂起的操作,当一个任务需要等待 IO 结果的时候,可以挂起当前任务,转而去执行其他任务,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好资源,上面方法都是一本正经的串行走下来,连个挂起都没有,怎么可能实现异步?想太多了。
要实现异步,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一下 await 的用法,使用 await 可以将耗时等待的操作挂起,让出控制权。当协程执行的时候遇到 await,时间循环就会将本协程挂起,转而去执行别的协程,直到其他的协程挂起或执行完毕。
所以,我们可能会将代码中的 request() 方法改成如下的样子:
1
2
3
4
5
|
async def request():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ponse = await requests.get(url)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ponse.text)
|
仅仅是在 requests 前面加了一个 await,然而执行以下代码,会得到如下报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Cost time: 15.048935890197754
Task exception was never retrieved
future: <Task finished coro = <request() done, defined at demo.py: 7 > exception = TypeError(" object Response can't be
used in 'await' expression",)>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emo.py" , line 10 , in request
status = await requests.get(url)
TypeError: object Response can 't be used in ' await' expression
|
这次它遇到 await 方法确实挂起了,也等待了,但是最后却报了这么个错,这个错误的意思是 requests 返回的 Response 对象不能和 await 一起使用,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官方文档说明,await 后面的对象必须是如下格式之一:
A native coroutine object returned from a native coroutine function,一个原生 coroutine 对象。
A generator-based coroutine object returned from a function decorated with types.coroutine(),一个由 types.coroutine() 修饰的生成器,这个生成器可以返回 coroutine 对象。
An object with an await__ method returning an iterator,一个包含 __await 方法的对象返回的一个迭代器。
可以参见: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492/#await-expression。
reqeusts 返回的 Response 不符合上面任一条件,因此就会报上面的错误了。
那么有的小伙伴就发现了,既然 await 后面可以跟一个 coroutine 对象,那么我用 async 把请求的方法改成 coroutine 对象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就改写成如下的样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import asyncio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async def get(url):
return requests.get(url)
async def request():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ponse = await get(url)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ponse.text)
tasks = [asyncio.ensure_future(request()) for _ in range ( 5 )]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asyncio.wait(tasks))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这里我们将请求页面的方法独立出来,并用 async 修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 coroutine 对象,我们运行一下看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Cost time: 15.134317874908447
|
还是不行,它还不是异步执行,也就是说我们仅仅将涉及 IO 操作的代码封装到 async 修饰的方法里面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要使用支持异步操作的请求方式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异步,所以这里就需要 aiohttp 派上用场了。
3.5 使用 aiohttp
aiohttp 是一个支持异步请求的库,利用它和 asyncio 配合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异步请求操作。
安装方式如下:
1
|
pip3 install aiohttp
|
官方文档链接为:https://aiohttp.readthedocs.io/,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Client,一部分是 Server,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下面我们将 aiohttp 用上来,将代码改成如下样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async def get(url):
session = aiohttp.ClientSession()
response = await session.get(url)
result = await response.text()
session.close()
return result
async def request():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ult = await get(url)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ult)
tasks = [asyncio.ensure_future(request()) for _ in range ( 5 )]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asyncio.wait(tasks))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在这里我们将请求库由 requests 改成了 aiohttp,通过 aiohttp 的 ClientSession 类的 get() 方法进行请求,结果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Waiting for http: / / 127.0 . 0.1 : 5000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Get response from http: / / 127.0 . 0.1 : 5000 Result: Hello!
Cost time: 3.0199508666992188
|
成功了!我们发现这次请求的耗时由 15 秒变成了 3 秒,耗时直接变成了原来的 1/5。
代码里面我们使用了 await,后面跟了 get() 方法,在执行这五个协程的时候,如果遇到了 await,那么就会将当前协程挂起,转而去执行其他的协程,直到其他的协程也挂起或执行完毕,再进行下一个协程的执行。
开始运行时,时间循环会运行第一个 task,针对第一个 task 来说,当执行到第一个 await 跟着的 get() 方法时,它被挂起,但这个 get() 方法第一步的执行是非阻塞的,挂起之后立马被唤醒,所以立即又进入执行,创建了 ClientSession 对象,接着遇到了第二个 await,调用了 session.get() 请求方法,然后就被挂起了,由于请求需要耗时很久,所以一直没有被唤醒,好第一个 task 被挂起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事件循环会寻找当前未被挂起的协程继续执行,于是就转而执行第二个 task 了,也是一样的流程操作,直到执行了第五个 task 的 session.get() 方法之后,全部的 task 都被挂起了。所有 task 都已经处于挂起状态,那咋办?只好等待了。3 秒之后,几个请求几乎同时都有了响应,然后几个 task 也被唤醒接着执行,输出请求结果,最后耗时,3 秒!
怎么样?这就是异步操作的便捷之处,当遇到阻塞式操作时,任务被挂起,程序接着去执行其他的任务,而不是傻傻地等着,这样可以充分利用 CPU 时间,而不必把时间浪费在等待 IO 上。
有人就会说了,既然这样的话,在上面的例子中,在发出网络请求后,既然接下来的 3 秒都是在等待的,在 3 秒之内,CPU 可以处理的 task 数量远不止这些,那么岂不是我们放 10 个、20 个、50 个、100 个、1000 个 task 一起执行,最后得到所有结果的耗时不都是 3 秒左右吗?因为这几个任务被挂起后都是一起等待的。
理论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不过有个前提,那就是服务器在同一时刻接受无限次请求都能保证正常返回结果,也就是服务器无限抗压,另外还要忽略 IO 传输时延,确实可以做到无限 task 一起执行且在预想时间内得到结果。
我们这里将 task 数量设置成 100,再试一下:
1
|
tasks = [asyncio.ensure_future(request()) for _ in range ( 100 )]
|
耗时结果如下:
1
|
Cost time: 3.106252670288086
|
最后运行时间也是在 3 秒左右,当然多出来的时间就是 IO 时延了。
可见,使用了异步协程之后,我们几乎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实现成百上千倍次的网络请求,把这个运用在爬虫中,速度提升可谓是非常可观了。
3.6 与单进程、多进程对比
可能有的小伙伴非常想知道上面的例子中,如果 100 次请求,不是用异步协程的话,使用单进程和多进程会耗费多少时间,我们来测试一下:
首先来测试一下单进程的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ime
start = time.time()
def request():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ult = requests.get(url).text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ult)
for _ in range ( 100 ):
request()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最后耗时:
1
|
Cost time: 305.16639709472656
|
接下来我们使用多进程来测试下,使用 multiprocessing 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import requests
import time
import multiprocessing
start = time.time()
def request(_):
print ( 'Waiting for' , url)
result = requests.get(url).text
print ( 'Get response from' , url, 'Result:' , result)
cpu_count = multiprocessing.cpu_count()
print ( 'Cpu count:' , cpu_count)
pool = multiprocessing.Pool(cpu_count)
pool. map (request, range ( 100 ))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这里我使用了multiprocessing 里面的 Pool 类,即进程池。我的电脑的 CPU 个数是 8 个,这里的进程池的大小就是 8。
运行时间:
1
|
Cost time: 48.17306900024414
|
可见 multiprocessing 相比单线程来说,还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的。
3.7 与多进程的结合
既然异步协程和多进程对网络请求都有提升,那么为什么不把二者结合起来呢?在最新的 PyCon 2018 上,来自 Facebook 的 John Reese 介绍了 asyncio 和 multiprocessing 各自的特点,并开发了一个新的库,叫做 aiomultiprocess,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kXaLh8Fz3k。
这个库的安装方式是:
1
|
pip3 install aiomultiprocess
|
需要 Python 3.6 及更高版本才可使用。
使用这个库,我们可以将上面的例子改写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import time
from aiomultiprocess import Pool
start = time.time()
async def get(url):
session = aiohttp.ClientSession()
response = await session.get(url)
result = await response.text()
session.close()
return result
async def request():
urls = [url for _ in range ( 100 )]
async with Pool() as pool:
result = await pool. map (get, urls)
return result
coroutine = request()
task = asyncio.ensure_future(coroutine)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task)
end = time.time()
print ( 'Cost time:' , end - start)
|
这样就会同时使用多进程和异步协程进行请求,当然最后的结果其实和异步是差不多的:
1
|
Cost time: 3.1156570434570312
|
因为我的测试接口的原因,最快的响应也是 3 秒,所以这部分多余的时间基本都是 IO 传输时延。但在真实情况下,我们在做爬取的时候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一方面我们使用异步协程来防止阻塞,另一方面我们使用 multiprocessing 来利用多核成倍加速,节省时间其实还是非常可观的。
以上便是 Python 中协程的基本用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到此这篇关于python3爬虫中异步协程的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thon3异步协程的使用内容请搜索服务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
原文链接:https://www.py.cn/spider/advanced/1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