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F】错误处理(二):错误码―—FaultCode

时间:2023-12-17 10:24:26

先来说说SOAP消息中错误消息的包装结构,一条SOAP错误消息的大致形式如下:

    <s:Fault>
<faultcode xmlns:a="me-cust-error">a:错误码</faultcode>
<faultstring xml:lang="zh-CN">错误内容。</faultstring>
……
</s:Fault>

首先是Fault元素,然后下面是错误消息相关联的子元素。在上一篇烂文中,老周曾介绍过FaultReason,这个类用于包装错误文本信息,并且支持多种语言。上面所展示的Fault元素中,faultstring子元素中的内容就是FaultReason类所指定的文本。

大伙伴们可能已经发现了,Fault元素下还有一个叫 faultcode 的子元素,它便是本文的主角,我们可以直接“望文生义”地将其翻译为错误码。错误码是干吗的?大伙应该知道 HTTP 中的错误代码,如我们经常看到的 404- not found,道理也是一样的, SOAP 消息中的错误码就是用来对某一类错误进行标识的,通常用一些简洁的短语,以便于识别。比如,一个错误命名为(错误码)RPTooLow,你一看到这条错误,就知道是因为用户的人品太差而导致操作失败。

Fault code的命名就是一个字符串,你可以自己来取,当然应当取一些有意义的名字,不能只有你自己看得懂而别人摸不着头脑,除非你的应用程序不打算对外公开错误信息。

在 WCF 中,可以用 FaultCode 类来定义错误码,然后把该类的实例传递给 FaultException 的构造函数就 OK 了。

下面老周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服务,它的功能是计算一个整数值的平方。其服务协定声明如下。

    [ServiceContract]
public interface IDemo
{
[OperationContract]
int Sqr(int n);
}

然后实现这个服务协定。

    class DemoService : IDemo
{
public int Sqr(int n)
{
if (n <= )
{
FaultCode code = new FaultCode("ArgErr", "me-cust-error");
FaultReason reason = new FaultReason("传入的参数必须大于0。");
throw new FaultException(reason, code);
}
return n * n;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注意 Sqr 方法,在方法里面对传入的参数进行一下验证,以确保值是大于0的。要是值不符合要求,就会抛出异常。

在抛出异常的时候,用 FaultCode 来定义一个错误码,构造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错误码的名字,第二个参数是XML命名空间,这个也是可以自己定义的。

下面,咱们调用一下这个服务,并故意传一个错误的参数,以便可以捕捉到异常。

            ChannelFactory<IDemo> fac = new ChannelFactory<IDemo>(binding, new EndpointAddress(svaddr));
fac.Endpoint.EndpointBehaviors.Add(new MyEndpointBehavior());
IDemo channel = fac.CreateChannel();
try
{
int res = channel.Sqr(-);
Console.WriteLine("计算结果:{0}", res);
}
catch (FaultException fex)
{
FaultReason reason = fex.Reason;
FaultReasonText rtext = reason.GetMatchingTranslation();
FaultCode code = fex.Code;
string errmsg = $"\n错误:{rtext.Text}\n错误代码:{code.Namespace}:{code.Name}";
Console.WriteLine(errmsg);
}
finally
{
fac.Close();
}

这段代码不是很复杂,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重点是捕捉的异常类型应当为 FaultException ,这个老周在上一篇文章中说过的。

运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WCF】错误处理(二):错误码―—FaultCode

示例代码下载地址:点击下载

这篇文章老周是坐在屋顶上用 Surface 敲出来的。老周本来是拿着葫芦丝到房顶上娱乐一下,吹奏了几首曲子后,就打开 Surface 上上网,一时兴起,就写了本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