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结构
按照顺时针方向,一个盘片由很多section
组成,编号0-N
。从里向外分,又由多个track
组成,编号0-N
,section
和track
交叉的地方叫做block
,所以一个block
可以由section
和track
来定位。每一个block
的大小是一样的。
操作系统读取数据都是按照block
为单位进行。
在block
内,数据的存储结构可以看成一个一维数组,大致结构是这样(假设一个block
的size
为512byte
)
Disk
的读写头可以旋转和伸缩来定位一个block
为了使磁盘中的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使用,必须先copy
数据到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中,而这正是耗时的操作。
磁盘如何存储数据库数据
假设现在有一个Employee
表,其中有一些字段,如下所示,所以一行数据的大小是128byte
假设总共有100行这样的数据
所以每一个block
可以存储4行这样的数据,这100行
数据需要25个block
,假设现在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查询一条记录,最多需要查找25个block
.
那索引为什么可以减少查找的次数呢?
什么是索引
我们建一个简单的索引,有两个字段,一个eid
,表示employee
的id
,还有一个字段pointer
,指向数据存储在disk
上的位置。empolyee
中的每一行,在index
上都有一条记录
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存储这个索引表。如果索引存放在disk
上,那么这个索引需要占据多少个block
呢?eid
大小为10bytes
,pointer
大小为6bytes
,所以一行索引就有16个bytes
大小。100条
索引就需要占据100 * 16 / 512
,也就是 4个block
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查找employee
表中的一条数据,最多就只需要4
次索引表查找和一次employee
表读取,相比没有索引的情况效率提升了很多
多级索引
如果现在把employee
表中的数据行数增加到1000行
,那么同理,数据表需要250个block
,索引表需要40个block
,现在查询一条记录就最多需要41次block
的读取和拷贝(IO
)
根据建立索引可以减少查找次数的理论,我们现在可以建立二级索引,也就是对上面的一级索引再建立索引,二级索引存储一级索引所在的block
,现在一级索引占用40个bloc
k,所以二级索引表有40
条记录,每一个索引记录大小为16byte
,所以二级索引占用的block
为40*16/512
,也就是2个block
。那么现在再来根据二级索引查找到一级索引所在的block
,再根据一级索引直接定位到employee
表中的某条数据所在的block
,最多一共需要2 1 1=4
次查找(IO
),相比之前效率又提升了不少。
随着数据表中数据记录的增加,可以建立三级,四级....索引来减少IO次数
多路(n-way)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
每个节点只有一个值,一个节点最多两个子节点,左子节点比父节点小,右子节点比父节点大
一颗树代表了某一级
索引,搜索树的高度(深度)代表了最多IO
的次数,所以减少树的高度可以减少IO
的次数
思路就是一个节点存储多个值,相应的子节点最大个数也可以有多个
n-way搜索树
由二叉搜索树扩展,让每个节点最多可以存n-1
个索引值,每个节点可以有n
个子节点,就是n-way
搜索树
上面就是一个3路
搜索树
我们可以使用这样的数据结构来作为索引,但是n-way
搜索树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现在有三个数据:10,20,30,要用一个10-way
搜索树来构建。很有可能,最终会构建出一个这样的树
这是一种最坏的情况,相当于退化成链表结构。
B树:多路搜索树上增加限制
B树,实际上可以看作是n-way
搜索树 规则(如何构建这棵树的规则)
规则:
- 每个节点至少有
[n/2]
个子节点 - 根节点可以最少有
2
个子节点 - 所有的叶子节点必须在一个层级
- 创建过程是由下往上的
值:10,20,40,50
。要构建一个4-way
搜索树。4-way
搜索树,意味着一个节点最多可以有3
个值。
继续插入操作,最后形成的结果是:
每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值,每个值里面包含一个键和位置指针,键用来作为标识,数据值标识数据存放的位置
B 树
在B
树中,不是每个值旁边都有一个指向数据存储位置的指针,只有叶子节点才有。非叶子节点的值,在叶子节点上有他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