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范围:给定的图存在负权边,这时类似dijkstra等算法便没有了用武之地,而bellman-ford算法的复杂度又过高,spfa算法便 派上用场了。 我们约定有向加权图g不存在负权回路,即最短路径一定存在。当然,我们可以在执行该算法前做一次拓扑排序,以判断是否存在负权回路,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 点。
算法思想:我们用数组d记录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用邻接表来存储图g。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动态逼近法: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用来保存待优化的 结点,优化时每次取出队首结点u,并且用u点当前的最短路径估计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的结点v进行松弛操作,如果v点的最短路径估计值有所调整,且v点不在 当前的队列中,就将v点放入队尾。这样不断从队列中取出结点来进行松弛操作,直至队列空为止
期望的时间复杂度o(ke), 其中k为所有顶点进队的平均次数,可以证明k一般小于等于2。
实现方法:
建立一个队列,初始时队列里只有起始点,再建立一个表格记录起始点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径(该表格的初始值要赋为极大值,该点到他本身的路径赋为 0)。然后执行松弛操作,用队列里有的点作为起始点去刷新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如果刷新成功且被刷新点不在队列中则把该点加入到队列最后。重复执行直到队列 为空。
判断有无负环:
如果某个点进入队列的次数超过n次则存在负环(spfa无法处理带负环的图)
首先建立起始点a到其余各点的
最短路径表格
首先源点a入队,当队列非空时:
1、队首元素(a)出队,对以a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b,c,d三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松弛时三个点的最短路径估值变小了,而这些点队列中都没有出现,这些点
需要入队,此时,队列中新入队了三个结点b,c,d
队首元素b点出队,对以b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e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的最短路径估值也变小了,e在队列中不存在,因此e也要
入队,此时队列中的元素为c,d,e
队首元素c点出队,对以c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e,f两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f的最短路径估值变小了,e在队列中存在,f不存在。因此
e不用入队了,f要入队,此时队列中的元素为d,e,f
队首元素d点出队,对以d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g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g的最短路径估值没有变小(松弛不成功),没有新结点入队,队列中元素为f,g
队首元素f点出队,对以f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有d,e,g三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g的最短路径估值又变小,队列中无e点,e入队,队列中存在g这个点,g不用入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g,e
队首元素g点出队,对以g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b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b的最短路径估值又变小,队列中无b点,b入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e,b
队首元素e点出队,对以e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g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g的最短路径估值没变化(松弛不成功),此时队列中元素为b
队首元素b点出队,对以b为起始点的所有边的终点依次进行松弛操作(此处只有e这个点),此时路径表格状态为:
在最短路径表中,e的最短路径估值没变化(松弛不成功),此时队列为空了
最终a到g的最短路径为14
java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
package spfa负权路径;
import java.awt.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pfa {
/**
* @param args
*/
public long [] result; //用于得到第s个顶点到其它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数组实现邻接表存储
class edge{
public int a; //边的起点
public int b; //边的终点
public int value; //边的值
public edge( int a, int b, int value){
this .a=a;
this .b=b;
this .value=valu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pfa spafa= new spfa();
scanner scan=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scan.nextint();
int s=scan.nextint();
int p=scan.nextint();
edge[] a= new edge[p];
for ( int i= 0 ;i<p;i++){
int a=scan.nextint();
int b=scan.nextint();
int value=scan.nextint();
a[i]=spafa. new edge(a,b,value);
}
if (spafa.getshortestpaths(n,s,a)){
for ( int i= 0 ;i<spafa.result.length;i++){
system.out.println(spafa.result[i]+ " " );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 "存在负环" );
}
}
/*
* 参数n:给定图的顶点个数
* 参数s:求取第s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 参数edge:给定图的具体边
* 函数功能:如果给定图不含负权回路,则可以得到最终结果,如果含有负权回路,则不能得到最终结果
*/
private boolean getshortestpaths( int n, int s, edge[] a)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result= new long [n];
boolean used[]= new boolean [n];
int num[]= new int [n];
for ( int i= 0 ;i<n;i++){
result[i]=integer.max_value;
used[i]= false ;
}
result[s]= 0 ; //第s个顶点到自身距离为0
used[s]= true ; //表示第s个顶点进入数组队
num[s]= 1 ; //表示第s个顶点已被遍历一次
list.add(s); //第s个顶点入队
while (list.size()!= 0 ){
int a=list.get( 0 ); //获取数组队中第一个元素
list.remove( 0 ); //删除数组队中第一个元素
for ( int i= 0 ;i<a.length;i++){
//当list数组队的第一个元素等于边a[i]的起点时
if (a==a[i].a&&result[a[i].b]>(result[a[i].a]+a[i].value)){
result[a[i].b]=result[a[i].a]+a[i].value;
if (!used[a[i].b]){
list.add(a[i].b);
num[a[i].b]++;
if (num[a[i].b]>n){
return false ;
}
used[a[i].b]= true ; //表示边a[i]的终点b已进入数组队
}
}
}
used[a]= false ; //顶点a出数组对
}
return true ;
}
}
|
以上这篇spfa 算法实例讲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