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04条件控制与循环结构

时间:2022-06-01 16:36:28

Python学习--04条件控制与循环结构

支持

  • ifif...elseif...elif ...if
  • while
  • for ... in...
  • continue, break
  • pass

没有switch-case;没有普通的for x;y;z条件循环。

条件控制

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条件控制。

语法格式: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注意语句后面的冒号:。像经典的C、Java都是以花括号来区分代码块,但是Python没有使用花括号表示,而是缩进,所以一定需要了解它们的语法区别。

示例:

age = 3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kid')

循环控制

Python里有2种循环结构:

1、for...in

2、while

注意Python里没有C语言里经典的for循环结构,也没有PHP里的foreach结构。

for...in

for...in循环会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示例: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输出:

Michael
Bob
Tracy

注意for语句后面的冒号:

再看个求和的例子:

sum = 0
for x in range(101):
sum = sum + x
print(sum)

输出:

5050

注意的是,range(101)生成的是0-100的整数序列,不是到101。

对于字典(dict),for...in循环迭代的是key,而不是value:

dict = {"name":"yjc", "age":18}
for x in dict:
print(x, dict[x])

输出:

name yjc
age 18

while

while循环是其它语言里很经典的循环结构,Pyhton里同样支持。

sum = 0
n = 0
while n < 101:
sum = sum + n
n = n + 1
print(sum)

while循环里只要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需要注意while语句后面的冒号:

循环控制语句

循环里如果我们想终止本次循环,可以使用continue;如果想终止整个循环,则使用break

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sum = 0
n = 0
while n < 5:
n = n + 1
if n == 3:
break #试试替换成continue
sum = sum + n
print(sum)

输出:

# 使用break:
3 # 使用continue:
12

空语句

Python里使用pass表示空语句,即啥也不做。

if age >= 18:
pass

在C语言里等同于:

if( age>=18 ){

}

pass语句什么都不做,那有什么用?实际上pass可以用来作为占位符,比如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写函数的代码,就可以先放一个pass,让代码能运行起来。

因为在其它语言里有花括号,如果花括号里面为空,代表啥也不做,但Python没有花括号,缺少了pass,代码运行就会有语法错误。

Switch/Case模拟

Python没有switch-case,过去写C习惯用Switch/Case语句,官方文档说通过if-elif实现。所以不妨自己来实现Switch/Case功能。

1、通过字典实现

def foo(var):
return {
'a': 1,
'b': 2,
'c': 3,
}.get(var,'error') #'error'为默认返回值,可自设置

2、通过匿名函数实现

def foo(var,x):
return {
'a': lambda x: x+1,
'b': lambda x: x+2,
'c': lambda x: x+3,
}[var](x)

参考

1、循环

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4316089557264a6b348958f449949df42a6d3a2e542c000/001431676242561226b32a9ec624505bb8f723d0027b3e7000

2、python中Switch/Case实现 - gerrydeng - 博客园

https://www.cnblogs.com/gerrydeng/p/719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