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类属性与类常量实现方法分析

时间:2022-08-30 11:18:35

本文实例讲述了PHP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类属性与类常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属性 (Properties)

类的变量成员叫做“属性”,或者叫“字段”、“特征”,在本文档统一称为“属性”。属性声明是由关键字 public,protected或者 private 开头,然后跟一个普通的变量声明来组成。属性中的变量可以初始化,但是初始化的值必须是常数,这里的常数是指 PHP 脚本在编译阶段时就可以得到其值,而不依赖于运行时的信息才能求值。

有关 public,protected 和 private 的更多详细信息,请查看访问控制(可见性)

Note:

为了向后兼容 PHP 4,PHP 5 声明属性依然可以直接使用关键字 var 来替代(或者附加于)public,protected 或private。但是已不再需要 var 了。在 PHP 5.0 到 5.1.3,var 会被认为是废弃的,而且抛出 E_STRICT 警告,但是 5.1.3 之后就不再认为是废弃,也不会抛出警告。

如果直接使用 var 声明属性,而没有用 public,protected 或 private 之一,PHP 5 会将其视为 public。

在类的成员方法里面,可以用 ->(对象运算符):$this->property(其中 property 是该属性名)这种方式来访问非静态属性。静态属性则是用 ::(双冒号):self::$property 来访问。更多静态属性与非静态属性的区别参见 Static 关键字

当一个方法在类定义内部被调用时,有一个可用的伪变量 $this。$this 是一个到主叫对象的引用(通常是该方法所从属的对象,但如果是从第二个对象静态调用时也可能是另一个对象)。

属性声明以及调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php
class SimpleClass
{
  // 错误的属性声明
  public $var1 = 'hello ' . 'world';
  public $var2 = <<<EOD
hello world
EOD;
  public $var3 = 1+2;
  public $var4 = self::myStaticMethod();
  public $var5 = $myVar;
 
  // 正确的属性声明
  public $var6 = myConstant;
  public $var7 = array(true, false);
 
  //在 PHP 5.3.0 及之后,下面的声明也正确
  public $var8 = <<<'EOD'
hello world
EOD;
  // 属性调用
  public getvar1() {
    echo $this->var1;
  }
}
 
$simpleObject = new $SimpleClass();
// 对象调用属性
echo $simpleObject->var1;  // 输出 "hello world"

类常量 (Class Constants)

可以把在类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值定义为常量。在定义和使用常量的时候不需要使用 $ 符号。

常量的值必须是一个定值,不能是变量,类属性,数学运算的结果或函数调用。

接口(interface)中也可以定义常量。更多示例见文档中的接口部分。

自 PHP 5.3.0 起,可以用一个变量来动态调用类。但该变量的值不能为关键字(如 self,parent 或 static)。

定义和使用一个类常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php
class MyClass
{
  const constant = 'constant value';
 
  function showConstant() {
    echo self::constant . "\n";
  }
}
 
echo MyClass::constant . "\n";
 
$classname = "MyClass";
echo $classname::constant . "\n"; // 自 5.3.0 起
 
$class = new MyClass();
$class->showConstant();
 
echo $class::constant."\n"; // 自 PHP 5.3.0 起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PHP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ryanzheng/p/1140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