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TP1和HTTP1.1的区别
1.1 长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
HTTP1.1支持长连接和请求的流水线处理,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在HTTP1.1中默认开启长连接keep-alive,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TTP1.0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HTTP1.0需要使用keep-alive参数来告知服务器端要建立一个长连接。
1.2 节约带宽
HTTP1.0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TTP1.1支持只发送header信息(不带任何body信息),如果服务器认为客户端有权限请求服务器,则返回100,客户端接收到100才开始把请求body发送到服务器;如果返回401,客户端就可以不用发送请求body了节约了带宽。
1.3 HOST域
在HTTP1.0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HTTP1.0没有host域。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Multi-homed Web Servers),并且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支持host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域会报告一个错误(400 Bad Request)。
1.4缓存处理
在HTTP1.0中主要使用header里的If-Modified-Since,Expires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HTTP1.1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例如Entity tag,If-Unmodified-Since, If-Match, If-None-Match等更多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1.5错误通知的管理
在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服务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HTTP/1.1 的持久连接和管道机制允许复用TCP连接,在一个TCP连接中,也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但是所有的数据通信都是按次序完成的,服务器只有处理完一个回应,才会处理下一个回应。比如客户端需要A、B两个资源,管道机制允许浏览器同时发出A请求和B请求,但服务器还是按照顺序,先回应A请求,完成后再回应B请求,这样如果前面的回应特别慢,后面就会有很多请求排队等着,这称为"队头阻塞(Head-of-line blocking)"
二、HTTP1.1和HTTP2的区别
2.1 二进制分帧
首先,HTTP/2 认为明文传输对机器而言太麻烦了,不方便计算机的解析,因为对于文本而言会有多义性的字符,比如回车换行到底是内容还是分隔符,在内部需要用到状态机去识别,效率比较低。于是 HTTP/2 干脆把报文全部换成二进制格式,全部传输01
串,方便了机器的解析。
原来Headers + Body
的报文格式如今被拆分成了一个个二进制的帧,用Headers帧存放头部字段,Data帧存放请求体数据。分帧之后,服务器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完整的 HTTP 请求报文,而是一堆乱序的二进制帧。这些二进制帧不存在先后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排队等待,也就没有了 HTTP 的队头阻塞问题。
2.2 多路复用
通信双方都可以给对方发送二进制帧,这种二进制帧的双向传输的序列,也叫做流(Stream)。HTTP/2 用流来在一个 TCP 连接上来进行多个数据帧的通信,这就是多路复用的概念。
可能你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是乱序首发,那最后如何来处理这些乱序的数据帧呢?
首先要声明的是,所谓的乱序,指的是不同 ID 的 Stream 是乱序的,但同一个 Stream ID 的帧一定是按顺序传输的。二进制帧到达后对方会将 Stream ID 相同的二进制帧组装成完整的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2.3 头部数据压缩
在 HTTP/1.1 及之前的时代,请求体一般会有响应的压缩编码过程,通过Content-Encoding
头部字段来指定,但你有没有想过头部字段本身的压缩呢?当请求字段非常复杂的时候,尤其对于 GET 请求,请求报文几乎全是请求头,这个时候还是存在非常大的优化空间的。HTTP/2 针对头部字段,也采用了对应的压缩算法——HPACK,对请求头进行压缩。
HPACK 算法是专门为 HTTP/2 服务的,它主要的亮点有两个:
-
首先是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建立哈希表,将用到的字段存放在这张表中,那么在传输的时候对于之前出现过的值,只需要把索引(比如0,1,2,…)传给对方即可,对方拿到索引查表就行了。这种传索引的方式,可以说让请求头字段得到极大程度的精简和复用。
HTTP/2 当中废除了起始行的概念,将起始行中的请求方法、URI、状态码转换成了头字段,不过这些字段都有一个":"前缀,用来和其它请求头区分开。
-
其次是对于整数和字符串进行哈夫曼编码,哈夫曼编码的原理就是先将所有出现的字符建立一张索引表,然后让出现次数多的字符对应的索引尽可能短,传输的时候也是传输这样的索引序列,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压缩率。
2.4 服务器推送
服务端推送是一种在客户端请求之前发送数据的机制。网页使用了许多资源:HTML、样式表、脚本、图片等等。在HTTP1.1中这些资源每一个都必须明确地请求。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浏览器从获取HTML开始,然后在它解析和评估页面的时候,增量地获取更多的资源。因为服务器必须等待浏览器做每一个请求,网络经常是空闲的和未充分使用的。
为了改善延迟,HTTP2.0引入了server push,它允许服务端推送资源给浏览器,在浏览器明确地请求之前,免得客户端再次创建连接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获取。这样客户端可以直接从本地加载这些资源,不用再通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