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需求分析的任务
可行性分析是要决定“做还是不做“
需求分析就是要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这个问题。
1.进行需求分析的必要性
2.确定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
3.确定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需求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前者定义了系统做什么,后者定义了系统工作时的特性。
4.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
5.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应该遵守一些原则
6.需求分析的两个任务
首先是需求分析的建模阶段,其次是描述阶段
7.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2.2 需求分析的步骤
1.需求获取
2.分析建模
模型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
3.需求描述
4.需求验证
2.3 需求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需求分析并记录需求结果。需求管理是一种用于查找、记录、组织和跟踪系统需求变更地系统化方法。
2.4 需求分析常用方法
1.功能分解方法
功能分解方法是将一个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每个功能又可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及接口,子功能再继续分解,即功能、子功能和功能接口成为了功能分解方法的3个要素。功能分解方法采用的是自项向下、逐步求精的理念
2.结构化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其逻辑模型由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构成并表示。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数据处理领域问题。
3.信息建模方法
常用的基本工具是E-R图,其基本要素由实体、属性和关系构成。它的核心概念是实体和关系,它的基本策略是从现实中找出实体,然后再用属性对其进行描述。
4.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识别问题域内的对象,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建立3类模型,它们分别是:
描述系统静态结构的对象模型
描述系统控制结构的动态模型
描述系统计算结构的功能模型
其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