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对象技术简介
-
类(class):用来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集合,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
方法:即类中定义的函数
-
类变量:类变量即在类中声明的变量,其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中且在函数体之外;类变量通常不作为实例变量使用
-
数据成员:数据成员指类变量或者实例变量用于处理类及其实例对象的相关的数据;
-
方法重写:当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需求时,可对父类方法进行重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override),也称为方法的重写;
-
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即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只作用于当前实例的类;
-
实例变量:在类的声明中,属性是用变量来表示的,这种变量就称为实例变量,实例变量就是一个用 self 修饰的变量;
-
继承:即一个派生类(derived class)继承基类(base class)的属性和方法;继承允许把一个派生类的对象作为一个基类对象对待;类的继承机制允许多个基类,派生类可以覆盖基类中的任何方法,方法中可以调用基类中的同名方法;
-
实例化: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类的具体对象;
-
对象:通过类定义的数据结构实例,对象包括两个数据成员(类变量和实例变量)和方法;对象可以包含任意数量和类型的数据;
二、类定义
定义一个类的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ClassName:
<statement_1>
...
<statement_N>
注意:定义一个类,类的名称后不能有括号()
三、类对象和类实例化
类对象支持两种操作:属性引用和实例化;
类实例化一般使用ClassName()实现,类实例化后可以使用和()访问属性和方法
类对象实例化后,无法访问局部变量
# 1、类的实例化
class Student:
# 类变量
age = 20;
def student(self):
# 局部变量
# 类对象实例化后,无法访问局部变量
name = 'Kobe'
return "我是一个好学生~~"
# 类实例化
student = Student()
# 访问类变量
print("访问类变量age:" , )
# 访问类方法
print("访问类方法:" , ())
四、构造方法
类中可以定义一个名为 __init__() 的特殊方法(即构造方法),构造方法通常在类实例化时会被自动调用,构造方法(__init__() )可传入参数,参数通过 __init__() 传递到类的实例化操作上;
# 2、构造方法
class Student_2:
def __init__(self , studentname , studentage):
= studentname
= studentage
print("构造函数__init()__在类实例化时被调用")
# 实例化对象,传入参数;构造函数在实例化时被调用
stu = Student_2("Kobe" , 24)
# 访问构造函数的变量
print("构造函数__init()__中的变量studentname:" , )
print("构造函数__init()__中的变量studentage:" , )
构造函数__init()__在类实例化时被调用
构造函数__init()__中的变量studentname: Kobe
构造函数__init()__中的变量studentage: 24
五、类的方法
在类的内部,使用 def 关键字定义类的方法,与一般函数定义不同的是类方法必须包含参数 self,且为第一个参数,self 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不是一个类
# 3.1、self代表类的实例对象,而非类本身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e参数:" , self)
print("seles.__class__参数:" ,self.__class__)
t = Test()
()
sele参数: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7f3f160e47f0>
seles.__class__参数: <class '__main__.Test'>
# 3、类的方法
class People:
# 定义类变量
age = 0
name = ""
# 定义私有变量,私有属性在类外部无法直接进行访问
__height__ = 0
# 定义构造方法,构造方法在类实例化时被调用
def __init__(self , name , age , height):
= age
= name
self.__peopleheight__ = height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我已经 %d 岁了,%d 公斤了哦~~" % ( , , self.__peopleheight__))
# 类实例化,同时传入参数
people = People('Gavin' , 1 , 10)
()
Gavin 说,我已经 1 岁了,10 公斤了哦~~
六、单继承
Python支持类的继承,语法为:
class DerivedClassName(BasicClassName)
<statement_1>
...
<statement_N>
基类(BasicClass)必须与派生类(DerivedClass)定义在同一个作用域内;
当基类(BasicClass)定义在某个模块时,派生类的定义可以使用表达式,如:
class DerivedClassName()
<statement_1>
...
<statement_N>
# 4、类的继承
# 定义基类
class People():
# 定义全局变量
age = 0
name = ''
# 定义私有属性,私有属性在类外部无法直接进行访问
__hight = 0
# 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 , n , a , h):
= n
= a
self.__hight = h
# 定义父类方法
def PeopleIntroduce(self):
print("大家好,我的名字是$s , 我今年%d 岁" % ( , ))
# 定义派生类,继承父类
class Student(People):
# 定义派生类的变量
male = ""
# 定义子类的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 , n , a , h , m):
#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传入参数
People.__init__(self , n , a , h)
# 子类构造方法参数传值
= m
# 重写父类的方法
def StudentIntroduce(self):
print("大家好,我的名字是%s , 我今年%d岁,我是一个%s" % ( , , ))
# 实例化子类,传入参数
student = Student("Daisy" , 1 , 50 , "女宝宝")
# 调用子类方法
()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Daisy , 我今年1岁,我是一个女宝宝
七、多继承
Python同样支持类的多继承,语法为:
class DerivedClassName(BasicClassName1 , BasicClassName2 , BasicClassName3)
<statement_1>
...
<statement_N>
注意:需要关注圆括号中父类的顺序,若是父类中有相同的方法名,而在子类使用时未指定,python从左至右搜索,即方法在子类中未找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