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的实现原理

时间:2025-02-15 13:13:47

在JDK8中,HashMap底层是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来实现的。

HashMap是基于哈希算法来确定元素的位置(槽)的,当我们向集合中存入数据时,它会计算传入的Key的哈希值,并利用哈希值取余来确定槽的位置。如果元素发生碰撞,也就是这个槽已经存在其他的元素了,则HashMap会通过链表将这些元素组织起来。如果碰撞进一步加剧,某个链表的长度达到了8,则HashMap会创建红黑树来代替这个链表,从而提高对这个槽中数据的查找的速度。

HashMap中,数组的默认初始容量为16,这个容量会以2的指数进行扩容。具体来说,当数组中的元素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HashMap就会扩容,这个比例叫做负载因子,默认为0.75。自动扩容机制,是为了保证HashMap初始时不必占据太大的内存,而在使用期间又可以实时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采用2的指数进行扩容,是为了利用位运算,提高扩容运算的效率。

HashMap是非线程安全的,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各线程同时触发HashMap的改变时,都有可能会发生冲突。所以,在多线程环境下不建议使用HashMap,可以考虑使用Collections将HashMap转为线程安全的HashMap,更为推荐的方式则是使用ConcurrentHash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