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排序介绍
快速排序(Quick Sort)使用分治法策略。
它的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数,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着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快速排序流程:
(1)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基准值。
(2)将所有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
(3)递归地把“基准值前面的子数列”和“基准值后面的子数列”进行排序。
二、快速排序图文说明
1. 快速排序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
// 参数说明:
// a -- 待排序的数组
// l -- 数组的左边界(例如,从起始位置开始排序,则l=0)
// r -- 数组的右边界(例如,排序截止到数组末尾,则r=-1)
void Quick_Sort(int a[], int l, int r) {
if (l < r) {
int i, j, x;
i = l;
j = r;
x = a[i];
while(i<j) {
while (i<j && a[j]>x) {
j--; // 从右向左找第一个小于x的数
}
if (i < j) {
a[i++] = a[j]; // 将小于x的值放在左边
}
while (i < j && a[i] < x) {
i++; // 从左向右找第一个大于x的数
}
if (i < j) {
a[j--] = a[i]; // 将大于x的值放在右边
}
}
a[i] = x;
Quick_Sort(a, l, i - 1);
Quick_Sort(a, i+1, r);
}
}
int main() {
int arr[] = { 9,5,1,6,2,3,0,4,8,7 };
Quick_Sort(arr, 0, 9);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i]);
}
printf("\n");
return 0;
}
下面以数列a={30,40,60,10,20,50}为例,演示它的快速排序过程(如下图)。
上图只是给出了第1趟快速排序的流程。
在第1趟中,设置x=a[i],即x=30。
(01)从“右 --> 左”查找小于x的数:找到满足条件的数a[j]=20,此时j=4;然后将a[j]赋值a[i],此时i=0;接着从左往右遍历。
(02)从“左 --> 右”查找大于x的数:找到满足条件的数a[i]=40,此时i=1;然后将a[i]赋值a[j],此时j=4;接着从右往左遍历。
(03)从“右 --> 左”查找小于x的数:找到满足条件的数a[j]=10,此时j=3;然后将a[j]赋值a[i],此时i=1;接着从左往右遍历。
(04)从“左 --> 右”查找大于x的数:找到满足条件的数a[i]=60,此时i=2;然后将a[i]赋值a[j],此时j=3;接着从右往左遍历。
(05)从“右 --> 左”查找小于x的数:没有找到满足条件的数。当i>=j时,停止查找;然后将x赋值给a[i]。此趟遍历结束。
按照同样的方法,对子数列进行递归遍历。最后得到有序数组!
三、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稳定性
1. 快速排序稳定性
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算法,它不满足稳定算法的定义。
算法稳定性:假设在数列中存在a[i] = a[j],若在排序之前,a[i]在a[j]前面;并且排序之后,a[i]仍然在a[j]前面。则这个排序算法是稳定的。
2. 快速排序时间复杂度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情况下是 O ( N^2 ),平均的时间复杂度是0( N * lgN )。
这句话很好理解:假设被排序的数列中有 N 个数。遍历一次的时间复杂度是O( N ),需要遍历多少次呢?至少 lg ( N +1)次,最多 N 次。
(01)为什么最少是 lg ( N +1)次?快速排序是采用的分治法进行遍历的,我们将它看作一棵二叉树,它需要遍历的次数就是二叉树的深度,而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定义,它的深度至少是 lg(N +1)。因此,快速排序的遍历次数最少是 Ig ( N +1)次。
(02)为什么最多是 N 次?这个应该非常简单,还是将快速排序看作一棵二叉树,它的深度最大是 N 。因此,快读排序的遍历次数最多是 N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