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嵌入式最全面试题及参考答案(3万字长文)

时间:2024-10-09 12:12:37

目录

你了解海康威视这个公司嘛?

公司概述

什么是C++的面向对象?

了解网络协议吗、TCP UDP区别、socket套接字、描述一下客户端与服务端如何通过socket建立通信(具体的代码流程)

网络协议

TCP与UDP的区别

Socket通信流程

linux新建线程默认分配内存大小?

linux中断模块,为什么分上下半部?中断服务函数中要注意些什么?

中断上下半部的原因

中断服务函数注意事项

linux中的信号机制

linux中如何进行任务调度

IIC介绍

特点

通信过程

示例

使用通信协议遇到的问题

常见问题

解决方案

FreeRTOS操作系统移植碰到的问题

移植挑战

解决策略

CPU和MCU的区别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

比较表

8086架构和ARM CM3内核架构

8086架构

ARM Cortex-M3

比较表

MCU的全称

蓝牙模块和串口整体通信过程

通信流程

示例

为什么选择海康

CPU的组成

组成表

软件SPI和硬件SPI的区别

硬件SPI

软件SPI

比较表

项目里PID设计和调参过程

设计步骤

参数调整

示例

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区别

函数指针

指针函数

示例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

线程

比较表

malloc和new的区别

malloc

new

示例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linux查看文件的命令

常用命令

示例

插入排序的整体实现

插入排序算法

示例

GET和POST的区别

GET

POST

比较表

嵌入式网络编程步骤

步骤

示例

STM32程序有哪几个段

常见的段

示例

全局变量(const和非const)存放在程序的哪个段中

存放位置

示例

Linux程序如果访问空指针会出现什么

示例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SegmentFault怎么调试

示例

SegmentFault是怎么抛出的

信号处理

示例

Linux内核里访问是虚地址还是实地址

MMU的作用

MMU是硬件还是软件

MMU是如何进行虚实地址映射的

页表结构

示例

MMU是怎么抛出访问错误的

处理过程

示例

三级页表是如何寻址的

三级页表结构

页表项结构

寻址过程

示例

代码示例

有做过多线程编程吗

示例

举了一个例子问这样的多任务同步是否有隐患

隐患分析

有了解过FreeRTOS的任务切换吗

任务切换流程

多任务切换的流程

示例

线程池怎么设计的

示例

如何保证并发安全

示例

如何用mutex实现读写锁

示例

FreeRTOS任务调度的特点

优先级调度

时间片调度

状态管理

任务切换

任务优先级继承

示例

你用过哪些嵌入式Linux平台,做过什么项目吗

平台

项目示例

说一下 C 语言编译的过程

预处理

编译

汇编

链接

示例

嵌入式自动增长缓冲区的实现原理

实现步骤

示例

堆栈溢出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示例

malloc 后调用free后在内存中的状态

示例

空指针和野指针的区别

空指针

野指针

示例

对/空野指针进行操作会产生什么问题

问题

示例

动态库和静态库在内存中状态有什么区别

动态库

静态库

比较表

示例

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退出的方式有哪几种

主动退出

信号引发的退出

异常引发的退出

示例

知道静态链接与动态链接吗

静态链接

动态链接

比较表

你的项目里哪些部分是动态链接,哪些部分是静态链接

动态链接

静态链接

示例

知道结构体字节对齐吗

原因

示例

内存布局

进程与线程区别是什么

进程

线程

比较表

线程同步机制有哪些?刚刚提到了条件变量,展开描述一下?

同步机制

条件变量

示例

GPL 和 LGPL 开源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GPL

LGPL

比较表

示例

数组和链表的区别?什么时候用数组?什么时候用链表?

数组

链表

使用场景

比较表

如何避免重复包含头文件?

示例

大小端是什么?如何用C语言判断大小端?

大小端定义

判断方法

堆和栈的区别?

比较表

Java代码实现:双向链表插入

Java代码实现:寻找数组中的最大最小值

Java代码实现:给一个数组,如何去重,并保证原有数据的顺序


你了解海康威视这个公司嘛?

海康威视是一家领先的安防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海康威视主要业务涵盖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同时也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概述
  • 主营业务:提供包括前端摄像头、后端存储设备、显示控制设备等在内的全方位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市场地位: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安防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技术创新:持续投入研发,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特别是在视频处理算法、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安全项目,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 国际业务:除了国内市场外,海康威视的产品和服务也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什么是C++的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 是一种编程范式,它使用“对象”来设计软件。在 C++ 中,面向对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封装 (Encapsulation): 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类。类可以隐藏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供外部调用。

    • 示例class Person { private: std::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d::string n); std::string getName(); };
  2. 继承 (Inheritance): 类可以从其他类派生,派生出的新类将继承基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添加新的功能或覆盖已有功能。

    • 示例class Student : public Person { private: int grade; public: void setGrade(int g); int getGrade(); };
  3. 多态 (Polymorphism): 同一接口名可以对应多种不同的行为实现,允许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 示例virtual void speak() = 0; 在基类中声明纯虚函数,由子类来实现具体的行为。
  4. 抽象 (Abstraction): 抽象类是不能被实例化的类,通常用于定义接口或提供部分实现。

    • 示例class Animal { public: virtual void makeSound() = 0; };

了解网络协议吗、TCP UDP区别、socket套接字、描述一下客户端与服务端如何通过socket建立通信(具体的代码流程)

网络协议
  • TCP/IP模型 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等层次,用于描述互联网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TCP与UDP的区别
特征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连接性 面向连接 无连接
可靠性 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和完整性
数据包 流式传输 数据报方式
错误检查 自动重传 较少错误检查
性能 相对较低 较高
Socket通信流程

Socket 是一种在不同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可以实现跨主机之间的通信。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socket建立通信的流程:

服务器端代码示例:

  1. #include <sys/>
  2. #include <netinet/in.h>
  3. #include <arpa/>
  4. #include <>
  5. #include <>
  6. #include <>
  7. int main(void)
  8. {
  9. int server_fd, new_socket;
  10. struct sockaddr_in address;
  11. int opt = 1;
  12. int addrlen = sizeof(address);
  13. char buffer[1024] = {0};
  14. const char* welcome = "Hello from server";
  15. // Creating socket file descriptor
  16. if ((server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17. perror("socket failed");
  18. // Forcefully attaching socket to the port 8080
  19. if (setsockopt(server_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 SO_REUSEPORT,
  20. &opt, sizeof(opt)))
  21. perror("setsockopt");
  22. 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23. 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24. address.sin_port = htons( 8080 );
  25. // Forcefully attaching socket to the port 8080
  26. if (bind(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27. sizeof(address))<0)
  28. perror("bind failed");
  29. // Listen for up to 3 pending connections
  30. if (listen(server_fd, 3) < 0)
  31. perror("listen");
  32. // Accept the connection request
  33. if ((new_socket = accept(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34. (socklen_t*)&addrlen))<0)
  35. perror("accept");
  36. send(new_socket, welcome, strlen(welcome), 0);
  37.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38. return 0;
  39. }

客户端代码示例:

 
  1. #include <sys/>
  2. #include <arpa/>
  3. #include <>
  4. #include <>
  5. #include <>
  6. #include <>
  7. #include <string.h>
  8. #include <>
  9.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0. {
  11. int sock = 0, valread;
  12.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13. const char *hello = "Hello from client";
  14. if ((soc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15. {
  16. printf("\n Socket creation error \n");
  17. return -1;
  18. }
  19.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20.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8080);
  21. // Convert IPv4 and IPv6 addresses from text to binary form
  22. if(inet_pton(AF_INET, "127.0.0.1", &serv_addr.sin_addr)<=0)
  23. {
  24. printf("\nInvalid address/ Address not supported \n");
  25. return -1;
  26. }
  27. if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 *)&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 0)
  28. {
  29. printf("\nConnection Failed \n");
  30. return -1;
  31. }
  32. send(sock, hello, strlen(hello), 0);
  33.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34. return 0;
  35. }

linux新建线程默认分配内存大小?

在Linux系统中,创建线程时并没有固定的标准默认堆栈大小。这通常依赖于具体的编译器和运行环境配置。例如,在GCC编译器下,通常默认的线程堆栈大小可以通过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函数设置。

linux中断模块,为什么分上下半部?中断服务函数中要注意些什么?

中断上下半部的原因
  • 效率: 上半部处理紧急的硬件中断,下半部处理不那么紧急的任务,避免长时间占用CPU。
  • 资源限制: 上半部可能受限于某些资源的使用,如不能睡眠,而下半部则可以执行更耗时的操作。
中断服务函数注意事项
  • 保持简洁: 中断服务函数应尽可能短小,以减少中断延迟。
  • 避免阻塞: 不应该在中断服务函数中执行任何可能阻塞的系统调用。
  • 数据同步: 使用原子操作或者锁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linux中的信号机制

信号 (Signals) 是操作系统用来通知进程发生某些类型的异常情况的一种机制。信号可以由硬件异常触发,也可以由软件生成。Linux 支持多种信号类型,每种信号都有特定的默认处理动作。

  • 信号类型: 如SIGINT、SIGTERM、SIGKILL等。
  • 信号处理: 可以忽略、捕获或执行默认动作。
  • 信号发送: 可以通过kill命令或raise函数发送信号给进程。

linux中如何进行任务调度

Linux 内核采用了一种称为**CFS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的调度策略,该策略旨在公平地分配处理器时间给各个进程。CFS 调度器的主要特性包括:

  • 公平性: 每个进程获得相等的CPU时间片。
  • 优先级: 进程可以根据优先级调整其CPU时间份额。
  • 实时支持: 支持实时进程的优先级抢占。

任务调度涉及到多个内核组件和算法,主要包括进程状态管理、就绪队列管理和进程上下文切换等。

IIC介绍

I²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是一种两线式串行总线标准,用于轻量级、低成本、短距离的通信。它是由飞利浦公司在1982年开发的,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微控制器、传感器和其他外围设备之间。

特点
  • 简单: 只需要两条双向总线,一条数据线SDA (Serial Data Line) 和一条时钟线SCL (Serial Clock Line)。
  • 多器件: 支持多个器件共用同一总线,每个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
  • 主从模式: 通信过程中,一个主控器发起数据传输,而一个或多个从机响应。
  • 仲裁: 多个主控器竞争总线时,I²C总线支持硬件仲裁,确保只有一个主控器能够控制总线。
通信过程
  1. 开始条件: 主控器拉低SDA线,然后在SCL为高电平时,将SDA线拉高。
  2. 寻址: 发送从机的7位或10位地址,随后是一个读/写位 (R/W)。
  3. 数据传输: 主控器发送或接收数据字节,每个字节后都需要ACK/NACK确认。
  4. 停止条件: 主控器在SCL为高电平时,将SDA线从低电平拉高。
示例
 
  1. void i2c_write(uint8_t addr, uint8_t reg, uint8_t data) {
  2. (addr); // 开始传输,指定目标地址
  3. Wire.write(reg); // 写寄存器地址
  4. Wire.write(data); // 写数据
  5. (); // 结束传输
  6. }

使用通信协议遇到的问题

常见问题
  • 信号干扰: 由于电磁干扰或接地不良导致的信号质量下降。
  • 数据同步: 两端设备的时钟差异可能导致数据错位。
  • 协议兼容性: 不同设备间协议版本不一致导致通信失败。
  • 错误检测: 缺乏有效的错误检测机制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未被发现。
  • 缓冲区溢出: 接收方缓冲区容量不足,导致数据丢失。
解决方案
  • 屏蔽和滤波: 对电缆进行屏蔽处理,使用滤波器减少干扰。
  • 同步机制: 实现精确的时钟同步机制,如使用时钟恢复电路。
  • 协议标准化: 使用标准化的协议版本,确保兼容性。
  • 校验和: 添加CRC (循环冗余校验) 或奇偶校验等机制。
  • 缓冲区管理: 动态调整缓冲区大小,防止溢出。

FreeRTOS操作系统移植碰到的问题

移植挑战
  • 内存管理: 不同平台的内存分配和释放机制可能不同。
  • 中断处理: 中断优先级和处理方式需要适配目标平台。
  • 时钟源: 需要找到合适的时钟源以支持定时器和延时。
  • 任务调度: 确保移植后的调度策略与原平台兼容。
  • 硬件抽象层: 设计通用的硬件抽象层以简化移植工作。
解决策略
  • 定制配置文件: 根据目标硬件编写特定的配置文件。
  • 中断服务程序: 为每个中断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并确保它们与FreeRTOS协同工作。
  • 时钟初始化: 初始化时钟源,提供稳定的时基。
  • 调度器初始化: 根据硬件特性调整调度器参数。
  • 硬件驱动: 开发符合FreeRTOS要求的硬件驱动程序。

CPU和MCU的区别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通用性强: 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 扩展性好: 通常需要搭配外部芯片(如RAM、ROM)来完成完整系统。
  • 功耗较高: 由于高性能需求,功耗通常较大。
MCU (Microcontroller Unit)
  • 集成度高: 内置CPU、RAM、ROM、定时器、I/O端口等。
  • 成本效益: 一体化设计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 低功耗: 优化设计使得MCU在低功耗应用中表现出色。
比较表
特性 CPU MCU
主要特点 通用性强,扩展性好,性能高 高集成度,成本效益好,低功耗
应用场景 个人电脑、服务器、高端嵌入式系统等 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等
内部组件 仅包含CPU 包含CPU、RAM、ROM、定时器、I/O等
功耗 相对较高

8086架构和ARM CM3内核架构

8086架构
  • 16位体系结构: 8086是Intel推出的一款16位微处理器。
  • 寻址能力: 20位地址总线支持1MB的物理地址空间。
  • 指令集: 使用复杂指令集 (CISC)。
  • 分段内存模型: 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个段。
ARM Cortex-M3
  • 32位体系结构: Cortex-M3是基于ARMv7架构的32位微控制器内核。
  • 指令集: 使用Thumb-2指令集,支持16位和32位指令。
  • 硬件特性: 包括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 (NVIC) 和存储器保护单元 (MPU)。
  • 低功耗设计: 专为嵌入式应用优化,具有节能特性。
比较表
特性 8086架构 ARM Cortex-M3架构
位宽 16位 32位
寻址空间 1MB 4GB
指令集 CISC Thumb-2
内存管理 分段模型 线性地址空间
低功耗 不是主要设计目标 优化设计以降低功耗

MCU的全称

MCU 的全称是 Microcontroller Unit,即微控制器单元。这是一种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蓝牙模块和串口整体通信过程

通信流程
  1. 初始化: 设置蓝牙模块的工作模式、波特率等。
  2. 连接: 使用AT命令让蓝牙模块进入配对模式并建立连接。
  3. 数据传输: 通过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示例
 
  1. void setup() {
  2. (9600); // 初始化串口
  3. ("Initializing Bluetooth...");
  4. // 发送AT命令初始化蓝牙模块
  5. ("AT+NAME=MyDevice\r\n");
  6. delay(1000); // 等待响应
  7. }
  8. void loop() {
  9. if (()) {
  10. char c = Serial.read();
  11. ("Received: ");
  12. (c);
  13. }
  14. // 发送数据到蓝牙模块
  15. ("Sending: Hello World!");
  16. delay(1000);
  17. }

为什么选择海康

选择海康威视作为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的原因可能包括:

  • 市场领导地位: 海康威视在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 技术优势: 强大的研发投入,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 产品多样化: 提供全方位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客户服务: 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品牌信誉: 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客户口碑。

CPU的组成

*处理器 (CPU) 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 算术逻辑单元 (ALU): 执行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控制单元 (CU): 控制指令的执行,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和执行指令。
  • 寄存器组: 存储临时数据、指令和地址信息。
  • 缓存: 用于提高数据访问速度,通常分为L1、L2和L3缓存。
  • 总线接口单元 (BIU): 与外部系统总线交互,负责数据和指令的传输。
组成表
组件 功能
ALU 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CU 控制指令执行流程
寄存器组 存储临时数据和指令
缓存 快速存储数据,提高访问速度
BIU 管理与外部总线的数据交换

软件SPI和硬件SPI的区别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短距离通信。SPI可以分为硬件SPI和软件SPI两种形式。

硬件SPI
  • 硬件支持: 利用专门的SPI硬件模块实现通信。
  • 效率: 由于硬件支持,通信速度较快。
  • 易用性: 通常只需要简单的配置即可使用。
  • 资源占用: 可能会占用一定的硬件资源。
软件SPI
  • 模拟实现: 通过软件来模拟SPI协议。
  • 灵活性: 可以在没有硬件SPI接口的设备上实现SPI通信。
  • 可定制性: 容易进行修改和定制以适应特定需求。
  • 性能: 相对于硬件SPI,软件SPI可能会慢一些。
比较表
特性 硬件SPI 软件SPI
实现方式 专用硬件模块 软件模拟
效率 相对较低
易用性 配置简单 需要更多编程工作
灵活性 固定 可定制

项目里PID设计和调参过程

PID控制器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ler) 是一种常用的闭环控制系统,用于自动调节系统输出,使系统输出接近设定值。

设计步骤
  1. 确定系统模型: 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
  2. 选择PID参数: 初始设定比例系数P、积分系数I和微分系数D。
  3. 仿真测试: 在仿真环境中测试PID控制器的性能。
  4. 现场调试: 在实际系统中进行调试,进一步优化参数。
参数调整
  1. 比例系数 (P): 控制输出与误差成正比,增加P可以加快响应速度但可能引入振荡。
  2. 积分系数 (I): 用于消除稳态误差,过高的I会导致系统超调。
  3. 微分系数 (D): 依据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输出,增加D可以改善动态响应,但过大会引入噪声敏感性。
示例
 
  1. double Kp = 0.5; // 比例系数
  2. double Ki = 0.1; // 积分系数
  3. double Kd = 0.05; // 微分系数
  4. double error = setpoint - process_value; // 当前误差
  5. integral += error * dt; // 积分累加
  6. derivative = (error - last_error) / dt; // 微分计算
  7. output = Kp * error + Ki * integral + Kd * derivative;
  8. last_error = error;

函数指针和指针函数区别

函数指针
  • 定义: 存储函数地址的变量。
  • 用途: 传递函数作为参数,实现回调等。
  • 声明int (*func_ptr)(int, int);
指针函数
  • 定义: 返回指针的函数。
  • 用途: 返回指向数据的指针。
  • 声明int* func(int);
示例
 
  1. // 函数指针示例
  2. int add(int x, int y) {
  3. return x + y;
  4. }
  5. int main() {
  6. int (*func_ptr)(int, int) = add;
  7. int result = func_ptr(5, 3);
  8. printf("Result: %d\n", result);
  9. return 0;
  10. }
  11. // 指针函数示例
  12. int* create_int() {
  13. int value = 10;
  14. return &value;
  15. }
  16. int main() {
  17. int* ptr = create_int();
  18. printf("Value: %d\n", *ptr);
  19. return 0;
  20. }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进程
  • 独立资源: 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
  • 通信机制: 进程间通信较为复杂。
  • 开销: 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较大。
线程
  • 共享资源: 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 通信机制: 线程间的通信更为简单。
  • 开销: 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小。
比较表
特性 进程 线程
资源占用 独立的地址空间 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通信机制 进程间通信相对复杂 线程间通信简单
开销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大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小

malloc和new的区别

malloc
  • 标准库函数: 属于C语言标准库的一部分。
  • 返回类型: 返回void*类型指针。
  • 内存初始化: 不会初始化分配的内存。
new
  • C++关键字: 用于C++语言中的内存动态分配。
  • 构造函数调用: 分配内存后自动调用构造函数。
  • 返回类型: 返回特定类型的指针。
示例
 
  1. // malloc示例
  2. int* arr = (int*)malloc(sizeof(int) * 10);
  3. if (arr != NULL) {
  4. // 使用arr
  5. free(arr);
  6. }
  7. // new示例
  8. int* arr = new int[10];
  9. if (arr != NULL) {
  10. // 使用arr
  11. delete[] arr;
  12. }

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 第一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SYN包,请求建立连接。
  •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回应SYN+ACK包。
  •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发送ACK包确认连接。
四次挥手
  • 第一次挥手: 客户端发送FIN包请求关闭连接。
  • 第二次挥手: 服务器回应ACK包确认收到。
  • 第三次挥手: 服务器发送FIN包请求关闭连接。
  • 第四次挥手: 客户端回应ACK包确认收到。

linux查看文件的命令

常用命令
  • cat: 显示文件内容。
  • more: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支持前后滚动。
  • head: 显示文件的开头几行。
  • tail: 显示文件的结尾几行。
  • vim: 编辑文件。
示例
 
  1. # 显示文件全部内容
  2. cat
  3. #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4. more
  5. #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支持前后滚动
  6. less
  7. # 显示文件开头10行
  8. head -n 10
  9. # 显示文件结尾10行
  10. tail -n 10

插入排序的整体实现

插入排序算法
  1. 遍历数组: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遍历。
  2. 比较交换: 将当前元素与前面的元素比较并交换位置。
  3. 重复步骤: 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正确排序。
示例
 
  1. void insertionSort(int arr[], int n) {
  2. int i, key, j;
  3. for (i = 1; i < n; i++) {
  4. key = arr[i];
  5. j = i - 1;
  6. while (j >= 0 && arr[j] > key) {
  7. arr[j + 1] = arr[j];
  8. j--;
  9. }
  10. arr[j + 1] = key;
  11. }
  12. }
  13. int main() {
  14. int arr[] = {12, 11, 13, 5, 6};
  15. 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16. insertionSort(arr, n);
  17. printf("Sorted array: \n");
  18. for (int i = 0; i < n; i++)
  19. printf("%d ", arr[i]);
  20. printf("\n");
  21. return 0;
  22. }

GET和POST的区别

GET
  • 安全性: 参数可见,不适合传输敏感信息。
  • 长度限制: URL长度有限制,不适合大数据传输。
  • 缓存: 可以被浏览器缓存。
  • 幂等性: 多次请求相同结果。
POST
  • 安全性: 参数不直接显示在URL中,适合传输敏感信息。
  • 长度限制: 没有长度限制,适合大数据传输。
  • 缓存: 通常不会被浏览器缓存。
  • 幂等性: 多次请求可能产生不同结果。
比较表
特性 GET POST
安全性 参数可见,不适合敏感信息 参数不直接显示,适合敏感信息
长度限制 URL长度有限制 没有长度限制
缓存 可以被浏览器缓存 通常不会被浏览器缓存
幂等性 多次请求相同结果 多次请求可能产生不同结果

嵌入式网络编程步骤

步骤
  1. 初始化网络: 配置网络接口。
  2. 创建套接字: 使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
  3. 绑定地址: 使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与本地地址绑定。
  4. 监听连接: 使用listen()函数监听连接请求。
  5. 接受连接: 使用accept()函数接受客户端连接。
  6. 数据传输: 使用send()recv()函数发送和接收数据。
  7. 关闭连接: 使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
示例
 
  1. #include <sys/>
  2. #include <netinet/in.h>
  3. #include <arpa/>
  4. #include <>
  5. #include <>
  6. #include <>
  7. int main() {
  8. int server_fd, new_socket;
  9. struct sockaddr_in address;
  10. int opt = 1;
  11. int addrlen = sizeof(address);
  12. char buffer[1024] = {0};
  13. const char* welcome = "Hello from server";
  14. // 创建套接字
  15. if ((server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0) {
  16. perror("socket failed");
  17. exit(EXIT_FAILURE);
  18. }
  19. // 绑定地址
  20. if (setsockopt(server_fd,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 SO_REUSEPORT, &opt, sizeof(opt))) {
  21. perror("setsockopt");
  22. exit(EXIT_FAILURE);
  23. }
  24. address.sin_family = AF_INET;
  25. address.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26. address.sin_port = htons(8080);
  27. if (bind(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izeof(address)) < 0) {
  28. perror("bind failed");
  29. exit(EXIT_FAILURE);
  30. }
  31. // 监听连接
  32. if (listen(server_fd, 3) < 0) {
  33. perror("listen");
  34. exit(EXIT_FAILURE);
  35. }
  36. // 接受连接
  37. if ((new_socket = accept(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ocklen_t*)&addrlen)) < 0) {
  38. perror("accept");
  39. exit(EXIT_FAILURE);
  40. }
  41. // 发送数据
  42. send(new_socket, welcome, strlen(welcome), 0);
  43. printf("Hello message sent\n");
  44. return 0;
  45. }

STM32程序有哪几个段

在STM32程序中,链接器脚本通常会定义不同的内存区域,以组织和管理程序的不同部分。这些区域通常被称为“段”。

常见的段
  • .text段: 包含程序的代码,通常是只读的。
  • .rodata段: 包含只读数据,如字符串常量。
  • .data段: 包含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bss段: 包含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通常在程序启动时清零。
  • .heap段: 动态分配内存的区域。
  • .stack段: 函数调用栈的区域。
示例

  1. // STM32程序的典型段定义
  2. // 在链接器脚本中定义
  3. MEMORY
  4. {
  5. flash (rx) : ORIGIN = 0x08000000, LENGTH = 512K
  6. sram (rwx) : ORIGIN = 0x20000000, LENGTH = 64K
  7. }
  8. SECTIONS
  9. {
  10. text : {
  11. *(.text)
  12. } > flash
  13. rodata : {
  14. *(.rodata)
  15. } > flash
  16. data : {
  17. *(.data)
  18. } > sram AT> flash
  19. bss : {
  20. *(.bss)
  21. *(COMMON)
  22. } > sram
  23. heap : {
  24. KEEP(*(.heap))
  25. } > sram
  26. stack : {
  27. KEEP(*(.stack))
  28. } > sram
  29. }

全局变量(const和非const)存放在程序的哪个段中

存放位置
  • const全局变量: 存放在.rodata段。
  • 非const全局变量: 已初始化的变量存放在.data段,未初始化的变量存放在.bss段。
示例
 

  1. // 全局变量示例
  2. const char *const_string = "Hello, World!";
  3. char non_const_string[20] = "Hello, World!";
  4. // 在链接器脚本中
  5. SECTIONS
  6. {
  7. rodata : {
  8. *(.rodata)
  9. *(.rodata*)
  10. _rodata_start = .;
  11. KEEP(*(.))
  12. _rodata_end = .;
  13. } > flash
  14. data : {
  15. *(.data)
  16. *(.data*)
  17. _data_start = .;
  18. *(.data.global)
  19. _data_end = .;
  20. } > sram AT> flash
  21. bss : {
  22. _bss_start = .;
  23. *(.bss)
  24. *(.bss*)
  25. *(COMMON)
  26. _bss_end = .;
  27. } > sram
  28. }

Linux程序如果访问空指针会出现什么

当一个程序试图通过空指针访问内存时,通常会发生以下情况之一:

  • Segmentation fault: 访问空指针会导致程序崩溃,通常会引发一个段错误 (Segmentation Fault)。
  • 未定义行为: 如果编译器或运行环境允许,访问空指针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
示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t main() {
  3. int *ptr = nullptr;
  4. try {
  5. std::cout << *ptr << std::endl; // 尝试访问空指针
  6. } catch (...) {
  7. std::cerr << "Caught an exception" << std::endl;
  8. }
  9. return 0;
  10. }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

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大致如下:

  1. 加载内核: BIOS/UEFI 加载内核到内存中。
  2. 初始化: 执行内核的启动代码。
  3. 硬件初始化: 检测和初始化硬件设备。
  4. 内存管理: 初始化MMU和分页机制。
  5. 设备驱动加载: 加载必要的设备驱动。
  6. 系统初始化: 设置系统时钟、中断处理等。
  7. 启动init: 运行初始进程,通常是/sbin/init/usr/lib/systemd/systemd

SegmentFault怎么调试

Segmentation Fault 通常发生在程序试图访问非法内存地址时。调试此类错误的方法包括:

  • 使用gdb: 通过gdb调试器来定位导致段错误的代码行。
  • 代码审查: 仔细检查可能导致空指针或越界访问的代码。
  • 日志记录: 在可疑代码处添加日志记录语句,以跟踪程序的状态。
  • 内存工具: 使用Valgrind等工具检测内存泄漏或使用未初始化的内存。
示例
 
  1. # 使用gdb调试
  2. gdb ./your_program
  3. (gdb) run
  4. Segmentation fault
  5. (gdb) bt
  6. #0 0x00000000004010a0 in main () at your_program.c:10
  7. int *ptr = nullptr;
  8. std::cout << *ptr << std::endl; // 导致段错误的行

SegmentFault是怎么抛出的

当程序尝试访问非法内存地址时,操作系统检测到这种访问并触发一个信号。对于Segmentation Fault,通常是通过SIGSEGV信号抛出。

信号处理
  • 默认处理: 默认情况下,接收到SIGSEGV信号会导致程序立即终止。
  • 自定义处理: 可以注册一个信号处理函数来处理SIGSEGV,从而在程序崩溃之前执行清理操作。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iostream>
  3. void signal_handler(int sig) {
  4. std::cerr << "Segmentation fault detected!" << std::endl;
  5. exit(EXIT_FAILURE);
  6. }
  7. int main() {
  8. signal(SIGSEGV, signal_handler);
  9. int *ptr = nullptr;
  10. std::cout << *ptr << std::endl; // 触发SIGSEGV
  11. return 0;
  12. }

Linux内核里访问是虚地址还是实地址

在Linux内核中,内存访问通常使用虚拟地址。这是通过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 实现的,MMU负责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MMU的作用
  • 地址转换: 从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 内存保护: 确保进程只能访问自己的内存空间。
  • 分页: 管理内存的分页机制。

MMU是硬件还是软件

MMU (Memory Management Unit) 是一种硬件组件,它位于CPU和物理内存之间,负责地址转换和内存保护。

MMU是如何进行虚实地址映射的

MMU通过页表机制来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页表是一个数据结构,其中包含了虚拟页面到物理帧的映射关系。

页表结构
  • 页目录表: 包含一系列页表项,每个页表项指向一个页表。
  • 页表: 包含一系列页表项,每个页表项对应一个物理帧。
示例
 
  1. struct PageTableEntry {
  2. unsigned long pfn; // Physical Frame Number
  3. unsigned int flags; // Access flags
  4. };
  5. struct PageDirectoryEntry {
  6. unsigned long pde; // Pointer to Page Table Entry
  7. unsigned int flags; // Access flags
  8. };
  9. // 假设页大小为4KB
  10. const size_t PAGE_SIZE = 4096;
  11. const size_t PAGE_SHIFT = 12;
  12. const size_t PAGE_MASK = ~(PAGE_SIZE - 1);
  13.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页目录索引
  14. unsigned long get_page_directory_index(unsigned long vaddr) {
  15. return (vaddr >> (PAGE_SHIFT + 9));
  16. }
  17.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页表索引
  18. unsigned long get_page_table_index(unsigned long vaddr) {
  19. return (vaddr >> PAGE_SHIFT) & 0x1FF;
  20. }
  21.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页内偏移
  22. unsigned long get_page_offset(unsigned long vaddr) {
  23. return vaddr & PAGE_MASK;
  24. }

MMU是怎么抛出访问错误的

当MMU检测到非法访问时,它会通过抛出异常来通知CPU。对于Linux内核来说,这意味着MMU会生成一个Page Fault异常。

处理过程
  1. 检测: MMU检测到非法访问。
  2. 抛出: 通过硬件机制抛出Page Fault异常。
  3. 处理: CPU跳转到异常处理程序,通常是内核中的Page Fault处理函数。
  4. 响应: 内核分析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比如终止程序或分配内存。
示例
 
  1. // 伪代码表示Page Fault处理
  2. void page_fault_handler(unsigned long fault_address, unsigned long error_code) {
  3. // 分析故障地址和错误码
  4. if (/* 确定为非法访问 */) {
  5. // 处理非法访问
  6. /* 可能的措施包括终止程序或分配内存 */
  7. } else {
  8. // 处理其他类型的故障
  9. }
  10. }

三级页表是如何寻址的

三级页表是现代操作系统中常见的内存管理技术之一,用于提高虚拟地址空间的容量和效率。在三级页表中,虚拟地址被划分为四个字段,分别对应于三个不同级别的页表以及页内的偏移量。以下是三级页表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式。

三级页表结构
虚拟地址字段 描述
PDP Index 页目录指针表索引(PDP Index)
PD Index 页目录表索引(PD Index)
PT Index 页表索引(PT Index)
Offset 页内偏移量
页表项结构
字段 描述
Page Frame Number (PFN) 物理页面的基地址
Present 该页是否存在于物理内存中
Read/Write 该页是否可写
User/Supervisor 用户级或内核级能否访问该页
Write Through/Cacheable 写穿透模式或可缓存
Access Bit 最近是否被访问过
Dirty Bit 该页是否已被修改
Available Bits 可供操作系统使用的额外位
寻址过程
  1. PDP Index: 从虚拟地址中提取PDP Index,用作索引访问页目录指针表(Page Directory Pointer Table, PDPT),获取对应页目录表的物理地址。
  2. PD Index: 从虚拟地址中提取PD Index,用作索引访问页目录表(Page Directory Table, PDT),获取对应页表的物理地址。
  3. PT Index: 从虚拟地址中提取PT Index,用作索引访问页表(Page Table),获取页框号(PFN)。
  4. Offset: 从虚拟地址中提取Offset,与页框号一起计算出最终的物理地址。
示例

假设页大小为4KB,即2^12字节,虚拟地址空间为4GB,即2^32字节。虚拟地址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

  • PDP Index: 占用9位
  • PD Index: 占用9位
  • PT Index: 占用9位
  • Offset: 占用12位

虚拟地址结构如下:

PDP Index PD Index PT Index Offset
9 bits 9 bits 9 bits 12 bits

虚拟地址寻址过程如下:

  1. PDP Index: 提取虚拟地址高9位作为PDP Index,访问PDPT表。
  2. PD Index: 提取虚拟地址中间9位作为PD Index,访问PDT表。
  3. PT Index: 提取虚拟地址低9位作为PT Index,访问Page Table。
  4. Offset: 提取虚拟地址最低12位作为Offset。
代码示例
 
  1. // 假设页大小为4KB
  2. const size_t PAGE_SIZE = 4096;
  3. const size_t PAGE_SHIFT = 12;
  4.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PDP Index
  5. unsigned long get_pdp_index(unsigned long vaddr) {
  6. return (vaddr >> (PAGE_SHIFT + 18));
  7. }
  8.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PD Index
  9. unsigned long get_pd_index(unsigned long vaddr) {
  10. return ((vaddr >> (PAGE_SHIFT + 9)) & 0x1FF);
  11. }
  12.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PT Index
  13. unsigned long get_pt_index(unsigned long vaddr) {
  14. return ((vaddr >> PAGE_SHIFT) & 0x1FF);
  15. }
  16. // 获取虚拟地址对应的Offset
  17. unsigned long get_page_offset(unsigned long vaddr) {
  18. return (vaddr & 0xFFF);
  19. }

有做过多线程编程吗

多线程编程是现代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需要并发执行多个任务的应用程序中。在多线程编程中,程序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指令指针和栈空间,但共享相同的内存空间。

示例

一个简单的多线程C++程序,使用标准库<thread>创建两个线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thread>
  3. void thread_function() {
  4. std::cout << "Thread function called" << std::endl;
  5. }
  6. int main() {
  7. std::thread t1(thread_function);
  8. std::thread t2(thread_function);
  9. t1.join();
  10. t2.join();
  11. return 0;
  12. }

举了一个例子问这样的多任务同步是否有隐患

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中两个线程共享一个全局计数器,并且这两个线程都在增加计数器的值。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thread>
  3. #include <atomic>
  4. std::atomic<int> counter(0);
  5. void increment_counter() {
  6. for (int i = 0; i < 100000; ++i) {
  7. ++counter;
  8. }
  9. }
  10. int main() {
  11. std::thread t1(increment_counter);
  12. std::thread t2(increment_counter);
  13. t1.join();
  14. t2.join();
  15. std::cout << "Final counter value: " << counter << std::endl;
  16. return 0;
  17. }
隐患分析
  • 竞态条件: 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两个线程可能在同一时刻尝试修改计数器,导致不正确的结果。
  • 死锁: 如果线程间的同步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个或多个线程永远等待另一个线程释放资源。
  • 活锁: 线程不断重复尝试获取资源,但始终失败,导致无限循环。

有了解过FreeRTOS的任务切换吗

FreeRTOS(Fre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是一种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FreeRTOS支持多任务调度,包括任务的创建、删除、挂起、恢复等功能,同时也提供了任务间通信和同步的机制。

任务切换流程
  1. 调度: FreeRTOS的调度器选择下一个就绪状态的任务来运行。
  2. 保存上下文: 当前运行的任务的上下文(如寄存器状态)被保存到该任务的堆栈中。
  3. 加载上下文: 下一个任务的上下文从其堆栈中加载到处理器的寄存器中。
  4. 执行: 下一个任务开始执行。

多任务切换的流程

多任务切换是指操作系统从一个任务切换到另一个任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下一个任务: 调度器根据一定的算法选择下一个要运行的任务。
  2. 保存当前任务的上下文: 将当前任务的寄存器状态保存到它的堆栈中。
  3. 更新任务状态: 将当前任务的状态标记为就绪或等待。
  4. 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 从新任务的堆栈中恢复寄存器状态。
  5. 更新任务状态: 将新任务的状态标记为运行。
  6. 恢复执行: 从新任务的上下文中恢复执行。
示例
 
  1. // 假设这是FreeRTOS的调度器代码
  2. void vTaskSwitch() {
  3. // 保存当前任务的上下文
  4. SaveCurrentTaskContext();
  5. // 更新任务状态
  6. SetCurrentTaskStatus(TASK_STATUS_READY);
  7. // 选择下一个任务
  8. SelectNextTask();
  9. // 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
  10. LoadNewTaskContext();
  11. // 更新任务状态
  12. SetNewTaskStatus(TASK_STATUS_RUNNING);
  13. // 恢复执行
  14. ResumeExecution();
  15. }

线程池怎么设计的

线程池是一种用于管理一组预先创建的线程的技术,它可以重用这些线程来执行任务,而不需要为每个任务创建新的线程。线程池通常由以下几个组件组成:

  1. 线程池管理器: 控制线程池的行为,如线程的数量、任务队列等。
  2. 任务队列: 存储待执行的任务。
  3. 线程: 用于执行任务。
示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queue>
  3. #include <thread>
  4. #include <mutex>
  5.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6. class ThreadPool {
  7. public:
  8. ThreadPool(size_t numThreads) {
  9. for (size_t i = 0; i < numThreads; ++i) {
  10. threads.emplace_back(std::bind(&ThreadPool::worker, this));
  11. }
  12. }
  13. ~ThreadPool() {
  14. {
  15.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16. stop = true;
  17. }
  18. condition.notify_all();
  19. for (std::thread &t : threads) {
  20. ();
  21. }
  22. }
  23. template<typename Func, typename... Args>
  24. auto enqueue(Func &&f, Args &&...args) -> std::future<decltype(f(args...))> {
  25. using return_type = decltype(f(args...));
  26. auto task = std::make_shared<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std::bind(std::forward<Func>(f), std::forward<Args>(args)...));
  27. std::future<return_type> res = task->get_future();
  28. {
  29.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30. // don't allow enqueueing after stopping the pool
  31. if (stop)
  32. throw std::runtime_error("enqueue on stopped ThreadPool");
  33. ([task]() { (*task)(); });
  34. }
  35. condition.notify_one();
  36. return res;
  37. }
  38. private:
  39. void worker() {
  40. for (;;) {
  41. std::function<void()> task;
  42. {
  43.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queue_mutex);
  44. (lock, [this] { return stop || !(); });
  45. if (stop && ())
  46. return;
  47. task = std::move(());
  48. ();
  49. }
  50. task();
  51. }
  52. }
  53. std::vector<std::thread> threads;
  54. std::queue<std::function<void()>> tasks;
  55. std::mutex queue_mutex;
  56.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ition;
  57. bool stop = false;
  58. };

如何保证并发安全

在并发编程中,保证并发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

  1. 互斥锁 (Mutex): 用于保护对共享资源的独占访问。
  2. 原子操作: 对特定操作进行原子化处理,确保不会被其他线程中断。
  3. 条件变量: 用于线程之间的同步。
  4. 读写锁: 允许多个读线程同时访问资源,但不允许写线程与其他任何线程同时访问。
示例
 
  1. #include <mutex>
  2. #include <iostream>
  3. std::mutex mtx;
  4. void safe_print(int id) {
  5. std::lock_guard<std::mutex> guard(mtx); // 自动加锁和解锁
  6. std::cout << "Thread " << id << " is printing." << std::endl;
  7. }
  8. int main() {
  9. std::thread t1(safe_print, 1);
  10. std::thread t2(safe_print, 2);
  11. t1.join();
  12. t2.join();
  13. return 0;
  14. }

如何用mutex实现读写锁

读写锁是一种特殊的锁机制,允许多个读操作同时进行,但写操作是独占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实现读写锁的示例,使用了多个互斥锁。

示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mutex>
  3. class ReadWriteLock {
  4. public:
  5. void lock_read() {
  6.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k(mutex);
  7. while (writers_waiting || writers_active) {
  8. readers_waiting++;
  9. cond_writer_notifying.wait(lk);
  10. readers_waiting--;
  11. }
  12. readers_active++;
  13. }
  14. void unlock_read() {
  15.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k(mutex);
  16. readers_active--;
  17. if (!readers_active && readers_waiting) {
  18. cond_writer_notifying.notify_one();
  19. }
  20. }
  21. void lock_write() {
  22.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k(mutex);
  23. while (readers_active || writers_active) {
  24. writers_waiting++;
  25. cond_writer_notifying.wait(lk);
  26. writers_waiting--;
  27. }
  28. writers_active = true;
  29. }
  30. void unlock_write() {
  31.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k(mutex);
  32. writers_active = false;
  33. cond_writer_notifying.notify_all();
  34. }
  35. private:
  36. std::mutex mutex;
  37. std::condition_variable cond_writer_notifying;
  38. int readers_active = 0;
  39. int writers_active = 0;
  40. int readers_waiting = 0;
  41. int writers_waiting = 0;
  42. };
  43. ReadWriteLock rw_lock;
  44. void reader() {
  45. rw_lock.lock_read();
  46. std::cout << "Reader is reading." << std::endl;
  47. rw_lock.unlock_read();
  48. }
  49. void writer() {
  50. rw_lock.lock_write();
  51. std::cout << "Writer is writing." << std::endl;
  52. rw_lock.unlock_write();
  53. }
  54. int main() {
  55. std::thread t1(reader);
  56. std::thread t2(writer);
  57. t1.join();
  58. t2.join();
  59. return 0;
  60. }

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互斥锁和条件变量实现读写锁。请注意,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现,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逻辑来处理多种情况。

FreeRTOS任务调度的特点

FreeRTOS (Free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是一款广泛使用的实时操作系统,特别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它的任务调度机制具有以下特点:

优先级调度
  • 优先级: 每个任务都有一个优先级,高优先级的任务会被优先调度。
  • 抢占式调度: 如果高优先级的任务变为就绪状态,则可以抢占当前正在运行的低优先级任务。
时间片调度
  • 时间片: 为低优先级任务提供时间片,确保它们也能获得执行机会。
  • 轮询: 如果所有任务都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则采用轮询的方式调度。
状态管理
  • 就绪状态: 任务准备好执行。
  • 阻塞状态: 任务等待某个事件发生。
  • 挂起状态: 任务被人为挂起。
任务切换
  • 上下文保存: 当前运行任务的上下文被保存。
  • 上下文恢复: 新选中任务的上下文被恢复。
  • 硬件支持: 利用硬件支持进行快速切换。
任务优先级继承
  • 避免优先级反转: 当低优先级任务持有资源,而高优先级任务需要该资源时,低优先级任务的优先级被暂时提升。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
  3. void vTask1(void *pvParameters) {
  4. for (;;) {
  5. printf("Task 1 running...\n");
  6. vTaskDelay(pdMS_TO_TICKS(1000));
  7. }
  8. }
  9. void vTask2(void *pvParameters) {
  10. for (;;) {
  11. printf("Task 2 running...\n");
  12. vTaskDelay(pdMS_TO_TICKS(500));
  13. }
  14. }
  15. int main() {
  16. xTaskCreate(vTask1, "Task1", configMINIMAL_STACK_SIZE, NULL, 1, NULL);
  17. xTaskCreate(vTask2, "Task2", configMINIMAL_STACK_SIZE, NULL, 2, NULL);
  18. vTaskStartScheduler();
  19. for (;;); // Prevent main from exiting
  20. }

你用过哪些嵌入式Linux平台,做过什么项目吗

平台
  • BeagleBone Black: ARM Cortex-A8处理器,常用于教育和原型开发。
  • Raspberry Pi: ARM Cortex-A53处理器,广泛用于物联网项目。
  • NXP i.MX6: ARM Cortex-A9处理器,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多媒体应用。
项目示例
  • 智能安防系统: 利用嵌入式Linux平台开发了一款智能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检测和远程控制功能。
  • 工业自动化: 设计了一套基于嵌入式Linux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自动化操作。

说一下 C 语言编译的过程

C语言程序的编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预处理: 处理宏定义、头文件包含等。
  2. 编译: 将预处理后的源代码转换为汇编代码。
  3. 汇编: 将汇编代码转换为目标机器代码。
  4. 链接: 将目标文件链接成可执行文件。
预处理
  • 宏替换: 替换宏定义。
  • 头文件包含: 处理#include指令。
  • 条件编译: 根据#ifdef#ifndef等指令决定哪些代码被编译。
编译
  • 词法分析: 识别源代码中的标识符、关键字、符号等。
  • 语法分析: 检查源代码是否符合C语言的语法规则。
  • 语义分析: 确认程序逻辑是否正确,例如类型匹配。
汇编
  • 转换: 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码。
  • 优化: 在某些编译器中可能还包括优化阶段。
链接
  • 合并: 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
  • 解析: 解决符号引用和定义。
  • 重定位: 确定各个符号在内存中的位置。
示例
  1. gcc -E test.c -o test.i # 预处理
  2. gcc -S test.i -o test.s # 编译
  3. gcc -c test.s -o test.o # 汇编
  4. gcc test.o -o test # 链接

嵌入式自动增长缓冲区的实现原理

自动增长缓冲区是一种动态调整大小的缓冲区,用于解决固定大小缓冲区可能出现的空间不足问题。它通常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来实现。

实现步骤
  1. 初始化: 分配一个初始大小的缓冲区。
  2. 检查: 当缓冲区满时,检查是否需要扩大。
  3. 重新分配: 用更大的缓冲区替换原有缓冲区。
  4. 复制: 将原有缓冲区的内容复制到新缓冲区。
  5. 释放: 释放旧缓冲区。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
  3. #include <string.h>
  4. #define INITIAL_SIZE 10
  5. typedef struct {
  6. char *buffer;
  7. size_t size;
  8. size_t capacity;
  9. } DynamicBuffer;
  10. void dynamic_buffer_init(DynamicBuffer *db) {
  11. db->buffer = (char *)malloc(INITIAL_SIZE);
  12. db->size = 0;
  13. db->capacity = INITIAL_SIZE;
  14. }
  15. void dynamic_buffer_append(DynamicBuffer *db, const char *data, size_t len) {
  16. if (db->size + len > db->capacity) {
  17. size_t new_capacity = db->capacity * 2;
  18. char *new_buffer = (char *)realloc(db->buffer, new_capacity);
  19. if (new_buffer == NULL) {
  20. fprintf(stderr, "Failed to allocate memory.\n");
  21. exit(EXIT_FAILURE);
  22. }
  23. db->buffer = new_buffer;
  24. db->capacity = new_capacity;
  25. }
  26. memcpy(db->buffer + db->size, data, len);
  27. db->size += len;
  28. }
  29. void dynamic_buffer_free(DynamicBuffer *db) {
  30. free(db->buffer);
  31. db->buffer = NULL;
  32. db->size = 0;
  33. db->capacity = 0;
  34. }
  35. int main() {
  36. DynamicBuffer db;
  37. dynamic_buffer_init(&db);
  38. dynamic_buffer_append(&db, "Hello, ", 7);
  39. dynamic_buffer_append(&db, "World!", 6);
  40. printf("Buffer content: %s\n", );
  41. dynamic_buffer_free(&db);
  42. return 0;
  43. }

堆栈溢出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

堆栈溢出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 递归调用: 无限制的递归调用会导致栈空间耗尽。
  • 局部变量过大: 在函数中声明了过大的局部数组或其他数据结构。
  • 栈变量过多: 函数中有过多的局部变量,导致栈空间不足。
  • 栈分配不当: 不合理的栈分配,例如在栈上分配大对象。
示例
 
  1. void recursive_function(int depth) {
  2. if (depth > 0) {
  3. recursive_function(depth - 1);
  4. }
  5. // ... do some work
  6. }
  7. int main() {
  8. recursive_function(10000); // 可能导致栈溢出
  9. return 0;
  10. }

malloc 后调用free后在内存中的状态

当使用malloc分配的内存被free释放后,这块内存的状态取决于具体的内存管理机制。通常情况下:

  • 状态: 该内存块被视为*可用,可以被再次分配。
  • 数据: 释放内存中的数据不会被立即清除,但在下一次分配前可能会被覆盖。
  • 重用: 释放的内存可能会被重用,或者与其他相邻的空闲内存合并。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
  3. int main() {
  4. int *ptr = (int *)malloc(sizeof(int));
  5. *ptr = 10;
  6. free(ptr);
  7. // 内存已经被释放
  8. // ptr现在是悬空指针
  9. // 使用ptr可能导致未定义行为
  10. return 0;
  11. }

空指针和野指针的区别

空指针
  • 定义: 指向地址0的指针,通常表示未初始化或无效的指针。
  • 安全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空指针进行解引用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野指针
  • 定义: 指向不确定地址的指针,通常是因为指针被错误地释放或从未被正确初始化。
  • 危险性: 使用野指针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数据损坏。
示例
 
  1. #include <>
  2. int main() {
  3. int *null_ptr = NULL; // 空指针
  4. int *wild_ptr; // 未初始化的野指针
  5. // 使用空指针
  6. if (null_ptr != NULL) {
  7. printf("*null_ptr: %d\n", *null_ptr); // 未定义行为
  8. }
  9. // 使用野指针
  10. if (wild_ptr != NULL) {
  11. printf("*wild_ptr: %d\n", *wild_ptr); // 未定义行为
  12. }
  13. return 0;
  14. }

对/空野指针进行操作会产生什么问题

问题
  • 未定义行为: 解引用空指针或野指针会导致未定义行为。
  • 段错误: 可能引发段错误 (Segmentation Fault),导致程序崩溃。
  • 数据损坏: 可能修改到不应被修改的内存区域,导致数据损坏。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
  3. int main() {
  4. int *null_ptr = NULL;
  5. int *wild_ptr;
  6. // 解引用空指针
  7. if (null_ptr != NULL) {
  8. printf("*null_ptr: %d\n", *null_ptr); // 未定义行为
  9. }
  10. // 解引用野指针
  11. if (wild_ptr != NULL) {
  12. printf("*wild_ptr: %d\n", *wild_ptr); // 未定义行为
  13. }
  14. return 0;
  15. }

动态库和静态库在内存中状态有什么区别

动态库
  • 加载: 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加载到内存中。
  • 共享: 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份动态库的副本。
  • 地址: 动态库的地址可以在加载时由系统分配。
静态库
  • 链接: 在编译时链接到程序中,成为程序的一部分。
  • 独立: 每个程序包含自己的静态库副本。
  • 地址: 静态库的代码和数据在程序中具有固定的地址。
比较表
特性 动态库 静态库
加载时机 运行时 编译时
共享 多个程序可以共享 每个程序包含自己的副本
地址 由系统在运行时分配 在程序中具有固定的地址
更新 更新容易,无需重新编译程序 更新困难,需要重新编译程序
性能 稍微慢一点,因为需要加载和卸载 稍微快一点,因为已经链接到程序中
内存占用 多个程序共享时节省内存 每个程序有自己的副本,可能浪费内存
示例
 
  1. // 使用动态库
  2. void *handle = dlopen("", RTLD_LAZY);
  3. if (handle == NULL) {
  4. printf("Error: %s\n", dlerror());
  5. return 1;
  6. }
  7. // 使用静态库
  8. // 链接命令
  9. gcc -o myprogram -lmylib

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退出的方式有哪几种

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退出。以下是主要的几种退出方式及其描述:

主动退出
  • 正常退出: 通过调用exit()_exit()quick_exit()函数。
  • 异常退出: 通过调用abort()函数。
信号引发的退出
  • 信号处理: 当进程接收到特定信号(如SIGTERM或SIGINT)时,可以通过信号处理函数来处理这些信号,进而退出。
  • 默认信号处理: 如果没有设置信号处理函数,进程将按照默认方式处理信号,通常会导致进程终止。
异常引发的退出
  • 断言失败: 通过assert()函数,在断言失败时退出。
  • 运行时错误: 当遇到不可恢复的运行时错误时,例如内存分配失败,可能导致进程退出。
示例
 
  1. #include <>
  2. #include <>
  3. #include <>
  4. #include <>
  5. void signal_handler(int sig) {
  6. printf("Received signal %d\n", sig);
  7. exit(EXIT_SUCCESS);
  8. }
  9. int main() {
  10. // 注册信号处理函数
  11. signal(SIGINT, signal_handler);
  12. printf("Press Ctrl+C to terminate the program.\n");
  13. while (1) {
  14. sleep(1); // 保持程序运行
  15. }
  16. return 0;
  17. }

知道静态链接与动态链接吗

静态链接动态链接是链接程序库到应用程序的两种主要方式。

静态链接
  • 链接时机: 在编译期间完成链接。
  • 库的存放: 库的代码和数据被直接包含在可执行文件中。
  • 优点: 不需要外部依赖,易于分发。
  • 缺点: 增加了可执行文件的大小,难以更新。
动态链接
  • 链接时机: 在程序运行时完成链接。
  • 库的存放: 程序和库分离,库文件位于文件系统中。
  • 优点: 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个库,易于更新。
  • 缺点: 需要确保运行时环境中有正确的库版本。
比较表
特性 静态链接 动态链接
链接时机 编译期间完成链接 运行时完成链接
库的存放 库的代码和数据被直接包含在可执行文件中 程序和库分离,库文件位于文件系统中
优点 不需要外部依赖,易于分发 多个程序可以共享同一个库,易于更新
缺点 增加了可执行文件的大小,难以更新 需要确保运行时环境中有正确的库版本

你的项目里哪些部分是动态链接,哪些部分是静态链接

在具体项目中,选择静态链接还是动态链接取决于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目标环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动态链接
  • 标准库: 如libc、libm等,通常动态链接以减少程序大小。
  • 第三方库: 如SQLite、OpenSSL等,为了方便更新和节省空间,也经常动态链接。
静态链接
  • 专有库: 如果项目中使用了一些专有的库,这些库可能需要静态链接以满足许可要求。
  • 小型程序: 对于一些小型程序,静态链接可以使程序更加独立,便于部署。
示例
 
  1. # 动态链接示例
  2. gcc -o myprogram -lmylib
  3. # 静态链接示例
  4. gcc -o myprogram -lstaticlib

知道结构体字节对齐吗

结构体字节对齐是编译器为了优化访问速度而进行的一种内存布局方式。它确保结构体中的成员按特定边界对齐,以减少内存访问延迟。

原因
  • 对齐规则: 许多处理器要求某些类型的数据必须存储在特定的地址上,否则访问这些数据时会引发错误。
  • 性能优化: 对齐可以提高内存访问的速度。
示例
 
  1. struct Example {
  2. char c; // 1 byte
  3. int i; // 4 bytes
  4. short s; // 2 bytes
  5. };
内存布局
  • 默认对齐: 假设编译器的默认对齐为4字节,则结构体成员的布局如下:
    • c: 1字节,后面填充3字节以达到4字节对齐。
    • i: 4字节。
    • s: 2字节,前面填充2字节以达到4字节对齐。
成员 大小 偏移
c 1 0
_pad 3 1
i 4 4
_pad 2 8
s 2 10

进程与线程区别是什么

进程线程是操作系统中管理和调度程序执行的基本单位。

进程
  • 独立资源: 每个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
  • 通信机制: 进程间通信较为复杂。
  • 开销: 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较大。
线程
  • 共享资源: 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 通信机制: 线程间通信更为简单。
  • 开销: 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小。
比较表
特性 进程 线程
资源占用 独立的地址空间 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通信机制 进程间通信相对复杂 线程间通信简单
开销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大 创建和销毁开销较小

线程同步机制有哪些?刚刚提到了条件变量,展开描述一下?

线程同步机制是用来确保多线程程序中线程之间正确协调执行的一系列技术。

同步机制
  • 互斥锁 (Mutex): 用于保护对共享资源的独占访问。
  • 条件变量 (Condition Variables): 用于线程之间的同步,支持线程等待特定条件的发生。
  • 读写锁 (Read-Write Locks): 允许多个读线程同时访问资源,但不允许写线程与其他任何线程同时访问。
  • 自旋锁 (Spinlocks): 在短时间内快速尝试获取锁,通常用于短时间锁定。
  • 信号量 (Semaphores): 用于控制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次数。
条件变量

条件变量是用于线程间同步的一种机制,通常与互斥锁配合使用。条件变量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某个条件变为真,而不会消耗CPU资源。

示例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thread>
  3. #include <mutex>
  4.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5. std::mutex mtx;
  6.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7. bool ready = false;
  8. void waiting_thread() {
  9.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tx);
  10. (lock, []{ return ready; }); // 等待ready为true
  11. std::cout << "Condition met, continuing..." << std::endl;
  12. }
  13. void signaling_thread() {
  14. std::this_thread::sleep_for(std::chrono::seconds(1));
  15. {
  16.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17. ready = true;
  18. }
  19. cv.notify_one(); // 通知等待线程
  20. }
  21. int main() {
  22. std::thread t1(waiting_thread);
  23. std::thread t2(signaling_thread);
  24. t1.join();
  25. t2.join();
  26. return 0;
  27. }

GPL 和 LGPL 开源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GPL (General Public License)LGPL (Lesser General Public License) 是两种常见的开源许可证,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衍生作品的要求。

GPL
  • 强制性: 如果使用GPL许可的库,那么整个程序必须遵循GPL许可。
  • 传染性: GPL有传染性,意味着使用了GPL许可的库,就必须以GPL方式发布你的程序。
LGPL
  • 宽松性: 如果使用LGPL许可的库,你可以将你的程序以其他许可发布,只要对库本身的修改遵循LGPL。
  • 非传染性: LGPL没有传染性,你可以将你的程序以其他许可发布。
比较表
特性 GPL LGPL
强制性 如果使用GPL许可的库,整个程序必须遵循GPL许可 如果使用LGPL许可的库,可以使用其他许可
传染性 GPL有传染性 LGPL没有传染性
示例 使用GPL许可的库,必须以GPL方式发布程序 使用LGPL许可的库,可以使用其他许可发布程序
示例
 
  1. # 使用GPL许可的库
  2. gcc -o myprogram -lgpllib
  3. # 使用LGPL许可的库
  4. gcc -o myprogram -llgplib

数组和链表的区别?什么时候用数组?什么时候用链表?

数组
  • 连续存储: 数组中的元素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
  • 随机访问: 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数组中的任意元素。
  • 固定大小: 数组的大小在创建时确定,之后不能改变。
链表
  • 非连续存储: 链表中的节点不一定在连续的内存位置。
  • 顺序访问: 需要遍历链表才能访问到特定节点。
  • 动态大小: 链表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改变。
使用场景
  • 数组: 当需要频繁随机访问元素并且数组大小固定时,使用数组更为合适。
  • 链表: 当需要频繁插入或删除元素,并且元素数量可能变化时,使用链表更为合适。
比较表
特性 数组 链表
存储 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储 元素分布在内存中的不同位置
访问 可以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元素 需要遍历链表才能访问特定元素
大小 固定大小 动态大小
插入/删除 效率较低,需要移动后续元素 效率较高,只需要改变指针即可

如何避免重复包含头文件?

为了避免在C/C++程序中重复包含头文件,可以使用预处理器指令来实现。常用的预防方法是使用#ifndef#define#endif指令。

示例
  1. //
  2. #ifndef EXAMPLE_H
  3. #define EXAMPLE_H
  4. // 定义头文件中的内容
  5. #endif // EXAMPLE_H

大小端是什么?如何用C语言判断大小端?

大小端定义
  • 大端: 最高位字节存储在内存的最低地址。
  • 小端: 最低位字节存储在内存的最低地址。
判断方法
 
  1. #include <>
  2. int main() {
  3. union {
  4. int i;
  5. char c[sizeof(int)];
  6. } test = {0x01020304};
  7. if (test.c[0] == 1) {
  8. printf("This is a big-endian system.\n");
  9. } else if (test.c[0] == 4) {
  10. printf("This is a little-endian system.\n");
  11. }
  12. return 0;
  13. }

堆和栈的区别?

是程序运行时使用的两种不同的内存区域。

  • 动态分配: 通过malloccalloc等函数动态分配。
  • 非连续: 分配的内存块不必连续。
  • 手动管理: 程序员负责释放内存。
  • 自动分配: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回收。
  • 连续: 栈上的内存是连续的。
  • 自动管理: 栈上的内存由编译器自动管理。
比较表
特性
分配 通过malloccalloc等函数动态分配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回收
存储 分配的内存块不必连续 栈上的内存是连续的
管理 程序员负责释放内存 栈上的内存由编译器自动管理
生命周期 手动管理 自动管理

Java代码实现:双向链表插入

 
  1. public class DoublyLinkedList {
  2. private Node head;
  3. private Node tail;
  4. public void insertAtEnd(int data) {
  5. Node newNode = new Node(data);
  6. if (head == null) {
  7. head = newNode;
  8. tail = newNode;
  9. } else {
  10. tail.next = newNode;
  11. = tail;
  12. tail = newNode;
  13. }
  14. }
  15.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16. int data;
  17. Node prev;
  18. Node next;
  19. Node(int data) {
  20. this.data = data;
  21. = null;
  22. this.next = null;
  23. }
  24. }
  2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6. DoublyLinkedList list = new DoublyLinkedList();
  27. (1);
  28. (2);
  29. (3);
  30. Node current = ;
  31. while (current != null) {
  32. (current.data);
  33. current = current.next;
  34. }
  35. }
  36. }

Java代码实现:寻找数组中的最大最小值

 
  1. public class MaxMinFind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findMaxMin(int[] arr) {
  3. if (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4. ("Array is empty.");
  5. return;
  6. }
  7. int max = arr[0];
  8. int min = arr[0];
  9. for (int i = 1; i < arr.length; i++) {
  10. if (arr[i] > max) {
  11. max = arr[i];
  12. }
  13. if (arr[i] < min) {
  14. min = arr[i];
  15. }
  16. }
  17. ("Maximum: " + max);
  18. ("Minimum: " + min);
  19.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1. int[] arr = {3, 5, 1, 8, 2, 9, 4};
  22. findMaxMin(arr);
  23. }
  24. }

Java代码实现:给一个数组,如何去重,并保证原有数据的顺序

 
  1. import ;
  2. public class UniqueElements {
  3. public static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arr) {
  4. LinkedHashSet<Integer> set = new LinkedHashSet<>();
  5. for (int value : arr) {
  6. set.add(value);
  7. }
  8. int[] result = new int[set.size()];
  9. int index = 0;
  10. for (int value : set) {
  11. result[index++] = value;
  12. }
  13. return result;
  14. }
  1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6. int[] arr = {1, 2, 2, 3, 4, 4, 5, 6, 6};
  17. int[] uniqueArr = removeDuplicates(arr);
  18. for (int value : uniqueArr) {
  19. (value + " ");
  20. }
  21.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