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云原生系列》专题索引:
- 第一章——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
- 第二章计算第1节——计算虚拟化技术总述
- 第二章计算第2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VMare ESXi
- 第二章计算第3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Xen
- 第二章计算第4节——主流虚拟化技术之KVM
- 第二章计算第5节——商用云主机方案
- 第二章计算第6节——裸金属方案
- 第三章云存储第1节——分布式云存储总述
- 第三章云存储第2节——SPDK方案综述
- 第三章云存储第3节——Ceph统一存储方案
- 第三章云存储第4节——OpenStack Swift 对象存储方案
- 第三章云存储第5节——商用分布式云存储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第一节——云网络技术发展简述
- 第四章云网络4.2节——相关基础知识准备
- 第四章云网络4.3节——重要网络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1节——路由技术简述
- 第四章云网络4.3.2节——VLAN技术
- 第四章云网络4.3.3节——RIP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4节——OSPF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4.3节——OSPF协议工作原理
- 第四章云网络4.3.4.4节——[转载]OSPF域内路由
- 第四章云网络4.3.4.5节——[转载]OSPF外部路由
- 第四章云网络4.3.4.6节——[转载]OSPF特殊区域之Stub和Totally Stub区域详解及配置
- 第四章云网络4.3.4.7节——[转载]OSPF特殊区域之NSSA和Totally NSSA详解及配置
- 第四章云网络4.3.5节——EIGRP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6节——IS-IS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7节——BGP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7.2节——BGP协议概述
- 第四章云网络4.3.7.3节——BGP协议实现原理
- 第四章云网络4.3.7.4节——高级特性
- 第四章云网络4.3.7.5节——实操
- 第四章云网络4.3.7.6节——MP-BGP协议
- 第四章云网络4.3.8节——策略路由
- 第四章云网络4.3.9节——Graceful Restart(平滑重启)技术
- 第四章云网络4.3.10节——VXLAN技术
- 第四章云网络4.3.10.2节——VXLAN Overlay网络方案设计
- 第四章云网络4.3.10.3节——VXLAN隧道机制
- 第四章云网络4.3.10.4节——VXLAN报文转发过程
- 第四章云网络4.3.10.5节——VXlan组网架构
- 第四章云网络4.3.10.6节——VXLAN应用部署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4.4节——Spine-Leaf网络架构
- 第四章云网络4.5节——大二层网络
- 第四章云网络4.6节——Underlay 和 Overlay概念
- 第四章云网络4.7.1节——网络虚拟化与卸载加速技术的演进简述
- 第四章云网络4.7.2节——virtio网络半虚拟化简介
- 第四章云网络4.7.3节——Vhost-net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4.7.4节vhost-user方案——virtio的DPDK卸载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4.7.5节vDPA方案——virtio的半硬件虚拟化实现
- 第四章云网络4.7.6节——virtio-blk存储虚拟化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4.7.8节——SR-IOV方案
- 第四章云网络4.7.9节——NFV
- 第四章云网络4.8.1节——SDN总述
- 第四章云网络4.8.2.1节——OpenFlow概述
- 第四章云网络4.8.2.2节——OpenFlow协议详解
- 第四章云网络4.8.2.3节——OpenFlow运行机制
- 第四章云网络4.8.3.1节——Open vSwitch简介
- 第四章云网络4.8.3.2节——Open vSwitch工作原理详解
- 第四章云网络4.8.4节——OpenStack与SDN的集成
- 第四章云网络4.8.5节——OpenDayLight
- 第四章云网络4.8.6节——Dragonflow
-
第四章云网络4.9.1节——网络卸载加速技术综述
-
第四章云网络4.9.2节——传统网络卸载技术
-
第四章云网络4.9.3.1节——DPDK技术综述
-
第四章云网络4.9.3.2节——DPDK原理详解
-
第四章云网络4.9.4.1节——智能网卡SmartNIC方案综述
-
第四章云网络4.9.4.2节——智能网卡实现
-
《云原生进阶之容器》专题第六章容器6.1.1节——容器综述
-
【云原生进阶之PaaS中间件】第一章Redis-1.1简介
-
【云原生进阶之PaaS中间件】第二章Zookeeper-1-综述
-
【云原生进阶之PaaS中间件】第三章Kafka-1-综述
-
【云原生进阶之PaaS中间件】第四章RabbitMQ-1-简介及工作模式
-
【云原生进阶之数据库技术】第一章MySQL-1-基础概述
-
【云原生进阶之数据库技术】第二章-Oracle-1-简介
-
【云原生进阶之数据库技术】第三章-PostgreSQL-1-综述
《云原生进阶之容器》专题索引: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1节——Docker综述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2节——Linux容器LXC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3节——命名空间Namespace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4节——chroot技术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5.1节——cgroup综述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5.2节——cgroups原理剖析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5.3节——cgroups数据结构剖析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5.4节——cgroups使用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6节——UnionFS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7节——Docker镜像技术剖析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8节——DockerFile解析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9节——docker-compose容器编排
-
第一章Docker核心技术1.10节——Docker网络模型设计
-
第二章——Kubernetes概述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剖析--2.1节Controller Manager综述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2节--client-go剖析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3节--Reflector分析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4节--Informer机制剖析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5节--DeltaFIFO剖析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6节--Informer controller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7节--Indexer剖析
-
第二章Controller Manager原理2.8节--Resync机制
-
第三章List-Watch机制3.1节-- List-Watch机制剖析
4 VXLAN通信机制
4.1 VXLAN通信流程
VXLAN 在 VTEP 间建立隧道,通过 Layer 3 网络传输封装后的 Layer 2 数据。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数据如何在 VXLAN 上传输:
图4-1 VXLAN通讯流程示意图
图中 Host-A 和 Host-B 位于 VNI 10 的 VXLAN,通过 VTEP-1 和 VTEP-2 之间建立的 VXLAN 隧道通信。
数据传输过程如下:
- Host-A 向 Host-B 发送数据时,Host-B 的 MAC 和 IP 作为数据包的目标 MAC 和 IP,Host-A 的 MAC 作为数据包的源 MAC 和 IP,然后通过 VTEP-1 将数据发送出去。
- VTEP-1 从自己维护的映射表中找到 MAC-B 对应的 VTEP-2,然后执行 VXLAN 封装,加上 VXLAN 头,UDP 头,以及外层 IP 和 MAC 头。此时的外层 IP 头,目标地址为 VTEP-2 的 IP,源地址为 VTEP-1 的 IP。同时由于下一跳是 Router-1,所以外层 MAC 头中目标地址为 Router-1 的 MAC。
- 数据包从 VTEP-1 发送出去后,外部网络的路由器会依据外层 IP 头进行包路由,最后到达与 VTEP-2 连接的路由器 Router-2。
- Router-2 将数据包发送给 VTEP-2。VTEP-2 负责解封数据包,依次去掉外层 MAC 头,外层 IP 头,UDP 头 和 VXLAN 头。
- VTEP-2 依据目标 MAC 地址将数据包发送给 Host-B。
4.2 VXLAN报文转发流程
4.2.1 同子网互通流程
图4-2 同子网VM互通组网图
如图4-2所示,VM_A、VM_B和VM_C同属于10.1.1.0/24网段,且同属于VNI 5000。此时,VM_A想与VM_C进行通信。
由于是首次进行通信,VM_A上没有VM_C的MAC地址,所以会发送ARP广播报文请求VM_C的MAC地址。
下面就让我们根据ARP请求报文及ARP应答报文的转发流程,来看下MAC地址是如何进行学习的。
- ARP请求报文转发流程
图4-3 ARP请求报文转发流程
如图4-3所示,ARP请求报文的转发流程如下:
- VM_A发送源MAC为MAC_A、目的MAC为全C、源IP为IP_A、目的IP为IP_C的ARP广播报文,请求VM_C的MAC地址。
- VTEP_1收到ARP请求后,根据二层子接口上的配置判断报文需要进入VXLAN隧道。确定了报文所属BD后,也就确定了报文所属的VNI。同时,VTEP_1学习MAC_A、VNI和报文入接口(Port_1,即二层子接口对应的物理接口)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在本地MAC表中。之后,VTEP_1会根据头端复制列表对报文进行复制,并分别进行封装。
- 可以看到,这里封装的外层源IP地址为本地VTEP(VTEP_1)的IP地址,外层目的IP地址为对端VTEP(VTEP_2和VTEP_3)的IP地址;外层源MAC地址为本地VTEP的MAC地址,而外层目的MAC地址为去往目的IP的网络中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
- 封装后的报文,根据外层MAC和IP信息,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直至到达对端VTEP。
- 报文到达VTEP_2和VTEP_3后,VTEP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VM_A发送的原始报文。同时,VTEP_2和VTEP_3学习VM_A的MAC地址、VNI和远端VTEP的IP地址(IP_1)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在本地MAC表中。之后,VTEP_2和VTEP_3根据二层子接口上的配置对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在对应的二层域内广播。
- VM_B和VM_C接收到ARP请求后,比较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是否为本机的IP地址。VM_B发现目的IP不是本机IP,故将报文丢弃;VM_C发现目的IP是本机IP,则对ARP请求做出应答。下面,让我们看下ARP应答报文是如何进行转发的。
- ARP应答报文转发流程
图4-4 ARP应答报文转发流程
如图4-4所示,ARP应答报文的转发流程如下:
- 由于此时VM_C上已经学习到了VM_A的MAC地址,所以ARP应答报文为单播报文。报文源MAC为MAC_C,目的MAC为MAC_A,源IP为IP_C、目的IP为IP_A。
- VTEP_3接收到VM_C发送的ARP应答报文后,识别报文所属的VNI(识别过程与步骤2类似)。同时,VTEP_3学习MAC_C、VNI和报文入接口(Port_3)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在本地MAC表中。之后,VTEP_3对报文进行封装。
- 可以看到,这里封装的外层源IP地址为本地VTEP(VTEP_3)的IP地址,外层目的IP地址为对端VTEP(VTEP_1)的IP地址;外层源MAC地址为本地VTEP的MAC地址,而外层目的MAC地址为去往目的IP的网络中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
- 封装后的报文,根据外层MAC和IP信息,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直至到达对端VTEP。
- 报文到达VTEP_1后,VTEP_1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VM_C发送的原始报文。同时,VTEP_1学习VM_C的MAC地址、VNI和远端VTEP的IP地址(IP_3)的对应关系,并记录在本地MAC表中。之后,VTEP_1将解封装后的报文发送给VM_A。
至此,VM_A和VM_C均已学习到了对方的MAC地址。之后,VM_A和VM_C将采用单播方式进行通信。单播报文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与图4-4中所展示的类似,本文就不再赘述啦!
4.2.2 不同子网互通流程
图4-5 不同子网VM互通组网图
如图4-5所示,VM_A和VM_B分别属于10.1.10.0/24网段和10.1.20.0/24网段,且分别属于VNI 5000和VNI 6000。VM_A和VM_B对应的三层网关分别是VTEP_3上BDIF 10和BDIF 20的IP地址。VTEP_3上存在到10.1.10.0/24网段和10.1.20.0/24网段的路由。此时,VM_A想与VM_B进行通信。
BDIF接口的功能与VLANIF接口类似,是基于BD创建的三层逻辑接口,用以实现不同子网VM之间或VXLAN网络与非VXLAN网络之间的通信。
由于是首次进行通信,且VM_A和VM_B处于不同网段,VM_A需要先发送ARP广播报文请求网关(BDIF 10)的MAC,获得网关的MAC后,VM_A先将数据报文发送给网关;之后网关也将发送ARP广播报文请求VM_B的MAC,获得VM_B的MAC后,网关再将数据报文发送给VM_B。以上MAC地址学习的过程与同子网互通中MAC地址学习的流程一致,不再赘述。现在假设VM_A和VM_B均已学到网关的MAC、网关也已经学到VM_A和VM_B的MAC,下面就让我们看下数据报文是如何从VM_A发送到VM_B的。
图4-6 不同子网VM互通报文转发流程
如图4-6所示,数据报文从VM_A发送到VM_B的流程如下:
1. VM_A先将数据报文发送给网关。报文的源MAC为MAC_A,目的MAC为网关BDIF 10的MAC_10,源IP地址为IP_A,目的IP为IP_B。
2. VTEP_1收到数据报文后,识别此报文所属的VNI(VNI 5000),并根据MAC表项对报文进行封装。可以看到,这里封装的外层源IP地址为本地VTEP的IP地址(IP_1),外层目的IP地址为对端VTEP的IP地址(IP_3);外层源MAC地址为本地VTEP的MAC地址(MAC_1),而外层目的MAC地址为去往目的IP的网络中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
封装后的报文,根据外层MAC和IP信息,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直至到达对端VTEP。
3. 报文进入VTEP_3,VTEP_3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VM_A发送的原始报文。然后,VTEP_3会对报文做如下处理:
- VTEP_3发现该报文的目的MAC为本机BDIF 10接口的MAC,而目的IP地址为IP_B(10.1.20.1),所以会根据路由表查找到IP_B的下一跳。
- 发现下一跳为10.1.20.10,出接口为BDIF 20。此时VTEP_3查询ARP表项,并将原始报文的源MAC修改为BDIF 20接口的MAC(MAC_20),将目的MAC修改为VM_B的MAC(MAC_B)。
- 报文到BDIF 20接口时,识别到需要进入VXLAN隧道(VNI 6000),所以根据MAC表对报文进行封装。这里封装的外层源IP地址为本地VTEP的IP地址(IP_3),外层目的IP地址为对端VTEP的IP地址(IP_2);外层源MAC地址为本地VTEP的MAC地址(MAC_3),而外层目的MAC地址为去往目的IP的网络中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
封装后的报文,根据外层MAC和IP信息,在IP网络中进行传输,直至到达对端VTEP。
4. 报文到达VTEP_2后,VTEP_2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内层的数据报文,并将其发送给VM_B。
VM_B回应VM_A的流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本文就不再赘述啦!
VXLAN网络与非VXLAN网络之间的互通,也需要借助于三层网关。其实现与图3-8的不同点在于报文在VXLAN网络侧会进行封装,而在非VXLAN网络侧不需要进行封装。报文从VXLAN侧进入网关并解封装后,就按照普通的单播报文发送方式进行转发
参考链接
VXLAN介绍_魏言华的博客-****博客_vxlan
VXLAN基本概述_曹世宏的博客的博客-****博客_vxlan
两种Overlay技术:NVGRE和VXLAN - 知乎
解读VXLAN_佳的技术博客_51CTO博客
什么是 VxLAN ?它的优点有哪些? - 知乎
深度:什么是VxLAN?
关于VLAN和VXLAN的理解_octopusflying的博客-****博客_vlan vxlan
VXlan 技术实现原理_轻飘风扬的博客-****博客_vxlan原理
最好的vxlan介绍
VXLAN:云时代的虚拟化数据中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