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几里德算法
欧几里德算法又称辗转相除法, 用于计算两个整数a, b的最大公约数。其计算原理依赖于下面的定理:
定理: gcd(a, b) = gcd(b, a mod b)
证明:
a可以表示成a = kb + r, 则r = a mod b
假设d是a, b的一个公约数, 则有 d|a, d|b, 而r = a - kb, 因此d|r。
因此,d是(b, a mod b)的公约数。
加上d是(b,a mod b)的公约数,则d|b, d|r, 但是a = kb + r,因此d也是(a, b)的公约数。
因此,(a, b) 和(a, a mod b)的公约数是一样的,其最大公约数也必然相等,得证。
欧几里德的Python语言描述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
def gcd(a, b):
if a < b:
a, b = b, a
while b ! = 0 :
temp = a % b
a = b
b = temp
return a
|
2. Stein算法
欧几里德算法是计算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传统算法,无论是理论,还是从效率上都是很好的。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只有在很大的素数时才会显现出来。
考虑现在的硬件平台,一般整数最多也就是64位, 对于这样的整数,计算两个数值就的模很简单的。对于字长为32位的平台,计算两个不超过32位的整数的模,只需要一个指令周期,而计算64位以下的整数模,也不过几个周期而已。但是对于更大的素数,这样的计算过程就不得不由用户来设计,为了计算两个超过64位的整数的模,用户也许不得不采用类似于多位除法手算过程中的试商法,这个过程不但复杂,而且消耗了很多CPU时间。对于现代密码算法,要求计算128位以上的素数的情况比比皆是,设计这样的程序迫切希望能够抛弃除法和取模。
Stein算法由J.Stein 1961年提出,这个方法也是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欧几里德算法不同的是,Stein算法只有整数的移位和加减法,这对于程序设计者是一个福音。
为了说明Stein算法的正确性,首先必须注意到以下结论:
gcd(a, a) = a, 也就是一个数和他自己的公约数是其自身。
gcd(ka, kb) = k * gcd(a, b),也就是最大公约数运算和倍乘运算可以交换,特殊的,当k=2时,说明两个偶数的最大公约数比如能被2整除。
Stein算法的python实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def gcd_Stein(a, b):
if a < b:
a, b = b, a
if ( 0 = = b):
return a
if a % 2 = = 0 and b % 2 = = 0 :
return 2 * gcd_Stein(a / 2 , b / 2 )
if a % 2 = = 0 :
return gcd_Stein(a / 2 , b)
if b % 2 = = 0 :
return gcd_Stein(a, b / 2 )
return gcd_Stein((a + b) / 2 , (a - b) / 2 )
|
3. 一般求解实现
核心代码很简单:
1
2
3
|
def gcd(a, b):
if b = = 0 : return a
return gcd(b, a % b)
|
附上一个用Python实现求最大公约数同时判断是否是素数的一般方法:
程序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usr/bin/env python
def showMaxFactor(num):
count = num / 2
while count > 1 :
if num % count = = 0 :
print 'largest factor of %d is %d' % (num, count)
break #break跳出时会跳出下面的else语句
count - = 1
else :
print num, "is prime"
for eachNum in range ( 10 , 21 ):
showMaxFactor(eachNum)
|
输出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largest factor of 10 is 5
11 is prime
largest factor of 12 is 6
13 is prime
largest factor of 14 is 7
largest factor of 15 is 5
largest factor of 16 is 8
17 is prime
largest factor of 18 is 9
19 is prime
largest factor of 20 is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