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水军”:千元制造一条10W+ 微博打榜豆瓣刷分无所不能

时间:2022-06-05 09:40:03

揭秘“水军”:千元制造一条10W+ 微博打榜豆瓣刷分无所不能

他们能瞬间让你的公众号阅读量过10万,也能短时间内让你的视频观看量过百万。双十一来临,他们还能为你的店铺创造巨大的流量,吸引消费者。每个直播平台热搜榜上,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是骂名不断的“水军”,是互联网繁华和泡沫的制造者。

有利可图灌水者

提到水军,梁晓(化名)不以为然,24岁的他大学时便开始兼职做网络推广,如今已是一家互联网推广公司的负责人,尽管团队不大,只有十几人,然而只要客户需要,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几万水军。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灌水”这种行为逐渐被发现有利可图,这部分人摇身一变成为网络推广兼职者,发帖,回帖,顶贴,回答百度知道,点开某个视频,打开某个链接,下载一个APP,为某部电影评分,与某位女神互动,所有这些普通的行为,都能带来收入。

于是,一个个规模不等的网络推广公司、公关公司逐渐成立,他们,通过无数人轻轻地点击,引导了互联网潮水的走向。

“水军”自称营销者

被称呼为水军,梁晓并不觉得尴尬。他语速奇快:“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做新媒体啊,和做广告是一样的,只是帮助企业去宣传。”

在记者提到水军等同于数据造假时,梁晓虽不是很服气,语速却慢了下来,“数据造假?这个…这个…比如高德地图说他有7亿用户,某个软件经常说他有多少阅读量,无非要价的时候好要一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可以理解。”

“哪有不做水军的,比如某个领导在台上演讲,下面的人就刷刷地鼓掌,这不也是水军吗,谁知道提前有没有打过招呼。我们只是把线下的事情做到线上而已。”梁晓显得颇为不在乎地补上一句。

谈到水军不太好的名声,杭州一家网络推广公司的运营总监白建也强调自己 “营销者”的定位:“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助推器,从营销的角度帮他有更好的曝光,但是最终怎么样还是看他自己的产品。我们并不为他的产品背书。”

微信公号阅读可包月

在梁晓的公司里,一切涉及刷量的业务都是可以做的:微信刷阅读量、微博刷话题榜、微博加粉、豆瓣电影刷分、视频网站刷观看量,直播平台加粉等等。

9月底,腾讯微信团队通过打击软件刷量造成许多公众号阅读量跳崖式下降,众多公众号涉嫌刷量。记者联络一些互联网推广人员,他们均打出“暂时不接受微信刷量”的通知。

梁晓的团队也受到了影响,“微信包月阅读量稳定吗?没有什么稳定的,腾讯管一下就不稳定了。”而在此之前,只要花上一两千块钱,就可以通过软件使一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10万以上。

白建告诉记者,微信阅读量充水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可以通过发布时间、高峰期、留言数、点赞数等判断。如果一篇文章过了十万加,点赞数超过3000的话,基本上都是有水分的。如果留言的数量没有达到30条左右,评论里的点赞数也没有达到相应比例的话,那也是有水分的。”

不止如此,通过阅读量的增长速度也能判断是否注水,“一般真正的高阅读量,在你看到的那一秒它的阅读量已经很大了,出来的那一秒应该就有几千的阅读量,不可能从几百突然变到10万。”

微博话题榜打榜

作为互联网里最为活跃的社交平台之一,尽管2015年微博宣称它的月活跃用户高达2.36亿,但在白建看来数据并不可靠。“微博里面水军其实是最多的,因为他的粉丝,本来很多就是僵尸粉。微博某些大号的水分至少超过30%。”

每个小时更新的微博话题榜,在梁晓看来,“前十里面基本都有通过水军刷上去的。”在某个公司提供给记者的报价表里,微博话题榜按照排行明码标价:前三9500,前五8500,前十6800,前二十5200。

不仅话题榜可以买,大V们的软文后者转发都可以买。“有些名字起得很好的,什么全球之类,可能粉丝都是买的,这种便宜一点,一两千可以买到。真正有影响力的可能价格要几万。”

在推广公司提供给记者的报价表里,微博上常常出现在热门榜单的一些大号赫然在列,价格并不以粉丝数为准,一个粉丝超过千万的大号,一篇软文仅仅只要1060元,而另一个粉丝不到千万的大号,价格却过万。

豆瓣电影刷分更贵

涉及多种业务的梁晓团队却不怎么做电影刷分业务,在他看来,这类业务比微信微博刷量难得多,效果也不能保证。

不仅效果难保证,豆瓣知乎等用户特征比较明显的平台账号价格也更贵。如今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账号买卖市场,通过淘宝,便能以每个几毛钱的价格买到大批论坛账号,同时,有公司专门通过注册、盗号等手段获取大批各类平台的账号用于出售。

而豆瓣等平台的账号却更难获取,白建告诉记者:“豆瓣有老号和新号,用了三年以上没有违规的老号,可能几十块钱一个。便宜点的0.5~5元的,应该是以前通过邮箱注册的账号,这种号很可能是通过盗号来的,可能很快就被盗走了。安全性是不能保证的。”

创造泡沫和就业

水军队伍的庞大也创造了大量的互联网泡沫。

“其实这是一个恶性竞争。”白建无奈道,“比如APP下载量,中小企业好好做的话可能做个几千,撑死做个几万,可是别人轻轻松松一刷,一两天的时间就几十万、上百万,量越大的话排名就越靠前。”

而这种趋势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这个市场被瓜分得太厉害了。”在行业内打滚多年的白建尽管知道行业弊端,仍找不到出路,“如果企业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打磨,之后再有用户,就必须投入非常多的钱,还要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如果你想在你没什么用户的时候,让投资人看到你的价值,几乎是不可能的。”

梁晓公司页面首页显示,他们三个月收入达到40万,而这,仅仅是他们的线上收入。庞大的水军早已与互联网发展绑在一起,共同繁荣,共同衰落。然而水军行业的繁荣,无疑扩大了互联网的泡沫,表面上繁荣的网络,背地里充满水分,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无坚不摧。

但梁晓并不觉得自己所从事行业扩大了互联网的泡沫。“像水军基本上都是一些残疾人,还有大学生在做,我们这个行业也养活了至少十几万人吧,一个兼职每天都做的话一个月可以挣两三千,这个行业彻底没有的话,可能会有很多人失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