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时间:2024-04-06 09:34:33

虽然我们还处于青年时代,但诞生于1998年,和我们一般大的腾讯,作为一家企业,已经非常成熟,是行业中的精英了。但近二十年来,腾讯一直摆脱不了一个话题,一个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抄袭。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对腾讯的发展之路做一个概览,不敢妄自评议,但也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这个一直被人诟病却依然蓬勃发展的帝国。


十数年来的骂名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我们童年少年时,就有很多各种被骂抄袭的腾讯游戏,从CS“抄”来的CF—千万小学生的枪战梦想;从跑跑卡丁车“抄”来的QQ飞车,从劲舞团“抄”来的QQ炫舞—无数“非主流”的飚车尬舞殿堂……
  而如图所示的抨击,相信大家也都见怪不怪。这是笔者从一篇“扒腾讯帝国的抄袭之路”的文章中截下来的图,在那篇文章中,作者紧说慢说,可以算是非常“义愤填膺”。对腾讯这家著名企业许多领域内的“抄袭”现象一一细数。十数年来,好像腾讯的“抄”已成既成事实。但其实,腾讯,这样一个全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用户群体的互联网公司,真的就是抄出来的吗?


“抄”出来的帝国?

  腾讯的许多产品、软件被指出处有他,被指抄袭其他已有的创意。不容置疑的是,从一定程度上,腾讯软件的形式、创意等方面,确实可以从其之前的软件中找到出处或者原型,在许多领域中,腾讯确实不是领头羊、开辟者的创新角色,但凭此我们就可以断言腾讯抄袭,不道德,有悖伦理么?
  
  首先让我们明晰一个概念:抄袭。在这个关注、尊重智力成果,重视产权的年代,抄袭,确实是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但也是个敏感的话题。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在软件行业,软件著作权、产品专利并不涉及相似功能软件的生产与制造,只要不涉及代码抄袭,专利方法的使用,就不构成抄袭。也就是说,我们目见的腾讯软件和其他软件的相似性,一些功能、设计的参照,并不能成为我们判腾讯抄袭大罪的充分条件。在这个领域,抄袭的定义,我们仍需慎重。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很多偏激言论把腾讯今时今日之成功指为抄袭的成果,这可能是有失妥帖的。一方面抄袭的定义不清的情况下作出的判断有失公正;另一方面,如果真如这样激进的言辞所说,腾讯的非常可观的成功要归因于抄袭这样低劣的手段,那“成功”一词不就变得太过廉价,作为互联网消费者的我们大家,判断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不就受到巨大的挑战了吗?
  暂不论抄袭不抄袭,腾讯的成功,其原因中不可否认的部分有腾讯对用户需求,时代、行业、市场发展的准确把握。作为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中的公司,腾讯能站稳脚跟,其自身的过人之处也不应被一句“抄袭”掩蔽。


成事者,何也?“微软兵法”是也

在这篇博客的尾声,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故事。也许能让我们对腾讯,对所谓的抄袭,有新的认识。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时代是个圈儿”,如果我们不仅仅着眼于当今,而是将目光放远,瞻前顾后,回到腾讯起家的十年以前,我们不难发现腾讯策略的前身,同样是IT行业的老大哥 - 微软。
  
  微软的策略体现,则要从一场鏖战:微软VS网景说起。
  1995年,程序员马克·安德森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的网景公司发展迅猛,被比作“互联网领域的微软”,甚至大有挑战比尔·盖茨的势头。网景的主打方向—浏览器的发展潜力对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安德森—在那个年代被人称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曾夸下海口称,在网景面前,Windows只能充当一堆设计拙劣的设备的驱动程序。这让网景和微软这两家硅谷巨擘结下梁子,在笔者阅读的文章中,作者戏称此为“硅谷世仇”。

IT伦理与道德:腾讯 - 帝国是“抄”出来的?

  因发展迅速,网景成立一年余,就完成了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大战的序幕早已拉开。网景IPO的15天后,对头微软公布了备受期待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并预装了自己的网络浏览器—IE1.0。这款浏览器的的表现乏善可陈,但具讽刺意味的是,它是在安德森开发的Mosaic(网景浏览器前身)代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然,微软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的许可。
  接着,比尔盖茨宣布微软将会介入并扩大自身在网络领域的影响,声称微软是“互联网的中坚分子”,而公司众多举措的其中之一就是:改进浏览器,使其速度更快,而且免费。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微软给了强敌网景沉重一击。后续事情不消多说,虽然网景实力强劲,微软也曾暗自担忧,但盖茨的许诺还是被实现了,1996年的IE3.0,在性能等各方面已经追上网景的领航者3.0浏览器。
  很快,网景,再见了,他耀眼的光辉于1998年11月彻底消失,美国在线以价值42亿美元的股票作为对价将公司收购。同时,这也是互联网领域的第一起重大并购事件。

  这就是微软网景之战的故事,我们是否能在腾讯身上,看到二十年多年前微软的影子呢?


以上便是这篇博客要与大家分享的以腾讯为例,IT伦理焦点问题之一的抄袭问题。

作为一个腾讯软件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希望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能够保持清醒,有自己判断的IT爱好者,在此对本次的例子腾讯“不吹不黑”:不吹捧腾讯这家公司,也不随意妄作判断定刑。只谈事实与认识。希望以后在这个领域的“混迹”中,我们都可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时代洪流下有自己客观公正、坚定的立足点。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