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专业班级:嵌入式14103班 __
姓 名:_赵存档___________
学 号:14160310317
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
实验项目( 二 ) — 预习报告 |
||||
项目 名称 |
驱动蜂鸣器实验 |
|||
实验 目的 及 要求 |
目的:学会本次实验是如何进行实现的,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要求:认真完成本实验的keil代码的编写,proteus电路仿真图的设计。 小组内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内容。 |
|||
实验 内容 及 原理 |
驱动蜂鸣器的实验: 实验内容:先在proteus仿真软件中画好电路图,然后在keil中编写驱动蜂鸣器的代码。进行调试代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设置好晶振频率,生成hex文件,加载到proteus 51单片机中去。 实验原理: 让蜂鸣器发出声音,需要给蜂鸣器一个脉冲信号。51单片机没有输出脉冲信号的引脚,就要自己编写一个脉冲信号的代码。即:先给蜂鸣器一段高电平,然后延长一段时间,给一段低电平,然后延长一段时间。最后加一个循环。
|
|||
预习过程中的疑问以及疑问 解答 |
关于驱动蜂鸣器的实验: 疑问一:怎么样让单片机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给蜂鸣器? 解答:定义一个引脚,定义一段时间为高电平,定义一段时间为低电平,然后可以加一个循环。
疑问二:使蜂鸣器发生函数是怎么写的? 解答:for循环里面加脉冲,即:for(i=0;i<count;i++){ buzzer=1;delay(High);buzzer=0; Delay(Low)};
疑问三:void pulse_BZ(int,int,int)是什么意思? 解答:定义蜂鸣器发声的函数,第一个括号里面的int表示传参,第一个int 表示 Count发声的次数,第二个int表示高电平,第三个int表示低电平。
疑问四:delay延时函数是怎么计算的? 解答:void delay(int x){ int i,j; for(i=0;i<x;i++)for(j=0;j<1200;j++);} 这里12MHZ的晶振,一个机器周期12*1/12=1us,一个for循环8us,这里8*1200约等于10ms 总的延时 x*10ms
|
|||
实验项目( 二 ) — 实验报告 |
|
|||
项目 名称 |
驱动蜂鸣器实验 |
指导教师 |
高照玲 |
|
实验室 |
教室 |
实验日期 |
2015/10/14 |
|
分组 情况 |
赵存档、 |
成 绩 |
|
|
实验步骤(算法、代码、方法)给出流程图 |
驱动蜂鸣器的实验: 流程图:
主要实现代码: 延迟函数: void delay(int x) { int i,j; for(i=0;i<x;i++) for(j=0;j<60;j++); } 蜂鸣器发声函数: void Buzzer(int count,int High,int Low) { int i; for(i=0;i<count;i++) { buzzer = 1; delay(High); buzzer = 0; delay(Low);} }
|
|
||
实验结果(结论及 分析) |
通过实验,知道怎么样给单片机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一段高电平,一段低电平。 编写代码的时候,知道怎么写一个延迟函数也就是for循环:先知道机器周期12MHZ的晶振是12*1/12=1us。X * 第2个for循环里面的数字约等于几ms; Delay()函数里面填写 X数字。 画电路的时候注意一些要点:加不加电阻和二极管之类的。 编写代码的时候:延时函数的第一个for后面没有分号的,不然会照成延时不对。 |
|
||
成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