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邵广禄: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通信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唐雄燕: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宽带通信、光纤传输、接入网、下一代网络、业务平台技术等。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针对企业服务场景,基于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 2.0,提出了中国联通面向“产业互联网”的网络服务技术体系。通过引入SDN/NFV技术,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云网协同”业务体验。
本文从服务定位、技术理念、技术架构、组网结构等方面对中国联通的产业互联网网络服务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网络架构;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一
引言
随着新兴业务对网络承载不断提出新要求以及CT与IT的深度融合,网络服务的内涵从狭义的连接和转发服务向广义的信息转发、存储和计算一体化服务扩展。为推动网络转型,中国联通于2015年对外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网络架构CUBE-Net 2.0。
CUBE-Net 2.0通过构建面向云端双中心的解耦与集约型网络架构,为终端与云服务的智能交互,为整个ICT行业提供弹性高效、灵活敏捷、安全可信并融合了计算/存储能力的智能宽带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即服务(NaaS)”。
CUBE-Net 2.0在继续坚持IP基础技术体系的同时推动网络向IT化转型,通过“解耦”使网络更富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集约”降低网络成本和提升资源效率,利用SDN、NFV、云和超宽带等技术手段以及开源软件实现网络重构。
2016年,中国联通针对企业服务场景,又提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愿景,产业互联网通过在企业的生产、交易和融资等环节引入互联网手段,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或者降低成本等目的。产业互联网基于新一代的网络架构CUBE-Net 2.0(见图1),包含了对网络固定和移动的泛在接入、弹性和云网协同的基础网络服务场景,也包括云业务、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增值服务场景。
图1 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与CUBE-Net的传承关系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战略中基础网络服务部分命名为:产业互联网网络服务技术方案,英文名为ECUBE。
二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的服务定位
近些年,中国联通的移动、固话、租用专线和互联网宽带/专线服务等基础业务保持较高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向云化、视频化以及电商化的方向演进,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网络敏捷能力和云网一体化服务能力方面的不足逐渐显现。因此,理解需求变化,构建新型网络服务能力对运营商发展企业业务意义重大。
同时,企业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业务升级带来的大带宽硬能力需求、企业业务体验提升对网络敏捷和开放的软能力需求以及企业对ICT云网一体化服务的需求。
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联通在CUBE-Net 2.0整体架构下向企业提供“云网协同”新型服务的基础。在服务对象上,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包含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与DC和DC与DC之间的服务。
企业与企业包含企业分支之间的互联服务,企业分支到企业总部的互联服务,专线技术既包含L2v*n、L3 v*n和OTN专线等物理专线场景,也包含企业客户通过4G网络、宽带互联网远程接入企业总部的虚拟专线场景。企业与互联网既包括企业分支和企业总部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服务场景,也包括运营商为企业接入互联网提供的网络级防火墙、网络加速等增值服务场景。企业与DC既包括企业分支或总部接入企业专用数据中心的场景,也包括企业分支或总部接入运营商数据中心内的企业虚拟数据中心的场景,并包括运营商在专线基础上提供的租户级虚拟防火墙、虚拟交换机、虚拟CPE等增值服务。DC与DC既包括运营商自身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场景,也包括为企业DC之间、企业物理DC和部署在运营商数据中心的企业虚拟DC提供的互联服务。
在服务属性上,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具备了敏捷、SLA、开放和增值的能力。敏捷是指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从传统以“天”为单位的专线业务发放提升到“分钟级”专线业务发放能力。SLA指从传统带宽一种服务能力提升到可按照带宽、保护方式、传输技术等按需提供差异化的专线服务能力。开放指从封闭的专线运营系统到支持资源和网络控制多层次开放,并支持客户DIY的新型运营能力。增值指从只提供专线一种服务到可结合专线和网络云化功能,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如vCPE、vFW等虚拟增值服务。
三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四
结束语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的后续长期演进有2个维度:服务能力的纵向延伸和服务能力的横向扩展。中国联通将保持开放、积极、合作的态度,确立“聚焦、合作、创新”的战略,在积极推动网络转型的同时,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联通通过引入产业互联网络解决方案对面向企业的网络架构进行重构和升级,将基础网络打造得更加开放、弹性和敏捷,将网络作为一种可配置的服务(NaaS),提供给企业用户及商业合作伙伴,构建面向“产业互联网”的云网协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