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学
(持续更新中…本人现在学习到第8章,估计每周更新三章的笔记,8月20日更新完全部笔记)
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发现网上只有零碎的一些笔记和答案,为了方便自己学习,就整理了笔记,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同学帮助。学习自取,可不要用作商业用途。课后答案稍后更新
第一章 工程与伦理
1.1 如何理解工程
一、技术与工程的区别
- 内容和性质不同(技术——发明;工程——建造)
- 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技巧和技能、“产权”的私有知识;工程成果——物质产品、物质设施直接地显现为物质财富本身)
- 活动主体(技术——发明家;工程——工程师以及工人、管理者、投资方等)
- 任务、对象和思维方式(技术——具有可重复性;工程——独一无二)
二、技术与工程的联系
技术是工程的手段,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呈现形式,技术往往包含在工程之中。
三、工程的定义
广义:强调众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性,如“希望工程”等
狭义:主要指针对物质对象的、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得以实现的人类活动,如“化学工程”、“三峡工程”等。
工程伦理讨论的“工程”主要指狭义的工程概念。
四、工程的过程
计划——设计——建造——使用——结束
两种理解
A 将工程理解为设计的过程(作为思想行为的“设计”是工程的本质,工程是根据设计进行生产或制造,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B 将工程理解为建造的过程(作为实践行为的“建造”是工程的本质,设计只是重要环节,建造的过程依赖于设计但超越设计)
一定意义上,设计和建造的工程实践的两个关键环节,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并交互建构的。
五、工程具有不确定性和探索性
- 工程活动蕴含有意识、有目的的设计;
- 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人们的知识与技术总是不完备的;
- 工程实践的后果往往会超出预期。
六、理解工程活动的7个维度
- 哲学维度:主要涉及对工程本质、价值、工程师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等问题;
- 技术维度:工程不是简单的应用技术,而是要创造性的把各种技术“集成”起来实现新的人工建造物,并且可能发明新的技术或者作出重大突破;
- 经济维度:考量工程的经济价值和工程的经济性;
- 管理维度:从实践上解决众多参与者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问题;
- 社会维度:用以协调工程共同体、工程师共同体和利益相关群体等各种社会关系;
- 生态维度:讨论工程活动对生态的影响;
- 伦理维度:讨论人们如何“正当行事”。
1.2 如何理解伦理
一、道德与伦理
- 道德的概念
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道”可引申为自然的力量及其生成、变化的规则与轨道,“德”则意味着这种规则对自然的力量善加利用,为此方可更好的在自然之中生存与发展。 - 伦理的概念
在中国文化中,“伦理”的“伦”既指“类”或“辈”,又指“条理”或“次序”,常常引申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即道理、规则。“伦理”则是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应遵循的规则。 - 二者联系:都包含传统风俗、行为习惯之意,都强调值得倡导和遵循的行为方式,都以善为追求的目标。
- 二者区别
道德是个体性、主观性的精神,而伦理则是社会性、客观性的精神,是“社会意识”。道德更突出个人因为遵循规则而具有的“德性”,伦理则突出以之依照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不同的伦理立场
-
功利论
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如果导致了与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是行为当事人的幸福,而且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只有当一个行为能达到最大化善时,它才是道德上正确的。
功利论聚焦于行为的后果,也被称为后果论或效益论。 -
义务论
关注于行为本身,认为行为本身也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
契约论
把个人行为的动机和规范伦理看做一种社会协议。 -
德性论
前面三个立场关注的是“我该如何行动?”,而德性论以行为者为中心,关注的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伦理困境:价值标准的多元化以及现实的人类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在具体情境之下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的两难困境,即“伦理困境”。如:电车悖论
1.3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一、工程活动中的行动者网络(具有动态性和网络性)
- 两个分析维度
工程共同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工程师共同体:同一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二、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
-
技术伦理问题
技术工具论:技术是一种手段,本身无善恶;
技术自主论:技术活动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则,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技术建构论:技术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技术本身具有破坏性,需要人进行引导和约束。 -
利益伦理问题(第三章)
平衡利益与公平 -
责任伦理问题
事后责任、事前责任、决策责任
主体:工程师、工程共同体、公众等 -
环境伦理问题
原则:尊重原则、整体性原则、不损害原则、补偿原则
主体:工程师、工程共同体、公众等
核心问题:自然的承受力、避免浪费自然资源、限制过度开发、保持生态平衡、将自然环境纳入道德关怀的范畴,确立人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三、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
1.4 如何处理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一、工程实践中伦理问题的辨识
二、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人道主义–处理工程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社会公正–处理工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工程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工程中的风险、安全与责任
2.1工程风险的来源及防范
一、工程风险的来源
总体而言,主要由以下三种不确定因素造成
- 工程风险的技术因素,零部件老化、控制系统失灵和非线性作用等因素;
- 工程风险的环境因素,意外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 工程风险的人为因素,工程设计理念的缺陷丶施工质量缺陷和操作人员渎职等因素。
二、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的来由和定义
来由:由于工程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无论工程规范制定得多么完善和严格,仍然不能把风险的概率降为零。因此,在对待工程风险的问题上,我们只能把风险控制在人们的可接受范围之内。
定义: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工程风险的承受和容忍程度。当然,其可接受性因人而异,即工程风险的可接受性是具有相对性的。这种相对性的差异在专家和普通公众之间更为明显。
如何把风险控制在人们得了接受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对风险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丶界定安全的等级,并针对一些不可控的意外风险事先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三、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安全
- 工程的质量监理与安全:工程质量监理是真专门针对工程质量而设置的一项制度,它是保障工程安全,防范工程风险的一道有力防线。
-
意外风险控制与安全:工程风险是可以预防的,事故预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即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寻求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关关系,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二是对可能出现事故的预防,此类事故预防主要针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即要查出存在哪些危险因素组合,并对可能导致什么事故进行研究,模拟事故发生过程,提出消除危险因素的办法,避免事故发生。
意外风险的应对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遏制、风险化解、风险自留等手段。 - 事故应急处置与安全:要有效应对工程事故,应该事先就准备一套完整的事故应急预案。这是保证迅速丶有序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保障。
四、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快速反应,积极面对;
-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 统一指挥,协同联动。
2.2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
工程风险评估的核心问题是“工程风险在多大程度上是可接受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工程风险可接受性在社会范围的公正问题。
一、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
- 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的伦理思想,充分保障人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避免狭隘的功利主义。具体操作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尊重公众的“知情同意”权;
- 预防为主的原则。要充分预见工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 整体主义的原则。要从社会整体和生态整体的视角来思考某一具体的过程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 制度约束的原则。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其次要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问责机制;最后要建立媒体监管制度。
二、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途径
- 工程风险的专家评估;
- 工程风险的社会评估;
- 工程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
三、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方法
-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主体。评估主体在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可分为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
-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程序。第一步是信息公开;第二步是确立利益相关者,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第三步是按照*原则,组织利益相关者就工程风险进行充分的商谈和对话。
-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效力。效力包括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能力以及目标实现的效果三个核心要素。
考察工程风险伦理评估的效力,有以下几个原则要遵守:①公平原则②和谐原则③战略原则。
2.3工程风险中的伦理责任
一、责任分类
- 按性质:因果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
- 按时间先后:事前、事后责任;
- 按程度:必须、应该、可以。
二、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属于“事先责任”,是为了社会和公众利益需要承担的维护公平和正义等伦理原则的责任;法律责任属于“事后责任”,指的是对已发事件的事后追究。职业责任是工程师履行本职工作时应尽的岗位责任。
三、工程伦理责任的主体
- 工程师个人的伦理责任:工程师作为专业人员,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专门的工程知识,这能够比一般人更早、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工程带来的福利;同时,他们作为工程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师比其他人更了解某一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 工程共同体的伦理责任:现代工程在本质上是一项集体活动,当工程风险发生时,往往不能把全部责任归结于某一个人,而是需要工程共同体共同承担。
四、工程伦理责任的类型
- 职业伦理责任。可分为义务–责任、过失–责任、角色–责任;
- 社会伦理责任。工程师对企业或公司的利益要求不应该是无条件地服从,而是有条件地服从,尤其是公司所进行的工程有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时,工程师更应该承担起社会伦理责任。
- 环境伦理责任。(1)评估、消除或减少关于工程项目、过程和产品的决策所带来的短期的直接的影响以及长期的、间接的影响;(2)减少工程项目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环境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使用阶段;(3)建立一种公开透明的文化;(4)促进技术的正面发展用来解决难题,同时减少技术的环境风险;(5)认识到环境利益的内在价值,不要像过去一样认为环境是免费产品;(6)国家间、国际间以及代际间的资源和分配问题;(7)促进合作而不是竞争战略。
第三章 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
3.1工程的价值及其特点
一、工程的价值特点
- 工程的价值导向性;工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实力的根本。
- 工程价值的多元性;
- 工程价值的综合性。
二、工程价值的多元性
工程的科学价值、工程的政治价值(摩西低桥)、工程的社会价值、工程的文化价值(工程精神)、工程的生态价值、工程的内在价值等方面。
三、工程价值的综合性
一项工程总是包含着多种价值,在这些不同价值之间做出权衡取舍的协调优化。应当避免和防止极端地追求某一方面价值,二牺牲其他方面的价值。
3.2工程所服务的对象及可及性
一、服务对象
工程活动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进行的,项目是工程活动的基本单元,而工程项目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它只能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而不会是所有人。
市场经济下,工程受益人群的确定,一般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通过产品价格配置资源,实际上是按照购买能力为标准来确定谁能享受工程结果,即工程产品和服务。这就有把没有购买力的贫困者排除在外的可能性。“排除”(或忽略)有别于“歧视”,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不符合我们所倡导的“共享发展”理念。
二、可及与普惠
暂无笔记
3.3工程实践中的攸关方与社会成本的承担
一、邻避效应
- 邻避设施:指能使大多数人获益,但对邻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命财产以及资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的“危险设施”。如垃圾场、变电站、殡仪馆、炼油厂、精神病院等。
- 邻避效应:对于邻避设施的公益性、重要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当地居民一般是认可的,但是由于他们承受其实实在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所以他们的态度是,这些项目确实应该建设,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二、社会成本
- 社会成本是由于实施建设项目而造成的,但又不能归入参与项目的合同方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之中。在工程全寿命周期,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发生社会成本。
- 工程活动的社会成本主要表现在:①对环境、资源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②对社会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③对经济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
三、利益相关者
- 利益相关者的狭义定义: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
- 广义定义: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受到被企业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
- 利益相关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影响力,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企业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②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在法律和道义上被赋有对企业的所有权;③紧迫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四、公正
- 公正的基本概念:每个人都应获得其应得的权益,对平等的事物平等对待,不平等的事物区别对待。公正不等于平等。
- 公正的四种类型:①补偿公正,是对一个人曾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进行补偿;②惩罚公正,是对违法者或做坏事的人进行惩罚;③分配公正,指公正地分配福利和负担;④程序公正,规定了判决的过程、行为或达成的协议的公正性。
在工程活动中,公正的实现必须要考虑现实活动目标的效率。公正应该是工程实践的内在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公正的实现应该与效率的追求相统一。效率的实现要以基本公正为条件。基本的公正既是效率合法性的前提,也是长期效率的保障。
基本分配公正的基本实现途径是在不同利益与价值追求的个人与团体间的对话的基础上,达成有普遍约束力的分配与补偿原则。
为了实现基本公正,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下几方面机制:①进行项目社会评价;②针对事前无法准确预测项目的全部后果,以及前期未加考量的公正问题,应引入事后评估机制;③针对仅瞄准目标人群的局限,扩大关注的视域,开展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主要内容:根据项目单位的要求与项目的主要目标,确定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利息所在以及与项目的关系;分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利益相关者参与项目实施 的各种可能方式等。
如何改善矛盾冲突:建立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吸收广大公众参与工程的决策、设计和实施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