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寇晨
编辑 | Dave 董雯雪
视觉 | 任染
这是 「禾穗HERS女性商学院」的第 0116 篇原创
新裤子乐队有首歌叫做《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我特别喜欢,彭磊扯着嗓子嘶吼着“我不要在失败孤独中死去”很打动我。我理解他歌词中的那种无奈,理想无法实现的落寞。
正如歌词里的描述,没有理想的人,不会因为理想的遥不可及而悲愤惋惜,他们是太过看重眼前利益,鼠目寸光的“匆匆的蚂蚁”。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有理想的人为何总会伤心。
有理想的人总会伤心
大多数朋友自己或者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律严谨,品格高尚。在常人眼里,他们就是完美的代表,别人的终点是他们的起点。可是,他们却常常郁郁寡欢。比如说,她有个温柔体贴的老公,却还是埋怨老公不够智慧猜不透她的心。又或是,他有个正直勤勉的下属,却还是认为下属不够八面玲珑。有些朋友可能会认为这不是“完美主义者”吗?
是的,许多有理想的人都容易“完美主义”。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理想化”人格。也就是说,他们很难接纳不完美。我知道可能有朋友会说,那这是人家有不接纳不完美的资本啊,人家就是优秀啊。没错,这就是有理想的人会伤心的原因,他们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生,往往在现实中遭受挫败,谁又会在必然的挫败里感到开心呢?
犀利地说,我认为理想化的人本质上就是幼稚,才会伤心。
“理想让幼稚的人更幼稚,让优秀的人更卓越”
扎心吧朋友们!但真相就是如此让人清醒。某种程度上,理想就是让幼稚的人更幼稚,让优秀的人更卓越。
说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自己有很多高标准的要求。一方面这些要求驱使我不断努力和奋斗,可是另一方面,让我深受折磨。比如说,我在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是全年级前十名,有一次不知道怎么了,考试失利滑到了30多名。
结果,我的情绪就崩溃了,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觉得我这辈子完了。现在回头看,那时我的心理素质就像一根绷紧了的弦,随便一点波动我的世界就地震了。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考试失利,咋就世界地震了呢?多年后我以为我自己心理强大了,结果工作后,稍微遇到一些小失误,我的世界又开始地震。不仅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一样。男友工作忙,稍微不回应我,我就会脑补各种戏然后去质问他,指责他不是完美的男友了。
幼稚吧,我也不害臊,写出来这些黑历史就是想告诉大家,这些不开心呢,真的是自找的。背后的痛苦成因确实很复杂,有一部分是原生家庭的苛刻环境浸染,也有一部分是社会意识的误导。但是最终责任人一定是自己,因为是我不够坦然真实地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给自己招来了这么多伤心。
但是另一方面,理想确实也能让优秀的人更卓越。比如在创业中,一个没有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团队是走不长的。这就是优秀和卓越的本质区别。
我记得曾经团队有个案子遇到了严重的程序违法,当时团队商量要如何处理。没想到我们大家一致认为要坚持法律的公平正义,用正确的手段跟有关部门反映,不能屈服和妥协于某种地方权力和利益。
无论这个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在法治理想的价值观下保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当然,结果没有让我们失望。
曾经我也很矛盾,为什么理想让我幼稚,又会让我变得优秀了?直到我读到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的书时,我找到了答案。
“理想是灯塔,太靠近容易触礁”
河合隼雄老师是日本前文化厅厅长,村上春树的心理咨询师和密友,也是亚洲荣格心理学的第一人。在他看来,离理想太近,容易有触礁的风险。
老师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个理想中的丈夫,平日里对妻子特别温柔体贴,在日本那样的文化下,还支持自己的妻子有事业。有一次丈夫工作上出了一点小纰漏就不回家了,妻子很纳闷,不就是小失误嘛,不至于啊。
受丈夫上司的委托,河合隼雄老师去和这位丈夫对话才发现,这位丈夫把自己困在“理想中的丈夫”这个牢笼里太久了。他根本不敢回家面对自己的妻子,因为他不是那个理想中完美的丈夫了。
看到这里,我回想起自己高中考试失利的故事。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不要被自己的努力欺骗,这是为了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如果把努力换成理想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被自己的理想蒙蔽,这只是掩盖我们无法面对真实的谎言。在理想的灯塔附近,也有很多礁石。我们只看到灯塔,不看到礁石,触礁就在所难免了。
在心理学上,过度理想化是一种防御机制的体现。这种理想化不是指个人使命那种,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那种理想化,主要是指对他人的要求像自己想象的那样。
比如说在家里,要求丈夫吃饭前必须洗手,或者要求下属同事必须不出错等等。不要小看这些小细节,很多关系就是从这些细节开始出现裂缝,进而走向分离。对他人或者对自己过度理想化本质上是一种防御,让自己不去面对真实。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常常只想接受他人“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人“不好”的一面。
比如一位性格温和的人,总是会让自己多吃点亏,那身边人可能就一方面享受性格温和带来的体贴和照顾,一方面埋怨吃亏太多。而这都是一体两面,不接受“不好”的一面就好像在关系里只索取不付出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否则就容易陷入分裂的思维里,徒增烦恼。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是在我最近意识到自己的某种“理想化”带来的伤害和影响后的反思。我就是那种常常伤心的有理想的人,我以为自己被现实打败的遍体鳞伤,但当我意识到这不过是我稚嫩的代价后,那些伤口就不再是伤口,是无数机会的窗口。
正如河合隼雄老师所说,“理想是照耀人生航路的灯塔,而不该说目标指向的终点。离灯塔很远的时候,灯塔是作为暂时性的目标存在的。而一旦走到它附近,就应该用更远处的灯塔指引前方的航路。只拿一座灯塔当目标,冒冒失失地接近,就会发生触礁的危险。”
愿你我都有驶向灯塔的勇气,也有正确行驶,避免触礁,并寻找下一座灯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