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OI回忆录

时间:2024-02-23 20:48:09

0

全国赛结束后没(太)时(懒)间(了),所以一直没有来得及写OI回忆录。趁着高考才结束,把这个坑填了吧。

我不擅长写文案,偶尔想写几句鸡汤拽一拽文艺范,也不过是拾人牙慧。但是,就算是写流水账,我还是想把我的OI历程写下来,权当纪念吧。

I

与OI结缘始于小学四年级,我当时学的还是Pascal。到后来,学了一些简单的搜索、贪心和递推,老师还找了一些简单的普及组题目给我们做。五年级后期在教练的推荐下开始自己在Vijos上找题,大部分题库里的题目其实是超出我当时的能力范围的,只能找找往年普及组前两题这种难度的题做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样子。

六年级时第一次参加了NOIP普及组,考得并不好。记得当时第二题是个表达式求值,代码能力垃圾得不行的我调到最后也没调对,所幸最后还是混到了一等奖。

初中初期在跟着老师学C语言,基本没什么进步,一直在摸鱼,不争气地拿了两年的普及组一等奖。初二时我开始和上一届的学长一起在雅礼本部学习。尽管水平跟学长有差距,但当时还是硬着头皮跟着一顿乱学。于是堆都不会的我先学了可并堆,最短路都不熟练的我学着写网络流,甚至还学了凸包这种NOIP基本不考的点。

直到初二后的暑假,雅礼才组织我们这一届的学生进行培训,那时才系统学习了最短路、最小生成树这些点。暑假后的NOIP提高组蚯蚓那题的堆写挂了,70分变5分,结果离一等奖差5分,真是命运多舛。(现在提高组一等奖似乎成为了初中生的标配?)

II

2017年5月直升了雅礼。当时我对于雅礼信竞的印象大概就是雅礼每年过赛后贴出来的喜报里“xxx报送清北/签约清北一本……”,看着学长一个个进入清北,显得如此轻巧。我也没想太多,心中似乎根本没有和大多数人一起去上高中预科班、老老实实上文化课的选项,脑子一热没有考虑就跑去机房刷题了,也算是正式参与到高中信竞中来了。

5月、6月那段时间在教练的建议下一直在刷USACO Training,一直刷到了6.2。USACO Training里还有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看题解才会做也是常有的事,记得有一道要用插头DP的题还是用NOCOW上的奇技淫巧写的。之后教练给我们布置了刘汝佳的《训练指南》上的题。教练偶尔也会给我们安排考试,然而我被各种锤爆。那段时间里也算是积累了一些OI题目里常用的套路,也对OI要学的知识点有了大致了解吧。当时机房有用机械键盘的风潮,所以我也跟风置了个青轴陪我去机房服役了。从此,青轴“劈里啪啦”的响声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两年时光。

随之而来的是暑假NOIP集训,集训第一天教练让我搬到了高二的机房的讲台的旁边,右边是当时还并不是很熟的HYJ。集训开始了两天才大概摸清雅礼集训的套路,一般情况上午考试,下午讲课,晚上改题,有时上午下午都是讲课。和高二学长一起考试集训自然被虐得体无完肤,大概就是考试垫底,上课也听不懂。当时学长出题时还考莫比乌斯反演、杜教筛什么的,讲课讲群论、k-d树等等我们当时一窍不通的理论,对于当时以联赛为目标的我们来说,虽然能够开阔视野,但其实挺浪费时间的。考试考完了也不会改题,上课听不懂只能打摆子。

我就这样混完了暑假集训,9月份开学了,第一个月白天上课、晚上来机房,作业不交也是经常的事。第一次月考后开始停课集训。当时挺莽的,没有去想停课会带来什么后果:学长都是这样过来的,同伴也会跟着一起停课,根本没有去想文化课落下了怎么办,一心只想在联赛中一展身手。停课后延续着集训的生活方式,上午考试、下午讲课,但有时晚上还要考一次,考试可以说是相当密集了。但临近联赛,题目难度也慢慢向联赛难度靠近,自己平时抽空刷了刷往年的联赛原题,慢慢找回了之前集训被虐失去的信心。

NOIP2017很快来临,第一试第一题是个数论题,可以直接找规律,但当时似乎坑了不少人。第一试第三题、第二试第二、三题都没有好的思路,但这都可以接受,要命的是第一试第二题和第二试第一题全都写挂了。考完自测的时候非常懵逼,在机房集训了六个多月,如此失败的结局是我所没有想到的,这样惨痛的失利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失落。

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联赛的失利让我失去了参加高一剩余许多比赛的资格。于是在接下来的冬令营集训期间,高二学长和同届的高分选手都在停课集训,我却只能在教室学文化课,心里惦记着机房,利用晚上和体育课的时间跑到机房去,听听讲课,看看考试题。晚上偶尔翻到停课同学的博客,发现他们多学了不少新内容,我不由得有些紧张,抓紧时间点技能树。FFT、CDQ分治、LCT、斜率优化、莫比乌斯反演、杜教筛、Burnside引理都是这段时间学会的。这段时间打Codeforces也较为频繁,当时对于熬夜打比赛可以说是相当有热情的,虽然水平不行,上个Expert都困难,但也会熬到凌晨一两点去打Codeforces,之后到了高二反而没有熬夜打Codeforces的激情了。

WC2018在雅礼举办,我得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去旁听,讲的内容比平常集训的内容更加晦涩难懂,只有中午在洋湖的阅览室自习刷题时才感觉有所收获。冬令营上xmk讲了计算几何,我发觉自己对计算几何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凸包,于是在冬令营结束后恶补计算几何。学了几天几何后打了一场Codeforces,刚好碰上了一道欧拉定理的裸题,然后那场成了我上分最多的一场比赛。

高一下学期全校重新分班,一班正式变成了竞赛班。在这个新组建的班里,我们还没有相互认识就开始了省选集训、省选。省选我考得中规中矩吧,并没有发现藏在第二试第三题的联赛难度的题。紧接着的CTSC、APIO我也因为联赛分数过低不能参加。

5月末教练让我们报了清华夏令营,本来我对我可怜的联赛分数已不抱什么希望,但我幸运地垫底过审了。虽然考得一般,但也确实也积累了经验、收获了信心,当时还写了游记的来着:https://blog.csdn.net/hhaannyyii/article/details/80574793

之后恰逢省队集训在雅礼举行,又停课去和省队选手一起考试。现在想起来那应该是我考试状态最好的时期了,虽然只会日常写暴力,但在一众大佬里也常常能排到十几名。

等到高二学长结束了全国赛,学长中只剩下四位保送生留在机房,所有同届生也都搬到这个机房。

我逐渐意识到,即将步入高二的我们将成为新一届的雅礼信竞的主力,也将迎来一轮轮残酷的考验——雅礼高二OIer由联赛前的四五十人缩减至联赛后的十四人,省选后能留下的人算上C、D类选手也不到十个。我才意识到每年喜报中进入清北的学生,哪有那么轻巧,不过是从一大批人中经过一次次淘汰最终留下来的。从NOIP到HNOI,再到NOI,这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稍有闪失,一年多的努力就将前功尽弃,浪费的是宝贵的备战高考的时间。虽然高一时比赛就一直fake、喊着“啊要退役了”,但真正到了这个关卡上,谁都不想退役,绝大多数人身上都背负巨大压力。虽然同学们还是如往常一般谈笑风生,机房的氛围却在悄然改变。真正属于我们的战役,正悄悄打响……

III

早在学长参加全国赛期间,我就在教练的安排下给留在机房的同学出了一套题,也算是我出的第一套题吧。三道题包括一道简单容斥+一道简单DP+一道线段树维护直径,题目总体难度低于联赛。学着学长的样子,用\(\LaTeX\)写题面和题解,上午考试,下午讲题然后被阿鲁巴,体验良好。

接下来的联赛集训和去年差不多,只是在考试之余还要准备出题和讲课。集训一开始还没有找到状态,很长一段时间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每天考试之前祈祷今天考好,考试时早早写好送分题和暴力就只会发呆,考后看了题解又懊悔自己怎么这么蠢没想到可以怎么怎么做的,如此日复一日地循环。如果高一没考好最多只是沮丧吧,到了高二真的时心急如焚了,生怕自己止步于此。随着一次又一次考试,一次又一次地反思,终于还是慢慢找到了该有的状态。

八月底的时候教练说雅礼可以派出几支队伍去参加HNCPC,于是同学们三人一队,花了几天来操练ACM赛制,当时我各种吃罚时把队友坑惨了……最后选了五支队伍去农大参赛,我、猛鱼、dyx同为雅礼三队。猛鱼在比赛中大显身手,提供了许多idea。最后我们队排名第三:

(K题的一血是我们队的)

开学没怎么上课就开始集训。联赛集训期间又出了一套题,我自认为相当接近联赛难度吧,第一题简单图论(问了猛鱼才知道造仙人掌的数据可以先造出圆方树),第二题常规数据结构,第三题是有点难度的逆序对相关的DP(老K供题)。分数分布也相当NOIP:

联赛考前就这么几乎一直这么持续地集训。有时讲一天的课,这是最轻松的了;有时一天考两次,改题的时间都相当紧张……那段时间的考试可以说是相当密集了:

联赛之前的几天,变得更加焦虑,脑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果出现一个跟去年第一试第一题类似的坑题我还做得出来吗?万一没有想到大家都能想到的idea怎么办?挂分怎么办……毕竟这是一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游戏。我仍清楚地记得我是以多么忐忑的心情熬过联赛前的那几个夜晚,毕竟一场比赛,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可以留下。

当真正走上联赛考场时,很多事情却都逐渐释然了。坐在考场,早已习惯了四周清脆的键盘声,我要做的只有拼尽全力,不辜负一年多的努力。

NOIP2018第一试出乎意料地简单,虽然第一题写复杂了,但考试进行到一半时还是把题做完了,剩下的时间都在卡常数,把multiset换成了01Trie,最后顺利AK。

第二试T1被卡常,T2不会打表,T3写了暴力后矩乘没调出来就下考了。

最后100+100+100+88+50+52=490,意外轻松地过关了?

虽然联赛过后留在了信息组,但也有一些战友发挥失常,从此告别了OI。赛后补课期间,明显可以感受到一些同学强忍着的沮丧。大家都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却无奈止步于此,回去面对几乎没怎么学过的文化课课本,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确实还是为许多倒在联赛这一关的同学感到惋惜吧。

我一直觉得赛后象征性的补课意义不大,本来就又不记得停课之前讲过的内容,糊里糊涂听了讲课,又不复习、不做作业、不参加考试,草草上了些课就回机房了,最后啥也没有学到。

短暂的补课后又回到机房,联赛后的模拟赛难度陡增,联赛前虽然天天考,但至少每天写代码挺爽的,秒题和AK可以给人以快感;当三道题我一道都不会时,每天早上8点到中午1点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煎熬,将题面的PDF翻来翻去,无从下手。难题的确更有挑战性、更有意思,但长时间没有想法也会让人有强烈的挫败感。

模拟赛天天被虐,清华冬令营签到失败,CCF冬令营暴力写错导致铁牌滚粗……一次次打击让人喘不过气。最绝望的莫过于使出了全力却还是无能为力,开始怀疑自己的头脑、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晚上十点半之后,一个人留在冷清的机房,改着别人都已经改完的题目,一次次输出中间结果,盯着代码找bug,一个人失落地背起书包离开机房……想起来,从冬令营到省选集训,大概是我最低谷的时期,着急地想有所改变却不知所措,但省选终究还是一步步临近。

省选第一试我侥幸上了省队线。第一试晚上睡得很早,可能是因为太紧张吧,各种奇怪的想法充斥了脑海,于是彻夜未眠。第二天早上走进考场时一脸仙气,打了五个小时摆子,最后“怒砍”30分,可以说是惨败了。无疑省选时比联赛时我背负着更大的压力,只能说我真的难以承受了吧。

因为非省队选手不能参加夏令营,C、D类选手也没有确定,省选后被赶回去学文化课了,记得刚回去就考了次月考,作文没写完,语文考了90分,运气是真的好。记不得圆锥曲线的各种定义,左右手定则傻傻分不清,反应原理、电化学、有机化学一窍不通……因为啥都不会,所以感觉学文化课的日子每天收获还是很大的。

CTSC时去北京玩了玩,第二试全场死刚第三题没刚出来,但还是混了枚银牌。回长沙第二天学考一模,政治50+,地理60+,历史70+,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复习了三个礼拜、考完学考后拿到D类名额的我终于回机房了。

再次回到机房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这已经确定是我待在机房的最后一个月,再过一个月,我就不属于这里了。从两年前的五月开始,到两年后的七月,除去在教室混日子的时间,我不知不觉在机房一共度过了差不多二十个月,最后一个月开始变得珍惜与不舍。这个我曾经快乐也曾煎熬的地方,承载了无数的回忆。那些天每天享受着早已习惯的早上八点发题、看题、苦思冥想、到下午一点出去吃午餐、回来紧张地等待考试结果、再和同学们讨论的过程,每天都在机房过得很开心,我第一次以如此平和的心态迎接比赛的到来。

全国赛来到了上次折戟的广州二中,我没有重蹈覆辙。全国赛是所有OIer梦寐以求的舞台,而我,经历了两年的磨砺,有幸走到了这一步,全国赛承载着我的梦想,也承载着倒在国赛之前的战友的期望。于我而言,这就是“最后一战”,我渴望证明自己,给自己的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比赛的策略是求稳,一手暴力写到底,两天第一题都没有写正解、都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来检查,最后100+175+157=432,居然还进了前100名。清华和上交都给了最优惠协议,出于一些考虑,最后选择了签上交,OI生涯至此完结撒花。

IV

OI结束了,这段回忆于我来说珍贵而难忘,这之后的高三却因为学习之外的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

高三开学回归文化课,高三第一次月考考了400来分,当时一点儿也不着急,自以为有约在手,一直划水、搞颓废。期末时班上许多之前跟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已经冲进年级前100了,我还在600分上下波动。上学期期末时突然有消息说自招取消、强基计划取而代之。我仍然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只是换汤不换药,将优惠政策稍微收紧而已。疫情后回归学校时成绩还排在全校200+名。距离高考60+天时,强基计划正式发布,当我被告知非正式队员无法破格入围时,一度自闭。这意味着两年的竞赛成果付诸东流,我只能凭着现在可怜的高考分数去裸分考大学。与别人谈及我的协议失效时,我总是笑着调侃自己“没学上了”,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高考的重压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承受。虽然我知道当务之急只有备战高考,但我还是花了很长时间走出阴影,一模二模的持续崩盘也让我几乎丧失信心。还好临近高考时慢慢调整了状态,最后的高考成绩比一模二模高出一截,118+133+141+274=666,来到了北航,也算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吧。

关于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

jyb打压竞赛,听说是从上一届就开始的事情,只是由于家长*,没能实行,于是落在我们这一届头上了。

首先竞赛有其存在的价值,一是对于对某一学科兴趣浓厚的学生提供机会、有助于高校挖掘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二是如果可以用一年出头的时间考到640+,比起把剩下两年时间用来继续提高所谓的高考分数,通过竞赛来开拓视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如果jyb是因为竞赛的组织不够规范、可能纵容作弊行为而打压竞赛,我觉得应该完善竞赛的管理机制而不是一味打压吧。

其次,突袭般地对高三学生的招生政策进行改革,是不合理的。竞赛生在高一入学时就选择了不同于文化生的另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放弃了各类活动,放弃了交际,甚至放弃了高中前两年的文化课学习,整天闷在竞赛教室、实验室,一路艰辛走来,终于即将走到终点,却被告知此路不通,*用一年的时间去和学了三年的文化生竞争。不管改革如何迫切,直接选择在已经付出两年努力的应届高三竞赛生身上动刀,我认为这是不合情理且不公平的。

再说关于强基计划的合理性。无法否认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对于基础学科的发展有好处,中国目前的确有发展基础学科的需求。但是其不合理性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头一年实施的强基计划,许多学生在完全不知道分数线的情况下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最后许多学校的入围分数线过高,导致最后参加后续的考试的学生数量少得可怜;第二,强基计划对于学生转专业的限制会让后期对专业失去兴趣的学生陷入困境;第三,jyb用强基计划直接取代竞赛生的自主招生,省队选手的确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清北,但如果他们没有研究基础学科的意向,但是不通过强基计划又无法裸分考入顶尖高校,从这个角度看,有一些强迫竞赛生去学习基础学科的意味。

有人会说竞赛本身就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活动,不应该影响到正常的备战高考,荒废两年的文化课是咎由自取。第一,在现在的竞赛大环境下,单纯靠课外时间进行竞赛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竞赛生涯成功的回报是丰厚的,这也导致了内卷日趋严重,别人停课训练而自己没有,就很难考得过别人;第二,说什么“学习竞赛应该是出于兴趣”、“不应该抱有功利的想法”都是放屁,从接触竞赛到不断深入学习,兴趣和天赋是必需的,但是当你放弃了两年的课内学习时间去参与竞赛时,不可能不是为了拿到高校的协议、帮助升学。

关于高考和未来

说来愧疚,高三一年我一直抱着侥幸心理,对待高考并没有太努力发奋,甚至可以说相当颓废,成绩提升缓慢。我足够幸运,才得以通过高考考入了可以接受的高校。但是,对于文化课上升速度不快或者高考考砸的许多竞赛生来说,政策的变动对他们的压力和影响是极大的。他们可能将就去一个并不如意的大学,也可能选择再战一年。不管怎样,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天赋,继续追求自己的热爱。

高中选择竞赛,是一场豪赌,从结果上来说我算是赌输了,虽说政策的改变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省选的崩盘的确是自己的巨大失误,怨不得别人;我竞赛生涯的结果是绝对失败的,协议被撕意味着两年的竞赛似乎没有带给我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如果你问我,是否后悔选择竞赛,我当然是有些许后悔的;如果高一入学时就知道竞赛会被打压,我也不会不假思索地选择竞赛吧。但是,整个竞赛生涯,于我来说,是难忘且刻骨铭心的,那是一段一旦想起内心就会颤动的岁月,也是目前人生中最为精彩的一段。OI带给我的,不只是各种获奖证书和高校的一纸协议,也不只是学过的各类知识,还有OI教会我的思维方式、在机房与同学们共同的回忆……与同学们讨论难题的画面,放学后仍不断敲击键盘的孑然一人的身影,师长、战友的鼓励和支持,所有的回忆,永远都萦绕在脑海中、闪闪发光。

让单调的竞赛变得多彩的,是一路上战友们的陪伴和师长的支持,感谢与诸位的相遇,也感谢大家的陪伴,祝福大家未来一切安好。

V

这篇回忆录暑假时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大学开学后又利用课余时间修修补补,终于算是完成了。

又回头读了一遍,好像的确写成了一篇流水账,对于政策改革的说法还是有些戾气过重。写的过程中又想起了许多以前的事,这三年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我曾意气风发,也曾迷茫无助(无意玩梗)。但不管怎样,如今的我正在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所以,朋友们,我们未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