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回归类物体检测

时间:2024-02-18 16:18:04

本宝宝最近心情不会,反正这篇也是搬用别人博客的了:(SSD就是YOLO+anchor(不同feature map 作为input))

这篇文章是在YOLO[1]之后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目前是一篇the-art-of-state的方法。这篇文章可以看到很多前人的影子,我所感受到这篇文章主要借鉴前人的有DeepNultiBox[2]、Faster R-CNN[3]、YOLO[1]、VGG16[4]等。

对于object detection,之前的方法都没有特别快,虽然YOLO很快,但是在准确性上下降了较多。作者就提出了一个速度很好,准确性还好的方法——SSD。

整个图片做输入,之后在输出层回归出box的位置和object的类别。与YOLO不同的是,SSD在输出层只用conv layer,而不是全链接层。

model
这个模型,是以VGG16进行修改的,把VGG16的fc层换成conv层,中间还夹杂了maxpooling层。每个额外添加的conv层都输出一个Feature map,并以此作为预测一个输入,换句话说,这些不同scale的Feature map都作为预测的输入,以此来达到不同scale。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Feature map是m×n×p(width×height×channel)的,那么用3×3×p的kernel去产生value,产生了m×n个value。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这个网络结构,我把VGG[4]论文中的图粘贴过来了,作者用的是D这个模型进行修改的。VGG

作者在这里提到的default boxes与faster R-CNN中的Anchor很类似,这里是按照YOLO中的想法,把每个Feature map(不同scale的)分成m×n个cell,每个cell有默认出k个default boxes,最后的predict box与default box有4个offset,并为每个predict box计算c个类的值。最后产生了(c+4)kmn个值。这里与faster R-CNN Anchor最大的不同就是,faster R-CNN是通过改变Anchor的大小来实现scalable的,SSD是改变Feature map大小来实现的。frameword

损失函数:这个与Faster R-CNN中的RPN是一样的,不过RPN是预测box里面有object或者没有,所以,没有分类,SSD直接用的softmax分类。location的损失,还是一样,都是用predict box和default box/Anchor的差 与 ground truth box和default box/Anchor的差 进行对比,求损失。 
loss

以下,是我根据我的理解画的一张简单示意图。这个default box存在求损失,就是尽可能把X与Y的数值做到差值最小。

loss

如果我们用m个Feature maps进行预测,那么尺度最大的是smax,最小的是smin,那么第k个Feature map的default boxes的尺度sk:scale
使用不同的长宽比,ar∈{1,2,3,1/2,1/3},长度(wr = sk × squr(ar)),高度(hr = sk / squr(ar))。除此之外,对于ar=1,还有一个情况sk‘= squr(sk × sk+1)。

这种方法会产生很多个negative的数据,使positive与negative失去平衡,作者把negative:positive控制在3:1。

data_augmentation

VOC2007

VOC2012

COCO

data_augmentation_effect

目前,我还没有明白atrous是什么。

multiple_layers

因为他把定位和分类放在一步里解决。

analysis

因为在top layer中,获得小目标的信息不多,扩大图片大小输入,会有改善。通过数据扩大也会有改善。

smallobject

使用 Titan X 、 cuDNN v4 、 Intel Xeon E5-2667v3@3.20GHz。

speed

  • SSD的各种特定和优点。
  • SSD将会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这篇文章在很早之前就想拜读,但是,到今天才扣完。之前读的object Detection文章基本都是在为了这篇做基础。这篇文章看完了,想法有很多,现在简单叙述一下把。

  • DeepMultiBox:这篇文章主要讲的多个scale的问题,利用图片放缩的方法进行不同scale多个框预测。文章在最后提到把定位分类放到one-shot的网络里面,我觉得作者可能受到这个的启发。
  • YOLO:YOLO这篇文章就是把定位和分类放在一个网络里面,同时彻底摆脱了之前位置推荐的方式。SSD中的default box的生成借鉴了YOLO中cell的想法。SSD在很多方面都是在于YOLO做对比。毕竟YOLO是发表在CVPR2016上的成果。
  • Faster R-CNN:这篇文章主要借鉴了Faster R-CNN中anchor的想法。正如作者在提到“similar to Faster R-CNN”,SSD里面提到的“default bounding box”直接按照anchor理解的话,便容易理解多了,SSD与Faster R-CNN中关于Anchor的使用区别主要在Scalable上。
  • VGG16:这个主要说的是个网络结构,SSD主要就是根据VGG16改的,VGG16中抛弃了之前用的5×5、7×7、11×11等大的卷积核,而是全用3×3的卷积核(VGG文章中提到了具体原因,大主要有1.更多个non-linear rectification layers.)。
    • “How to design the optimal tiling is an open question as well”,这是作者在提到default box的尺度问题时候说的。
    • 针对small object的问题,这个跟YOLO是一致的,我觉得这很可能是这样划分cell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