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直觉得有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因为学位论文从格式上说更像一本书,与文章 的排版不同,不仅多出目录等文章没有的部分,而且一般要设置页眉页脚方便阅 读查找。学校有时会提出具体的格式要求,虽然复旦的要求非常简单,而且事实 上并不严格执行,但自己的论文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要敝帚自珍的,大家都 希望做得漂亮一点。
网上已经有不少学位论文的模板,其中大都出自一两个最初的版本,针对各自学 校的要求作了一些改动。这些模板还是很方便的,如果对它们的排版效果感到完 全满意,那么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想调整其中某些格式,就不得不仔 细研究一下它们的代码或说明文档,有时并不那么容易。而且这些模板的导言或 cls或sty文件都写得很长,内容很多,尽可能的包含了大家有可能用到的功能, 但其实具体到每个人只有一部分是需要用到的。用一个包含“冗余”代码的模板, 总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当然也许很多人抱着能用就好的态度,并不care。:)
本文是为那些对论文格式有特殊要求或喜欢自己设置格式的人写的。如果你觉得 网上能找到的论文模板已经足以满足你的需要,并且对TeX本身也没有多少兴趣, 那么你没有必要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本文。
阅读本文的基础是假定你已经了解怎样用LaTeX来写普通的文章。一般的 TeX/LaTeX命令不会再作解释,重点将放在学位论文与普通文章的不同点上,以及 怎样用一些宏包方便地设置其格式。其中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资源、工具书以 及各个宏包的说明文档,恕不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
一
首先讲一下纸张大小和页边距的设置。根据复旦的格式要求,纸张大小为A4纸, 正文用小四号字,页边距按Word中的默认设置。小四号字即12pt, Word中默认的 页边距为
上边距=2.54cm, 下边距=2.54cm, 左边距=3.17cm, 右边距=3.17cm
或者换算成更容易记忆的
上边距=1in, 下边距=1in, 左边距=1.25in, 右边距=1.25in
如果我们用book类,第一句可以写
/documentclass[a4paper,12pt]{book}
然后用geometry宏包设置页边距
/usepackage[top=1in,bottom=1in,left=1.25in,right=1.25in]{geometry}
但其实这样设置的页边距极不美观,尤其是左右对称的页边距没有考虑装订的需 要,而且加上页眉后这样的上边距就显得过窄。所以注重美观的话还是自己调整 一下吧。
需要注意的是,book类默认是twoside即双面打印模式,与article类默认的 oneside即单面打印模式不同。两者区别在于页边距和页码的位置。单面模式每页 的页边距都相同,双面模式则会在偶数页将设置的左、右页边距调换。如果采用 单面打印,则可在/documentclass的方括号里加上oneside参数,并在geometry的 选项中适当增加左边距,减少右边距,以留出装订线的位置。但是不要忘了装订 的时候右侧一般会裁掉一点边,所以左、右边距也不要相差过大。如果采用双面 打印,则geometry中的设置被解释为奇数页的页边距,偶数页的左、右边距会自 动互换。
还有几个注意事项。首先,这里的奇数页和偶数页是针对当前page计数器的值来 说的,而不是在生成文件中总的页码。也就是说,假如当前页在整个输出中总排 序是偶数页,但当前page计数器(即显示的页码)为奇数,则当前页的页边距是按 奇数页设置的。
其次,/documentclass还有一对选项openright和openany, book类默认是前者, 即每一章(包括目录)都会在奇数页开始,如果前一章的最后一页是奇数页,则会 在其后插入一页空白页,以确保新的一章仍然从奇数页开始。这是书籍的排版规 范,不建议改变,论文页数比较少的还可以借此增加页数。:)这是双面模式的情 况,在单面模式下不存在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单面打印,却 仍然会在两章之间有一页空白页,请注意book类默认是双面模式,除非你设为 oneside, 记住告诉TeX你要的是什么!
另外,为了方便查看,页码应该放在书籍的外侧。对于单面模式,外侧就是右 侧,而对于双面模式,奇数页右侧是外侧,偶数页左侧是外侧。如何设置页码留 到后面讲设置页眉、页脚时再详细说。
至于到底是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看你自己的喜好了。复旦的论文规范没说, 一般的做法是博士双面、硕士单面。反正总页数少于50页的话,就不要双面了, 否则显得太单薄,书脊的内容都很难打印。
最后提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用pdf文件来打印,在Acrobat的打印对话框里有一 项Page Scaling默认是Fit to paper, 这样打印出来整个内容就会缩小一些,不 再是设置的尺寸。这是因为打印机的可打印范围不能达到整个A4纸张的全部,而 是比A4纸的规格要小一些(具体的可打印范围跟打印机型号有关), Fit to paper 的意思就是把整个页面调整到可打印范围上去,以保证所有页面上的内容都能打 印出来。因为可打印范围总是小于A4纸的尺寸,所以打印出来总是会缩小一些。 缩小的比例一般为95%左右,与打印机型号有关。解决这个问题,只要选择Page Scaling为None就可以了。
二
这一节讲中文字体和中英文混排的问题。中文处理推荐使用CJK或新版CCT, 旧版 CCT因为年代久远,有一些bug会导致莫名其妙的问题,不建议再使用。本文以 CJK为例,中文环境为
/begin{CJK*}{GBK}{song}
...
/end{CJK*}
与英文习惯不同,中文排版一般没有粗体的概念,而是用宋体、黑体、楷体、仿 宋等不同的字体来加强文本效果。在CJK默认的字体定义文件中,宋体对应的粗体 是用/CJKbold 命令通过微小平移字形来实现的,不仅放大后能看到锯齿,而且也 不符合中文的排版习惯。建议将宋体对应的粗体设为黑体,这样文中所有粗体命 令作用的环境中加粗的宋体都会自动变成黑体,不需要再用/CJKfamily{hei}来转 换。
宋体的字体定义文件C19song.fd里典型的一段代码如下
/DeclareFontFamily{C19}{song}{}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n}{<-> CJK * gbksong}{}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n}{<-> CJKb * gbksong}{/CJKbold}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it}{<-> CJK * gbksongsl}{}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it}{<-> CJKb * gbksongsl}{/CJKbold}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sl}{<-> CJK * gbksongsl}{}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sl}{<-> CJKb * gbksongsl}{/CJKbold}
这里C19代表GBK字符集的编码方式,m表示字符的粗细程度和宽紧程度均为中等 (medium), bx表示字符的属性为粗(bold)和松(expanded), n, it和sl分别表示正 常直立体(normal), 意大利斜体(italic)和机械斜体(slanted)。 /DeclareFontShape的最后两个参数分别是字体定义和命令序列。显然,上述语句 将宋体的粗体定义为用/CJKbold 生成。要将其改为黑体,只需将这段代码改为
/DeclareFontFamily{C19}{song}{}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n}{<-> CJK * gbksong}{}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n}{<-> CJKb * gbkhei}{}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it}{<-> CJK * gbksongsl}{}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it}{<-> CJKb * gbkheisl}{}
/DeclareFontShape{C19}{song}{m}{sl}{<-> CJK * gbksongsl}{}
/DeclareFontShape{C19}{song}{bx}{sl}{<-> CJKb * gbkheisl}{}
实际上,正式的中文排版也不应使用斜体,而应使用楷体或仿宋代替。所以也可 以类似地将上述语句中的gbksongsl改为gbkkai或gbkfs。
上述字体定义命令可以放在sty文件中(设保存文件名为thesis.sty, 则在导言区 用/usepackage{thesis}引用,后面所述的大部分命令也都可以放在sty文件中), 而不需要更改本地机器上的fd文件,以便在别的机器上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另外,为了方便可以定义几个简短的字体转换命令
/newcommand{/song}{/CJKfamily{song}}
/newcommand{/hei}{/CJKfamily{hei}}
/newcommand{/kai}{/CJKfamily{kai}}
/newcommand{/fs}{/CJKfamily{fs}}
以后就可以用/song, /hei, /kai和/fs在文中转换字体了。
在用/begin{CJK*}{GBK}{song}开始中文环境后,应加上/CJKindent和/CJKtilde 两句。前者将段首缩进设为两个中文字符的宽度。后者则是为了解决中英文混排 的美观问题。CJK*环境会吞掉跟在汉字后面的空格,从而使得源文件中的换行不 会在相邻汉字之间产生空白。但是这样一来,像下面这样输入的中英文内容
中文 abc 中文
就会产生如下效果
中文abc 中文
即abc两侧的空白不一样,很不美观。为解决这个问题,/CJKtilde重新定义了波 浪符~的意义,使得这个符号不再代表一个不可断行的空格,而是一个可断行的弹 性距离,加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调整它们的距离。上面的中英文内容应该这样输入
中文~abc~中文
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这个输入方式最好一开始就形成习惯,否则后来再加会很 麻烦。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输入
中文abc中文
这样的话虽然中英文之间的距离太窄,但至少左右对称,比上述第一种方式略 好,是偷懒的办法。不过如果你比较在意排版质量的话,还是忍受一下输入~的麻 烦吧。
中英文混排有一些标点的问题要处理好。首先是在默认的CJK环境里,行末的中文 标点不能与边界对齐,因为中文标点也被视为一个普通的全角字符,所以看起来 行末就有了不应该有的空白,这不符合中文的排版习惯。另外,当一行文字需要 压缩或拉伸时,逗号与句号也应该区别对待,逗号后面留的空白应该比句号小一 些。这两个问题用CJKpunct 宏包就能很好地解决,只要加上 /usepackage{CJKpunct}即可。
此外,中英文混排的时候是用中文标点还是英文标点呢?这并没有统一的规范。 不过比较合理也比较通行的做法是,中文后用中文标点,英文后用英文标点。比 较特殊的两个标点是句号和括号。一般数学文章习惯用全角的实心句点作为中文 句号,这样看起来与英文的句号比较一致。全角的中文括号看起来不太好看,可 以统一使用英文的括号,不过左括号前面和右括号后面最好加上波浪符~以和前后 的文字留出适当的距离。
上面说的这几点也许比较琐碎,不过也正是最能看出是否精心排版的地方。
三
下面几节讲怎样用titlesec和titletoc宏包设置章节标题、页眉页脚和目录的格 式。设置页眉页脚有一个很有名的宏包fancyhdr也可以用,不过titlesec提供的 页面设计命令更方便与它的章节标题命令配合,功能更强大。这一节先讲章节标 题格式的设置。
在引用titlesec宏包时就可以指定几个格式选项,例如
/usepackage[bf,small,center,indentafter,pagestyles]{titlesec}
其中bf设置章节标题的字体为黑体,这也是默认值,可以略去。此外,还可以设 为rm(罗马体), sf(无衬线体), tt(打字机体), md(中等黑度), up(直立体), it(意大利斜体), sl(机械斜体), sc(小体大写字母)。
small设置标题字体的尺寸,还可设为big(默认), medium, tiny。
center使标题居中,还可以设为raggedleft(居左,默认), raggedright(居右)。
indentafter相当于宏包indentfirst的作用,使标题下面的第一个段落正常缩进。
pagestyles是申明后面要自定义页面样式。
下面就可以用/titleformat, /titlespacing, /titlelabel等命令来设置标题格 式了。因为这些命令里会用到中文,所以要在设置之前放一个空的CJK环境,如
/begin{CJK*}{GBK}{song}
/end{CJK*}
下面的/titleformat命令设置了章标题的格式
/titleformat{/chapter}[hang]{/centering/LARGE/bfseries}{/chaptername}{1em}{}
其中/chapter可以换为/section, /subsection等,设置节、小节等标题的格式。
hang表示标题头与标题内容在同一行,是默认值。而book类默认的章标题是标题 头与标题内容放在两个段落,对应于display选项。此外还有block, runin, leftmargin, rightmargin, frame, wrap等选项,一般不大用到。
/centering/LARGE/bfseries这一块是设置标题的排版格式,这里设置为居中、 /LARGE尺寸和黑体。
后面紧跟的是标题头的定义。book类里的标题头是英文,需要改成中文。如果希 望改成“第一章”这样的格式,则应先引用CJKnumb宏包,它提供了把阿拉伯数字转 换成中文数字的命令。然后定义
/renewcommand{/chaptername}{第/CJKnumber{/thechapter}章}
那么/titleformat里的标题头定义/chaptername就得到我们希望的效果。当然你 也可以不用中文数字而用阿拉伯数字,即定义
/renewcommand{/chaptername}{第~/thechapter~章}
跟在标题头定义后面的是标题头与标题内容之间的距离,这里是1em。注意,在中 文环境里1em等于一个汉字的宽度。
最后一个花括号内是在排版标题前执行的命令,这里空置。
然后用/titlespacing或/titlespacing*命令设置标题与四周的距离,例如
/titlespacing{/chapter}{0pt}{*0}{*4}
将章标题与左边、上边、下边内容的距离分别设为0pt, *0, *4。这里*n表示弹性 距离,对上距离来说相当于n ex plus .3ex minus .06ex, 对下距离来说相当于 n ex plus .1ex。弹性距离因为有一定的伸缩*度,比较容易得到美观的排版。 如果想自己指定用关键字plus, minus定义的弹性距离,可以用星号版本的命令, 即
/titlespacing*{命令}{左距离}{上距离}{下距离}
上面设置了章标题的命令,用相同的命令也可以设置节、小节等的标题格式。但 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只希望修改一下标题头,可以用更加简单的命令 /titlelabel来设置。例如
/titlelabel{/S/thetitle/quad}
将章节标题设置为类似“§1 标题内容”的格式。这里/quad等于/hspace{1em}, 即 空出一个汉字宽度的距离。注意,/titleformat命令的定义会覆盖/titlelabel的 定义,而一般来说章跟节标题的格式不一样,所以只要另外用/titleformat命令 定义章标题的格式,/titlelabel的定义就只能作用于节以下层次的标题了。
四
这一节接着讲怎样用titlesec宏包提供的命令设置页眉、页脚。下面命令定义了 一个新的页面样式并使用该样式
/newpagestyle{main}{
/sethead{}{}{/kai/small/chaptername/quad/chaptertitle/qquad/thepage}
/setfoot{}{}{}/headrule}
/pagestyle{main}
其中/sethead命令设置页眉,格式为
/sethead[偶数页左页眉][偶数页中页眉][偶数页右页眉]
{奇数页左页眉}{奇数页中页眉}{奇数页右页眉}
单面打印模式只要给出奇数页的设置即可,双面模式则需要将左、右页眉做个调 换。上面给出的例子是单面模式的。
/setfoot用来设置页脚,格式与/sethead类似。
在页眉、页脚里可以显示章节标题、页码等内容。如上面的例子就在页眉中显示 了章标题和页码。注意,/qquad相当于两个/quad, 即/hspace{2em}。
/headrule是划出页眉线,类似地/footrule划出页脚线,不过比较少用。默认页 眉线的宽度是0.4pt, 如果不满意,可以用下面命令重新设置其宽度
/setheadrule{宽度}
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处理。首先,尽管在上面例子中用 /pagestyle{main}使用了自定义的页面样式,但每一章的第一页不受影响,仍然 使用默认的plain样式。在这种页面上,出于美观的考虑,一般不加页眉,而将页 码放在页脚(也有人喜欢不加页码)。所以plain样式(没有页眉,页码放在页脚中 间)已经基本符合要求,不必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可定义一个新的页面样式,再 用下面命令重定义plain样式
/renewpagestyle{plain}{新的页面样式}
其次,在目录、参考文献或以/chapter*命令生成的章,上面页眉定义中的标题头 /chaptername是不应该显示的。所以有必要定义一个页面样式在这种特殊的章使 用,例如可以定义
/newpagestyle{special}{
/sethead{}{}{/kai/small/chaptertitle/qquad/thepage}
/setfoot{}{}{}/headrule}
然后在文中适当的地方用/pagestyle{special}改用该样式。
五
目录是学位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只要在正文中适当的地方用
/tableofcontents
就可以自动生成目录。但是目录的格式不总是符合个人的要求,有时还要往其中 加一些条目。用titletoc宏包提供的命令可以方便地设置目录的格式。
首先可以用
/renewcommand{/contentsname}{目/quad 录}
将目录部分的标题改为中文。然后,用/titlecontents命令来设置不同级别目录 项的格式。例如,chapter层次的目录项格式可设置如下
/titlecontents{chapter}[0pt]{/vspace{.5/baselineskip}/bfseries}
{第/CJKnumber{/thecontentslabel}章/quad}{}
{/hspace{.5em}/titlerule*[10pt]{$/cdot$}/contentspage}
其中0pt是目录项到版芯左边界的距离。紧跟其后的是在排版目录项之前执行的命 令,这里/vspace{.5/baselineskip}表示与上文留出一定的垂直距离,该距离为 当前单倍行间距的一半。/bfseries把整条目录项的字体设为黑体。
后面一项是设置目录项的头部,这里设为“第一章”这样的格式,并在其后留出一 个汉字宽度的距离。紧跟的是设置目录项主体的格式,这里因为跟目录项头部相 同而空置。
再后面是设置填充命令和页码。这里先用/hspace{.5em}在目录项内容后面留出一 点空白,以免跟其后的填充点靠得太近。然后用/titlerule*命令画出填充点,这 里是把垂直居中的实心圆点作为填充符号(习惯上中文不采用居下的填充点), 并 以10pt为包含一个填充符号的水平盒子的宽度,即这个宽度越小,填充点越紧密。 填充点后加上页码/contentspage。
类似地可以设置section层次的目录项格式如下
/titlecontents{section}[2em]{/vspace{.25/baselineskip}}
{/S/thecontentslabel/quad}{}
{/hspace{.5em}/titlerule*[10pt]{$/cdot$}/contentspage}
其中2em表示section层次的目录项距左边界有一个缩进。如果还有subsection等 层次,可以类似地定义。
但是/chapter*, /section*等命令生成的标题不会自动进入目录中。例如中文摘 要部分如果用下面命令开始
/chapter*{摘/quad 要}
那么可以紧跟其后加上
/addcontentsline{toc}{chapter}{中文摘要}
就可以将中文摘要作为一个chapter层次插入目录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部分均 可照此处理。随便提一下,参考文献部分的标题可用如下命令改为中文
/renewcommand{/bibname}{参考文献}
六
这一节讲前几节尚未提到的一些文本排版问题。
首先是行间距的设置。学校的学位论文规范中提到行间距为20pt。其实不同尺寸 的字体行间距都不相同,而是成比例关系。这个20pt是对正文主要字体来说的。 在TeX中基本的行间距是/baselineskip, 对于12pt的字体,这个值等于14.5pt, 而真正的行间距是
/baselineskip * /baselinestretch
/baselinestretch默认为1, 但我们可以重新设置它的值,如
/renewcommand{/baselinestretch}{1.38}
就得到真正的行间距为14.5pt*1.38≈20pt。而这样定义之后,对不同尺寸的字体 都会按同样的比例因子1.38放大行间距,使得全文排版能协调一致。
那么/baselineskip的值是怎么知道的呢?在TeX源文件中加上命令
/showthe/baselineskip
编译时就会暂停下来显示当前字体的/baselineskip值。用这个方法可以知 道,10pt字体对应的/baselineskip为12pt, 11pt字体对应的/baselineskip为 13.6pt。
至于通常所说的1.5倍行间距和双倍行间距,一般理解为字体基准尺寸的1.5倍和 2倍,例如对于12pt字体, 1.5倍行间距和双倍行间距分别应为12pt*1.5=18pt, 12pt*2=24pt。那么/baselinestretch分别应设为18pt/14.5pt≈1.24, 24pt/14.5≈1.66, 而不是1.5和2, 那样的话行间距就会显得过大了。
然后讲一下论文首页的设置。复旦的学位论文,装订的地方会按学校的模板制作 封面,就不用自己做了,不过规范中要求在扉页注明指导小组成员名单,并且为 了保持论文电子版的完整性,最好还是做一个简单的论文首页(标题页)。
没有必要用/title, /author和/maketitle等命令自动生成论文的标题,因为那可 能不太符合你的要求。只要用
/begin{titlepage}
标题页内容
/end{titlepage}
在标题页内容中用上一些center环境、/vspace*和字体选择命令就可以很容易地 设计出自己想要的格式了。
注意,上述标题页是没有页码的。而一般正文之前的部分,包括目录、摘要等, 习惯上采用与正文部分不同的页码格式,如用罗马数字表示,而从正文第一页开 始用阿拉伯数字重新开始计算页码。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在标题页后加上
/frontmatter 或 /pagenumbering{roman}
并在正文第一章前加上
/mainmatter 或 /pagenumbering{arabic}
就可以了。但是推荐使用/frontmatter和/mainmatter, 因为这两个命令的用处不 仅限于此。前面说过,像中文摘要这种非正文的部分,可以用/chapter*命令加 入,但当设置了页眉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页眉中的/chaptertitle没有同步更新。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办法是在/chapter*命令后加上一句/chaptermark, 例如
/chapter*{摘/quad 要}/chaptermark{摘/quad 要}
但假如我们使用了/frontmatter, /mainmatter以及与其配套的/backmatter, 就 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直接用不带星号版本的/chapter命令就可以了,对于 /frontmatter与/mainmatter之间的部分,以及/backmatter之后的部分,系统就 会自动地跟正文部分的章区别开来,不加上“第一章”这样的章标题头。一个典型 的文档结构示例如下
/begin{document}
/begin{titlepage}
标题页内容
/end{titlepage}
/frontmatter % 开始正文之前的部分
/tableofcontents % 自动生成目录
/chapter[中文摘要]{摘/quad 要}
% 方括号中是在目录中显示的内容,相当于前面使用的/addcontentsline
中文摘要内容
/chapter[英文摘要]{Abstract}
英文摘要内容
/mainmatter % 开始正文部分
/chapter{第一章标题}
第一章内容
/backmatter % 开始正文之后的部分
/begin{thebibliography}{99}/addcontentsline{toc}{chapter}{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
/end{thebibliography}
/chapter[致谢]{致/quad 谢}
致谢内容
/end{document}
七
到这里文本排版讲得差不多了。这一节再讲讲定理和证明环境的格式设置。
数学论文里经常使用大量的定理环境。LaTeX默认的定理环境已经不能满足要 求,amsthm 宏包提供了方便的命令用于设置定理环境的格式。例如下面的命令定 义了一个定理样式mythm, 并用它来定义一些常用的定理环境
/newtheoremstyle{mythm}{1.5ex plus 1ex minus .2ex}{1.5ex plus 1ex minus .2ex}
{/kai}{/parindent}{/song/bfseries}{}{1em}{}
/theoremstyle{mythm}
/newtheorem{thm}{定理~}
/newtheorem{lem}{引理~}
/newtheorem{prop}{命题~}
/newtheorem{cor}{推论~}
/newtheorem{defn}{定义~}
/newtheorem{conj}{猜想~}
/newtheorem{exmp}{例~}
/newtheorem{rem}{注~}
我们解释一下/newtheoremstyle命令里各项参数的意义。样式名称之后的两个长 度分别表示定理与上、下文之间的距离,这里均设为弹性距离。/kai是设置定理 内容的字体。/parindent是设置定理首行的缩进,在前面使用了/CJKindent的情 况下,它就等于2em。
紧随其后的/song/bfseries是设置定理头部即类似“定理 1”部分的格式,一般中 文使用黑体。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将宋体对应的粗体定义为黑体,所以这里将中 文字体设为宋体,再用选择粗体命令/bfseries, 就同时把中文变为黑体,英文变 为粗体了。注意,如果前面没有修改字体定义文件,而在这里用/hei改变字体, 再加上/bfseries就很可能会造成“黑上加黑”即黑体的加粗,这种拙劣的文本效果 是不应该出现的。
这之后的参数是设置紧跟定理头部的符号,英文中常设为一句点,而中文习惯不 加任何符号,所以这里空置。然后是设置定理头部与定理内容之间的空白距离, 这里设为1em, 即一个汉字的宽度。
最后一项是对定理头部的补充说明,这里空置。但如果我们希望得到类似“定理 1 (存在性定理)”这样的定理头部,那么可以再定义一种定理样式
/newtheoremstyle{specthm}{1.5ex plus 1ex minus .2ex}{1.5ex plus 1ex minus
.2ex}{/kai}{/parindent}{/song/bfseries}{}{1em}{/thmnote{#3}}
这里最后一项/thmnote{#3}表示用方括号中的附加内容作为定理头部。用此样式 定义一个新的定理环境(与前面定义过的thm环境统一编号)
/theoremstyle{specthm}
/newtheorem{sthm}[thm]{}
并在正文中使用
/begin{sthm}[定理~/thethm~(存在性定理)]
定理内容
/end{sthm}
就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至于证明的排版,amsthm宏包提供了proof环境,但格式需要做一点调整。 amsthm.sty中对proof环境的定义如下
/newenvironment{proof}[1][/proofname]{/par
/pushQED{/qed}%
/normalfont /topsep6/p@/@plus6/p@/relax
/trivlist
/item[/hskip/labelsep
/itshape
#1/@addpunct{.}]/ignorespaces
}{%
/popQED/endtrivlist/@endpefalse
}
为了符合一般中文证明环境的排版习惯,可以重新定义proof环境为(注意,因为 这些命令含有@字符,所以需要在前、后分别加上/makeatletter和 /makeatother)
/makeatletter
/renewenvironment{proof}[1][/proofname]{/par
/pushQED{/qed}%
/normalfont /topsep6/p@/@plus6/p@ /labelsep1em/relax
/trivlist
/item[/hskip/labelsep/indent
/bfseries #1]/ignorespaces
}{%
/popQED/endtrivlist/@endpefalse
}
/makeatother
并且重新定义/proofname为
/renewcommand{/proofname}{证明}
proof环境会自动在证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加上一个证明结束符,默认为空心方 块,可以重新定义/qedsymbol来修改它。需要注意的是,当证明以一个独立公式 结束时,证明结束符会出现在下一行的最右边,而不是在公式的同一行上,这不 合乎习惯。这时只要在公式环境内加上/qedhere即可。
八
最后还要讲讲浮动图形和表格环境的中文化。首先把Figure和Table改为中文
/renewcommand{/figurename}{图}
/renewcommand{/tablename}{表}
然后需要对浮动环境的标题格式做一点修改。在book.cls中可以找到如下定义
/long/def/@makecaption#1#2{%
/vskip/abovecaptionskip
/sbox/@tempboxa{#1: #2}%
/ifdim /wd/@tempboxa >/hsize
#1: #2/par
/else
/global /@minipagefalse
/hb@xt@/hsize{/hfil/box/@tempboxa/hfil}%
/fi
/vskip/belowcaptionskip}
这段代码包括了一个判断选择结构,如果标题超过一行则直接显示,否则在一行 内居中显示。可以不理会这个,只要根据自己的格式要求修改#1(即/figurename 或/tablename) 和#2(标题内容)的格式,以及#1与#2之间的分隔符。例如,如果 希望把#1改为黑体,并把分隔符改为一个空格,可以这样设置
/makeatletter
/long/def/@makecaption#1#2{%
/vskip/abovecaptionskip
/sbox/@tempboxa{{/bfseries #1}/quad #2}%
/ifdim /wd/@tempboxa >/hsize
{/bfseries #1}/quad #2/par
/else
/global /@minipagefalse
/hb@xt@/hsize{/hfil/box/@tempboxa/hfil}%
/fi
/vskip/belowcaptionskip}
/makeatother
★★★结束语★★★
到这里,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东西已经基本上介绍完了。如果你仔细读了这些文 字,并且按照它去设置了你的论文格式,我想应该差不多了。当然,不同学科的 论文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肯定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没有涉及。例如计算机专业 的可能经常要用到代码抄录环境,文科的论文可能要使用章末注,等等。这些问 题也是版上经常问到的,在本版精华区中大都能找到解答,这里就不再赘述。
希望费了不少时间写的这些东西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TeX越用越熟 练,都能写出漂亮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