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的思维”与“死的知识”
由于现实世界太过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远非有限的生命用经验能够理解,因此先哲们基于一系列假设把现实世界简化到从概率上来说正确,从复杂程度上来说可认知的程度,就得到了知识(理论)。但正因为简化,所以知识是不完全的,即使是对于同样一个事件,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简化的标准不一,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学科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对”的,但也都是“不全面”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是对已发生的事件的总结,而在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向其他方向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已经被简化的“死”的知识不能使人有效的把握这些“不确定性”;只有“ 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活”的思维习惯才能帮助人相对正确的简化现实的世界,超越表相,把握脉络,在理论上做出创新,在实践中高瞻远瞩;也只有这样的思维才能让人在实际生活中把那些简化了的东西还原回去,把握好细节,把握好不确定性,使得具体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使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得以调和。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等方面无不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进程。自己在那一时刻深感这种复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个人如此的无力和渺小,天真的想要博览群书,全面的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以“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希冀找到一条由“真理”铺就的道路,然后“坚忍不拔”但却“一劳永逸,不加思考”的走下去,以获得一段幸福的人生。因此自己奉行着“博而不专”的学习方式,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军事等所有的知识都视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考入北大也是爱这里“兼容并包”的理念,幻想自己可以大量的阅读经典的书籍,旁听许多名师的课程。自己艳羡钱钟书先生“横扫清华图书馆”那样的生活,而且为之付出几乎所有的心血。
但我还记得三年前自己初次踏进图书馆的那一刹那既兴奋又痛苦的心情:兴奋的是这里有这么多好的藏书,六年的奋斗使他们终于属于自己;痛苦的是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看不完这里的藏书。我已经意识到“横扫图书馆”的生活并不属于我,因为这既不可能,也不可以。
说不可能,是因为即使只在社科的北侧,那里有历史,传记和所有的外文书,一个个的架子,我又能读多少?即使只是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中的资本市场,涉及的已经成形的基础知识也包括Asset Pricing , Corporate Finance,Microstructure, Derivatives等等,还有与之相关的Accounting, Banking,以及太多太多的数学,更不用提Google上永远搜不完的working paper。看到三个架子的书,敬畏和惶恐的心情已经彻底压倒了当初的兴奋。
说不可以,是因为自己本科无系统无方法的阅读过不少的书籍,但这样的四年使自己既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维持自己的生存,又不能在学术上看到哪怕是点点的希望。而且自己逐渐发现,虽然每一个领域都如此的吸引人去思考,每一套理论体系都能解释很多的现象,但没有一个理论能解释和预言所有的现象,没有一个理论能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
虽然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既不可能,也不可以”,但又不知应该如何。我固执着“博而不专”的偏好,很辛苦也很痛苦。自己很诧异这世上优秀的人怎么会用同样的时间融合那么多的知识?我猜测他们有独特的方法,能够简化如此复杂的知识,能够如此有力的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想知道他们的秘诀,让自己心安,让自己过的不那么艰难。
衣带渐宽的折磨,总会有蓦然回首的欣喜。到了研二,有一次问林老师“您有那么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做,有那么多的会议要参加,您怎么会有时间看那么多的文献,然后在那么多的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林老师的回答很精炼:“我不是看了那么多的文献才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对每一个现象我都是先自己观察,自己思考,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去看别人的文献,这样你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贡献在何处,缺陷在何处,你会发现事实上很多文章是不值得看的。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
随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思考这段话,相信“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开始放弃自己的“博而不专”的习惯,不再以“真实有用”作为评价理论的标准,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理论观察了什么,简化了什么,如何推理。不再希冀自己有一天能汇聚百家之才,了解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史实,而只是训练自己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简化、分析每一个事件,要求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记忆。研三在*管理学院听课,路风老师、傅军老师和朱天飚老师也非常强调这种“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那么在意事实和理论。有了这样的训练,自己就很清楚大量知识性的书籍是不需要阅读的,也逐渐在摸索应该怎样阅读人类历史上不多的经典书籍——虽然这些书也不少,但相比于北大图书馆,已经是大大简化了。 慢慢的,自己终于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也没有任何知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给出确定性的答案,可以让人不加思考的执行就获得幸福。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培养人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使人形成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简化,提取重要的信息分析、综合,然后做出推理、判断,最后依据事实反思、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能得出这个结论,可见CCER的经济学教育是比较成功的)。有一个合适的目标,掌握了一个合适的方法,这样就少却了很多的痛苦。自己也逐渐建立起了面对未来的自信,知道虽然没有什么知识能把握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但思维可以面对一切的不确定性!
更何况, 无论对于学术还是社会来说,创新都是最重要的。在学术上,沿着别人的道路,用无意义的技术手段得出已知的结论无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社会上,现有的商业模式已有了漫长的历史,只有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既有的理论和知识有助于创新,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一个人很难对复杂的世界提出更加有效、一致的简化标准,提出好的理论;也很难发现一个新的市场,使得自己和消费者同时获得收益。
由于现实世界太过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远非有限的生命用经验能够理解,因此先哲们基于一系列假设把现实世界简化到从概率上来说正确,从复杂程度上来说可认知的程度,就得到了知识(理论)。但正因为简化,所以知识是不完全的,即使是对于同样一个事件,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简化的标准不一,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学科会从中得到不同的理论, 这些理论都是“对”的,但也都是“不全面”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是对已发生的事件的总结,而在事件的进行过程中,总是充满了向其他方向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已经被简化的“死”的知识不能使人有效的把握这些“不确定性”;只有“ 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活”的思维习惯才能帮助人相对正确的简化现实的世界,超越表相,把握脉络,在理论上做出创新,在实践中高瞻远瞩;也只有这样的思维才能让人在实际生活中把那些简化了的东西还原回去,把握好细节,把握好不确定性,使得具体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使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得以调和。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时候,都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等方面无不影响着这个世界的进程。自己在那一时刻深感这种复杂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个人如此的无力和渺小,天真的想要博览群书,全面的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以“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希冀找到一条由“真理”铺就的道路,然后“坚忍不拔”但却“一劳永逸,不加思考”的走下去,以获得一段幸福的人生。因此自己奉行着“博而不专”的学习方式,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军事等所有的知识都视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考入北大也是爱这里“兼容并包”的理念,幻想自己可以大量的阅读经典的书籍,旁听许多名师的课程。自己艳羡钱钟书先生“横扫清华图书馆”那样的生活,而且为之付出几乎所有的心血。
但我还记得三年前自己初次踏进图书馆的那一刹那既兴奋又痛苦的心情:兴奋的是这里有这么多好的藏书,六年的奋斗使他们终于属于自己;痛苦的是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看不完这里的藏书。我已经意识到“横扫图书馆”的生活并不属于我,因为这既不可能,也不可以。
说不可能,是因为即使只在社科的北侧,那里有历史,传记和所有的外文书,一个个的架子,我又能读多少?即使只是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中的资本市场,涉及的已经成形的基础知识也包括Asset Pricing , Corporate Finance,Microstructure, Derivatives等等,还有与之相关的Accounting, Banking,以及太多太多的数学,更不用提Google上永远搜不完的working paper。看到三个架子的书,敬畏和惶恐的心情已经彻底压倒了当初的兴奋。
说不可以,是因为自己本科无系统无方法的阅读过不少的书籍,但这样的四年使自己既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维持自己的生存,又不能在学术上看到哪怕是点点的希望。而且自己逐渐发现,虽然每一个领域都如此的吸引人去思考,每一套理论体系都能解释很多的现象,但没有一个理论能解释和预言所有的现象,没有一个理论能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
虽然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既不可能,也不可以”,但又不知应该如何。我固执着“博而不专”的偏好,很辛苦也很痛苦。自己很诧异这世上优秀的人怎么会用同样的时间融合那么多的知识?我猜测他们有独特的方法,能够简化如此复杂的知识,能够如此有力的面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我想知道他们的秘诀,让自己心安,让自己过的不那么艰难。
衣带渐宽的折磨,总会有蓦然回首的欣喜。到了研二,有一次问林老师“您有那么多事务性的工作要做,有那么多的会议要参加,您怎么会有时间看那么多的文献,然后在那么多的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呢?” 林老师的回答很精炼:“我不是看了那么多的文献才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对每一个现象我都是先自己观察,自己思考,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形成自己的观点后再去看别人的文献,这样你可以知道每个人的贡献在何处,缺陷在何处,你会发现事实上很多文章是不值得看的。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
随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思考这段话,相信“活的思维,远比死的理论重要”。开始放弃自己的“博而不专”的习惯,不再以“真实有用”作为评价理论的标准,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理论观察了什么,简化了什么,如何推理。不再希冀自己有一天能汇聚百家之才,了解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史实,而只是训练自己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简化、分析每一个事件,要求自己去思考而不是记忆。研三在*管理学院听课,路风老师、傅军老师和朱天飚老师也非常强调这种“观察——简化——推理——判断”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那么在意事实和理论。有了这样的训练,自己就很清楚大量知识性的书籍是不需要阅读的,也逐渐在摸索应该怎样阅读人类历史上不多的经典书籍——虽然这些书也不少,但相比于北大图书馆,已经是大大简化了。 慢慢的,自己终于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也没有任何知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真实世界中给出确定性的答案,可以让人不加思考的执行就获得幸福。教育的目的只在于培养人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使人形成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简化,提取重要的信息分析、综合,然后做出推理、判断,最后依据事实反思、修正自己思维的过程(能得出这个结论,可见CCER的经济学教育是比较成功的)。有一个合适的目标,掌握了一个合适的方法,这样就少却了很多的痛苦。自己也逐渐建立起了面对未来的自信,知道虽然没有什么知识能把握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但思维可以面对一切的不确定性!
更何况, 无论对于学术还是社会来说,创新都是最重要的。在学术上,沿着别人的道路,用无意义的技术手段得出已知的结论无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在社会上,现有的商业模式已有了漫长的历史,只有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既有的理论和知识有助于创新,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一个人很难对复杂的世界提出更加有效、一致的简化标准,提出好的理论;也很难发现一个新的市场,使得自己和消费者同时获得收益。
二、研究生阶段经济学学习的经验
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掌握基本工具。
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
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要把数学这个工具当成目的。在思维上,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思考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 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结合解析主义,思维方式上演绎法结合归纳法,意识形态上避免对经济学过分的崇拜。
(一)、经济学学习的三个阶段
1、熟悉用数学语言刻画世界,掌握基本工具
学完初级和中级经济学以后,高级经济并不继续引入更多的事实和理论框架,但开始用相对“严格”的教学工具规范地描述理论。这个阶段的教科书往往不是那么全面(尤其是在宏观方面),其目的往往在于建立一个流派而非整个分支的理论框架,非常强调应用数学工具更为严格的描述既有的理论。 这一阶段关键要看一流的学者是如何用数学工具简化世界的,注意变量的选取(如何用最少的变量来表达理论,简化了哪些信息)和模型的构造(如解的特性:产生了周期、增长还是多重均衡)。
这一阶段可以不看经典的名著,如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经济学书系(蓝色系),这些书思想深刻、逻辑严密、自成一家,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的思维框架,并且对某一个领域有较深的理解,一方面很容易看得似懂非懂,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可能陷入其思维模式而拒绝接受其他解释。
2、阅读论文: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一个领域
教科书都是一个或观点相近的人写的,作者严密的描述以说服读者。但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 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真理”,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随,因此阅读论文是极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不同流派是如何质疑对方观点,如何跳出对方逻辑框架而打开新的天地。
阅读每一篇论文都只有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用什么解释了什么?也就是说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2)这篇文章有什么缺陷?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的方式,技术已经不重要了,因此,除非是几篇公认的奠基性文章或与现在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他文章都只需看Abstract。从这些文章中一定要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看完假设和结论,一定要想想“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展开,哪几点是构成逻辑推理的基石,然后再粗略的翻看文章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的,自己疏忽了什么,冗余了什么。在阅读完一定量文章,对体系有较为清晰的框架以后,还应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对既有的理论体系有什么贡献?
寻找文章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设
2)论据
3)从假设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4)从结论展开的推论
5)案例选取与案例安排
这要求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假设是否较好的抽象了现实,解释了最多的现象;论据是否与现实相符;推理是否只注意到现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发展过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案例是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安排上是否逻辑清晰。
论文的选择如下:
1)对这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review)。从中了解这个领域的脉络,从其reference里可以寻找其他论文,明了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有利于网络搜索。
2)Edward Elgar(EE)出版的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financial economics系列,每一专题的前言都疏理这个领域的框架,明了这个领域进展,而且第一个部分都包含了经典的review文章。
3)电子资源:图书馆-电子期刊-JSTOR和Elsevier Science 数据库
4)讨论课上老师选出的经典论文
5)最新的论文,Google和相关网站(参见第四部分)
强烈推荐:
1)林老师给研究生开的研讨课
2)朱天飚老师的讨论课,尤其是讲方法论的前几节
http://www.sg.pku.edu.cn/dpe/pe.htm
3、论文: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他人的理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对理论有新的贡献;依葫芦画瓢,总要自己画一只才会有感觉。总的来说,写论文有两种途径:
1)从现象到理论
从现象到理论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高风险的方式,最难的在于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出它为什么有趣。这需要你对现有理论比较熟悉,然后你还需要做出自己的逻辑推理,自己选取合适的变量,搜集论据展开证明,而且由于没有模型可供借鉴,数学这一部分可能会很弱,但这样做很有趣。
用这种途径思考论文的步骤如下,来源于朱天飚老师、路风老师的讨论课。
(1)中心问题:中心问题应该建立在对“常理”相反或不同的观察上,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和使别人感兴趣。
(2)文献考察:别人是怎样解释你提出的问题的?中国的、外国的。
(3)中心论点:你自己怎样解释中心问题?(用什么因素来解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要被解释的因素,也就是因变量/项;你的用来解释的因素是自变量/项),它(们)必须是抽象出来的,换句话说,用20个因素来解释你的中心问题就不是解释了,是描述。你的解释与别人的解释不同的地方在哪?只有不同才有写的意义。
(4)论证逻辑:你的自变量/项与因变量/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从前者推导出后者?
(5)证据支持:用什么具体的例子和/或数据来支持你的中心论点?怎样组织它们?
2)从理论到理论
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找一篇论文加减一个变量或者约束条件或修改目标函数,求出解以后再去找点现实的事情说一说,世界这么大,找个故事还是很简单的;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一下某种理论。不过,在行文的时候要倒过来,显得是从实际中抽取变量,获得理论并加以检验的。这种方法简单却不太有意义,但非常适合用来拿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和师长、同学的讨论必须贯穿于每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阅读和思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和局限性的,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打开视野,促进思考。讨论不要仅限于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观察对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的切入点、逻辑和扩展。
(二)数学和经济学
经济学是可以不用数学的,个人认为数学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增强了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时能够简洁地说明整个逻辑过程,避免了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的现象。首先,一个无可证伪性的理论是没有学术意义的,例如我们无法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命题进行证伪,因为作者总可以声称失败的国家“不够强大”。这样的理论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帮助。其次,在金融、宏观、计量等方面很多事情用文字来说往往说不清楚,简单的数学推理却能使人一目了然。最后,用文字叙述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关键变量在上下文中内涵不一,这使得文章很不严谨,如果用数学变量来定义就会减少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但经济学绝不等于数学,很多概念很难被精确量化,例如公司治理;很多事件发生的次数太少而难以用计量的办法,例如经济形态的变迁。数学只是一种工具,让人更好的用经济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数学不是目的,数学化经济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实上,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知识其实并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严格,而且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代所用的数学工具也很不同。因此,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与统计就足够了,保证自己有掌握任何数学工具的能力,而不要奢望自己能穷尽所有的数学分支。 如果发现自己应付考试都有问题,那原因很可能不是数学不好,而在于没有了解理论的脉络,被动的应付孤立的模型,而没有能够简化出一个脉络。
(三)受经济学训练后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正如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同一品质,每一个学科也是如此。经济学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理性人的假设抽象出这个世界某些重要的变量,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框架,对现实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 不能认为经济学解释了整个世界,忽略甚至排斥其他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或变量是非常狭隘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来说经济学是一个有很强实证主义色彩的学科,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观察和解释,因此倾向于采用定量的方法以来解释这个“客观”的世界。但事实上解析主义对现实也有一定的解释力,这种方法论认为思想集成决定社会,而思想集成是变化且难到寻找的,因此偏向于定性研究,理解社会是如何形成的。索罗斯《开放社会》一书就有很强的解析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个强调“演绎法”的学科,她完整的理论框架使得对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理论出发得到一个言之成理的解释,但千万不能只演绎理论解释现象,更要学会归纳现象得出理论。例如,对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往往只会看到市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逻辑演绎表明经济发展的原因一定是*市场经济。当他们发现市场的作用可被验证以后,对理论的迷信就更加深了一层,往往不再去想有没有其他理论没有阐述过的重要变量在起作用。在这一点上,对比亚洲四小龙与其他未能发展起来的国家的异同,归纳四小龙所共有而未发展国家所缺乏的变量,林老师发现了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而政治经济学者则从中看到*的作用和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developmental state的概念。
最后,不要对*市场的理念、经济学、甚至经济本身有过度的崇拜。*市场来自于鼎盛时期的英美的经验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但我们不能仅仅从这一个视角去分析现实,把这些理论当成“真理”甚至进一步的想用“真理”来改造世界就很危险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很多这样的条件是被经济学所“简化”了的。 经济学有很强的分析横向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但却很难分析纵向威权关系(hierarchy)配置资源的能力,而家庭、企业、*、法律和军事系统都是以威权关系构成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最后,随便翻一本历史书,你都会发现经济仅是其中的一章而不是全部。
三、理论与实际
如果思维是对理论的简化,那么理论就是对实际的简化, 也就是说,“理论是一种信息节约的工具”。正因为是简化,所以理论永远是 “不真实”的“地图”,但正是这“不真实”的“地图”,才能使我们与实际拉开距离,了解这个世界的概貌,超越无聊的琐事。当我们有了一张“地图”以后,回到这个复杂而且信息高度不完全的现实世界,我们才能捕捉和把握时代的机会,节约有限的生命,走得更远些。
“理论结合实际”或许是我最顽固的意识形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就在中考以来的历次考试中被背得滚瓜烂熟,不知不觉中早已被*。从本科到研二,我一直不能理解理论和实际的区别与联系,总觉得自己学习的理论是“不真实”的,每天都会问自己:“我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在经济中心的第一年自己极端的郁闷,因为选择中心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学习经济学,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可能的话作一些建议和分析以帮助穷苦的人民过得好一些。但经济学告诉我,最优时企业的利润应该是0,宏观的经济波动可以用一棵树上长果子来解释,这与我的常识截然相反。整个一年自己的思维相当的混乱:常识没有错,这世界上有很多企业有高额的利润,它们的利润不是0;宏观的波动与千万个市场主体以及*有关,这和树上长果子有什么关系?理论也没有错,很多人在学习它并用它对现实做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其是用数学“严格的”推导出来的;我的大脑好像也没有问题,“真实的世界”是和理论不一致。于是,我怀疑经济学,害怕自己不断地在浪费生命学习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也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智商有问题,不但因为自己没有找到理论和实际的桥梁,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寻找这样的桥梁。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之中有些人认为理论很美,而且现实就是如此;有些人认为理论和现实没有什么关系,在中心的学习只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起点,是必须支付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代价。老师之中,有人认为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是nonsense,有些也认为经济学解释了一切,有些则认为我们应该为了学术而学习,因此受学术规范的训练比问现实是什么更为重要。我不断被这个谜所困扰,我需要一个答案,否则我的内心没有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很幸运的是研二林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谈这个问题,他为我们挑选了几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Friedman, Milton (1953),“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我从那里深刻的理解了“假设与现实的无关性”,了解了“理论只是一张地图而不是现实的路径”。读完那一组文章是一种解脱,隐隐体会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亦”的心情。从此明了我不用在“真实性”上做任何纠缠,我不需要精确的描绘每一方面而只需要抽象出轮廓,这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已经足够了。逐渐的喜欢上经济学的假设,惊叹于其能从一个个活生生复杂甚至疯狂的人身上提炼出“理性人”的假说,而且以此为基础对这个世界作了如此精妙的解释。用竞争导致的0利润刻画出市场的均衡,为市场的效率找到了一个如此简单的参照系;用一棵树上长果子描写了整个经济的波动,抽取掉复杂主体的复杂动机,用如此简单的数学严谨的表达出“波动”,实在是很美。
现在在我的心里,理论是对现实的简化,简化后的理论既是现实又不是现实。理论来源于现实,但决不会和现实“一致”。每一个理论都是对现实的某一方面在这个理论的意识形态下做了一定的刻画,因此其必定是不完全的。只是现实太复杂而人的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非常需要用不完全的理论来简化现实,节约信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尽管理论只是一张很模糊而且有很多错误的地图,但拥有它比自己茫然的摸索要好得多,因为很少有人有那么好的天赋,不学习理论就可以了解全局的概貌, 拥有理论能帮助人减少犯方向性错误的可能性, 从概率上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当然,不同的理论对“同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 ,这并不意味着哪一个理论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关键在于这些理论的假设(assumption)截然不同,相信或者说更偏好哪一种理论则是个人意识形态的问题,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理论去分析则是一种艺术。
虽然理论与现实“无关”,但并不意味可以随意的对现实做出简化,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致、简化和可预测性。一致性指的是运用理论去分析已知现象(被解释变量)时,其解释变量是固定的,不能增加或者改变;若非如此,则还需要另一个理论来指导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变量,这就达不到理论信息节约的目的了。例如股票市场中的技术分析(technique analysis),事后总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证明市场的走势(被解释变量)是可预测的,可惜的是事前很难在矛盾的标准(不同的解释变量)中做出选择。
所谓的简化,是指要用尽可能少的变量解释尽可能多的现象,不但要在空间上稳定,而且要在时间上能够承受历史的考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信息。正因为追求简化,所以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一定相当抽象,相当的“不真实”。很多人批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但这些理论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其不是为了中国现阶段的情况而写的,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分析整个世界各个时代的现象。用50个变量对中国现期的市场可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但一方面这么多的变量已经很难节约信息,也无助于人脑分析,因此是一种描述而非理论;另一方面这些变量很可能是极不稳定的,例如某份文件的精神对另一个国家或者在中国的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毫无作用。
可预测性是指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在可接受的置信区间内应该成立。理论的正确性不在于能够100%预测未来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如果把握两三个变量就能使你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已经大大节约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同时学习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注意不要把两个体系的框架混淆起来。同样一个事件应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思维,但在严格阐述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学术标准。自己在写毕业论文时就犯了这样错误,初稿阐述完经济意义以后就开始论述政治经济学上的“发展意愿”,还用管理学里的“strategic determination”做比喻,这些问题的确相关,但对于经济学论文来说,是非常不严谨的。
基于理论与现实无关的看法,我也比较赞成朱天飚老师所说的,如果你只想研究理论,实践是不必要的。每一个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工作很容易陷入无穷多的琐事,这些琐事对于理论所要求的抽象的能力有害无益,甚至让人把一切都归结于人际关系。更何况,每一种理论都有很长历史的积淀,有自己的体系和范式,学者只需要在这一框架下用既定的逻辑分析问题就可以了,即使是颠覆性的创新也来自于对既有框架的深刻了解。而没有理论的指引,仅仅实践也无益于提出理论上有价值的问题。即使是Coase,他也是先受过理论训练,才在理论体系中找出未被人解释的一环,他在企业的经历只能被视为是研究的一部分而决非实践。客观上,这么多在企业“实践”的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知没有理论的训练而在“实践”中提出好的理论是怎样的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做学术研究,实践实在是不必要的。
理论决不是枯燥的,高深的数学相对于现实是一种简化,一部部巨著,一首首诗篇、一部部电影、一幕幕舞蹈、一曲曲音乐相对于这个世界如何不是一种简化?《战争与和平》展现了伟大的1812,《长恨歌》描述了浪漫的爱情与残酷的现实,《Citizen Kane》刻画了一个生命的光荣与悲哀,《天鹅湖》让人看到爱情的冲动与脆弱,《田园》激发人对自然的向往……没有谁能用更简洁的文字、画面和音符展现给人类如此深刻的美感,所以说热爱理论,并不代表不热爱生活!
四、金融学学习经验
主要阐述偏研究和偏实务的不同学习策略,可能适用的书籍、网址和其他资源,强调不能,只关注直接融资,忽视其他融资方式,割裂的分析金融市场。
(—)不同的学习策略
对于想要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不要只看到直接融资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而忽视间接融资市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信托,保险等)。客观上,直接融资市场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公开的信息很多,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做实论研究,因此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这个领域。但是,研究生阶段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或许比了解实务更为重要,考虑到在中国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0%以上,关注这个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保险的高资金量和稳定现金流对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信托除了IPO以外几乎什么都可以做。在学习金融学的时候,尽量注意把经济学理性的框架和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的框架融合起来。在不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计量模型可能还比较有效,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emerging market,金融市场实际上有很大“非理性”的成分,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基于“理性人假说”的经济学方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进一步的,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也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可能更密切些。此外,金融实务运作中了解真正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一些管理类的课程,了解组织的运作和异质性,比认为企业只是交给定市场结构的下自动利润最大化的“无生命体”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培养自己全局的眼光,把金融,宏观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论述
利率*化的必要性(*(2002),扩大就业的补充研究,《比较》,第二缉,pp.1-8),没有从什么Pareto Efficient 出发,而是从人口结构,就业压力出发,阐明为解决就业必须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而银行需要利率*化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差别价,以避免由于“逆向选择”而出现“惜贷”的现象,保证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非常的精彩!
如果单纯是对金融学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建议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单个领域内的技术都比较成熟,而跨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太成形的框架,做单个领域较易于解决在学术界的发展和生存问题。如果希望出国研究金融学,客观上获得offer的不多,建议再思考一下目标和路径,在一些清华北大海外特聘教授指导下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二)一些促进思考的途径
1.找一个bbs经常灌水,最好是当版主,关注每日动态,而且应该尝试对消息做一个分析和评论,写作能强迫你认真的分析,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2.组织一个小组,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的启迪和切磋,同时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简洁而清晰地勾勒一个现象)沟通的能力(迅速理解他人观点,分析其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逻辑推理可能的结果,对比自己的观点)以及组织能力。强烈建议这种组织讨论完一个论题后一个休息的时间段,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员都那么关注论题,无休止的讨论会使人放弃。
3.炒股或模拟炒股,认识自己的贪欲和市场的凶险(时间充裕者)。
4.实习:工作总和预期差的很远,去*机构、外企、国企的相关单位看看,可以发现现实的问题,非常有助于个人人生规划。
5.参加CFA、CPA之类的考试:虽对学术没有什么意义,但非常实用,毕竟生存并不是那么容易。
(三)学习研究的路径和资源:
这一部分是自己的学习经验,走过的路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但绝非适用于所有的学友。所列的书籍都是自己偏好的,也不一定最好,由于这些书更新很快,所以都没有列出版本。这些书也不必要每一本都一页一页从头看到尾,了解框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结合研究来阅读。此外,有英文版的书一定不要看中文的,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些传神的地方难以译出,英文看多了就会习惯的。
1.学习
(1)入门书籍:< Finance >, 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框架非常清晰
(2)中级教材
a. Investments:
<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 Investments >, William F.Sharpe, Gordon J.Alexander, Jeffrey V.Bailey第一本书行文更流畅易懂,第二本较学术化,但两者选一即可。在阅读时不但应该学习规范市场的运作,更应该想想中国市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使得如此的无效率。在理论和实际中反复的来来回回,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两者。
b. 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Richard A.Brealey, Stewart C.Myers
< Corporate Finance >,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
第一本通俗些,例子写的非常漂亮,第二本学术化色彩较浓,也是两者选一即可。需要了解简单的会计知识,仅借贷和资产负债表等基础即可。
c. Derivatives
<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John C. Hull
如果简单的了解,a中任何一本书相关的部分就足够了。
(3)数理化的教材
<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John Y. Campbell, Andrew W. Lo, A.Craig MacKinlay
全面介绍了金融学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研究
(1)了解理论发展脉络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工具(建模、计量),再有金融学相关的知识,就应该开始做研究了。
强烈推荐在这一阶段先看下面这本金融思想史方面的书:
< Capital Ideas : the Improbable Origins of Modern Wall Street >, Peter L. Bernstein.
此书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简洁、流畅而完整的叙述了金融理论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启迪初学者如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简化变量,完美的展示了金融市场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金融理论的深邃迷人的美感。
(2)专题研究:从问题入手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既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阅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同学、师长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这样对理论的理解比较深,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抽象实际的,假设是如何决定结论的。强烈反对先划定一个领域,看完一本“经典”教科书后再看另一本“经典”,不断预备知识的学习方式,因为知识是永远“预备”不完的,即使“预备”完毕了,也很可能只会在一个框架下思考,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时候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的去和同学师长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结上纠缠,他人的建议、经验和相关资源能够帮你打开思路。
例如,自己当时想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小股民明知权利得不到保护也要持有股票,由于开始读的都是教科书,而这些书都是基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自己改什么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设定投资机会限制,不是结论不对,就是太牵强,总让自己很不舒服。直到有一天和一个师兄讨论,他建议我去看看行为金融(Behavior Finance)方面的资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太久的被束缚在EMH里,而且浑然不觉。(建议阅读:< Inefficient markets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Andrei Shleifer)
(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的研究在做什么:
Journal of Finance: http://www.afajof.org/
Journal of Financal Economics : http://jfe.rochester.edu/jfe.htm
NBER : www.nber.org
正式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慢了,有时间应该去各大名校金融系的网页上去看working paper.
(4)网络资源
统计年报: http://www.gse.pku.edu.cn/dataset/index.htm
中国资讯行: http://www.bjinfobank.com
国外数据: www.economagic.com
www.economy.com/freelunch
(四)实务资源
学习和研究的努力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学校取得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很现实的,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到社会上来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了解现实的情况,知道一些被理论滤去但却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很重要的,下面的一些资源可供参考。
1.书籍
(1) 历史部分
<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 >,Charles P. Kindleberger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永恒的话题,而且历史不断的上演同样的故事。
<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Chernow, Ron
(中译本:《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金立群校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Wriston : Walter Wriston, Citibank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Financial Supremacy >,Phillip L. Zweig.
(中译本:《沃尔特 瑞斯顿与花旗银行:美国金融霸权的兴衰》,海南出版社)
每一个金融巨子都是时代的产物,看看他们如何把握历史时机,如何面对巨大的危难。
《胡雪岩》(高阳)了解中国社会的商业环境。
(2)投资部分
< One up on Wall Street :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 Peter Lynch with John Rothchild
强调基本面分析,对生活的观察,Peter Lynch的其他书也可以。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 reading the mind of the market > or
< Open society : reforming global capitalism >,George Soros
(中译本:《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开放社会: 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阅读其中任一本都可以了解索罗斯的思想,只是第一本书后一部分非常技术性。个人认为其书有价值之处在于用解析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金融市场,在书中称其为反身性,这是与经济学实证主义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方式。
< Valuation :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 McKinsey & Company, Inc, Tom Copeland, Tim Koller, Jack Murrin.介绍了实用的估值方法
(3)银行
《日本金融败战》,(日)竹内宏著,彭晋璋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一个精彩的案例,反思了大而不强的日本银行的困境和错误的改革思路。
《复合萧条论: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日)宫崎义一,陆华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介绍了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产生、发展和破灭的全过程,对于正在走向金融*化的中国
有重要借鉴意义。
< The Bank Credit Analysis Handbook : a guide for analysts, bankers and investors >, Jonathan Golin对银行较为全面的评估手册。
< 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 >, Xavier Freixas, Jean-Charles Rochet< Financial Intermedraices >, Mervyn K.Lewis
对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很好的学术性书籍。
2.网络资源
推荐了很多国外网站,毕竟我们是在一个急速全球化的时代之中。
杂志:
《财经》 : http://www.caijing.com.cn/(国内最好的财经期刊)
《比较》 : http://www.bijiao.org(学术性,收费)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 http://www.aimrpubs.org/faj/home.html
Time: http://www.time.com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Business Week : http://www.businessweek.com/(推荐订阅其免费新闻)
Fortune : http://www.fortune.com/
The Banker : http://www.thebanker.com/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报纸: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
Financial Times : www.ft.com (15天免费)
Wall Street Journal : www.wsj.com (14天免费)
The New York Times : http://www.nytimes.com/(推荐订阅其免费新闻)
机构:
人民银行: http://www.pbc.gov.cn/
银监会: http://www.cbrc.gov.cn/
证监会: http://www.csrc.gov.cn
保监会: http://www.circ.gov.cn/
发改委: http://www.sdpc.gov.cn/
财政部: http://www.mof.gov.cn
国资委: http://www.sasac.gov.cn
商务部: http://www.mofcom.gov.cn/
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上交所: http://www.sse.com.cn
深交所: http://www.szse.cn
世界银行: http://www.worldbank.org/
IMF : http://www.imf.org/
美联储 :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欧洲央行 : http://www.ecb.int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 http://www.bis.org
了解这些制定游戏规则的机构
除了以上资源以外,还可以看一些涉及经济金融运作的电影,例如< Wall Street > (内幕操纵)、< Other People’s Money >(兼并重组)、《胡雪岩》(政治经济依存)等,陈平老师每年春季给双学位的课上一般会放这些片子。
最后,对于金融实务操作来说,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人际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大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也能找到很多和自己有相同价值理念的朋友,只有一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相互的支持和砥砺才能避免在社会中被琐事消磨的碌碌无为。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时光,多参加一些社团,多交些朋友,学会理解和沟通。
五、严肃的学习,幸福的生活
学术是很严肃的,需要求学之人为其付出大量的心血,不断的观察、思考、阅读、讨论、写作,很多问题会折磨人很长一段时间,食无味、寝不安,但这些生理上的付出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求学之路上最大的障碍,面对“吾生也有涯,然知也无涯”的现实,每个人都会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无止境的学术,一个人必须放弃自己渺小的生活;恰恰相反, 没有一个虽然渺小但却幸福的生活,思想必然是受到束缚的,坚信并努力去争取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
从本科开始,自己偏执的追弃学术,追求未来,放弃了现实的生活,这种极端的做法使原本就有些障碍的心,变得焦虑,甚至在一段时间变成了恐惧。 大量的阅读,似乎只是不断的在证明自己的无知;抓紧一切时间在学习,却总是被匆匆而过的时光嘲笑自己迟缓的脚步。阅读逐渐从享受变为负担,自己切实的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希冀能阅读每一本书籍,了解每一段历史,这种没有判断力的做法逐渐彻底的摧毁了生活:自己无法接受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无法接受肉体难以承载理想的现实,误认为自己一生注定要去追求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但也没有勇气去放弃的目标。这种悲观的预期一度毁灭了现实的生活,让自己看到肉体的脆弱,死神无处不在的阴影。
考入中心意味着一次赌博的成功,但我享受不到任何成功后的解脱,虽然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但我仍然受到理想的折磨。我总觉得自己应该“献身”给学术,要“苦读”,上完课就去图书馆,图书馆关门就去理科一号楼。总是以林老师为参照系,很自卑自己生理上难以承受少于5个小时的睡眠。看到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就非常非常的紧张,“我还有那么多的书要看,paper要读,模型要写,我不能给她带来平淡的生活,而只会带给她无边的焦虑,但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她。”自己一直以来觉得这样做并不幸福,但也不知道如何才会幸福,于是就茫然的保持这种生活状态。
好在研二终于摆脱了那些技术性的考试,从林老师那里悟到了思维与知识、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和联系,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无所不知”的幻想,转而要求自己有所创新,有所贡献。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不再那么强烈,恐惧也就自然而然的减弱了许多。
可是我仍然不幸福。因为我虽然很喜欢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但却对其数理工具掌握的非常糟糕,而更糟糕的是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学习数学。我热爱历史,认为很多东西并不能被数理公式所解释,中心普遍崇拜数理的环境让我非常的难受。每一次考试都让我很怀疑自己的智商,虽然把阿Q精神形式化的很好,不断的告诉自己考试不代表能力,但心里很清楚的知道,我仍然很在意经济学数理的外衣,而这方面的弱势让我很自卑。直到非典期间偶然的和周其仁老师聊天,问他认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周老师说:“ 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品味,一种taste,这使你面临选择时自然的做出决定而不瞻前顾后,不来回算计自己的得失。天下的文章那么多,不喜欢看的我就不看...... 你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有更多的诱惑,不要管别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的选择和很多人不一样,不管对与错,大不了这一百多斤豁出去了,又能怎么样 ?” 听完之后自己很有感触,或许我很执著,但我不勇敢。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再理睬数学了,因为这件经济学的外衣虽然非常的简洁、非常美,但可能我天生就不适合它,在26岁的时候也不可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了,放弃了就放弃了,估计自己这一百多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没有数学的经济学是很难在学术圈里立足的,放弃了数学,就必须去发现一条新的道路。很幸运的是,研三的时候,恰好路老师、傅老师和朱老师从清华转到北大来授课,我很喜欢他们教授给我的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框架,思辨而不强调数理的形式,重视历史和制度。从这里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方向,找到一个新的框架指导我思考我愿意去思考的问题,而且其所运用的工具更加适合我。从工科到法学,从法学到经济学,再从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对于我来说,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些艰难和波折,但幸运的是总算让我找到了。
勇气可以压制焦虑、自卑和潜在的恐惧,但根治这些心理的疾病需要的是平平淡淡的幸福,来打破焦虑、自卑和恐惧的习惯,而这种幸福可能来得很偶然。在*管理学院的课上,我和其他一些听课的同学逐渐和朱老师成了好朋友,称谓也从“朱老师”改成了“飚哥”。
非常感谢飚哥和这帮朋友带给了我生命中久违了的快乐,我从他们那里贪婪的寻找快乐的感觉,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起八卦,他们的快乐和自信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逐渐发现,学术和生活是不矛盾的,好像不看论文,不学数学,也可以快乐的生活,也可以恋爱;即使恋爱了,也可以看论文,学数学,而不带给恋人焦虑的感觉。逐渐发现学术不是苦难,学术也不排斥生活。
这对我是一种解脱,放弃了“学术=牺牲所有”的假设,幸福的生活。想想自己的过去,有太多的黑暗和沉重,缺少光明和快乐,而这些原本是生命中最自然的一部分。和飚哥、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我逐渐遗忘了过去的挫折,淡化了未来的理想,不再总是背着生命里的一些包袱,也不再被未来的梦想所奴役,用了8年的时间,我终于明白“现在”是什么含义。从这些八卦里,飚哥也逐渐教会我去理解他人,不再无原则的“推己及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更准确的说是强求,他人有和我一样的生活模式。喜欢做学术的人就去做,不喜欢的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多元的社会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个人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与特长就好。
回头看看,北大三年教会我思考,教给了我很多可以谋生的知识,但最大的收获仍是逐步找回了幸福的感觉。个人的生命是渺小而卑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是注定不幸福的。 追求学术,寻找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能保持稳定(robust)的问题和变量,常常会使人面对个体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强烈的对比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挫折感。所以自己初看布罗代尔(Braudel, Fernand)《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时几乎难以支撑,因为他写道:“首先是山,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动辄以几十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让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与藐小。
但后来自己逐渐的悟到,学术本身的精髓就在于 思辨,调和对立的矛盾,不极端的看待事物。虽然生命的历程相对于无生命的世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正是布罗代尔有限的生命把握了无生命世界的变化。生命的价值在于创新和生活,何必只在时间尺度上做比较?更何况,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学者跨越地理疆界的限制不断创新,一代一代的学人跨越有限生命的边界不断积累,使得有限的生命以此点点滴滴的融入到无限的学术中去。对于求学之人来说,学术当然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决不是生命的全部。不管一个人学术做的如何,如果他过的不幸福,不坦荡,那么这个生命就是很悲哀的。无数的先哲激励我们勤奋刻苦,但勤奋刻苦与幸福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吃喝玩乐所能带来的享受相当的有限,坦荡的生活,*的思考,才是永恒的幸福。
更何况, 当一个人无法平衡学术和生活的时候,他几乎不可能在学术上取得任何成就。一个不平衡的生活总会使人心智抑郁,而人在抑郁的心态下几乎不可能做出任何创新。因为创新需要人*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跳出现有的框架做出新的阐释,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冒一无所得的风险,若有偶然的所得,也需要对抗现有的权威和成见,其现实的收益几乎可以肯定为负。唯一支撑这种行为的只能是思维和挑战所带来的愉悦,而愉悦本身是与抑郁不相融合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调和学术与生活,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而放弃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学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现实不但要求我们简化纷繁的表相,也要求我们把那些理论简化了的东西还原回去。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是如何简化的,有时也难以还原出来,可能导致他在理论与现实之中挣扎。我自己就曾错误的理解了蔡先生“兼容并包”的思想,一来忽视了校长这句话很可能是针对那些已经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学长们说的,二来没有把握到“兼容并包”也有一定的度,越过了这个度只能一事无成。
虽然思维比理论更加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学习理论而*的放纵思想;恰恰相反,要获得思维,理论是最好的训练。好的理论能有效指导对现实的观察,把握社会中最重要的变量, 除了极少数天赋极高的人物以外,很少有人能不学习理论而直接从现实中悟出应该思考什么,可以放弃什么。很多商人作了一辈子的生意,总觉得国家的经济政策毫无规律可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如果上一辈的人可以只依靠勇敢致富,那么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知识和更深一层的思维可能更加重要一些。
个人认为研究生阶段经济学的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掌握基本工具。
2、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某一个领域。
3、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和师长、同学讨论而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要把数学这个工具当成目的。在思维上,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思考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 方法论上实证主义结合解析主义,思维方式上演绎法结合归纳法,意识形态上避免对经济学过分的崇拜。
(一)、经济学学习的三个阶段
1、熟悉用数学语言刻画世界,掌握基本工具
学完初级和中级经济学以后,高级经济并不继续引入更多的事实和理论框架,但开始用相对“严格”的教学工具规范地描述理论。这个阶段的教科书往往不是那么全面(尤其是在宏观方面),其目的往往在于建立一个流派而非整个分支的理论框架,非常强调应用数学工具更为严格的描述既有的理论。 这一阶段关键要看一流的学者是如何用数学工具简化世界的,注意变量的选取(如何用最少的变量来表达理论,简化了哪些信息)和模型的构造(如解的特性:产生了周期、增长还是多重均衡)。
这一阶段可以不看经典的名著,如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经济学书系(蓝色系),这些书思想深刻、逻辑严密、自成一家,如果没有掌握理论的思维框架,并且对某一个领域有较深的理解,一方面很容易看得似懂非懂,不知所云;另一方面可能陷入其思维模式而拒绝接受其他解释。
2、阅读论文:掌握思维方式并熟悉一个领域
教科书都是一个或观点相近的人写的,作者严密的描述以说服读者。但研究生阶段重要的是 学会质疑而不是“掌握真理”,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随,因此阅读论文是极端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不同流派是如何质疑对方观点,如何跳出对方逻辑框架而打开新的天地。
阅读每一篇论文都只有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用什么解释了什么?也就是说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2)这篇文章有什么缺陷?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思维的方式,技术已经不重要了,因此,除非是几篇公认的奠基性文章或与现在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他文章都只需看Abstract。从这些文章中一定要训练出自己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看完假设和结论,一定要想想“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展开,哪几点是构成逻辑推理的基石,然后再粗略的翻看文章正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的,自己疏忽了什么,冗余了什么。在阅读完一定量文章,对体系有较为清晰的框架以后,还应该问问自己:这篇文章对既有的理论体系有什么贡献?
寻找文章的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假设
2)论据
3)从假设到结论的推理过程
4)从结论展开的推论
5)案例选取与案例安排
这要求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分析假设是否较好的抽象了现实,解释了最多的现象;论据是否与现实相符;推理是否只注意到现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发展过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案例是否证明了文章的观点,安排上是否逻辑清晰。
论文的选择如下:
1)对这个领域的综述性文章(review)。从中了解这个领域的脉络,从其reference里可以寻找其他论文,明了这个领域的关键词,有利于网络搜索。
2)Edward Elgar(EE)出版的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financial economics系列,每一专题的前言都疏理这个领域的框架,明了这个领域进展,而且第一个部分都包含了经典的review文章。
3)电子资源:图书馆-电子期刊-JSTOR和Elsevier Science 数据库
4)讨论课上老师选出的经典论文
5)最新的论文,Google和相关网站(参见第四部分)
强烈推荐:
1)林老师给研究生开的研讨课
2)朱天飚老师的讨论课,尤其是讲方法论的前几节
http://www.sg.pku.edu.cn/dpe/pe.htm
3、论文:用规范的方法表达新的观点
学习他人的理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重要的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对理论有新的贡献;依葫芦画瓢,总要自己画一只才会有感觉。总的来说,写论文有两种途径:
1)从现象到理论
从现象到理论是一种比较困难而且高风险的方式,最难的在于选择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出它为什么有趣。这需要你对现有理论比较熟悉,然后你还需要做出自己的逻辑推理,自己选取合适的变量,搜集论据展开证明,而且由于没有模型可供借鉴,数学这一部分可能会很弱,但这样做很有趣。
用这种途径思考论文的步骤如下,来源于朱天飚老师、路风老师的讨论课。
(1)中心问题:中心问题应该建立在对“常理”相反或不同的观察上,只有这样这个问题才有意义和使别人感兴趣。
(2)文献考察:别人是怎样解释你提出的问题的?中国的、外国的。
(3)中心论点:你自己怎样解释中心问题?(用什么因素来解释?)这里的中心问题是要被解释的因素,也就是因变量/项;你的用来解释的因素是自变量/项),它(们)必须是抽象出来的,换句话说,用20个因素来解释你的中心问题就不是解释了,是描述。你的解释与别人的解释不同的地方在哪?只有不同才有写的意义。
(4)论证逻辑:你的自变量/项与因变量/项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怎样从前者推导出后者?
(5)证据支持:用什么具体的例子和/或数据来支持你的中心论点?怎样组织它们?
2)从理论到理论
从理论到理论比较简单而且安全,找一篇论文加减一个变量或者约束条件或修改目标函数,求出解以后再去找点现实的事情说一说,世界这么大,找个故事还是很简单的;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一下某种理论。不过,在行文的时候要倒过来,显得是从实际中抽取变量,获得理论并加以检验的。这种方法简单却不太有意义,但非常适合用来拿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和师长、同学的讨论必须贯穿于每一个阶段。自己的努力、阅读和思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和局限性的,他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打开视野,促进思考。讨论不要仅限于对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观察对方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的切入点、逻辑和扩展。
(二)数学和经济学
经济学是可以不用数学的,个人认为数学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增强了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时能够简洁地说明整个逻辑过程,避免了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的现象。首先,一个无可证伪性的理论是没有学术意义的,例如我们无法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命题进行证伪,因为作者总可以声称失败的国家“不够强大”。这样的理论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帮助。其次,在金融、宏观、计量等方面很多事情用文字来说往往说不清楚,简单的数学推理却能使人一目了然。最后,用文字叙述时往往会出现一个关键变量在上下文中内涵不一,这使得文章很不严谨,如果用数学变量来定义就会减少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但经济学绝不等于数学,很多概念很难被精确量化,例如公司治理;很多事件发生的次数太少而难以用计量的办法,例如经济形态的变迁。数学只是一种工具,让人更好的用经济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数学不是目的,数学化经济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实上,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知识其实并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严格,而且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代所用的数学工具也很不同。因此,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与统计就足够了,保证自己有掌握任何数学工具的能力,而不要奢望自己能穷尽所有的数学分支。 如果发现自己应付考试都有问题,那原因很可能不是数学不好,而在于没有了解理论的脉络,被动的应付孤立的模型,而没有能够简化出一个脉络。
(三)受经济学训练后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正如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是同一品质,每一个学科也是如此。经济学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理性人的假设抽象出这个世界某些重要的变量,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框架,对现实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 不能认为经济学解释了整个世界,忽略甚至排斥其他理论体系的研究方法或变量是非常狭隘的。
首先,从方法论上来说经济学是一个有很强实证主义色彩的学科,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观察和解释,因此倾向于采用定量的方法以来解释这个“客观”的世界。但事实上解析主义对现实也有一定的解释力,这种方法论认为思想集成决定社会,而思想集成是变化且难到寻找的,因此偏向于定性研究,理解社会是如何形成的。索罗斯《开放社会》一书就有很强的解析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经济学是一个强调“演绎法”的学科,她完整的理论框架使得对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理论出发得到一个言之成理的解释,但千万不能只演绎理论解释现象,更要学会归纳现象得出理论。例如,对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往往只会看到市场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新古典经济学逻辑演绎表明经济发展的原因一定是*市场经济。当他们发现市场的作用可被验证以后,对理论的迷信就更加深了一层,往往不再去想有没有其他理论没有阐述过的重要变量在起作用。在这一点上,对比亚洲四小龙与其他未能发展起来的国家的异同,归纳四小龙所共有而未发展国家所缺乏的变量,林老师发现了比较优势和自生能力,而政治经济学者则从中看到*的作用和其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出了developmental state的概念。
最后,不要对*市场的理念、经济学、甚至经济本身有过度的崇拜。*市场来自于鼎盛时期的英美的经验和国家的利益,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但我们不能仅仅从这一个视角去分析现实,把这些理论当成“真理”甚至进一步的想用“真理”来改造世界就很危险了,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约束条件,而很多这样的条件是被经济学所“简化”了的。 经济学有很强的分析横向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但却很难分析纵向威权关系(hierarchy)配置资源的能力,而家庭、企业、*、法律和军事系统都是以威权关系构成的重要社会组成部分。最后,随便翻一本历史书,你都会发现经济仅是其中的一章而不是全部。
三、理论与实际
如果思维是对理论的简化,那么理论就是对实际的简化, 也就是说,“理论是一种信息节约的工具”。正因为是简化,所以理论永远是 “不真实”的“地图”,但正是这“不真实”的“地图”,才能使我们与实际拉开距离,了解这个世界的概貌,超越无聊的琐事。当我们有了一张“地图”以后,回到这个复杂而且信息高度不完全的现实世界,我们才能捕捉和把握时代的机会,节约有限的生命,走得更远些。
“理论结合实际”或许是我最顽固的意识形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早就在中考以来的历次考试中被背得滚瓜烂熟,不知不觉中早已被*。从本科到研二,我一直不能理解理论和实际的区别与联系,总觉得自己学习的理论是“不真实”的,每天都会问自己:“我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在经济中心的第一年自己极端的郁闷,因为选择中心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学习经济学,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可能的话作一些建议和分析以帮助穷苦的人民过得好一些。但经济学告诉我,最优时企业的利润应该是0,宏观的经济波动可以用一棵树上长果子来解释,这与我的常识截然相反。整个一年自己的思维相当的混乱:常识没有错,这世界上有很多企业有高额的利润,它们的利润不是0;宏观的波动与千万个市场主体以及*有关,这和树上长果子有什么关系?理论也没有错,很多人在学习它并用它对现实做了很好的解释,而且其是用数学“严格的”推导出来的;我的大脑好像也没有问题,“真实的世界”是和理论不一致。于是,我怀疑经济学,害怕自己不断地在浪费生命学习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我也怀疑自己,认为自己的智商有问题,不但因为自己没有找到理论和实际的桥梁,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寻找这样的桥梁。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之中有些人认为理论很美,而且现实就是如此;有些人认为理论和现实没有什么关系,在中心的学习只是为了将来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起点,是必须支付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代价。老师之中,有人认为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是nonsense,有些也认为经济学解释了一切,有些则认为我们应该为了学术而学习,因此受学术规范的训练比问现实是什么更为重要。我不断被这个谜所困扰,我需要一个答案,否则我的内心没有前行的动力和信心。
很幸运的是研二林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谈这个问题,他为我们挑选了几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Friedman, Milton (1953),“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我从那里深刻的理解了“假设与现实的无关性”,了解了“理论只是一张地图而不是现实的路径”。读完那一组文章是一种解脱,隐隐体会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亦”的心情。从此明了我不用在“真实性”上做任何纠缠,我不需要精确的描绘每一方面而只需要抽象出轮廓,这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已经足够了。逐渐的喜欢上经济学的假设,惊叹于其能从一个个活生生复杂甚至疯狂的人身上提炼出“理性人”的假说,而且以此为基础对这个世界作了如此精妙的解释。用竞争导致的0利润刻画出市场的均衡,为市场的效率找到了一个如此简单的参照系;用一棵树上长果子描写了整个经济的波动,抽取掉复杂主体的复杂动机,用如此简单的数学严谨的表达出“波动”,实在是很美。
现在在我的心里,理论是对现实的简化,简化后的理论既是现实又不是现实。理论来源于现实,但决不会和现实“一致”。每一个理论都是对现实的某一方面在这个理论的意识形态下做了一定的刻画,因此其必定是不完全的。只是现实太复杂而人的分析能力、记忆能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非常需要用不完全的理论来简化现实,节约信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尽管理论只是一张很模糊而且有很多错误的地图,但拥有它比自己茫然的摸索要好得多,因为很少有人有那么好的天赋,不学习理论就可以了解全局的概貌, 拥有理论能帮助人减少犯方向性错误的可能性, 从概率上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当然,不同的理论对“同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 ,这并不意味着哪一个理论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关键在于这些理论的假设(assumption)截然不同,相信或者说更偏好哪一种理论则是个人意识形态的问题,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的理论去分析则是一种艺术。
虽然理论与现实“无关”,但并不意味可以随意的对现实做出简化,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一致、简化和可预测性。一致性指的是运用理论去分析已知现象(被解释变量)时,其解释变量是固定的,不能增加或者改变;若非如此,则还需要另一个理论来指导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变量,这就达不到理论信息节约的目的了。例如股票市场中的技术分析(technique analysis),事后总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证明市场的走势(被解释变量)是可预测的,可惜的是事前很难在矛盾的标准(不同的解释变量)中做出选择。
所谓的简化,是指要用尽可能少的变量解释尽可能多的现象,不但要在空间上稳定,而且要在时间上能够承受历史的考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信息。正因为追求简化,所以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一定相当抽象,相当的“不真实”。很多人批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但这些理论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其不是为了中国现阶段的情况而写的,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分析整个世界各个时代的现象。用50个变量对中国现期的市场可能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但一方面这么多的变量已经很难节约信息,也无助于人脑分析,因此是一种描述而非理论;另一方面这些变量很可能是极不稳定的,例如某份文件的精神对另一个国家或者在中国的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毫无作用。
可预测性是指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在可接受的置信区间内应该成立。理论的正确性不在于能够100%预测未来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如果把握两三个变量就能使你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已经大大节约了宝贵的生命。
如果同时学习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注意不要把两个体系的框架混淆起来。同样一个事件应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思维,但在严格阐述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学术标准。自己在写毕业论文时就犯了这样错误,初稿阐述完经济意义以后就开始论述政治经济学上的“发展意愿”,还用管理学里的“strategic determination”做比喻,这些问题的确相关,但对于经济学论文来说,是非常不严谨的。
基于理论与现实无关的看法,我也比较赞成朱天飚老师所说的,如果你只想研究理论,实践是不必要的。每一个工作过的人都知道, 工作很容易陷入无穷多的琐事,这些琐事对于理论所要求的抽象的能力有害无益,甚至让人把一切都归结于人际关系。更何况,每一种理论都有很长历史的积淀,有自己的体系和范式,学者只需要在这一框架下用既定的逻辑分析问题就可以了,即使是颠覆性的创新也来自于对既有框架的深刻了解。而没有理论的指引,仅仅实践也无益于提出理论上有价值的问题。即使是Coase,他也是先受过理论训练,才在理论体系中找出未被人解释的一环,他在企业的经历只能被视为是研究的一部分而决非实践。客观上,这么多在企业“实践”的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知没有理论的训练而在“实践”中提出好的理论是怎样的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做学术研究,实践实在是不必要的。
理论决不是枯燥的,高深的数学相对于现实是一种简化,一部部巨著,一首首诗篇、一部部电影、一幕幕舞蹈、一曲曲音乐相对于这个世界如何不是一种简化?《战争与和平》展现了伟大的1812,《长恨歌》描述了浪漫的爱情与残酷的现实,《Citizen Kane》刻画了一个生命的光荣与悲哀,《天鹅湖》让人看到爱情的冲动与脆弱,《田园》激发人对自然的向往……没有谁能用更简洁的文字、画面和音符展现给人类如此深刻的美感,所以说热爱理论,并不代表不热爱生活!
四、金融学学习经验
主要阐述偏研究和偏实务的不同学习策略,可能适用的书籍、网址和其他资源,强调不能,只关注直接融资,忽视其他融资方式,割裂的分析金融市场。
(—)不同的学习策略
对于想要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来说,不要只看到直接融资市场(股票、债券市场)而忽视间接融资市场(银行)和其他金融组织(信托,保险等)。客观上,直接融资市场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市场,公开的信息很多,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做实论研究,因此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这个领域。但是,研究生阶段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或许比了解实务更为重要,考虑到在中国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0%以上,关注这个市场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保险的高资金量和稳定现金流对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生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信托除了IPO以外几乎什么都可以做。在学习金融学的时候,尽量注意把经济学理性的框架和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管理学)的框架融合起来。在不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计量模型可能还比较有效,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emerging market,金融市场实际上有很大“非理性”的成分,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基于“理性人假说”的经济学方法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进一步的,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也会发生“金融危机”——这是一种经济现象,但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可能更密切些。此外,金融实务运作中了解真正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一些管理类的课程,了解组织的运作和异质性,比认为企业只是交给定市场结构的下自动利润最大化的“无生命体”要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培养自己全局的眼光,把金融,宏观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论述
利率*化的必要性(*(2002),扩大就业的补充研究,《比较》,第二缉,pp.1-8),没有从什么Pareto Efficient 出发,而是从人口结构,就业压力出发,阐明为解决就业必须发展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而银行需要利率*化对不同风险的客户差别价,以避免由于“逆向选择”而出现“惜贷”的现象,保证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非常的精彩!
如果单纯是对金融学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建议先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主要是因为单个领域内的技术都比较成熟,而跨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太成形的框架,做单个领域较易于解决在学术界的发展和生存问题。如果希望出国研究金融学,客观上获得offer的不多,建议再思考一下目标和路径,在一些清华北大海外特聘教授指导下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二)一些促进思考的途径
1.找一个bbs经常灌水,最好是当版主,关注每日动态,而且应该尝试对消息做一个分析和评论,写作能强迫你认真的分析,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2.组织一个小组,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的启迪和切磋,同时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简洁而清晰地勾勒一个现象)沟通的能力(迅速理解他人观点,分析其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逻辑推理可能的结果,对比自己的观点)以及组织能力。强烈建议这种组织讨论完一个论题后一个休息的时间段,因为并不是每个成员都那么关注论题,无休止的讨论会使人放弃。
3.炒股或模拟炒股,认识自己的贪欲和市场的凶险(时间充裕者)。
4.实习:工作总和预期差的很远,去*机构、外企、国企的相关单位看看,可以发现现实的问题,非常有助于个人人生规划。
5.参加CFA、CPA之类的考试:虽对学术没有什么意义,但非常实用,毕竟生存并不是那么容易。
(三)学习研究的路径和资源:
这一部分是自己的学习经验,走过的路径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适的,但绝非适用于所有的学友。所列的书籍都是自己偏好的,也不一定最好,由于这些书更新很快,所以都没有列出版本。这些书也不必要每一本都一页一页从头看到尾,了解框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结合研究来阅读。此外,有英文版的书一定不要看中文的,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些传神的地方难以译出,英文看多了就会习惯的。
1.学习
(1)入门书籍:< Finance >, Zvi Bodie, Robert C. Merton,框架非常清晰
(2)中级教材
a. Investments:
<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 Investments >, William F.Sharpe, Gordon J.Alexander, Jeffrey V.Bailey第一本书行文更流畅易懂,第二本较学术化,但两者选一即可。在阅读时不但应该学习规范市场的运作,更应该想想中国市场到底因为哪些原因使得如此的无效率。在理论和实际中反复的来来回回,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两者。
b. Corporate Finance
<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 Richard A.Brealey, Stewart C.Myers
< Corporate Finance >, 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
第一本通俗些,例子写的非常漂亮,第二本学术化色彩较浓,也是两者选一即可。需要了解简单的会计知识,仅借贷和资产负债表等基础即可。
c. Derivatives
<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John C. Hull
如果简单的了解,a中任何一本书相关的部分就足够了。
(3)数理化的教材
< The 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 >,John Y. Campbell, Andrew W. Lo, A.Craig MacKinlay
全面介绍了金融学中常用的计量方法。
2.研究
(1)了解理论发展脉络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工具(建模、计量),再有金融学相关的知识,就应该开始做研究了。
强烈推荐在这一阶段先看下面这本金融思想史方面的书:
< Capital Ideas : the Improbable Origins of Modern Wall Street >, Peter L. Bernstein.
此书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简洁、流畅而完整的叙述了金融理论是如何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启迪初学者如何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简化变量,完美的展示了金融市场奔腾不息的力量和金融理论的深邃迷人的美感。
(2)专题研究:从问题入手
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既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展开研究,阅读相关的书籍、论文,和同学、师长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人讨论,这样对理论的理解比较深,能够看到理论是如何抽象实际的,假设是如何决定结论的。强烈反对先划定一个领域,看完一本“经典”教科书后再看另一本“经典”,不断预备知识的学习方式,因为知识是永远“预备”不完的,即使“预备”完毕了,也很可能只会在一个框架下思考,丧失了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时候要把思路放宽,尽量早的去和同学师长讨论,一个人冥思苦想很可能在一个死结上纠缠,他人的建议、经验和相关资源能够帮你打开思路。
例如,自己当时想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小股民明知权利得不到保护也要持有股票,由于开始读的都是教科书,而这些书都是基于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的,自己改什么风险偏好的效用函数、设定投资机会限制,不是结论不对,就是太牵强,总让自己很不舒服。直到有一天和一个师兄讨论,他建议我去看看行为金融(Behavior Finance)方面的资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太久的被束缚在EMH里,而且浑然不觉。(建议阅读:< Inefficient markets :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Andrei Shleifer)
(3)保持开放的思想,研究新的领域
在一个领域做久了,总会习惯思考相关的问题,虽然我们的确需要在某个领域沉淀很久才会有所贡献,但不能在不知不觉中限制自己思考的领域。建议时常浏览如下网页看看现在的研究在做什么:
Journal of Finance: http://www.afajof.org/
Journal of Financal Economics : http://jfe.rochester.edu/jfe.htm
NBER : www.nber.org
正式发表的文章已经比较慢了,有时间应该去各大名校金融系的网页上去看working paper.
(4)网络资源
统计年报: http://www.gse.pku.edu.cn/dataset/index.htm
中国资讯行: http://www.bjinfobank.com
国外数据: www.economagic.com
www.economy.com/freelunch
(四)实务资源
学习和研究的努力可以保证一个人在学校取得较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很现实的,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到社会上来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了解现实的情况,知道一些被理论滤去但却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很重要的,下面的一些资源可供参考。
1.书籍
(1) 历史部分
< 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 : 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 >,Charles P. Kindleberger
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永恒的话题,而且历史不断的上演同样的故事。
< 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 >,Chernow, Ron
(中译本:《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金立群校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Wriston : Walter Wriston, Citibank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Financial Supremacy >,Phillip L. Zweig.
(中译本:《沃尔特 瑞斯顿与花旗银行:美国金融霸权的兴衰》,海南出版社)
每一个金融巨子都是时代的产物,看看他们如何把握历史时机,如何面对巨大的危难。
《胡雪岩》(高阳)了解中国社会的商业环境。
(2)投资部分
< One up on Wall Street :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 Peter Lynch with John Rothchild
强调基本面分析,对生活的观察,Peter Lynch的其他书也可以。
< The Alchemy of finance : reading the mind of the market > or
< Open society : reforming global capitalism >,George Soros
(中译本:《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开放社会: 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阅读其中任一本都可以了解索罗斯的思想,只是第一本书后一部分非常技术性。个人认为其书有价值之处在于用解析主义的方法论分析金融市场,在书中称其为反身性,这是与经济学实证主义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方式。
< Valuation : 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 McKinsey & Company, Inc, Tom Copeland, Tim Koller, Jack Murrin.介绍了实用的估值方法
(3)银行
《日本金融败战》,(日)竹内宏著,彭晋璋译,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
一个精彩的案例,反思了大而不强的日本银行的困境和错误的改革思路。
《复合萧条论: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日)宫崎义一,陆华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介绍了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产生、发展和破灭的全过程,对于正在走向金融*化的中国
有重要借鉴意义。
< The Bank Credit Analysis Handbook : a guide for analysts, bankers and investors >, Jonathan Golin对银行较为全面的评估手册。
< 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 >, Xavier Freixas, Jean-Charles Rochet< Financial Intermedraices >, Mervyn K.Lewis
对银行的经济学分析,很好的学术性书籍。
2.网络资源
推荐了很多国外网站,毕竟我们是在一个急速全球化的时代之中。
杂志:
《财经》 : http://www.caijing.com.cn/(国内最好的财经期刊)
《比较》 : http://www.bijiao.org(学术性,收费)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 http://www.aimrpubs.org/faj/home.html
Time: http://www.time.com
Economist : http://www.economist.com
Business Week : http://www.businessweek.com/(推荐订阅其免费新闻)
Fortune : http://www.fortune.com/
The Banker : http://www.thebanker.com/
Foreign Affairs :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报纸: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
Financial Times : www.ft.com (15天免费)
Wall Street Journal : www.wsj.com (14天免费)
The New York Times : http://www.nytimes.com/(推荐订阅其免费新闻)
机构:
人民银行: http://www.pbc.gov.cn/
银监会: http://www.cbrc.gov.cn/
证监会: http://www.csrc.gov.cn
保监会: http://www.circ.gov.cn/
发改委: http://www.sdpc.gov.cn/
财政部: http://www.mof.gov.cn
国资委: http://www.sasac.gov.cn
商务部: http://www.mofcom.gov.cn/
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上交所: http://www.sse.com.cn
深交所: http://www.szse.cn
世界银行: http://www.worldbank.org/
IMF : http://www.imf.org/
美联储 : 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欧洲央行 : http://www.ecb.int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 http://www.bis.org
了解这些制定游戏规则的机构
除了以上资源以外,还可以看一些涉及经济金融运作的电影,例如< Wall Street > (内幕操纵)、< Other People’s Money >(兼并重组)、《胡雪岩》(政治经济依存)等,陈平老师每年春季给双学位的课上一般会放这些片子。
最后,对于金融实务操作来说,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人际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里大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也能找到很多和自己有相同价值理念的朋友,只有一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相互的支持和砥砺才能避免在社会中被琐事消磨的碌碌无为。希望大家珍惜在校时光,多参加一些社团,多交些朋友,学会理解和沟通。
五、严肃的学习,幸福的生活
学术是很严肃的,需要求学之人为其付出大量的心血,不断的观察、思考、阅读、讨论、写作,很多问题会折磨人很长一段时间,食无味、寝不安,但这些生理上的付出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求学之路上最大的障碍,面对“吾生也有涯,然知也无涯”的现实,每个人都会感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追求无止境的学术,一个人必须放弃自己渺小的生活;恰恰相反, 没有一个虽然渺小但却幸福的生活,思想必然是受到束缚的,坚信并努力去争取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
从本科开始,自己偏执的追弃学术,追求未来,放弃了现实的生活,这种极端的做法使原本就有些障碍的心,变得焦虑,甚至在一段时间变成了恐惧。 大量的阅读,似乎只是不断的在证明自己的无知;抓紧一切时间在学习,却总是被匆匆而过的时光嘲笑自己迟缓的脚步。阅读逐渐从享受变为负担,自己切实的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希冀能阅读每一本书籍,了解每一段历史,这种没有判断力的做法逐渐彻底的摧毁了生活:自己无法接受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无法接受肉体难以承载理想的现实,误认为自己一生注定要去追求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但也没有勇气去放弃的目标。这种悲观的预期一度毁灭了现实的生活,让自己看到肉体的脆弱,死神无处不在的阴影。
考入中心意味着一次赌博的成功,但我享受不到任何成功后的解脱,虽然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但我仍然受到理想的折磨。我总觉得自己应该“献身”给学术,要“苦读”,上完课就去图书馆,图书馆关门就去理科一号楼。总是以林老师为参照系,很自卑自己生理上难以承受少于5个小时的睡眠。看到让自己心动的女孩就非常非常的紧张,“我还有那么多的书要看,paper要读,模型要写,我不能给她带来平淡的生活,而只会带给她无边的焦虑,但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她。”自己一直以来觉得这样做并不幸福,但也不知道如何才会幸福,于是就茫然的保持这种生活状态。
好在研二终于摆脱了那些技术性的考试,从林老师那里悟到了思维与知识、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和联系,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无所不知”的幻想,转而要求自己有所创新,有所贡献。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学术之间的对立不再那么强烈,恐惧也就自然而然的减弱了许多。
可是我仍然不幸福。因为我虽然很喜欢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但却对其数理工具掌握的非常糟糕,而更糟糕的是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学习数学。我热爱历史,认为很多东西并不能被数理公式所解释,中心普遍崇拜数理的环境让我非常的难受。每一次考试都让我很怀疑自己的智商,虽然把阿Q精神形式化的很好,不断的告诉自己考试不代表能力,但心里很清楚的知道,我仍然很在意经济学数理的外衣,而这方面的弱势让我很自卑。直到非典期间偶然的和周其仁老师聊天,问他认为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习什么?周老师说:“ 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品味,一种taste,这使你面临选择时自然的做出决定而不瞻前顾后,不来回算计自己的得失。天下的文章那么多,不喜欢看的我就不看...... 你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有更多的诱惑,不要管别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去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的选择和很多人不一样,不管对与错,大不了这一百多斤豁出去了,又能怎么样 ?” 听完之后自己很有感触,或许我很执著,但我不勇敢。从此以后我就没有再理睬数学了,因为这件经济学的外衣虽然非常的简洁、非常美,但可能我天生就不适合它,在26岁的时候也不可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了,放弃了就放弃了,估计自己这一百多斤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没有数学的经济学是很难在学术圈里立足的,放弃了数学,就必须去发现一条新的道路。很幸运的是,研三的时候,恰好路老师、傅老师和朱老师从清华转到北大来授课,我很喜欢他们教授给我的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的分析框架,思辨而不强调数理的形式,重视历史和制度。从这里我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方向,找到一个新的框架指导我思考我愿意去思考的问题,而且其所运用的工具更加适合我。从工科到法学,从法学到经济学,再从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对于我来说,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些艰难和波折,但幸运的是总算让我找到了。
勇气可以压制焦虑、自卑和潜在的恐惧,但根治这些心理的疾病需要的是平平淡淡的幸福,来打破焦虑、自卑和恐惧的习惯,而这种幸福可能来得很偶然。在*管理学院的课上,我和其他一些听课的同学逐渐和朱老师成了好朋友,称谓也从“朱老师”改成了“飚哥”。
非常感谢飚哥和这帮朋友带给了我生命中久违了的快乐,我从他们那里贪婪的寻找快乐的感觉,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起八卦,他们的快乐和自信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逐渐发现,学术和生活是不矛盾的,好像不看论文,不学数学,也可以快乐的生活,也可以恋爱;即使恋爱了,也可以看论文,学数学,而不带给恋人焦虑的感觉。逐渐发现学术不是苦难,学术也不排斥生活。
这对我是一种解脱,放弃了“学术=牺牲所有”的假设,幸福的生活。想想自己的过去,有太多的黑暗和沉重,缺少光明和快乐,而这些原本是生命中最自然的一部分。和飚哥、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我逐渐遗忘了过去的挫折,淡化了未来的理想,不再总是背着生命里的一些包袱,也不再被未来的梦想所奴役,用了8年的时间,我终于明白“现在”是什么含义。从这些八卦里,飚哥也逐渐教会我去理解他人,不再无原则的“推己及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更准确的说是强求,他人有和我一样的生活模式。喜欢做学术的人就去做,不喜欢的也没有什么不好,这个多元的社会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一个人能发挥自己的天赋与特长就好。
回头看看,北大三年教会我思考,教给了我很多可以谋生的知识,但最大的收获仍是逐步找回了幸福的感觉。个人的生命是渺小而卑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是注定不幸福的。 追求学术,寻找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而能保持稳定(robust)的问题和变量,常常会使人面对个体在时空上的有限性,强烈的对比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挫折感。所以自己初看布罗代尔(Braudel, Fernand)《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时几乎难以支撑,因为他写道:“首先是山,是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动辄以几十万年的时间尺度来衡量,让我感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与藐小。
但后来自己逐渐的悟到,学术本身的精髓就在于 思辨,调和对立的矛盾,不极端的看待事物。虽然生命的历程相对于无生命的世界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正是布罗代尔有限的生命把握了无生命世界的变化。生命的价值在于创新和生活,何必只在时间尺度上做比较?更何况,不同种族和国家的学者跨越地理疆界的限制不断创新,一代一代的学人跨越有限生命的边界不断积累,使得有限的生命以此点点滴滴的融入到无限的学术中去。对于求学之人来说,学术当然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决不是生命的全部。不管一个人学术做的如何,如果他过的不幸福,不坦荡,那么这个生命就是很悲哀的。无数的先哲激励我们勤奋刻苦,但勤奋刻苦与幸福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吃喝玩乐所能带来的享受相当的有限,坦荡的生活,*的思考,才是永恒的幸福。
更何况, 当一个人无法平衡学术和生活的时候,他几乎不可能在学术上取得任何成就。一个不平衡的生活总会使人心智抑郁,而人在抑郁的心态下几乎不可能做出任何创新。因为创新需要人*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跳出现有的框架做出新的阐释,在整个过程中都要冒一无所得的风险,若有偶然的所得,也需要对抗现有的权威和成见,其现实的收益几乎可以肯定为负。唯一支撑这种行为的只能是思维和挑战所带来的愉悦,而愉悦本身是与抑郁不相融合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调和学术与生活,要有勇气选择自己的生活而放弃可能不适合自己的学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现实不但要求我们简化纷繁的表相,也要求我们把那些理论简化了的东西还原回去。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是如何简化的,有时也难以还原出来,可能导致他在理论与现实之中挣扎。我自己就曾错误的理解了蔡先生“兼容并包”的思想,一来忽视了校长这句话很可能是针对那些已经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学长们说的,二来没有把握到“兼容并包”也有一定的度,越过了这个度只能一事无成。
虽然思维比理论更加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学习理论而*的放纵思想;恰恰相反,要获得思维,理论是最好的训练。好的理论能有效指导对现实的观察,把握社会中最重要的变量, 除了极少数天赋极高的人物以外,很少有人能不学习理论而直接从现实中悟出应该思考什么,可以放弃什么。很多商人作了一辈子的生意,总觉得国家的经济政策毫无规律可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如果上一辈的人可以只依靠勇敢致富,那么对于我们这一代的人来说,知识和更深一层的思维可能更加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