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raid详细介绍

时间:2021-07-21 15:47:07

常用raid详细介绍

1Raid0(带区卷)简介

特点:组建成本低,由两块或多块磁盘组成,没有数据冗余,拥有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取性能,损坏任意一块磁盘,数据就会全部丢失。

原理: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在多块磁盘上存取

优点:拥有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取速度,磁盘利用率最高,而且价格便宜,实现简单。

缺点:没有冗余功能,任意一块磁盘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将全部丢失。

用途:用于数据量大,重要性不高的场景比较适用。例如:MySQL的从服务器就可以使用raid0。

 

2raid1(镜像卷)简介

特点:组建成本最高,由两块或多块磁盘组成,拥有所有raid中最高的数据安全性,允许损坏最少一块磁盘。

原理: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优点:拥有所有raid中最高的数据安全性,损坏一块磁盘,对数据无任何影响;当原始数据繁忙   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缺点:所有raid中成本最高,存储性能最低,磁盘使用率只有50%。

用途:对于数据量较小,重要性很高的场景比较适用。例如:服务器的系统盘就可以做raid1。

 

3raid5简介

特点:是一种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的raid方案,至少由三块或三块以上的磁盘组   成,只允许损坏一块磁盘。

原理: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它磁盘上的校验位来重建损坏的数据(最多允许1块磁盘损坏)。

优点:结合了raid0和raid1的优点,拥有raid0相近的读取速度,并且还有相似raid1的数据冗余 功能,损坏一块磁盘数据可以恢复,对于磁盘利用方面,raid5只需一块磁盘容量用来存放         奇偶校验值,其余磁盘空间都可以正常使用,是目前生产环境使用最多的一种磁盘阵列。

缺点:写入速度一般,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在RAID 5 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         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用途: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生产环境都使用raid5组建磁盘阵列。例如:数据库磁盘一般使用raid5,FTP,NFS等众多服务都可以使用raid5组建磁盘阵列。

 

4raid6简介

        特点:是raid5的扩展,数据安全性很高,最多可同时损坏两块磁盘并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原理:使用两种奇偶校验值,根据条带化的数据生成校验信息,条带化数据和校验数据一起分散存 储到RAID组的各个磁盘上,当损坏一块磁盘时,恢复数据和raid5相同,使用一种奇偶校             验值直接恢复;当损坏两块磁盘时,就需要使用两种奇偶校验值同时进行恢复。

优点:拥有raid5所有优点同时比raid5数据安全性更高,可允许同时损坏两块磁盘而保障数据不会丢失。

缺点:在raid5缺点的基础上,控制器的设计变得更加复杂,写入速度也更低,计算奇偶校验值和 验证数据正确性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不必须的负载。

用途:一般用于对数据安全性和读取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5raid10简介

特点:是raid0和raid1的组合体,具有raid0的快速和raid1的安全,至少需要四块或四块以上磁 盘才能组成,根据组成的硬盘多少,允许同时损坏多块硬盘。

原理:将raid0和raid1组合,首先创建2个独立的Raid1,然后将这两个独立的Raid1组成一个   Raid0,当往这个逻辑Raid中写数据时,数据被有序的写入两个Raid1中。

 优点:拥有raid0的高速磁盘性能和raid1的高数据安全性,可以允许损坏多块硬盘。

         缺点:磁盘利用率只有50%左右,成本较高。

 用途:对数据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并要求很高的读写性能的场合比较适用。例如:银行,医疗,科 研,军事等比较重要的数据库就可以采用raid10方式。


本文出自 “成长中的强大”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longlei.blog.51cto.com/12685458/197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