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常用术语

时间:2022-03-28 13:42:58

一、什么是CPU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名称*处理器。CPU作为PC的核心,负责整个PC系统的协调、控制以及程序运行,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革命,处理器核心已经集成了上百万个晶体管,是非常精密的系统。通常对PC发出的指令,包括外部设备输入的模拟信号,经过数模转换装置变为数字信号送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分配,经过运算单元进行运算处理,其中包括和寄存单元数据的存储和交换,最后生成的数据交回应用程序,最终就会在输出设备中看到结果了。
  
  二、什么是“超线程”?
  
   “超线程”(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技术就是通过采用特殊的硬件指令,可以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在单处理器中实现线程级的并行计算,同时在相应的软硬件的支持下大幅度的提高运行效能,从而实现在单处理器上模拟双处理器的效能。其实,从实质上说,超线程是一种可以将CPU内部暂时闲置处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技术。
  
   “超线程”的实现条件:CPU的支持,主板芯片组和主板BIOS的支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
  
   一般说来,最大发挥HT技术的运行效能还需要真正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软件,现实中这样的软件是少之又少的。除了MS Office系列软件和一些视频、图形如Photoshop等专业软件外几乎都不支持HT技术。很多游戏也不支持HT技术。
  
  三、 什么是“双通道”
  
   双通道内存技术,就是在主板北桥芯片组里制作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是可以相互独立工作的。在这两个内存通道上,CPU可以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在理论上可以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其带宽一般可以达到128bit。所谓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和内存自身没有关系,它其实是主板芯片组的一种技术。
  
  “双通道”的实现条件:
  
  需要主板芯片组的支持
  
   正确安装方法是实现内存“双通道”的关键。必须将一对内存分别插入 DIMM 1、DIMM3或者是DIMM2 、DIMM4内存插槽才能真正实现内存的双通道技术。
  
  四、什么是SATA
  
  Serial ATA也就是串行ATA,它与目前广泛采用的ATA/100或ATA/133等接口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以前硬盘所有的ATA接口类型都是采用并行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因而统称并行ATA。而Serial ATA,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串行方式(Serial ATA采用“序列式”的结构,把若干位(bit)数据打包,然后采用比并行式更高的速度(高50%),把数据分组形式传输至主机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1:高速度
  
     现行的ATA硬盘很少会用尽数据线所有的带宽。即使是ATA/133硬盘,也不会真正达到133MB/S的速率。最多也就只能达到60MB/S的稳定传输速率。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感觉到ATA/133和ATA/66的区别。而串行ATA1.0确立了150MB/S的标准,最终将实现600MB/S的传输速率,可谓一个质的飞跃。
  
  2:可连接多台设备
  
     由于Serial ATA 采用点对点的传输协议,所以不存在主/从问题,这样每个驱动器不仅能独享带宽,而且使拓展ATA设备更加便利。用户不需要再为设置硬盘主从跳线而苦恼只要增加通道数目,即可连接多台设备。
     Serial ATA采用七针数据电缆,主要有四个针脚,第1针发送信号,第2针接收信号,第3针供应电源,第4针为地线。最长可以达到1米,而并行ATA最长40厘米,重要是不会在出现因过多的引脚而是针会变弯或断针的现象,Serial ATA插接简单,还大大改善了机箱的通风条件。
  
  3:持热插拔
  
    串行ATA支持热插拔,像USB和IEEE1394一样,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增加或移除硬盘的工作,并且不会对硬盘和控制器造成损坏。
  
  4:内置数据校验
  
    在串行ATA在传输总线的两头都引入了全新的CRC(循环冗余校验)保护系统。串行ATA的双向CRC校验对一般家庭用户用处可能不大,但对于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来说却至关重要的。
  五、什么是“AGP8X”
  
   从理论上讲,AGP 8X(AGP 3.0)是新一代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并行接口总线,其工作频率达533MHz!数据传输带宽达到2112MB/s的极致速度,传输位宽仍为32bit,工作电压降低至0.8V。AGP 8X的出现解决了显卡带宽这一瓶颈,其带宽与之前AGP 4X(AGP 2.0)的1056MB/s相比,足足高出一倍,可以满足3D渲染时大量使用多边形(polygon)的需要,例如表现人物面部丰富表情的3D画面非常需要AGP 8X显卡的支持。
  
  六、什么是电脑电源的功率因素(PFC)
  
   电脑电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功率因素(PFC)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那么什么是功率因素,功率因素有什么意义呢?
  
  1、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表征着电脑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能力。
  
    功率是能量的传输率的度量,在直流电路中它是电压V和电流A和乘积。在交流系统里则要复杂些:即有部分交流电流在负载里循环不传输电能,它称为电抗电流或谐波电流,它使视在功率( 电压Volt乘电流Amps)大于实际功率。视在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等引出了功率因素,功率因素等于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所以交流系统里实际功率等于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素。
  
  即:功率因素=实际功率/视在功率
  
    只有电加热器和灯泡等线性负载的功率因素为1,许多设备的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差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像容性设备如电脑的这种差值则很大、很重要。最近美国PC Magazine 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电脑的典型功率因素为0.65,即视在功率(VA)比实际功率(Watts)大50%!
  
  2、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为:S = UI
  
    上式中,S是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VA(伏安);U是额定输出电压,单位是V, 如220V、380V等;I是额定输出电流,单位是A。
  
    视在功率包括两部分: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
  
    有功功率是指直接做功的部分。比如使灯发亮,使电机转动,使电子电路工作等。因为这个功率做功后都变成了热量,可以直接被人们感觉到,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一个错觉,即把有功功率当成了视在功率,孰不知有功功率只是视在功率的一部分,用式表示:
  
  P = Scosθ = UIcosθ = UI•F
  
  上式中,P是有功功率,单位是W(瓦);F = cosθ 被称为功率因数,而θ是在非线性负载时电压电流不同相时的相位差。
  
    无功功率是储藏在电路中但不直接做功的那部分功率,用式表示:
  
  Q = Ssinθ = UIsinθ
  
  上式中,Q为无功功率,单位是var(乏)。
  
    对于计算机和其它一切靠直流电压工作的电子电路,离开无功功率是根本无法工作的。
  
    一般用户都认为计算机之类的设备只需要有功功率,而不需要无功功率。既然无功功率不做功,要它何用!于是他们当然就认为功率因数为1的电源最好。因为它能给出最大输出功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假如有一台计算机,当交流市电输入后进行整流,就得到脉动直流电压,若不将脉动电压进行任何加工,就直接提供给计算机电路,毫无疑问,电路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虽然这时计算机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可这又有何用呢。为了让计算机电路能正常工作,必须向其提供平滑了的直流电压。这个“平滑”工作必须由接在计算机电源整流器后面的滤波电容器C来完成。这个滤波器就像一个水库,电容器里面必须储存足够数量的电荷,在整流半波之间的空白时,使电路上的工作电压仍不间断,能保持正常电平。换句话说,即使在两个脉动半波之间无输入电能时,Uc的电压电平也无显著的变化,这个功能是靠电容器内的储能来实现的,储存在电容器内的这部分能量就是无功功率。所以说,计算机是靠无功功率的支持,才能保证电路正确运用有功功率实现正常运行的。
  
    因此可以说,计算机不但需要有功功率,也需要无功功率,两者缺一不可!
  
    以前的电脑电源都没有PFC功能,不过电脑电源目前正在实施3C认证,而通过3C认证的电源必须添加PFC功能。
  
  七、什么是“DVD”
  
  DVD(Digital Video Disc数字影碟光盘)这个继继VHS、VCD、LD之后的最新一代影音存储媒介,最初诞生于电影行业,它是由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如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所组成的HDVA Group(Hollywood Digital Video Advisory Group)在一起讨论一种新的Video Disc之后所产生的。
  
  目前DVD的规格主要分为下列五种:
  
    DVD-ROM:只读型数字多功能光碟
    DVD-Video:数字影音光碟
    DVD-Audio:数字音响光碟
    DVD-R:可读写数字多功能光碟(只能写一次)
    DVD-RAM:可重覆读写数字多功能光碟
  
   虽然说CD和DVD同属于光存储产品,他们的尺寸也一样相同(12CM或8CM),但实质上他们的结构完全不同的。DVD是由2个厚度为0.6mm的基质层粘贴而成的,并采用了多面多层的技术,即每一面光盘可以储存双层数据,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张DVD光盘最多就可以有四层的储存空间,加上利用聚焦更集中的红色激光技术,提高了每单位面积的储存密度,大大的扩大了储存空间。
  
  按八大电影公司的划分,全球共分为八个区域,除了第七区为保留区域及第八区是一些较为特殊性的区域之外,剩余的六个区域分别代表了全球中的某几个特定区域,请看下面:
  
    第一区: 加拿大、美国、东太平洋岛屿区
    第二区:日本、欧洲、西亚、阿拉伯半岛、南非、埃及、格陵兰
    第三区: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东南亚地区
    第四区: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南美洲、南太平洋岛屿
    第五区:非洲、印度半岛、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六区:中国
  
  八、什么是 VOD
  
   VOD即视频点播Video On Demand,是近年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该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结合的产物。VOD技术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用借助录像机、影碟机、有线电视而在电脑或电视上*地点播节目库中的视频节目和信息,是可以对视频节目内容进行*选择的交互式系统,是世界各国的软件研发人员近年来重点研究的应用领域。
    VOD的本质是信息的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获得多媒体信息,它区别于信息发布的最大不同:一是主动性、二是选择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信息的接受者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将越来越符合信息资源消费者的深层需要,可以说VOD是信息获取的未来主流方式在多媒体视音频方面的表现。VOD的概念将会在信息获取的领域快速扩展,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合娱乐服务系统是国内第一套将DVD级别的VOD技术应用于娱乐行业的全自动点歌系统,同时,系统将VOD系统与经营管理系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并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
  
  VOD卡拉OK系统功能:
    一、功能特点:
    1.点歌管理--提供多种点歌方式:(1) 编号:输入歌本中所点歌曲的编号 (2) 歌星:列出指定歌星的所有歌曲供选,提供了大量歌星的精美照片 (3) 歌名:选择语种、字数、首字拼音,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指定歌名的歌曲 (4) 歌曲类型:按电视歌曲/电影歌曲/儿歌/戏曲歌曲/民歌/怀旧歌曲分类点歌 (5) 新歌:选择最新流行的歌曲 排行:自动按歌曲被点唱次数生成排行榜 (7) 合唱:专门列出合唱歌曲 功能灵活 可以在包间显示广告画和欢迎词 (9) 节目控制:播放、暂停、停止、重唱、原唱、伴唱、音量调节
    2.消费管理:(1) 接待台查看房间信息并进行预订 (2) KTV包间内点菜查账 (3) 落单台为大厅散座点菜 (4) 吧台厨房自动打印酒菜点单 (5) 收银台开房、转房、结帐、清房、日始、日结、打印报表 管理台输入修改所有的数据资料,并进行系统设置 (7) 查询台查看营业状况和历史记录 功能丰富 (9) 最低消费、小时消费、房间消费等多种消费方式 (10) 允许开房时预点酒菜,或是指定一些酒菜为免费赠品 (11) 房间可分多类,每类消费价格不同 (12) 员工密码和多级权限控制 (13) 支持酒杯、冰块等酒菜附加项目 (14) 签单和退单 (15) 吧台和厨房可有多个,分管不同房间 (16) 每日营业报表和周期营业报表会员卡管理
    二、 技术功能特点:
    1.后台无需人员操作: 后台不需要人员播放碟片,因此可以节约成本。
    2.单个曲目可供多人同时点播: 本系统使用先进的视频管理技术,让每个节目歌曲可供多人同时点播,并保证节目流畅地播放。
    3.具有曲目分类功能: 客户根据曲目的类别,很容易就可以查到所需的曲目。主要类别有:歌曲排行、字数点歌、明星点歌、语种点歌、拼音点歌(关键字拼音)。
    4.客户点播安全限制功能: 可以避免不当的节目被非必要的使用者观看。
    5.提供播放暂停停止功能: KTV包间使用者对于所点曲目可视需要进行各式播放。
    6.具有视频节目增加/删除/修改功能: 本系统提供视频节目自动转换功能。任何录像带、VCD、LD、DVD多能利用MPEG编码卡将其转录或直接拷贝到系统服务器内,供使用者点播。同时对于过时的节目亦可随时予以删除。
    7.可扩展的存储播放容量: 利用先进的UE SCIS、FC-AL1视频存储系统,服务器可内置上百部标准剧影片的容量,并可以通过光盘塔等大规模扩充存储和播放容量。
    8.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9.系统升级容易
  
  九、什么是“USB2.0”
  
   USB 2.0是通用串行总线输入、输出总线协议的一种完全应用,于2001年推出,其数据传输速率比传统的USB 1.1标准更快。
   USB1.1的最高传输速率为12Mbps,即目前公认的"USB"。一些厂商将其产品标为"全速USB",用户不要将"全速"误解为"高速"。
   "全速USB"允许的最大传输率是12Mbps,而高速USB能够达到更高的480Mbps。
  此外,USB鼠标和键盘的传输速率仅为1.5Mbps,该传输速率同样被USB推广组(USB Promoter Group)称为"USB"。
  综上所述,USB 2.0包括三种规格:高速、全速和低速。
  
   USB2.0的数据传输率大约是480Mbps,比先前最大数据传输率12Mbps的USB1.1接口快40倍。最初的USB2.0数据传输率仅为240Mbps,后来USB2.0推广组在1999年10月将该速率提高到480Mbps。
  
   USB2.0连接线的最大长度5米。但是,如果用5米长的USB连接线分级连接5个集线器,则最大长度可达30米。
  
   USB2.0设备"向下兼容"USB1.1,USB1.1设备也"向上兼容"USB2.0。当主机上配有USB2.0 接口时,在设备管理器中可以看到"Enhanced(增强型)"USB控制器,同时也会看到其他两个USB控制器,这两个控制器使USB1.1设备具有向下兼容性。每个USB2.0 控制器均带有3个芯片。USB控制器根据设备的识别方式将信号发送到正确的控制芯片。USB设备插入的位置与其转换方式无关。主机和设备都正常的情况下,USB设备可以在主板上任意USB2.0端口上使用。
  
  十、什么是“端口”
  
   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有好几种意思。集线器、交换机、路由 器的端口指的是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erial端口等。我们 这里所指的端口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端口,而是特指TCP/IP协议中的端口,是逻 辑意义上的端口。
   那么TCP/IP协议中的端口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 ,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 可以有65536个之多!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
  端口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一台拥有IP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 务,比如Web服务、FTP服务、SMTP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1个IP地址来 实现。那么,主机是怎样区分不同的网络服务呢?显然不能只靠IP地址,因为IP 地址与网络服务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实际上是通过“IP地址+端口号”来区 分不同的服务的。
   需要注意的是,端口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你的电脑作为客户机访 问一台WWW服务器时,WWW服务器使用“80”端口与你的电脑通信,但你的电脑则 可能使用“3457”这样的端口。
  按对应的协议类型,端口有两种:TCP端口和UDP端口。由于TCP和UDP 两个协议是独立的,因此各自的端口号也相互独立,比如TCP有235端口,UDP也 可以有235端口,两者并不冲突。
  
  1.周知端口(Well Known Ports)
   周知端口是众所周知的端口号,范围从0到1023,其中80端口分配给W WW服务,21端口分配给FTP服务等。我们在IE的地址栏里输入一个网址的时候( 比如www.cce.com.cn)是不必指定端口号的,因为在默认情况下WWW服务的端口 号是“80”。
   网络服务是可以使用其他端口号的,如果不是默认的端口号则应该在 地址栏上指定端口号,方法是在地址后面加上冒号“:”(半角),再加上端口 号。比如使用“8080”作为WWW服务的端口,则需要在地址栏里输入“www.cce.c om.cn:8080”。
   但是有些系统协议使用固定的端口号,它是不能被改变的,比如139 端口专门用于NetBIOS与TCP/IP之间的通信,不能手动改变。
  2.动态端口(Dynamic Ports)
   动态端口的范围是从1024到65535。之所以称为动态端口,是因为它 一般不固定分配某种服务,而是动态分配。动态分配是指当一个系统进程或应用 程序进程需要网络通信时,它向主机申请一个端口,主机从可用的端口号中分配 一个供它使用。当这个进程关闭时,同时也就释放了所占用的端口号。
  
  怎样查看端口
   一台服务器有大量的端口在使用,怎么来查看端口呢?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利用系统内置的命令,一种是利用第三方端口扫描软件。
  1.用“netstat -an”查看端口状态
   在Windows 2000/XP中,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netstat -an”查 看系统端口状态,可以列出系统正在开放的端口号及其状态.
  2.用第三方端口扫描软件
   第三方端口扫描软件有许多,界面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功能却是类似 的。这里以“Fport” (可到http://www.ccert.edu.cn/tools/index.php?type_t=7或http://www.cci dnet.com/soft/cce下载)为例讲解。“Fport”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运行结果 与“netstat -an”相似,但是它不仅能够列出正在使用的端口号及类型,还可 以列出端口被哪个应用程序使用。
  十一、什么是"BIOS"
  
  系统开机启动 BIOS,即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有微机系统 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在主板上可以看到BIOS ROM芯片。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下文介绍BIOS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BIOS中断例程;POST上电自检;系统CMOS设置。
  
  1:BIOS中断例程
    即BIOS中断服务程序。它是微机系统软、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用于程序软件功能与微机硬件实现的衍接。 DOS/Windows操作系统对软、硬盘、光驱与键盘、显示器等外围设备的管理即建立在系统BIOS的基础上。程序员也可以通过 对INT 5、INT 13等中断的访问直接调用BIOS中断例程。
  
  2:BIOS系统设置程序
    微机部件配置情况是放在一块可读写的CMOS RAM芯片中的,它保存着系统CPU、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信息。 关机后,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向CMOS供电以保持其中的信息。如果CMOS中关于微机的配置信息不正确,会导致系统性能降低、零部件不能识别,并由此引发一系统的软硬件故障。在BIOS ROM芯片中装有一个程序称为“系统设置程序”,就是用来 设置CMOS RAM中的参数的。这个程序一般在开机时按下一个或一组键即可进入,它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供用户使用。这个设置 CMOS参数的过程,习惯上也称为“BIOS设置”。新购的微机或新增了部件的系统,都需进行BIOS设置。
  
  3:POST上电自检
    微机接通电源后,系统将有一个对内部各个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这是由一个通常称之为POST(Power On Self Test,上电自 检)的程序来完成的。这也是BIOS的一个功能。完整的POST自检将包括CPU、640K基本内存、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 CMOS存贮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测试。自检中若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
  
  4:BIOS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在完成POST自检后,ROM BIOS将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的启动驱动器 ,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启动。
  
  十二、什么是“点距”
  
  指屏幕上相邻两个同色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即两个红色(或绿、蓝)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从原理上讲,普通显像管的荧光屏里有一个网罩,上面有许多细密的小孔,所以被称为“荫罩式显像管”。电子枪发出的射线穿过这些小孔,照射到指定的位置并激发荧光粉,然后就显示出了一个点。许多不同颜色的点排列在一起就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画面。
  
  由此可见,荫罩上有多少小孔是至关重要的,孔越多组成画面的点也越多,画面就越精细。荫罩上一共有多少个点,一方面是由显像管的尺寸所决定的,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17英寸比15英寸的显像管多30%的孔,也就提高了30%的画面精度。不过只要缩小荫罩上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提高单位面积的小孔数量,同样能提高画面的精度。
  
   点距的单位为毫米(mm)。但是点距有许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点距有实际点距、垂直点距和水平点距的差别。垂直点距等于三个同色荧光点组成三角形斜线距离的一半,等同于点距(边长)的一半。而水平点距实际上是这个三个同色荧光点组成三角形的高,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的高小于边长,因此,水平点距小于实际点距。这也就是一些显示器厂商把水平点点距说成实际点距,以提高产品档次的原因了,大家在购买的时候需要清楚厂商资料中指出的是水平点距还是实际点距。
  以17寸,0.28mm点距显示器为例,它在水平方向最多可以显示1024个点,在竖直方向最多可显示768个点,因此极限分辩率为1024*768。超过这个模式,屏幕上的相邻像素会互相干扰,反而使图像变动模糊不清。目前点距主要有0.39,0.31,0.28,0.26,0.24,0.22mm等几种规格,最小的可达0.20mm。一般来讲,小的点距和良好的汇聚性能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十三、什么是“栅距”
  
  由于SONY推出的特丽珑显像管采用了栅状荫罩,因此引入了栅距的概念。栅距是指荫栅式像管平行的光栅之间的距离(单位:mm)。它的代表就是“特丽珑”和“钻石珑”等高档次显示器,采用荫栅式显像管的它的好处在于其栅距在长时间里使用也不会变形,显示器使用多年也不会出现画质的下降,而荫罩式正好相反,其网点会产生变形,所以长时间使用就会造成亮度小降,颜色转变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荫栅式可以透过更多的光线,从而可以达到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令图像色彩更加鲜艳逼真自然。
   凭肉眼看同档次的孔状荫罩和荫栅式荫罩两种类型的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区别不算大。但从理论和应用上讲,孔状荫罩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更精细准确,适合CAD/CAM的应用;荫栅式荫罩显示器的色彩要明亮一些(屏幕受到电子束激发的面积略大),更适合于艺术专业的应用。
  在点距这个指标上,从日常的应用看,0.28mm点距的孔状荫罩显示器和0.25mm栅距的荫栅式荫罩显示器已经达到要求,除非特殊作图的需要,一般使用没有必要追求更小点距的显示器。
  
  十四、什么是“NTFS”
  
  想要了解NTFS,我们首先应该认识一下FAT。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是“文件分配表”的意 思。对我们来说,它的意义在于对硬盘分区的管理。FAT16、FAT32、NTFS是目前最常见的三种文件系统。
  
    FAT16:我们以前用的DOS、Windows 95都使用FAT16文件系统,现在常用的Windows 98/2000/XP等系统均支持FAT16文件系统。它最大可以管理大到2GB的分区,但每个分区最多只能有65525个簇(簇是磁盘空间的配置单位)。随着硬盘或分区容量的增大,每个簇所占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硬盘空间的浪费。
  
    FAT32:随着大容量硬盘的出现,从Windows 98开始,FAT32开始流行。它是FAT16的增强版本,可以支持大到2TB(2048GB)的分区。FAT32使用的簇比FAT16小,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硬盘空间。
  
    NTFS:微软Windows NT内核的系列操作系统支持的、一个特别为网络和磁盘配额、文件加密等管理安全特性设计的磁盘格式。随着以NT为内核的Windows 2000/XP的普及,很多个人用户开始用到了NTFS。NTFS也是以簇为单位来存储数据文件,但NTFS中簇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磁盘或分区的大小。簇尺寸的缩小不但降低了磁盘空间的浪费,还减少了产生磁盘碎片的可能。NTFS支持文件加密管理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安全保证。
    2、什么系统可以支持NTFS文件系统?
  
    只有Windows NT/2000/XP才能识别NTFS系统,Windows 9x/Me以及DOS等操作系统都不能支持、识别NTFS格式的磁盘。由于DOS系统不支持NTFS系统,所以最好不要将C:盘制作为NTFS系统,这样在系统崩溃后便于在DOS系统下修复。
  
  NTFS与操作系统支持情况表
  
    文件系统    支持的操作系统
    FAT16    windows 95/98/Me/NT/2000/XP Unix,Linux,DOS
    FAT32    windows 95/98/Me/2000/XP
    NTFS     windows nt/2000/XP
  
  3、我是不是需要NTFS?
  
    Windows 2000/XP在文件系统上是向下兼容的,它可以很好地支持FAT16/FAT32和NTFS,其中NTFS是Windows NT/2000/XP专用格式,它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支持文件级压缩、具备更好的文件安全性。如果你只安装Windows 2000/XP,建议选择NTFS文件系统。如果多重引导系统,则系统盘(C盘)必须为FAT16或FAT32,否则不支持多重引导。当然,其他分区的文件系统可以为NTFS。
  
    4、如何将FAT分区转换为NTFS?
  
    Windows 2000/XP提供了分区格式转换工具“Convert.exe”。Convert.exe是Windows 2000附带的一个DOS命令行程序,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直接在不破坏FAT文件系统的前提下,将FAT转换为NTFS。它的用法很简单,先在Windows 2000环境下切换到DOS命令行窗口,在提示符下键入:
  
    D:/>convert 需要转换的盘符 /FS:NTFS
    如系统E盘原来为FAT16/32,现在需要转换为NTFS,可使用如下格式:
    D:/>convert e: /FS:NTFS
    所有的转换将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完成。
  
    此外,你还可以使用专门的转换工具,如著名的硬盘无损分区工具Partition Magic,使用它完成磁盘文件格式的转换也是非常容易的。首先在界面中的磁盘分区列表中选择需要转换的分区。从界面按钮条中选择“Convert Partition”按钮,或者是从界面菜单条“Operations”项下拉菜单中选择“Convert”命令。激活该项功能界面。在界面中选择转换输出为“NTFS”,之后单击“OK”按钮返回程序主界面。单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添加设置。此后系统会重新引导启动,并完成分区格式的转换操作。
  
  十五、什么是“BIOS”
  
   所谓"BIOS"就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它是电脑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用户打开电脑电源之后,系统可以工作,完全都要依靠存在ROM中的BIOS,就算是操作系统调入之后,有些工作还是得依靠BIOS中的中断服务来完成。
   但是在电脑系统不断的变动之下,有些系统开机时BIOS所需要的资料,或是系统设定会有更动。于是在286推出时,便多了一个以CMOS制成的内存来储存这些系统状态,以便让电脑开机时可以正确的执行。采用CMOS技术制作的内存,所需要的电力较低,仅需要一节钮扣电池便能维持它的数据。所以在主机板上都会有一个电池,以提供内存所需的电力。因为采用CMOS制作的内存,因此许多人使以CMOS来称呼BIOS中的状态设定。
   最初用户要设定系统状态时,大部分都要利用一个叫做"SETUP"的程序来设定,也就是要设定时,要利用额外的程序才行。后来的BIOS供应商如AMI、Award等便将启始设定的功能加在新的BIOS中,以方便用户设定,虽然各家BIOS的启始按键都不相同,但功能基本相似。
   在系统与外设不断的进步之下,BIOS中所提供的设定项日益复杂。加上BIOS供应商又有许多家,设定的选项又各个不同,甚至相同的功能却用不同的名词,常常使得用户不知如何动手,比较小心的用户,甚至都不敢乱动。虽然各家BIOS的设定不甚相同,但是下文所叙述的部分,各家应该都适用。目前在国内市面上的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AMI、Award和Phoenix的BIOS,在这里笔者就以Award的设定选项作为例子加以说明,其它如AMI、Phoenix设定选项也相差不多,大家可以参考Award的设定进行修改。
   功能概括:目前的Award BIOS的设定选项,大约可分为"标准设定"(STAN-DARD CMOS SETUP)、"BIOS功能设定"(BIOS FEATURES SET-UP)、"芯片组功能设定"(CHIPSET FEATURES SETUP)、"电源管理设定"(POWER MANAGEMENT SETUP)、"PnP和PCI设定"(PNP AND PCI SETUP)等选项。
  
  BIOS和CMOS的区别和联系
  
   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嚣,是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在关机状态后信息也不会丢失。由于CMOSRAM芯片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只具有保存数据的功能,所以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早期的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软盘上的(比如我最早用的AST/286,现在也有个别品牌机如康柏将CMOS设置程序驻留在硬盘上),使用很不方便。目前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所谓BIOS,实际上就是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Input-OutputSystem),其内容集成在微机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上,主要保存着有关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
     BIOS功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BIOS中断服务程序,即微机系统中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一个可编程接口,主要用于程序软件功能与微机硬件之间实现衔接。操作系统对软盘、硬盘、光驱、键盘、显示器等外围设备的管理,都是直接建立在BIOS系统中断服务程序的基础上,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访问INT5、INT13等中断点而直接调用BIOS中断服务程序。二是BIOS系统设置程序,前面谈到微机部件配置记录是放在一块可读写的CMOSRAM芯片中的,主要保存着系统基本情况、CPU特性、软硬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等部件的信息。在BIOSROM芯片中装有“系统设置程序”,主要用来设置CMOSRAM中的各项参数。这个程序在开机时按下某个特定键即可进入设置状态,并提供了良好的界面供操作人员使用。事实上,这个设置CMOS参数的过程,习惯上也称为“BIOS设置”。第三是POST上电自检程序,微机按通电源后,系统首先由POST(PowerOnSelfTest,上电自检)程序来对内部各个设备进行检查。通常完整的POST自检将包括对CPU、640K基本内存、1M以上的扩展内存、ROM、主板、CMOS存贮器、串并口、显示卡、软硬盘子系统及键盘进行测试,一旦在自检中发现问题,系统将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第四为BIOS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系统在完成POST自检后,ROMBIOS就首先按照系统CMOS设置中保存的启动顺序搜寻软硬盘驱动器及CD—ROM、网络服务器等有效地启动驱动器,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然后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由引导记录来完成系统的顺利启动。
  从上面的论述,大家不难看出BIOS和CMOS的区别与联系: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RAM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
  十六、什么是“DHCP”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缩写﹐它的前身是 BOOTP。BOOTP 原本是用于无磁盘主机连接的网络上面的﹕网络主机使用 BOOT ROM 而不是磁盘起动并连接上网络﹐BOOTP 则可以自动地为那些主机设定 TCP/IP 环境。但 BOOTP 有一个缺点:您在设定前须事先获得客户端的硬件地址,而且,与 IP 的对应是静态的。换而言之,BOOTP 非常缺乏 "动态性" ,若在有限的 IP 资源环境中,BOOTP 的一对一对应会造成非常可观的浪费。
  DHCP 可以说是 BOOTP 的增强版本﹐它分为两个部份﹕一个是服务器端﹐而另一个是客户端。所有的 IP 网络设定数据都由 DHCP 服务器集中管理﹐并负责处理客户端的 DHCP 要求﹔而客户端则会使用从服务器分配下来的IP环境数据。比较起 BOOTP ,DHCP 透过 "租约" 的概念,有效且动态的分配客户端的 TCP/IP 设定,而且,作为兼容考虑,DHCP 也完全照顾了 BOOTP Client 的需求。
  
  十七、什么是“VOL”
  
   先说一下 Volume Licensing for Organizations ,中文即团体批量许可证,根据这个许可,当企业或者*需要大量购买一软件时可以获得优惠。这种产品的光盘的卷标都带有"VOL"字样,就取"Volume"前3个字母,以表明是批量。这种版本根据购买数量等又细分为“开放式许可证”(Open License)、“选择式许可证(Select License)”、“企业协议(Enterprise Agreement)”、“学术教育许可证(Academic Volume Licensing)”等5种版本,我们说的上海* VOL 版XP就是这种批量购买的版本。而根据 VOL 计划规定, VOL 产品是不需要激活的(无论升级到SP1还是SP2)。
  
  十八、什么是“VLK”
  
   VLK 不是一种版本!VLK 的全称是 Volume Licensing Key ,它是指 VOL 版本在部署(deploy)中所需要的 KEY,而且只用于 VOL 版中。浅而言之,对 VOL 版XP来说,VLK 就是PID为640的安装 KEY 。例如,上海* VOL 版XP所带的安装KEY,DG8FV-B9TKY-FRT9J-6CRCC-XPQ4G,就是一个 VLK 。VLK 的作用仅仅是证明产品合法化。
  
  十九、VOL 版XP跟原版XP有什么不同
    
   按照许可协议,原版,即零售版XP只能用在一台PC上,而 VOL 版XP则可按协议供给多台PC使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零售版XP需要激活,而 VOL 版XP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VOL 版XP没有Home这个版本,其功能跟 Professional 版是一样的。
  
  二十、什么是“LCD”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使用了目前最新的全彩显示技术,而且原理简单易懂。 基本上,整个液晶显示技术的概念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就技术面而言,液晶面板包含了两片相当精致的无钠玻璃素材,称为Substrates,中间夹著一层液晶。当光束通过这层液晶时,液晶本身会排排站立或扭转呈不规则状,因而阻隔或使光束顺利通过。
  
   规则LCD遵守一系列与CRT显示不同的规则。LCD克服了CRT体积庞大、耗电和闪烁的缺点,但也同时带来了造价过高、视角不广以及彩色显示不理想等问题。CRT显示可选择一系列分辨率,而且能按屏幕要求加以调整,但LCD屏只含有固定数量的液晶单元,只能在全屏幕使用一种分辨率显示(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像素)。CRT通常有三个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流必须精确聚集,否则就得不到清晰的图像显示。但LCD不存在聚焦问题,因为每个液晶单元都是单独开关的。这正是同样一幅图在LCD屏幕上为什么如此清晰的原因。LCD也不必关心刷新频率和闪烁,液晶单元要么开,要么关,所以在40-60Hz这样的低刷新频率下显示的图像不会比75Hz下显示的图像更闪烁。
  
   但另一方面,LCD屏的液晶单元极易出现暇疵。对1024x768的屏幕来说,每个像素都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负责红、绿和蓝色的显示一所以总共约需240万个单元(1024x768x3=2359296)。很难保证所有这些单元都完好无损。最有可能的是,其中一部分己经短路(出现"亮点"),或者断路(出现"黑点")。有些顾客可能认为如此高昂的价格应该买到完美的LCD显示屏-很不幸这不是现实,最多能挑到暇点不特别明显的屏幕而已。
  
   LCD显示屏包含了在CRT技术中未曾用到的一些东西。为屏幕提供光源的是盘绕在其背后的荧光管。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屏幕的某一部分出现异常亮的线条。也可能出现一些不雅的条纹,一幅特殊的浅色或深色图像会对相邻的显示区域造成影响。此外,一些相当精密的图案(比如经抖动处理的图像)可能在液晶显示屏上出现难看的波纹或者干扰纹。 另外还有一个视角或者"观察角度"的问题。LCD之所以存在视角问题,是由于它采用的是光线透射机制,会对穿过屏幕的光线进行调节。而CRT是一种光线发射系统。对CRT来说,屏幕背后的特殊材料(荧光粉)能主动发射出光线。而在LCD中,虽然光线能穿透正确的像素,但倾斜的光线也会穿透相邻的像素,所以从正常视角之外观看时会发现颜色严重失真。
二十一、什么是“迅驰技术”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是针对移动运算的特性而设计开发的。寻求真正移动性的用户希望根据产品的无线连接能力、电池使用时间、轻薄便携的外形和性能做出购买决定。为了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最佳解决方案,英特尔对每一种组件(CPU、芯片组、无线部件)都进行了精心优化、测试和验证,以提供最高水平的无线移动计算体验。迅驰品牌为用户识别具备无线移动计算功能的产品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也代表了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产品所带来的优秀移动体验。英特尔并不拒绝厂家单纯购买奔腾M 处理器;但只对基于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 英特尔855芯片组和英特尔Wi-Fi网络连接功能的产品冠以迅驰品牌,因为三个部分相互间都经过了英特尔优化而能提供最高无线移动计算体验。
  
   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是一种专为移动计算而优化的全新体系结构,是兼顾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创新设计。
  奔腾-M处理器微体系结构旨在通过增加每周期执行的指令数实现高性能和低功耗,同时满足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要求。英特尔汇集了以前体系结构中的优秀设计,并添加了创新的几项新设计,这些设计包括:微操作融合技术(Micro-Op Fusion),此项技术可将两项微操作合二为一,从而能够加快执行速度,降低功耗,使处理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高性能。高级指令预测(Advanced Branch Prediction)-一项全新的指令执行 技术,包括以前从未在微体系结构中一起使用的分支预测程序。分支预测程序帮助缩短了系统的总延时,从而以更低能耗提供更高性能。专用堆栈管理器 (Dedicated Stack Management) 减少了所需微操作的总体数量,以更低能耗产生更高性能。
  - 400MHz功耗优化总线(A 400MHz Power Optimized Bus)―以更低电压运行来降低非使用状态部分总线的能耗。
  - 专用堆栈管理(Dedicated Stack Management)-使用专用硬件来管 理堆栈指针,从而减少在处理器内部进行堆栈管理所需微操作的数量。专用堆栈管理器减少了微操作的总体数量,以更低能耗实现更高性能。
  
   英特尔855PM(以前的代号为Odem)和英特尔855GM(以前的代号为Montara-GM)均为支持奔腾M处理器及其系统总线的笔记本型电脑专用高性能芯片组。英特尔855PM是一款基于英特尔HUB架构并支持外部图形控制器的芯片组,而英特尔855GM是一款集成了英特尔的高级图形控制器的芯片组。这二款芯片组均为以低能耗提供高性能而设计。它们均支持DDR266/200内存技术,高达2GB的系统内存(堆叠式SO-DIMM配置)和USB 2.0。英特尔855 GM提供了集成的高性能图形控制器以及LVDS,这样就无需视频控制器,从而节省了主板空间和成本,LVDS是支持平板显示器的接口。
   目前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CPU频率相对台式机较低,但基于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系统性能却很高。这是因为许多因素都会对系统性能造成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处理器的主频。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受益于为移动计算而优化的独特微体系结构,通过高效运行提供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同时采用了先进的节能技术。
   设计方案集中于三个主要领域:高效执行引擎、增强数据带宽和高级能耗控制。这样的组合提供了通常需要依靠更高的MHz才能获得的出色移动计算性能,而且能耗更低。在相同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产品系列中,MHz都会显示出相对优势。“高效执行”的技术包括:高级指令预测、微操作融合及专用堆栈管理器。“增强数据带宽”包括更大的1MB高速缓存、高性能PSB和高级预取逻辑;而“'高级能耗控制”的技术包括精细度渐进时钟门控(fine grain Aggressive Clock Gating)和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技术支持。
  
  英特尔PRO/无线2100网卡的独特功能
  
   英特尔PRO/无线2100网卡有几项独有功能,包括节能协议、英特尔智能扫描技术和天线分集。
  节能协议(PSP)是一种用户可选特性,共有5种不同的能量状态,用户可将无线网卡自身的能量及性能选择与笔记本电脑所处的电池模式相匹配。
   英特尔智能扫描技术(Intel Intelligent Scanning Technology): 当WLAN网络连接不再可用时,此特性可逐渐加大英特尔PRO/无线2100网卡扫描的间隔,从而在不连接时延长电池时间。
   天线分集(Antenna Diversity):英特尔PRO/无线2100网卡总是根据包与包之间的最佳信噪比(不是信号强度)选择最合适的天线。这样可以减轻多路径问题并提高使用范围和吞吐量。
  
  二十二、什么是DVD光盘的“D5,D9,D10,D18”
  
  DVD盘都由上下两片片基组成,每片片基上最多可以容纳两层数据,DVD光头能够通过调整焦距来读取这两层数据。在制作过程中,把数据读取面向外,两片片基粘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盘完整的DVD盘。
  
  D5 ,DVD-5 的简写,即单面单层(SS-SL或Single Side Single Layer),最大4.7G,一面数据,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图案。
  
  D9 ,DVD-9 的简写,即单面双层(SS-DL或Single Side Double Layer),最大8.5G,一面数据,另一面一般印刷了文字或图案。
  
  D10,DVD-10的简写,即双面单层(DS-SL或Double Side Single Layer),最大9.7G,两面都是数据面。
  
  D18,DVD-18的简写,即双面双层(DS-DL或Double Side Double Layer),最大17G, 两面都是数据面。
  
  DVD—9是指光盘的格式,一般的DVD机或带有DVD光驱的电脑都可以看,比DVD-5的存储量大两倍。
  
  二十三、什么是“磁盘碎片”
  
   其实磁盘碎片应该称为文件碎片,是因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形成的。
   当应用程序所需的物理内存不足时,一般操作系统会在硬盘中产生临时交换文件,用该文件所占用的硬盘空间虚拟成内存。虚拟内存管理程序会对硬盘频繁读写,产生大量的碎片,这是产生硬盘碎片的主要原因。
    其他如IE浏览器浏览信息时生成的临时文件或临时文件目录的设置也会造成系统中形成大量的碎片。文件碎片一般不会在系统中引起问题,但文件碎片过多会使系统在读文件的时候来回寻找,引起系统性能下降,严重的还要缩短硬盘寿命。另外,过多的磁盘碎片还有可能导致存储文件的丢失。
  
  磁盘碎片是怎么产生的?
    在磁盘分区中,文件会被分散保存到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又因为在文件操作过程中,Windows系统可能会调用虚拟内存来同步管理程序,这样就会导致各个程序对硬盘频繁读写,从而产生磁盘碎片。
  
  二十四、什么是“虚拟内存”
  
   Windows操作系统用虚拟内存来动态管理运行时的交换文件。为了提供比实际物理内存还多的内存容量以供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占用了硬盘上的 一部分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当CPU有要求时,首先会读取内存中的资料。当内存容量不够用时,Windows就会将需要暂时储存的数据写入硬盘。所以,计算机的内存大小等于实际物理内存容量加上“分页文件”(就是交换文件)的大小。如果需要的话,“分页文件”会动用硬盘上所有可以使用的空间。如果条件允许,你应尽可能应用这种功能设置。当然,如果你能自己动手设置的话,会取得比Windows操作系统自动设置更好的效果。
  
  二十五、什么是“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 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
     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二十七、什么是光盘镜像文件
  
   所谓光盘镜像文件又叫做光盘映像文件或ISO文件,它的存储格式和光盘文件系统相同,可以真实反映刻录后的光盘的内容。 标准光盘镜像文件的扩展名为(.iso)。你可以将整张光盘或硬盘上的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制作软件有:WinISO、ActiveISO、CDIMAGE等。将要刻录的内容制作成光盘镜像后再刻录可以大大降低刻坏机率。
  
  二十八、什么是“ISDN”
  
   “一线通”,专业名称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它是以电话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可以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提供语音、数据、图象等综合性业务,为社会提供经济、高速、多功能、覆盖范围广、接入简单的通信手段。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把多种类型的电信业务,如电话、传真、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等综合在一个网内实现。凡加入这个网的用户,都可实现只用一对电话线连接不同的终端,进行不同类型的高速、高质的业务通信。
    “一线通”业务向用户提供的有基本速率(2B+D,144kbps)和一次群速率(30B+D,2Mbps)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包括两个能独立工作的B信道(64Kkbps)和一个D信道(16Kkbps),其中B信道一般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D信道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
  
  二十九、什么是“ADSL”
  
   ADSL技术是一种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实现宽带接入互连网的技术,ADSL作为一种传输层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线资源,在一对双绞线上提供上行640kbps下行8Mbps的带宽,从而克服了传统用户在"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接入。
  
  ADSL的优点:
    DSL(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以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它包括HDSL、SDSL 、VDSL 、ADSL和RADSL等,一般称之为xDSL。它们主要的区别就是体现在信号传输速度和距离的不同以及上行速率和下行速率对称性的不同这两个方面。
    HDSL与SDSL支持对称的T1/E1(1.544Mbps/2.048Mbps)传输。其中HDSL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4公里,且需要两至四对铜质双绞电话线;SDSL最大有效传输距离为3公里,只需一对铜线。比较而言,对称DSL更适用于企业点对点连接应用,如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收发数据量大致相应的工作。同非对称DSL相比,对称DSL的市场要少得多。
    VDSL、ADSL和RADSL属于非对称式传输。其中VDSL技术是xDSL技术中最快的一种,在一对铜质双绞电话线上,上行数据的速率为13到52Mbps,下行数据的速率为1.5到2.3 Mbps,但是VDSL的传输距离只在几百米以内,VDSL可以成为光纤到家庭的具有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目前深圳的VOD(Video on demand)就是采用这种接入技术实现的;ADSL 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到1Mbps,下行速率1Mbps到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RADSL能够提供的速度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但它可以根据双绞铜线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正是RADSL的这些特点使RADSL成为用于网上高速冲浪、视频点播(IAV)、远程局域网络(LAN)访问的理想技术,因为在这些应用中用户下载的信息往往比上载的信息(发送指令)要多得多。
  
  三十、什么是“域名”
  
  Internet域名是Internet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域名的形式是以若干个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由“.”分隔成几部分,如VeryCD.com就是一个域名。
  
    什么是国际*域名?
  
    互联网上的域名可谓千姿百态,但从域名的结构来划分,总体上可把域名分成两类,一类称为“国际*域名”(简称“国际域名”),一类称为“国内域名”。
  
    一般国际域名的最后一个后缀是一些诸如.com,.net,.gov,.edu的”国际通用域”,这些不同的后缀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机构性质。比如.com表示的是商业机构,.net表示的是网络服务机构,.gov表示的是*机构,.edu表示的是教育机构。
    
  三十一、什么是国内域名
  
    国内域名的后缀通常要包括“国际通用域”和“国家域”两部分,而且要以“国家域”作为最后一个后缀。以ISO31660为规范,各个国家都有自己固定的国家域,如:cn代表中国、us代表美国、uk代表英国等。
  
  例如:www.foodnet.com.cn就是一个中国国内域名
     www.foodnet.com就是一个国际*域名

三十二、计算机总线技术基础知识

   

  

   任何一个微处理器都要与一定数量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但如果将各部件和每一种外围设备都分别用一组线路与CPU直接连接,那么连线将会错综复杂,甚至难以实现。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组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采用总线结构便于部件和设备的扩充,尤其制定了统一的总线标准则容易使不同设备间实现互连。

  

   微机中总线一般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作为一种设备,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

  

   另外,从广义上说,计算机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相应的通信总线被称为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并行通信速度快、实时性好,但由于占用的口线多,不适于小型化产品;而串行通信速率虽低,但在数据通信吞吐量不是很大的微处理电路中则显得更加简易、方便、灵活。串行通信一般可分为异步模式和同步模式。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总线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使计算机总线技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下面仅对微机各类总线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总线技术分别加以介绍。

  

  一、内部总线

  

  1.I2C总线

  

   I2C(Inter-IC)总线10多年前由Philips公司推出,是近年来在微电子通信控制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总线标准。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接口线少,控制方式简化,器件封装形式小,通信速率较高等优点。在主从通信中,可以有多个I2C总线器件同时接到I2C总线上,通过地址来识别通信对象。

  

  2.SPI总线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Motorola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MCU(微控制器)都配有SPI硬件接口,如68系列MCU。SPI总线是一种三线同步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所以,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其他事务。

  

  3.SCI总线

  

   串行通信接口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也是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通用异步通信接口UART,与MCS-51的异步通信功能基本相同。

  

  二、系统总线

  

  1.ISA总线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标准是IBM 公司1984年为推出PC/AT机而建立的系统总线标准,所以也叫AT总线。它是对XT总线的扩展,以适应8/16位数据总线要求。它在80286至80486时代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现在奔腾机中还保留有ISA总线插槽。ISA总线有98只引脚。

  

  2.EISA总线

  

   EISA总线是1988年由Compaq等9家公司联合推出的总线标准。它是在ISA总线的基础上使用双层插座,在原来ISA总线的98条信号线上又增加了98条信号线,也就是在两条ISA信号线之间添加一条EISA信号线。在实用中,EISA总线完全兼容ISA总线信号。

  

  3.VESA总线

  

   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总线是 1992年由60家附件卡制造商联合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简称为VL(VESA local bus)总线。它的推出为微机系统总线体系结构的革新奠定了基础。该总线系统考虑到CPU与主存和Cache 的直接相连,通常把这部分总线称为CPU总线或主总线,其他设备通过VL总线与CPU总线相连,所以VL总线被称为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线,且可通过扩展槽扩展到64 位,使用33MHz时钟频率,最大传输率达132MB/s,可与CPU同步工作。是一种高速、高效的局部总线,可支持386SX、386DX、486SX、486DX及奔腾微处理器。

  

  4.PCI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当前最流行的总线之一,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PCI总线主板插槽的体积比原ISA总线插槽还小,其功能比VESA、ISA有极大的改善,支持突发读写操作,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 PCI局部总线不能兼容现有的ISA、EISA、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总线,但它不受制于处理器,是基于奔腾等新一代微处理器而发展的总线。

  

  5.Compact PCI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系统总线一般都用于商用PC机中,在计算机系统总线中,还有另一大类为适应工业现场环境而设计的系统总线,比如STD总线、 VME总线、PC/104总线等。这里仅介绍当前工业计算机的热门总线之一——Compact PCI。

  

   Compact PCI的意思是“坚实的PCI”,是当今第一个采用无源总线底板结构的PCI系统,是PCI总线的电气和软件标准加欧式卡的工业组装标准,是当今最新的一种工业计算机标准。Compact PCI是在原来PCI总线基础上改造而来,它利用PCI的优点,提供满足工业环境应用要求的高性能核心系统,同时还考虑充分利用传统的总线产品,如ISA、STD、VME或PC/104来扩充系统的I/O和其他功能。

  

  三、外部总线

  

  1.RS-232-C总线

  

   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 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

  

  2.RS-485总线

  

   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3.IEEE-488总线

  

   上述两种外部总线是串行总线,而IEEE-488 总线是并行总线接口标准。IEEE-488总线用来连接系统,如微计算机、数字电压表、数码显示器等设备及其他仪器仪表均可用IEEE-488总线装配起来。它按照位并行、字节串行双向异步方式传输信号,连接方式为总线方式,仪器设备直接并联于总线上而不需中介单元,但总线上最多可连接15台设备。最大传输距离为20米,信号传输速度一般为500KB/s,最大传输速度为1MB/s。

  

  4.USB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由Intel、 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共同推出的一种新型接口标准。它基于通用连接技术,实现外设的简单快速连接,达到方便用户、降低成本、扩展PC连接外设范围的目的。它可以为外设提供电源,而不像普通的使用串、并口的设备需要单独的供电系统。另外,快速是USB技术的突出特点之一,USB的最高传输率可达12Mbps比串口快100倍,比并口快近10倍,而且USB还能支持多媒体。

  

  三十三、什么是“CD-RW”

  

   所谓CD-RW,是为CD-ReWritable的缩写,为一种可以重复写入的技术,而将这种技术应用在光盘刻录机上的产品即称为CD-RW。而CD-RW在刻录所使用的光盘也称为CD-RW光盘。刻录机除了能刻录CD-RW光盘之外,理所当然也有向前整合的功能,也就是说,刻录机也能刻录一般的CD-R光盘。而此种刻录的原理为在光盘内部镀上一层200~500埃(1埃=10-8cm)的薄膜,而此种薄膜的材质多为银,铟,硒或碲的结晶层,这个结晶层的特色是能呈现出结晶与非结晶的状态,故由雷射光的照射,使这两种状态之间相互转换,而这两种状态也在光盘片上呈现出平面(Land)与凹洞(Pit)的效果。同样的,而在一般光驱读取这些平面(Land)与凹洞(Pit)所产生的0与1的讯号,经过译码器分析后,组织成我们想要看或听的资料。

  

  三十四、什么是 IP、子网掩码、网关、WINS、DNS

  

   IP是tcp/ip协议中用来在网络层进行数据传输时标识主机地址的协议,如果把数据传输比作寄信,IP通俗点说就是你所在的地址啦。IP地址用4组8位2进制表示(在实际设置中用4组十进制数,如192.168.1.1),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网络地址,后面部分是主机地址(尽管理论上还可以用其他的表示方式)。而子网掩码就是用来标识IP中32位2进制中有多少位属于网络地址。在寻址中子网掩码是主机用来判断所发送的数据包目的地址是本地还是需要跨路由,从而选择不同的发送路径。网关通常是指路由器,用于不同网段间数据的转发。WINS是windows internet name service,用来解决LAN中主机netbios名称的解析,从而不必通过广播进行netbios的解析,避免了LAN中太多的广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网段wins的数据同步,实现跨路由的netbios名称解析,这是广播所不能做到的。其实DNS和wins的功能差不多,不过一般用于Internet,并且针对的是主机的DNS名称(FQHN,完主机名,如www.VeryCD.com)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