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读取redis数据的null判断示例代码

时间:2022-02-15 07:56:22

前言

为什么要用lua脚本操作redis数据库?

1.减少开销–减少向redis服务器的请求次数

2.原子操作–redis将lua脚本作为一个原子执行

3.可复用–其他客户端可以使用已经执行过的lua脚本

4.增加redis灵活性–lua脚本可以帮助redis做更多的事情

lua脚本本身体积小,启动速度快.

因此,从redis 2.6.0开始,redis在服务器端内置lua解释器,下面话不多说了,来开始本文的正文:

最近在配合移动端调试的时候,被抓去debug一个在清除redis缓存之后才会出现的网关错误。于是打开服务器上的log定位到类似错误:

[error] 7#7: *12030 lua entry thread aborted: runtime error: /data/share/apps/lua/access_check.lua:133: bad argument #1 to 'decode' (string expected, got userdata)

该段代码的主要作用是在openresty中lua读取redis中数据并解码为json:

?
1
2
3
4
5
6
7
8
local access_token = redis_client:read_by_key(token_key)
 if access_token == nil then
  -- do something...
  return false
 end
 
 local obj_token = cjson.decode(access_token)
 -- do something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原因:lua读取redis数据返回结果为空时,返回的结果不是nil而是userdata类型的ngx.null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因为nil在lua中有特殊的意义,如果一个变量被设置为nil相当于告知该变量未定义(不存在)一样,如果把redis查询的结果为空设置为nil,而该查询的key对应在redis中又是存在的,就无法把查询为空和未定义区分开来了,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须使用一个userdata类型的值来表示这个查询记录为空,但是又不等同于未定义变量(ngx.null)。

因此,代码做如下修改即可:

?
1
2
3
4
5
6
7
8
local access_token = redis_client:read_by_key(token_key)
 if access_token == ngx.null or access_token == nil then
  -- do something...
  return false
 end
 
 local obj_token = cjson.decode(access_token)
 -- do something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服务器之家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notes.doublemine.me/2018-01-26-lua读取redis数据的null判断.html